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婧
〔摘 要〕随着小学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各种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教育理念被运用于教育教学中,使得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得到稳步提升。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与智力。基于生活化教育理念构建小学数学实践课堂,可以更好地显现数学学科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发展。文章结合教育教学经验,对基于生活化教学法的小学数学实践课堂构建展开探究。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法;小学数学;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08-0136-03
数学一直都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数学学科不仅有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作用,还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与智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基础。然而,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发育尚不成熟,学习起来会比较吃力,因此,对高效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究一直都是教师教研的重点内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法”以创设与实际生活情境相关的问题为切入点,营造积极的生活化课堂学习氛围,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相关联,在课堂上通过生活化的场景问题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和掌握数学,从而显著提升数学教学效果。基于新课标的相关要求,运用生活化教学法构建小学数学实践课堂,将各种生活元素融入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探究,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生活化教学法展开探究,构建起高效、高质的小学数学实践课堂,令小学数学教育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一)落实新课标教育要求
新课标强调在教学中不能只关注对学生的基本知识传授,还要重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口头讲解”和“板书呈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较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使得学生只能一直被动地跟随教师的思路学习,不仅学习效果难以实现预期,而且容易令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积极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法,结合学生的基本认知及实际需求,组织开展多元化的学习探究活动,能够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各种求知需求,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且逐渐形成各种素质能力,进而落实新课标的相关教育要求。
(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发展阶段,面对逻辑性比较强的数学知识,学习起来比较吃力,难以迅速掌握其中的核心内容。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不理想,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造成影响,不利于学习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法,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完成知识学习。此外,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开展教学活动,还能够更好地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以及数学知识储备,由此为学生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三)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目标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教师与学生不再是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上级”与“下级”关系,教师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与引路人,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辅助学生完成知识学习。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能够更好地转变师生角色,令师生双方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学生则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进而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
二、生活化教学法下的小学数学实践课堂构建路径
(一)积极引导,让学生主动观察生活现象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小学数学实践课堂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法,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主动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并以生活的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此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数学教师要树立生活化教育理念,在课堂中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生活现象,进而培养其生活化数学思维。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时候,教师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每天上学所需花费的时间、每天看电视所花费的时间等,使学生初步形成时间概念,然后引出该部分知识内容,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时间换算,令其掌握1分钟等于60秒、1小时等于60分钟的概念。随后,教师拿出实物钟表,带领学生一起看钟表时间,并组织学生练习,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说出钟面所表示的时刻,最后再回归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再比如,在教学《比一比》的时候,教师让两名高矮不同的学生站起来,让学生观察谁比谁高、谁比谁矮,然后让身高较高的学生站在地上,身高较矮的学生站在凳子上,再让学生比较观察谁比较高。通过融入生活元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不仅将数学知识生动地呈现出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善于挖掘,将生活元素融入数学课堂
数学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都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知识,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数学思维。教师要加快教育观念的转变,深挖教材内容和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进行教学指导,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生活化特性。例如,在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中的“平移”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火车、电梯、国旗等物品,并询问:“同学们,大家知道火车、电梯和国旗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吗?我们可以怎样表示这些运动呢?”這个问题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不少学生马上举手想要回答,但并不知道该如何使用正确的词语将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表示出来,教师也没有马上告诉他们正确答案,而是由此顺势引出将要学习的“平移”知识。再以教学《圆的认识》内容为例,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圆形物品,如足球、圆桌、轮胎、井盖等,教师可以收集相关物品图片并予以展示,然后询问学生观察到这些物品形状都有什么共同点?都是什么形状?它们为什么会被设计成这种形状?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阐述,并引导其探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计思路。经过这样的置身生活化场景的导入互动后,教师便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本节课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点。挖掘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引出所学知识,引发学生的探究思考,可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轻松、高效地实现数学知识学习。
(三)创设情境,令数学知识更加生动立体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就是趣味教学情境创设。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此增加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让数学知识更生动、更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时候,教师构建了一个买卖东西的场景,提前准备了各种商品道具如笔记本、铅笔、橡皮等,并且为每一种“商品”都标上相应的价格,然后为学生分发道具货币,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购物”。在整个角色扮演的活动中,学生知道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初步认识了商品的价格,学会了简单的购物。此外,在整个取币、付币、换币、找币的购物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再比如,教学“认识时间”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作息规律,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生活作息表,规划自己一天从早上起床上学到晚上放学回家上床睡觉的全过程,详细记录每个时间段自己所做的事情,譬如早上6:30起床,6:40-7:00洗漱,7:00-7:20吃早饭,7:30-7:50上学,等等。通过记录这样一份学习生活作息表,既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的时间知识,又能培养他们合理的规划意识,让他们更懂得珍惜时间,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素养。合理的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实践探究,使得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立体。学生不仅高效完成了数学知识学习和吸收,还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为其数学思维的形成打下基础。
(四)勤于实践,使学生获得良好学习体验
数学教学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的境界,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要只是片面地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一味地让学生做练习题,这不仅难以实现数学教学应有的效果,还很容易令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并在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掌握,形成优秀的素质能力。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二)》的时候,由于学生经过此前的学习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因此在教学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组织学生一起进行了“画一画”“找一找”“围一围”等学习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手脑并用,不仅知识层面得到了巩固与深化,而且还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其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生活化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创造出更加自由、自主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深化了其对图形的认识,让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
(五)优化作业,作业设计加入生活化元素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以往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通常会采用“题海战术”进行作业设计。新课标越来越强调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引导,要求教师对作业设计进行优化,将生活化的元素加入作业中,以此提升课后作业设计质量。例如,在教学“统计图”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调研小组”,为每一名组员分配相应的职责,有的负责数据统计,有的负责图表绘制,并让每个小组从主题库中自由选择本小组要调查的主题,如XX班级学生零花钱的使用情况、XX班级男生的身高、XX年级学生每日完成作业需要的時间等。这些调查的主题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课后自主编写调查问卷、分发问卷、汇总数据、分析数据,经过讨论后在班级中进行总结交流。这种开放性的课后作业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并且让学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结语
本文从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理论层面以及生活化教学法下的小学数学实践课堂构建路径实践层面,详细论述了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作用与应用。生活化教学法可以促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的作用,让学生形成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实践课堂中的有效应用,不仅贯彻了新课改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还有助于师生共同成长,使得小学数学教育实现良性循环。教师要加快转变思想观念,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生活化的小学数学实践课堂,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加丰富而有效。
参考文献
[1]米芳文.在生活中寻找数学: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理科爱好者,2022(4):193-195.
[2]范睿.让数学融入生活: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分析[J].教育界,2022(20):23-25.
[3]李菊香.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构建的策略[J].情感读本,2016(9):96.
[4]任敏.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2(20):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