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生·动”课堂是以“生命”“生活”“生成”为语文教学的基础,以“主动”“互动”“灵动”为课堂呈现样态的教学主张。“生·动”课堂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和学习力的提升,可以通过激发生命热情,提升文字体悟力;走进生活世界,提升认知迁移力;促进优质生成,提升创新思维力;设计活动方式,提升学习辐射力等举措获得灵动的教学效果,达成以语育人、以文化人的目标。
【关键词】语文;“生·动”课堂;学习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11-0075-04
“生动”是一个形容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具有活力,能感动人的”。由此看来,“生动”的语文课堂首先应是不呆板、不死气沉沉、有活力的课堂。“生动”,还可以看作一个主谓词组,解释为“学生活动”,所以语文课堂还应是以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为目的,使学生主动求知、积极参与的课堂。语文“生·动”课堂中的“生”字至少有三层含义:“生命”“生活”“生成”。“生命”是突出语文学科的生命本位,让学生成为主角;“生活”是找准语文教学的生活坐标,让教学内容亲近生活;“生成”是促进生成结果,使知识从解构走向建构。这三“生”构成了语文“生·动”课堂的基础。“生·动”课堂中“动”字也具有“主动”“互动”“灵动”三层意义。主动,即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表现积极;互动,即师生多维互动,合作沟通顺畅;灵动,即追求课堂灵动高效,能够引发持久的学习兴趣。这三“动”体现了语文“生·动”课堂的样态。笔者结合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一课的教学来阐释何为“生·动”课堂。
一、激发生命热情,提升文字体悟力
雅斯贝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啟迪其自由天性。”[1]我们可以看出,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激发生命活力,启迪自由天性。在课堂里,我们可以通过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形成心理预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语文学习活力。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这篇文章写的是劳模张秉贵的事迹,发表于1977年。课文内容对于绝大多数的教师来说都有一定的隔代感,更不用说学生了。文章纪实性的文字也没小说那般引人入胜,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在研读文本中领悟劳模精神,这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文章中人们用来赞扬张秉贵的词语有“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这10个字。品读文本,学生在文中找到了他工作中之所以能做到这10个字,是因为“他在柜台里,眼、耳、口、手、脚、脑这6部‘机器’同时开动”。学生从字面上对张秉贵的工作状态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还缺乏真切的感悟。为了让学生更真切地体悟这“这6部‘机器’同时开动”的工作情形,笔者设计了一个情境:请学生来扮演售货员与顾客,让学生分别从售货员与顾客两方面体会内心感受。扮演顾客的学生先写出自己作为顾客的相关个性化要求,其他学生观察扮演售货员的学生能否觉察出顾客的个性需求。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体会到了“6部机器开动”的状态,体会到什么是全神贯注地工作、什么是主动工作。以下是教学片段。
生1:没有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很难猜透顾客的心思。
生2:当全神贯注时,各个“机器”都在开动,真的很累。
生3:周到热情的服务,顾客都喜欢到他那儿买东西,他的顾客就更多,会让他更累!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上完一节课都会感觉很累,要休息10分钟,而张秉贵说不定一直没有休息,文中有没有相关表述?
学生接着找到“每天,老张从早晨穿上工作服进入柜台,到晚上送走最后一位顾客,每一分钟都是全力以赴。……”
教师追问:那么又是什么支撑着他,让他这么做的呢?文中能找到答案吗?
生4:作为一名党员的为人民服务的追求。
生5:对革命事业的拼劲。
生6:是一种热爱劳动、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
学生经过上述激发热情、积极参与、亲身演绎、对照体会的过程,他们的文字体悟能力更强了,对劳模精神的领悟更深了。
二、走进生活世界,提升认知迁移力
“生活世界”是与你我有关的一个由自然与社会、理智与情感、科学与人文以及真、善、美等多因素构成的有机统一的世界。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2]因此让教学内容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世界里学会迁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方面我们可以借生活经验建构知识。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从外界选择性地获取信息,然后进行主动构建并生成意义的过程。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应是学生的一种基本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对外部信息的“选择”“重组”和“理解”,丰富了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这是一层建构;另一层建构是在人与人之间交往和社会互动中实现认知的建构。两重建构既重构知识的认知,也重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认知,促进教学主体的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还可以借生活经验理解文本。教材选用的文本都是作者从生活体验中创作出来的,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种再现和提升。在文本解读中,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把其迁移到文章解读的过程中,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促使其把获得的认知迁移到生活中来。有了学生生活经验的注入,文本的解读过程也就变得更加丰盈有趣并富有创造性。
在《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从文章中总结出了劳模的奉献精神,但这依然停留在纸面上,还要让这种精神落地入心。于是笔者设置了自我迁移省察的教学环节。
教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说出自己为集体、为别人主动去做的一件事。在学生讲述后教师追问:虽然你们做了这些,但是别人也不知道,也得不到别人的表扬,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会不会觉得吃亏?
