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书芬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学习任务群要求学生“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提高理性思维水平”。从2019年浙江卷的“作家与读者”、天津卷的“个人与国家”,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的二元对立到 2021 年全国新高考 I 卷“体育之效”的强弱转化、到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的条件关系,再升级到 2022 年新高考 I 卷“本手、妙手、俗手”三者的关系……从命题上看,高考作文题非常注重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
何谓思辨?思,即思考;辨,即辨析。《礼记·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们要有一定的思考能力、辨析能力,思考时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辨析时能“追于无形,迹坚求通,钩深取极”。
那么,如何让学生的文章散发出“思辨”的光芒呢?
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精准阐释概念的含义
在指导他们写材料作文的过程中,我们要指导他们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对其进行阐释,按照自己的理解与判断去为其下定义。
材料作文题:
我们吟诵过这样的古典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们欣赏过这样的革命歌曲: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我们见证过这样的时代镜头:党员干部与乡亲们共同发展乡村经济,建设新农村。
……
这些诗句、歌曲、镜头……展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内涵一直在滋养着我们。
上述材料对我们认识、理解“文化”具有启示作用,请结合材料内容的一个方面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受与思考。
有的学生把核心词“文化”阐释成“以文化人”,即以文学教化人们。这样阐释既能扣住材料中的诗句,将其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又能揭示这些诗句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正是这些精神滋养、影响着我们)。虽然学生对“文化”这一关键词的阐释与词典中的解释不同,但他们将关键词与材料联系起来了,对材料的解读精准独到。难怪他的文章会在众多泛泛议论“文化”的文章中脱颖而出。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以下方法阐释关键词:
1.层层剖析,去伪存真。将材料给出的关键词看成一块璞玉,学生想要取出这块璞玉,就需要剥离周遭的石头。
例如,2022届南通一模作文《行则将至》:
古往今来,凡夸夸其谈者大多无真才实学,唯有笃行之人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行,不是将所学的东西束之高阔。
真正的行,是“暴霜露,斩荆棘”的躬身实践。罗 翔在《圆圈正义》中说:“人们画圆,常画不圆,但不会因此而废除圆。”行正是一个画圈的过程,即使我们尚未到达,但只要不断前行,远方将不再遥远,人生之圆也能更加圆满。
首段先提出关键词“笃行”,接着阐释、辨析“行”這一概念。“行”不是“将所学的东西束之高阔”,而是 “躬身实践”。该生用“不是……,而是……”的句式,抽丝剥茧,去伪存真,凸显了“行”的内涵。
2.反复对照,辨析概念。在对核心概念进行辨析时,我们可以借助相近的、相反的概念来反复对照。例如,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的开头并未直接提及关键词“拿来”,而是先破后立,先阐释与之相反的概念“送去”和相近的概念“送来”“抛来”“抛给”,在反复对照中自然而然地引出“拿来主义”,强调“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在批判“送去”和被动的“送来”的同时,强调我们要主动地去拿,有思考、有批判地去拿。
二、引导学生联系哲学知识,辩证地思考问题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结合哲学中发展、联系、矛盾、批判、内因与外因、现象与本质等知识辩证地思考问题,使文章散发出“思辨”的光芒。
示例:
“千夫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时代的进步需要舆论的推动,需要各种声音的检验;然而沉默亦有其价值所在,恰如尼采所言“谁将声震云间,必自长久缄默”。我想,遵从自己的内心,坚定自己的态度,在沉默中深邃地思考,在发声时响亮地表达。
——《歌者默然》
即使是选择其中的一方,也要理性去地看待另一方,要一分为二地去分析问题。比如,某生在《夜莺高歌,为世间正道发声》的首段提出观点,然后从反面说起,在不否定“沉默”的作用的基础上强调“发声”的独特作用。该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去否定某一方,而是强调“发声”的好处,最后又一分为二地看待“发声”,表明并不是任何时候的任何发声都是对的……整篇文章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散发出思辨之光。
2022年新高考 I卷的作文题要求学生分析“本手”“妙手”“俗手”三者之间的关系,关键句是“本手是基 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有可 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得到提 升。”高分作文《本手之雕弓,得妙手之长空》的作者在 文章开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揭示了三者之 间的辩证关系:
如果把下围棋比作盖高楼,那么本手便是地基,而妙手便是那房梁上的雕花。若一味追求雕花的秀丽华美,忽视地基的建造,便会产生俗手,使房子看起来富丽堂皇,实则不堪一击。“志当存高远,路自脚下始”,我们当挽本手之雕弓,得妙手之长空。
三、引导学生步步追问,深入挖掘关键词的内涵
在写作文时,我们常常会写很多众所周知的道理和正确的话,来阐述事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重申太多这些重要性或者必要性,甚至只是简单的并列式结构,没有充分的逻辑论证,这就是一种惯性思维,或者说是一种惰性思维。这种思维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让人感到“假、大、空”。事实上,真理是不怕推敲的,真理更是不怕辩驳的。
例如,针对2022年上海卷中的作文题“发问与结论”,在课堂上,我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人们常常小时候喜欢发问?长大后却看重结论?”
学生基本都是这样回答的:“小时候对世界了解不多,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长大后人的阅历丰富了,不想再问问题,只想要结果或者结论了。”
我继续问:“发问有什么积极作用呢?看重结论又有哪些弊端呢?”
这个问题也比较简单,学生给出的答案无非是:发问是有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精神的表现,发问有利于社会的创新、发展等。过于看重结论则意味着固步自封等。
这时不需要我追问,个别学生就有了疑问:“喜欢发问难道就没有缺点吗?看重结论难道就没有积极作用吗?”
通过步步追问、深入思考,他们懂得了:无论是喜欢发问还是看重结论,都有两面性。只有既喜欢发问,又注重结论,才能更好地发展。
又如,在指导学生以“美与实用”为话题写文章时,我提问:“什么是美?”
有的学生答道:“外形好看就是美。”
另一名学生立即反驳:“内在美才是真的美。”
我追问:“美到底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或者是主客观的统一?美与善、与真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激烈地讨论,最终达成了共识: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我接着问:“美的东西能不能也是实用的?实用的东西能不能也是美的?”
最后,大家明确了美和实用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可以并存的、统一的。比如,书店里的书墙既是美的,又有实用功能。当然,在二者发生矛盾时,也可以有所取舍。
反复论证的过程就是一个求真求实的过程。无论是针对概念型的论题还是关系型的论题,都需要深入挖掘关键词的内涵。
温儒敏先生强调:“注重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让高考作文回归理性。”在指导学生写文章的过程中,我们要鼓励他们理性地思考,让写出的文章散发出“思辨”之光。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