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淑芹
〔摘 要〕在幼儿教育中,幼小衔接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应将重点放在幼儿科学探索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上,为其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幼儿有好奇心强、探索欲强的天性,对身边一切新鲜事物或未知世界均抱有极强的探究精神。因此幼儿教师应组织具有较强探索性和趣味性的活动,让幼儿有更多机会进行科学探索,激发科学探索兴趣,充分调动其科学探究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科学素养的提升,为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做好思想与行为准备。鉴于此,本文立足幼小衔接实际情况,分析当前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的缺失,并提出相应改进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小衔接;科学探究;兴趣;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08-0097-03
幼儿的探究能力是其在探究解决问题过程中各种方法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表现。其实,经过幼儿园教育,幼儿已具备一定探究能力,可适当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引导其探究兴趣与能力发展。换言之,幼儿已具备独立学习和主动学习能力,此时加强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对于幼儿整体性、连续性、可持续性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是,现阶段幼儿园科学探究教育中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形式单一、频率低等诸多问题。各种问题的交织影响,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造成一定阻碍,进而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对幼小衔接教育的科学性造成不利影响。
近几年,教育界对于幼儿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纵观既有文献报道,虽相关学者对幼儿园科学教育进行多层面、多角度探索,并获得理想成果,但忽略了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相关研究至今尚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强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强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培养,成为当前幼儿园教育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幼小衔接教育的内涵
幼小衔接教育,指在幼儿教师引导和培养下,提高幼儿适应能力,引导其顺利度过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过渡期,使幼儿身心得以健康、持续发展,并提高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契合度,以对幼儿正确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进行引导和培养,使其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减少初入小学的不适感,降低因幼儿园与小学学习生活差距而造成的不利影响。
近年来,随时代发展和进步,教育理念已发生极大改变,入学准备教育已深入人心,并逐渐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入学准备教育是幼小衔接教育的进一步提升,其目的是通过适当引导,让幼儿做好小学入学准备工作,顺利度过这一转折期,较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入学准备所涉内容较多,其中既包括学校教育,也涉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内容。只有在教师科学、正确引导下,才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使其适应能力更强。
二、强化幼小衔接教育培养幼儿探究兴趣和能力的必要性
教育部最新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表明:幼儿阶段是其社会性发展与科学探究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加强其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有助于其认知发展和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其智慧开发具有积极作用。幼儿在与同伴及成人交往期间,不仅是与他人相处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探究过程,使其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及科学探究能力不断提升和发展。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存在较大差别,这两个独立的教育阶段,在教育形式上天差地别。这致使多数幼儿在进入小学后无法及时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这并非因为幼儿在智力方面存在差异,而是因为其适应能力和探究能力存在差异,如果适应能力和探究能力差将无法较好地融入新环境和新生活。因此,强化幼小衔接教育,提高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将有利于提高其学习能力及对新生活的适应能力,对于幼儿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
三、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营造探究氛围,创设科学探究问题
从科学探究角度看,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在探究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与幼儿园教育相比,小学教育已经脱离了直接感知探究层面,在教学中需要教师以氛围营造的方式,进行有意义且合理的科学问题创设,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进入小学阶段后,幼儿的认知已经不仅停留在表象感知上,多数幼儿开始学会透过自然现象探究背后原因,学会思考“为什么?”并且探寻科学原因的意愿不断增强。此时,对于即将步入小学阶段的幼儿而言,教师应减少教学的惯用思维,采用的教学方式应符合大班幼儿的身心发育特征,以免其刚脱离幼儿园生活,不适应小学学习节奏,对学习产生疲惫感。教师应结合刚接触小学生活的幼儿的学习需求,进行良好科学探究范围的营建,使问题创设更合理,以进一步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和兴趣。如,在为其讲述《树叶变黄了》相关内容时,可有意识地将此教学内容安排在秋天,带领幼儿走出教室,深入大自然,进行自主探究。相较于小龄幼儿只会说“树叶变黄”,即将步入小学阶段的幼儿会在情境及氛围衬托下,学会提问:“树叶为什么会变黄?”“秋天树叶变黄有什么顺序吗?”“到秋天是不是树叶都会变黄?哪些树叶不会变黄?”大班幼儿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对比和分析,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进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二)设置探究目标,培养科学探究兴趣