生7:我没打算用这些来获得表扬,我就是觉得应该做。
生8:我做了这件事觉得很快乐、很有成就感。
师:大家做得很好!张秉贵肯定也是这么想的,他努力工作并不是为了获得“全国劳模”这个称号。很多时候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但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热爱劳动、向上向善的心,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充满温暖,生活就会越来越好。
以上教学通过迁移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张秉贵的劳模精神的内核。
三、促进优质生成,提升创新思维力
课堂上师生通过互动对文本内容进行阐释和理解,形成新的而又真实的“意义世界”。这就是生成的体现。构建语文“生·动”课堂目的在于增长生命体验、丰富生命内涵、提升生命质量、扩大生命影响。优质生成一般表现为生成过程的交互性、和谐性、动态性,生成内容的体验性、创造性、诗意性,生成效用的超越性、融合性。
在教学中,首先可以通过强化生生互动来促进生成。师生互动重在引导,而生生互动则是思维的碰撞。在课堂中教师通过激发引导,在生生互动中展现学生生命个体的创新活力,进而实现课堂的互动生成。
其次,要能营造宽容和谐的氛围来促进生成。生成来自课堂上和谐的氛围,它是双方或多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在这双方或多方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局面时,优质生成才成为可能。
为了促进优质生成,笔者在教学《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时,设计了如下环节。
师:文章开头有一句话:“像一团火一样,把大家深深吸引住了。”请同学们研读思考这样的比喻是否恰当。通常我们都说“水火无情”,看到火,想到的是危險是远离。如何理解火这个比喻?为什么又说一团火有深深的吸引力?
学生开始研读,并发表各自的看法。
生9:这个句子中喻体有三个本体,即精神劲儿、迅速劲儿、热情劲儿,这与火燃烧热烈发光发热都是相似的。
生10:这个比喻的本体其实就一个,“他站在柜台里的表现”就像一团火。只是作者从三个方面列举出来的。
生11:我觉得本体就是劳模张秉贵,他积极向上如火、做事风风火火、待人热情如火,所以把他比喻成火。
对这个问题,学生都认真研读了文章,都有自己的思考与看法,笔者并没有轻率断定优劣,而是都给予了肯定,因为学生的这些结论都有其各自的理解,只要有其合理性就可以。恰当合理的设疑引导,促进个性化生成,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表现出来了。
四、设计活动方式,提升学习辐射力
开展课堂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活动获得知识经验、提高能力。但在具体实践中,有些课堂活动虽然开展了,但参与人数过少或参与者过于被动,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生·动”课堂的活动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在活动体验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可能。活动方式要尊重并能调动学生自主性,让学生拥有展现个性特点的机会。
二是活动体验要能拓展学习的空间,提升辐射能力,不仅课上可以活动,课后还可以继续;不仅校内可以活动,校外也可以。在安排活动的过程中,既要依托教材内容,又要突破教材的局限,努力让学生的学习范围更广阔、体验内容更深入多样。
在《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中张秉贵在工作中练就了“一口清”“一抓准”的本领。“一抓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个体会“一抓准”的活动。
笔者先让学生在教材中选出50页纸感受一下厚度,然后再闭上眼用手从教材中抓出心目中50页纸的厚度,以此体会“一抓准”的难度。在学生进行体验以后,笔者又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对比抓糖果与抓纸页的难易程度。这个活动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亲自尝试。学生在体验中明白,无论是外界的原因还是内在的动力,没有高强度、大容量的反复练习是练不出“一抓准”的本领的。学生通过课堂上对简单动作的尝试练习,学会这一简单动作中蕴含的精神品质。
语文“生·动”课堂的构建,是笔者站在前辈对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以及在语文课堂教学观察中的所见所思,对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进行的一次反思总结与提炼。
习近平总书记给贵州教师们回信说,教育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充分享受到充满生机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3]语文教育同样肩负着这个重任,笔者希望能在“生·动”课堂中看到学生本位的真切体现。我们深知,唯有继续深入探索、努力思考完善,方不辜负新时代对语文人的期待。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
[2]方明.陶行知名篇精选:教师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0.
[3]新华社.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服务学生[N].中国教师报,2015-09-16(1).
【作者简介】张长松,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江苏苏州,215011)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普教立项课题“语文‘生·动’课堂的学习力提升研究”(D/2021/02/186)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