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2023-04-12 01:47杨玲
教育界·A 2023年6期
关键词:基地建设实践探究

【摘要】在新时期,如何有效开展和全面推进劳动教育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根据新时期劳动教育的需求,就如何利用少年宫的校外教育平台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进行分析,思考建设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模式与经验,以期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助力新时期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关键词】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实践探究

作者简介:杨玲(1972—),女,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少年宫。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进一步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教育部也于2020年7月发布《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如何教等方面进行了专门的说明[1]。由此可见,在新时期,劳动教育备受人们重视,成了当今教育界的重要研究课题。要合理开展劳动教育,学校及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扩大劳动教育的空间,建立专业化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以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然而,笔者发现在知网上以“校外劳动教育基地”为主题和关键词的文献寥寥无几,表明目前关于“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较为欠缺。基于此,文章对如何利用少年宫的校外教育平台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进行分析,希望能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

一、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内涵

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树德、增智、强体与育美[2],且能引导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发展动手实践的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学生往后学习劳动技能与知识打下基础。

要做好新时期的劳动教育,教师必须正确认识新时期教育的新内涵、新风向、新要求,认清劳动教育既是“教学”,也是“劳动”[3]。在劳动教育中,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术,又要培养他们的劳动价值观。设计劳动教育的内容时,教师需要设定合适的目标,设计具体的活动流程以及全方位的评价指标。劳动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参与日常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在劳动中树立正确的劳动理念,产生劳动精神,熟练掌握劳动技能,形成优良劳动品质[4],因此教师还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勤俭持家、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品质,让学生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强化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二、新时期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建设的意义

在深入理解《意见》《纲要》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深入理解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并围绕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确定劳动教育的价值和定位。

(一)拓展空间,充实劳动教育资源

新时期的劳动教育不能离开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这样才能使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展现出来。但是部分地区的小学规模较小,可活动的空间非常狭窄,学生不能充分地体验种植、养殖等劳动,而这些劳动正是让学生流汗以感受劳动艰辛、体验劳动快乐的重要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劳动教育基地,可以有效扩大劳动教育的空间,充实劳动教育的资源,学生能够真正走进劳动环境,得到锻炼和考验,学校的劳动教育也能步入广阔天地。

(二)协同育人,构建家校社联合的新局面

合理的校外实践基地有利于家校社的融合,构建携手共育新人的良好局面。《意见》指出,在劳动教育中,家庭要起到基础作用,学校要起到带头作用,而社会要起到支撑作用。可见,新时期的劳动教育要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合,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应立足于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现实需要,立足于家校协同的培养理念,让学校可以在实践基地组织亲子活动,让家校协同管理发挥作用。

(三)利用资源优势,促进区域发展

建立校外劳动教育基地,既能有效地开发基地所处地域周边的资源,又能促进地域空间环境的优化,实现育人效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升,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5]。当然,要建设这样的劳动教育基地,管理人员需要认真研读政策,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利用学校、家长、社会等资源,推动区域经济、文化、教育、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三、新时期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存在的不足

在开展劳动教育时,教师应该根据劳动教育的具体特点,制订相应的课程内容和方法。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劳动形式设置不够合理

近几年,学校及教师逐渐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外劳动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然而,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在利用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及教师的行为仍存在诸多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劳动形式设置上的不合理。

面对不同的劳动内容,不同的教育目标,教师采取的方法应该有所不同。然而,一些校外实践基地的教师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教学对象,都采取相同的教学方法,导致劳动教育的功能无法真正发挥出来。不合理的劳动形式会使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劳动课程的意义也就无法展现出来。

(二)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时间不够

利用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然而由于校外劳动教育基地与学校的沟通不好或者校外劳动教育基地距离学校较远,一些学生在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实际参加劳动的时间较少,他们难以从劳动中获得足够的能力提升和身体发展。

(三)專业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缺乏专业的师资,也会给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当前,许多校外劳动教育基地还处于专业师资短缺的状态。此外,我国劳动课程的专业教师仍较少,临时顶替的教师由于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难以打造出更高质量的劳动课堂。因此,基地缺少固定且专业化的师资力量,同时缺少与职业技能相关的师资培训,也使其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新时期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构建策略

