■杨程安 赵长伟 赵文海 通讯作者(长春中医药大学)
颈椎病在我国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一般发生在40 岁以上的人群中,病理变化一般由于颈椎间盘及颈椎组织退行性改变所产生的,继发性病理改变可对轴位组织结构产生影响。研究表明,椎动脉型颈椎病在全国颈椎病中发病率占比约25%,相比于其他种类颈椎病,其病情比较轻,病程较短,主要症状为头痛且伴有头晕、耳鸣等。此病发病机理复杂,多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传统中医学领域,颈椎病尚未有确定病因,多被归纳于“项痹”等范畴,中医外治法多强调对症治疗,包括敷贴、推拿及针灸等。
传统医学将颈椎病归为“痹症”范围,根据其发病部位,又称为“项痹”。《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云:“痹者,闭也,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由此可见,颈椎病即“项痹”与风、寒、湿三种邪气关系密切,这三种邪气杂致合而为痹,从而感受风寒湿邪,痹阻经络,从而出现疼痛的症状。同时,起居失常、气候变化、老年体虚等因素导致肝肾亏虚,同样也会引起“项痹”的发生。
对于“项痹”的治疗,西医往往采用药物以及手术的治疗方式,有时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从而发生不良反应。相比于西医治疗来说,传统中医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即“项痹”的治疗有其独到之处,除内服药物外,通常采用中医外治法进行治疗,因其直接作用于治疗部位,具有伤害创伤小的特点。
针刺疗法 在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面,选穴多选择在某些治疗颈椎病专门的特定穴位、五腧穴及其他相关气血相通之经脉上选取相关穴位。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个重要病因是气血方面的瘀滞不通,即所谓中医所讲“不通则痛,痛则不通”。故而在疾病治疗上往往选取诸多与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血相关之经上的穴位进行针刺,其目的是疏通经络,帮助气血运行,从而使气血得以和调,经络得以运行舒畅,则疼痛减轻;若是选择某些特定穴位,直接作用于疼痛痛点区域进行治疗,可以达到解除疼痛,祛除疾患的目的;还可选择传统医学某些特定穴位如五腧穴去进行针刺治疗,其治疗原理是根据中医五行上的补泻制约原则,对人体整体气血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作为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能够有效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状态,从而达到松解软组织粘连状态、恢复患者颈椎活动度的效果。其治疗原理是术者通过施加外力于患者颈部,在传统中医外治手法基础上,再结合中医的经络腧穴、补虚泄实及气血阴阳等理论,通过手法使患者身体经络运行通畅,虚实相济,阴阳和谐,从而达到通利关节、祛邪止痛的效果。
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作为中医外治法中常用方法之一,其治疗原理为通过点燃艾柱或艾灸条使热量传到相应经穴上,因其具有简便高效的特点,是一种可不经过人体消化系统而直接将热力作用于体表的方法,其治疗效果明显,且对人体伤害较小。根据一项研究表明,中医传统艾灸法对于治疗颈椎病其临床疗效具有显著性,如在颈椎病药物治疗基础上再佐以艾灸法治疗能够更好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具有良好的临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