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豪 李华
[摘 要]随着新一轮学科的调整,“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门类出现在学科目录中,学科交叉不仅适应了新的社会科学发展需要,更促进了我国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与创新。学科交叉研究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体现了学科向综合性发展的趋势,学科交叉互通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教育领域的进步。目前美术类高校的学科交叉教学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旨在打破学科壁垒,已经成为当下本科教学的必然趋势。关于美学视角材料语言的感知与学习一直是美术类高校必不可少的专业课程,多个专业都开设了相关课程,如造型艺术部的形式语言训练课程、建筑环境艺术系的材料工艺课程、跨媒体艺术系的材料语言与表现课程等。美术学、设计学中各个学科的最终作品呈现,都离不开各类材料介质的表达。对于材料语言的情感属性表达、各类材料语言的表现与应用,各教学单位之间还存在人才培养方向的差异,但学科与学科、专业与专业之间的沟通较少、同在一校却不能互相取长补短,也造成了专业之间的壁垒,所以打破壁垒实现学科交叉、跨学科互动势在必行。
[关键词]学科交叉;材料语言体验;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3)36-0072-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张豪,李华.基于学科交叉背景下的材料语言体验与创新实践教学研究[J].天工,2023(36):72-74.
基金项目:2023年西安美术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学科交叉背景下的材料语言体验与创新实践教学研究”(编号:2023JY06)。
材料语言的感知与学习一直是美术类高校必不可少的专业课程,目前各专业对于材料教学多是从既定的课程大纲出发,所授内容并未跳出材料的基本物理属性,讲述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与工艺方法,内容较为雷同。而且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各专业也均以教材为基础,展开该课程的教学。课程基本以教师理论讲述、学生试题考查为基本模式,课程枯燥乏味,学生难以将不同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串联式思考,缺乏对材料的实际体验与应用途径的突破,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多年来,教师反馈课难上,学生反馈听不懂、听不进去,所以改变该课程的教学现状是近年来相关教学领域的一大难题。
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不同学科的学生对于如何理解材料,合理地借助材料解决强化并扩大艺术创作的张力问题存在疑问,对于材料媒介应用的理解单一,仅限于自我学科的束缚之中。跨学科、多介质的综合应用研究相对较少,无力理解多种不同材料組合对比尝试后形成的冲击力,以及这些材料所呈现出的艺术感染力,影响艺术品与每个观众的心理活动和归属感。通过教学总结,本人发现对于材料的通识教学比较模糊,尤其是在大学一年级的课程中,虽然针对此问题开设了形式语言训练课程,但是课程内容对于材料的普及,尤其是如何理解材料还存在一定的叙述不足。其实材料是空间中人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最小要素,人们通过材料可以感受到空间的温暖与冰冷、记忆与归宿,通过材料形成作品与观众的对话。所以对材料的认知、感知与研究,是美术和设计学科专业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设计学科作为艺术学中对于交叉学科内容考验最多的学科,在入学时就需要打造一个逐渐构成思维体系的专业基础和知识立柱,这样才能促进当代设计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在新科技的推动下,不断产生新材料,需要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不断借鉴、更新可运用的材料,并融入设计构思和创作构成之中,对其进行合理的综合运用,我们称之为实验性多学科交叉思维训练。这种多学科交叉训练,十分考验学生的思维开放性,在跨界之前就要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基础,这样才能不断地整合多元知识资源,寻求多学科交叉性的理论教学方法与改革途径,与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
目前,在造型基础阶段教学体系中的形式语言训练课程中,已经对材料语言进行了广泛运用,作为设计基础教学中的特色课程,结合环境设计专业的材料工艺课程及公共艺术专业的材料语言与表现课程中的教学特点,我们可以得出三个贯穿教学过程的专业因素:造型、色彩、材料。
“造型”在传统概念中,是一种绘画中轮廓、结构、比例的形态,在大一的课程中,很多学生都在寻找绘画中的内容形态,而在之后的材料工艺课程和材料语言与表现课程中,这种内容形态从纸面形态转化成实物形态,包括块面、碎屑、网络、泡沫等,这种材料的转化,让学生了解到造型也是“色”与“质”的载体,实际上是启发学生从纸面的二维空间逐渐过渡到四维空间。对于这种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需要在学生一入学就进行材料的普及,为此在形式语言课程中,增强抽象概念、简单材料的拼贴、碎片化重组的训练的目的是打破学生在美术学训练中对材料的思维依赖,让学生认识到材料本身就可以成为一种表现性语言。这种思维惯性的打破,有助于未来设计思维的培养与课程的衔接,并进行一定的材料属性的知识积累。
“色彩”在艺术教学中,是一个始终贯穿表现形式的基本内容。过去学生接触的色彩颜料,多直接使用,对于材料背后的色彩属性与来源知之甚少,材料本身种类繁多,无论是天然材料,还是合成材料,其色彩呈现各异,对人产生的心理作用也各不相同。比如,石材的纹理和属性给人冰冷高贵感;木材的质地和属性给人自然亲和感;金属的张力和属性给人沉浸冷酷感;皮毛和纺织品材料给人温柔亲切感;玻璃水晶玲珑剔透给人畅快通透感。对于色彩与材料的关系普及,尤其是在材料工艺课程中,需要了解这些材料色彩的变化特点、搭配逻辑、色彩心理学的影响,尤其是对色彩心理学、色彩图像学等学科概念的传授,让设计学科的学生在之后的设计创作中,可以根据需求对材料本身所具备的色彩特点进行更加合理的选择搭配,达到该课程最终的教学目的——深入了解材料、熟练运用材料、规划构建材料设计方法,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主动性。
