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珊珊 蒋桂芳
[摘 要]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口语交际《自我介绍》具有宣传类口语交际的特点。教学时,教师要分析教材,明确其前后关联内容;要根据教材内容、课程标准要求制订具体的教学目标;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介绍,让别人“认识我”“认可我”“认出我”。这样教学,遵循教材的编排特点,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口语交际;宣传类;教学设计;真实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04-0024-03
一、教材分析
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口语交际《自我介绍》,是一次以宣传为目的的口语交际活动。本次口语交际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根据对象和目的,在不同的情况下介绍自己,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宣传类口语交际中的自我介绍,不仅要求内容正确,避免出现科学性错误,还要求表达有层次、有条理,选取的材料能反映表达的主题,以促进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共同发展,使学生形成缜密的思维品质、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面对新老师介绍自己”的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鼓励学生尝试做自我介绍,让别人认识自己。
2.通过创设“应聘新老师组建的社团”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的不同,调整自我介绍的内容,让别人认可自己。
3.通过创设“代新老师领快递”的情境,引导学生能听取他人的意见,完善自我介绍,让别人认出自己。
三、教学过程
(一)尝试宣传,认识“我”
1.模拟情境:让新老师认识“我”。
班里来了一位新的美术老师,请你向新来的老师做一下自我介绍,好让他快速地认识你。
2.指名交流:向谁介绍?(板贴:对象)
3.你准备介绍什么?(板书:姓名、年龄、爱好等)
4.自由练习。
5.指名介绍。
交流:他向新老师介绍了自己的哪些内容?(板贴:内容)
预设:姓名、年龄、爱好、性格等。
6.播放音频:同学的自我介绍(见图1)。
交流:她介绍了自己的哪些内容?
预设:她介绍了自己的姓名以及姓名的由来、兴趣爱好。
7.对比几位同学的自我介绍,交流发现。
预设:
(1)他们都介绍了自己的姓名、兴趣爱好。
(2)第三位同学介绍自己姓名的方式很有趣,让人印象很深……(随机板书:有选择)
(3)几位同学虽然自我介绍的内容不相同,但他们都有共同的目的(板貼:目的),都是为了让新老师认识自己。(板书:认识我)
【点评 看似不经意的“聊”,其实隐含了双重目的:一是了解学生对自我介绍这种口语交际的掌握情况;二是为后面学习活动中根据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的不同,完善自我介绍埋下伏笔。】
(二)侧重宣传,认可“我”
1.模拟情境:让新老师认可“我”。
新老师打算组建一个绘画社团,想招一些同学加入,但是他对你们的绘画能力不了解。
2.集体交流:如何调整自己的自我介绍呢?
预设:这时应该向绘画社团的负责人,就是这位新老师介绍自己的绘画特长和绘画方面的爱好,让他知道你有没有能力加入绘画社团,希望他能允许你参加这个社团。
小结:我们发现做自我介绍时,各有各的目的,各有各的对象,有时让人认识“我”,有时请人——认可“我”。(板书:认可我)
3.应聘新老师组建的绘画社团,自由练习。
4.指名上台自我介绍。
5.听完几个同学的自我介绍,你觉得怎么样?发现哪些异同点?
预设:几位同学讲得挺好的,介绍了姓名和爱好,也都重点介绍自己具备的能力。不同的地方是……
6.先播放学生的自我介绍音频,然后出示文稿。
7.对比这几个同学的自我介绍,如果你作为绘画社团负责人的新老师,你想录取谁?
预设:
(1)我想录取第一位同学,因为她重点介绍了自己在绘画方面获得的各项荣誉,我觉得她可以成为社团的成员。
(2)我想录取第三位同学,因为她重点介绍了自己学习绘画的经历,我觉得她对绘画非常热爱。
……
小结:看来,自我介绍时,为了达到某个目的,介绍的内容应该有所侧重,不能面面俱到。(随机板书:有侧重)
【点评 教师通过创设“应聘新老师组建的社团”的情境,引导学生关注交际目的变化了,自我介绍的内容也要相应改变。这样,让学生知道,只有根据交际目标选择相应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宣传自己,达到与他人有效沟通的目的。】
(三)特色宣传,认出“我”
1.模拟情境:让快递员认出“我”。
新老师给绘画社团订购了一些工具,但他此刻正在应聘社员走不开,想请同学们帮忙代领一下快递。
2.交流如何向快递员做自我介绍。
预设情境(1):找一位同学与快递员当面交流,做自我介绍,领取东西。
①自由练习。
②指名做自我介绍。
预设:(生)快递员叔叔,您好!我是某某班的某某某,替某老师来领取快递,这是快递单号。
小结:这时自我介绍的目的是让别人——认出“我”。(板书:认出我)
预设情境(2):(美术老师打电话给事先安排的扮演快递员的助手老师)。“快递员”现场询问:“这么多小朋友,我怎么认出是谁来领东西呢?”学生与“快递员”电话交流,做自我介绍。
①自由练习。
②指名做自我介绍。
预设:快递员叔叔,您好!待会儿由我来代某老师领取东西。我是一个男生,身高1.40米,穿着白色短袖上衣,蓝色牛仔长裤,黑色运动鞋。您大概什么时间到?