首先,教师在选择科学衔接课程探究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现有的发育状况及认知水平。幼儿仍保留“泛灵性”特征,思维的守恒性与可逆性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目标设置时,应选择与幼儿认知水平相符的内容。同时,教师还应对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及探究能力发展程度有明确认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界定了幼儿园不同阶段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情况。例如,在开展“亲近自然,喜欢探究”主题活动时,教师可鼓勵幼儿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答案的自主探究,让其在发现答案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因此,教师应根据指南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科学探究衔接目标的合理选择。
其次,在幼小衔接教育下,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科学探究爱好与兴趣进行衔接课程目标的选择。赫尔巴特将兴趣作为一项值得专门研讨的科学范畴,其他教育家也针对此做出较多研究。兴趣是最好的引导者,兴趣可为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如果在幼小衔接阶段,能够让幼儿在参与简单的探究活动后对科学探究内容保持较高兴趣,那么,在步入小学学习生活后,他们便自然会对科学探究内容抱有兴趣,产生深入探究意识。当遇到较大难度的挑战时,他们也不会轻言放弃,而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探究当中。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对科学内容的探究兴趣是尤为重要的。
最后,幼儿教师制定科学目标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还要重视小学科学教育目标,同时,要学会总结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目标的特点,分析两者间的差异和相同之处,形成幼小衔接教育专业化目标。
(三)巧用自然环境,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随处可见。幼儿天性便是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将科学探究场所设置在户外,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如一片小树林、一片花圃、种植园等均可作为科学探究场地。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特征、测量大树围度等。教师也可根据时节的不同,变化科学探究材料和方向,不断提高和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与探索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拓宽场地,如准备泡泡机、水管等材料,在探究活动中指导幼儿开展水管接龙、吹泡泡等游戏活动,组织幼儿参与各种科学探索游戏。同时教师可结合幼儿园现有资源和环境,为幼儿创造科学探索机会,为其提供更多接触自然、亲近自然的机会,自发地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索,进而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幼儿学会从大自然中积累科学经验。
(四)强化家校共育,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家庭是幼儿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也是生活时间最多的场所。因此,在幼小衔接科学探究教育中,教师应对家园共育引起充分重视,将家园共育对幼儿科学探索能力培养的重要价值完全发挥出来。教师要有意识强化与家长的合作,与其相互配合,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科学探索兴趣。但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家长一边要承担生活的压力,一边要承担幼儿的教育问题,再加上单亲家庭占比有逐年升高之势,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家长能够真正陪伴幼儿的时间少之又少。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幼儿身上,及时与家长沟通,强化家园共育,尽可能减少客观因素对幼儿科学探索教育的影响。例如,为了对幼儿手部精细动作进行锻炼,教师可组织幼儿参与“喂娃娃”游戏,指导其用筷子将碗中的食物模型夾到娃娃口中。但如果长期开展同类游戏,势必会降低幼儿参与性与积极性。因此,为激发幼儿兴趣,教师可在游戏前后增加“买菜”“做菜”“收碗”等相关活动。如此,不仅使游戏难度得以提升,趣味性也会进一步增加,同时,还锻炼了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在结束幼儿园学习活动后,教师可为幼儿安排任务,让其回家观察家长做菜、吃饭、收碗等动作,并交流感想,以此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这对于提升其家庭责任感也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家园共育不仅能够让家长及时发现幼儿的家庭教育问题,提高家庭教育质量,还能够为幼小衔接下的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教师应将幼儿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培养作为重点关注内容,以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进而帮助其更快、更好地度过幼小衔接阶段,适应小学学习生活,为之后接受系统的科学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许翠娟,杨小艺,栾贻福.农村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2):67.
[2]周隆燕.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培养[J].明日,2021(4):1.
[3]贾舒雅.基于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培养研究[J].信息周刊,2020(5):1.
[4]胡钰皎,卓进.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和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22(3):85-88.
[5]梁柳燃.浅谈幼小衔接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J].传奇故事(上旬), 2020(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