“材料”因素并不是指材料本身,而是指材料和人的体验关系。无论是何种材料,其质感、色彩和线型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在材料语言与表现课程中,对于专项的材料体验训练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目前的课程中,从传统的材料与人的互动体验,到数据与智能的整合体验,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世界、元宇宙与人的区位关系更是“材料”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物理现实世界与虚拟数字世界的交互联动体验,真正做到材料语言训练的实践落地。与技术发展和国家科研进程紧密相连,通过学科交叉对科学技术发展和高等教育带来颠覆性影响。
从这种内容的变化来看,目前对于“材料”的认知,必须打破思维惯性,尤其是专业教师。把数据、虚拟现实理解成一种“材料”,一种与人的体验关系,才是该课程未来真正的发展方向。而且目前的高校学生对于数字化软件硬件的使用十分娴熟,具备运用数字技术、实时渲染技术虚拟再现画面的能力。同时,随着知识的快速迭代与更新,越来越多的现实问题呈现出复杂性与不确定性,需要跨越学科界限、集合多学科力量协同解决。技术的革新、新产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还要注重交叉学科的学习与交流,培养跨界思维与复合能力。传统材料课程的教学中存在一些比较陈旧的基本知识,缺乏跨学科领域的宏观联动,未能融入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和多向交流的内容。因此在美术学、设计学等多专业领域跨学科交叉,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对材料的探索与尝试,旨在改进相关教学工作的被动局面,形成反转课堂、以生为本,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带动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创新教育的发展。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既能看出美术类高校材料语言感知教学所面临的挑战,更能看到一个改革的机遇。跳出单一的视觉表现形式,通过学科交叉展开材料及技法的创新,是当下教学改革的重点,更对完善学科、强化教學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通过对课程三要素的理解,结合材料教学的特点,进行以下变化:
一是拓展课程表现形式,融合不同材料的交叉应用,启发多元化艺术形式。例如,在大学一年级美术学训练的传统教学中,打破依赖纸上绘画材料的束缚,在课程中采用由简到繁的方式,让学生一步步接触不同材料,并对材料的纹路、肌理、层次、色彩等属性进行绘制和总结,并融入学习实践中。比如,教学木制材料课时,引导学生了解木材不同的色调、纹理、质感;把握石材不同的纹理带来的微妙变化;掌握纤维从平面到空间的构建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理解与喜好,在熟悉材料属性后选择适合表达个人艺术作品的材料,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是开发材料的广度,通过大数据、信息等数字化学科扩展材料的教学内容,方便扩展人与物的互动艺术实验。比如,将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视觉艺术效果,进行数字化前期推进预演实验,得出可能出现的不同表现形式,再结合现代审美、认知扩展、多元训练,通过数据得到想要呈现的画面效果,并进行再次设计,丰富设计主题。这种教学模式契合目前的学生群和文化圈层,让设计思路多元却缺少表达经验的学生群能够打破传统的思维禁锢,使个人材料设计理念不是仅仅停留在纸面。
三是在教学中结合传统艺术与文化渗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有效融入材料感知的相关教学实践中,体验传统文化的材料特征,总结其材料语言的外延感知力,发挥传统艺术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探索创新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吸取中华传统艺术的精华,发掘实现文化自信的新途径。将传统艺术融入艺术作品创作中,有效地调动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新认知,进而从材料语言的体验与感知视角启发学生,将优秀艺术形式传承与发扬下去。
四是综合材料创新实践。结合已有的3D打印、木工工艺、金属工艺、陶瓷工艺、玻璃工艺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不同材料的基本创作。为此,在教学中可以突破传统材料艺术表现形式的几种简单方法如粘贴、拼接、叠加等,启发艺术创新思路。并根据学生的创作习惯和作品特点,创作多种材料样板,再通过材料样板形成实物体验,师生间相互交流,形成课堂反转,启发材料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最终达到课程的最佳教学效果,让材料课程真正实现“落地”“艺术”“互动”的基本要求,从而推动整个美术与设计学科的课程交叉发展,促进教师以生为本对相关课程进行创新研究,对高校学生创新实践教育及专业素质的提升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
综上所述,以多学科交叉为切入点,以多年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整合学科专业办学优势,从材料语言体验角度激活学生创作手段与创作方法的多元化实践。材料语言教改课程在多个教学单位的近三年教改实践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学生普遍反映通过学科交叉产生的启发式材料课程生动且趣味性强,学生亲身体验材料的感情色彩与温度,并将多种材料元素进行组合创新并应用于作品创作中,在后续课程及作品创作中对材料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普遍提高。
目前的课程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化实践,通过课程来总结教学规律与方法,再通过全省及全国专业教学年会推广交流改变我国美术和设计学科相关课程教学的痛点,借助学科交叉手段形成师生共创的课程创新研究体系,不断提升高校学生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徐慧丽.立体构成课程中综合材料运用的探索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9(9):170-171.
[2]周至禹.艺术设计思维训练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3]胡玉多.装置艺术在当代设计中的介入现象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4.
[4]伍迪.装置艺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互动性应用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4.
[5]高阳.装置艺术的介入对当代设计创作产生的影响[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5):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