③现场模拟:听完同学的自我介绍,快递员叔叔,你能认出他吗?能给他一些建议吗?
④现场修改,即时介绍。(随机板书:有特点)
【点评 教师以“认出我”这个目的为样例,通过创设“代新老师领快递”这种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引导学生了解这类自我介绍的鲜明特点和具体要求。】
(四)情境演練,宣传“我”
1.选择情境:自由选择一种情况进行自我介绍。
2.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也需要我们进行自我介绍呢?目的是什么?
刚才同学们已经发现无论进行哪种自我介绍,都要根据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对内容做出选择,并有所侧重。生活中,除了以上这三种情况,还有很多情况也要进行自我介绍,如金话筒小主持人比赛、应聘校园小导游等。你觉得这些情况,进行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
预设:
(1)参加金话筒小主持人比赛,需要获得这个参赛资格。
(2)应聘校园小导游,要让评委老师认可“我”,让“我”成为小导游。
(3)想当班干部,需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优点和决心,让大家认可“我”。
(4)参加夏令营活动,需要在第一次见面时介绍自己,让教官和新同学们认识“我”。
3.选择一种情况,小组合作练习。
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情况做自我介绍,先在四人小组内介绍,然后听听组员的建议。(合作小贴士:说一说,评一评,改一改)
4.学生自由训练,教师巡视。
5.推荐组员上台展示。
6.交流互动:交际的对象是谁?交际目的是什么?有没有可能达成目的?有没有好的建议?(如果有时间,再次做自我介绍)
预设:
(1)平常我们做自我介绍觉得挺简单,今天学完后发现要分清楚对象、目的和内容,有选择、有侧重、有特点地介绍自己。
(2)还要用自己的方式讲一些有新意的内容,不能和别人说得差不多。
小结:是的。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每次进行自我介绍时,都要认清目的、分清对象,并对内容进行选择,有侧重、有特点及自信地介绍自己,下课!
【点评 给学生充分的训练场景、时间,让他们自主选择一种情境,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组内交流,重在学生展示自己的个人介绍;小组汇报,重在自我介绍内容的整合与梳理。这样,能加深学生对自我介绍的理解、学习和运用。】
四、教学评析
语文课堂上的口语交际是一项真实有效的学习活动。本课的设计,教师努力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体验入手,创设多样情境,引导学生习得自我介绍的方法,掌握介绍的策略,形成口语表达的能力。
(一)设多样情境,炼交际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创设情境,应建立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本课的教学设计,教师紧密联系生活,利用新来的绘画老师作为教学素材和串联点,先创设三个情境引导学生练习,最后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情境进行表达。整堂课的内容就由这三个情境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实践。在情境中展开练习,教师适时指导,让学生掌握自我介绍的技巧、策略,并乐于倾听,客观地做出评价和反馈,形成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二)行真实评价,做适切宣传
宣传类口语交际是以一方宣传介绍为主的交际模式,交际双方的互动更多是隐形的,这要求讲述者要时刻观察对方的反应,根据对方的提问、建议或是评价,及时修改自己讲述的方式和内容。真实性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基于真实任务情境的评价。因此,在宣传类口语交际中,这种评价方式要求教师带领学生融入情境,合理设计,有效实施。如“面对新老师介绍自己”的情境,就是一个让新老师能“认识‘我”的真实情境。为了让新老师尽快认识自己,学生就要选择最引人注意的内容。又如,“应聘新老师组建的社团”的情境,是要让新老师“认可‘我”,允许“我”加入社团。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进入情境以角色身份完成自我介绍后,教师通过“听完几个同学的自我介绍,你觉得怎么样?发现哪些异同点?”“对比这几个同学的自我介绍,如果你作为绘画社团负责人的新老师,你想录取谁?”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真实评价,这就是真实有效的学习活动。再如,“代新老师领快递”的情境,教师预设了两种不同的介绍形式:一是与快递员当面交流做自我介绍;二是与快递员电话交流做自我介绍。前一种介绍是新老师与快递员什么都没有沟通的情况下,“我”去代领快递;后一种介绍是事先在电话中告知快递员“我”的信息,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对方 “认出‘我”。这样的情境,无限地介绍接近生活,契合生活实际情况,让学生瞬间有了情景感,也更能考验学生在生活中的自我介绍及应变能力。
总之,口语交际教学需要教师始终明确教材提供的情境或者课堂展示的各种情境都只是一种样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优化、创新。在多样化的拟真情境中,学生习得了自我介绍的方法、形成了口语表达能力,获得了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