在新时期,建设专业化的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需要空间、设施、资源、平台,需要科学规划、整体建设、系统推进,既要做实基础设施建设,做优目标体系建设,也要做好课程体系建构,做全资源与服务体系建设[6]。以少年宫实践基地的建设为例,笔者进行了科学、系统、深入的探究。

(一)科学规划,构建平台教育体系

以往的劳动教育只是劳动技术课程或者是不留宿的春游、秋游,这样简单的教学方式很难适应当前的劳动教育需要[7]。在当下,劳动教育必须真正走出教室,使学生亲身体验通过劳动获取成果的感受。为此,学校可以:第一,充分利用少年宫这一资源开展校外劳动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第二,建设以基地为中心的学农区,对传统课程进行改造和升级;第三,整合社会资源,开发少年宫以外的实践用地。

(二)着眼育人,开发劳动教育体验课程

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笔者发现,少年宫可以依据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原则,构建农艺课、百果园、自然科学教育、工匠学堂、创意手工、百味食坊“六位一体”的劳动教育系列课程,使学生通过校外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价值理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1.农艺课

少年宫可以建造有互动功能的农具体验馆,由此,学生可以体验从播种到收割的整个种植过程。此外,少年宫还可以增设除草、施肥、松土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深化学生对农业生产的认识;另一方面,让学生亲身经历农业生产的过程,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与丰收的快乐。

2.百果園

少年宫也可以整合区域内外资源,尽最大努力配置专业果园,建设百果园课程体系,例如在园内种植梨子树、桃子树、柚子树等,以此为基础开展现代农业科普课程。同时,基地建设也应以跨学科的视野开展,教师需要结合历史、文学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形成初步认识。

3.自然科学教育

建立自然科普课程体系,也能充分发挥少年宫的作用,引导学生深入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具体来说,少年宫实践基地可以增设观察动物、搭建帐篷、组织篝火晚会以及野外拉练等活动的场所,并通过举办这些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尊敬自然,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情。

4.工匠学堂

工匠学堂是以金工、木工、拼搭创意建筑、搭建模型等课程为基础的特设课程,在工匠学堂学生可以亲自参与模型设计和制作,体会到创造性劳动的乐趣。增加工匠课程能显著影响学生的观念,让学生以产业工人、大国工匠为精神榜样,形成专注、耐心、精益求精的品质。

5.创意手工

少年宫还可以开设具有创造性的手工艺课程,如制作灯笼、剪纸、陶艺、衍纸、塑编等的课程。这样的课程既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获得审美上的满足。

6.百味食坊

这一课程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通过烹饪、蛋糕制作、中式面点制作、水果拼盘等课程,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烹饪技巧,体验复杂而有趣的食品制作过程,了解如何丰富日常生活,形成对劳动的热爱。

(三)加强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建设具有职业特色的劳动师资队伍,是优化劳动教育的重要环节。为此,少年宫应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力量,发掘各类专业人才,积极吸收志愿人员,培养具有课程研发、业务指导、教育培训能力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

设计精准的评价指标也是保障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少年宫要明确评价指标,实施日常考核和期末评估结合的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以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帮助教师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能力。除了考察教师基础知识储备、教学课件设计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少年宫也可以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引入劳动能力评价,以此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

结语

综上所述,在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既能确保劳动教育的丰富性、多样性,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要提高校外劳动教育的成效,校外劳动基地必须科学安排教育课程,构建健全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渗透劳动文化,使学生在接受校外劳动教育的同时爱上劳动,形成劳动习惯。

【参考文献】

[1]李志,栗桂明.新时期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北京“水木创课”劳动教育基地建设的实践总结[J].劳动教育评论,2021(02):179-194.

[2]雷静,翟向军.融合发展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研学实践活动:以兰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17):1-2,9.

[3]陈习贞.基于新时代教育发展下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的开发研究[J].互动软件,2021(04):1691.

[4]钟斌.新时代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进展:教学与科研,2019(05):4-5.

[5]毛菊,孟凡丽.劳动教育:现实困境、本义探寻与教学方案[J].课程·教材·教法,2020(01):11-16.

[6]程德生,卢军.小学生劳动精神培养三加强[J].中国教育学刊,2021(05):104.

[7]郑勇.新时代劳动教育在综合实践基地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20(12):7-8.

猜你喜欢
基地建设实践探究
地方财经类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及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实践探究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