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阶段学业十分繁重,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何幫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拓文化视野,加强文化自信,培养爱国情怀,是值得每位高中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学要以核心素养为根基,而“文化传承与理解”正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要想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落地,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总目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把握好教学细节,进行有效的学科育人实践。就此,本文从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探讨“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化传承与理解 育人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4.026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期和黄金期,应将“文化传承与理解”纳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探索中来,将“文化传承与理解”和高中的教学活动结合,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和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但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业比较繁重,在高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应如何引导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充分理解、借鉴和继承,并且逐步形成文化自信的态度和自觉的意识,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促使新课程理念有效地落地?本文将对此展开探讨。
一、“文化传承与理解”的价值
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参透和感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掌握其中的核心理念、价值观及人文精神,从而产生认同感和热爱感,以实际行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即学生在通过一系列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后,在“文化传承与理解”中不断成长和突破。
“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培育,有利于增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强化学生们的文化自觉及文化自信,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融进新的力量。
二、“文化传承与理解”视野下高中语文教学问题的原因剖析
高中阶段,诸多教师在应试的压力下,承受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只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甚至为了赶超教学进度,过于注重文化课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对学生“文化传承和理解”素养地培养。
1.教学观念存在偏颇
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师教学的主导思想,对教学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作用。教学目标的不清晰及无条理的教学是教学观念偏差的主要原因。许多教师在“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认识问题上比较混沌,有的教师甚至认为这一素养的培养应该在中小学阶段实施。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他们往往漠视从文化角度解读课本内容,而是盲目地开展分析及鉴赏,导致教学过程中只有“语言”,没有“文化”。
2.教学方式机械化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依旧只是注重形式,不考虑方式方法是否对教学内容适用,机械化现象十分严重。应该注意的是,每种教学的方式方法都有适合使用的教学范畴,而不能抱持“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心态将一种教学方式到处施用。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现实情况,在恰当的时机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广泛宣传,也确实有一部分教师及时更新了教学理念,但仍存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不能同步更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事实告诉我们,即便是教师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有了深刻的认识,因为教学方法的不得当,也会违背“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教学宗旨。
3.教学文本过于分散
在高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各式各样,除教材中的选文和《乡土中国》《红楼梦》等整本书阅读外,还有许多十分丰富的校本教材、时政素材和推荐阅读篇目。由于阅读文本数量大和不集中,使得教师无法合理运用,在教学中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难度加大。教师们早已习惯现行编排体系,欠缺整合能力和群文阅读能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旧一成不变,没有推进落实“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培养。
4.教学评价方式局限化
目前多数学校依旧采用以结果为导向,以作业和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以考试的成绩和作业的准确度来衡量评价的结果性,忽略学生在学习中的具体表现。长时间频繁地进行考试测验也会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心理,难以体会语文学习带来的乐趣,更不用说充分沉浸入文本,获得情境体验。正如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有助于提升教学水平一般,教学评价的局限性,也导致了“文化传承与理解”视野下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困难重重。
三、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途径
1.明确教学目标,正视“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要想让“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在教学中落地,首先就要明确教学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热爱,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面对不同的文化作品,教学目标的针对性也应有所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是要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的内容涉及面比较宽泛,教学目标是感受和认知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培养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对外国文化作品,需尊重其文化的多样性,对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有所了解,开拓文化视野,同时也要自觉抵御外国不良文化观念的侵蚀,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
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针对不同文本内容和背景,制定适合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教学目标。笔者试以统编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都有的《沁园春·长沙》一课为例进行说明。在统编版教材中,《沁园春·长沙》编排在必修上册第一单元,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青春激扬”,应确立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国家命运前途的关注,树立伟大革命抱负,激发青春的热情,追寻理想,拥抱未来;在人教版教材中,《沁园春·长沙》编排在必修一第一单元,是作为词与新诗进行比较的,日常教学中更为关注的应是它精练的语言和新颖的意象。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颁布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主动将自己的具体教學目标和“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联系起来,自觉开展教学实践,以达到学科育人目的。
2.结合现实生活,深入解读“文化传承与理解”内涵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选材涵盖性较为广泛,从日常生活到农业生产再到抗日救亡等,包含了许多日常生活中触及不到的画面。而学生对文学著作缺少兴趣的主要原因正是这些文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偏差较大,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对其产生共情。为了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和效果,教师就需要创建联系,将文本中描绘的意境创设出来,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结合到一起。即使有些历史场景无法还原,基于情感的同源性和相通性,教师可以建立共情线索,找到文本中与现实生活同根同源的部分,联系日常生活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其中感情的变化及发展。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时。教师首先可以结合文本故事背景,对学生进行引导,再从情感方向着手,清晰列出文中两人深厚情谊的建立过程,以及牺牲后友人愤怒、悲伤的情绪变化。为了能够贴近现实,教师可以提出疑问并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假如这种事情发生在身边的人身上,你的情绪该会是什么样?”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之后,教师在指导学生鉴赏文章的过程中,让同学们关注其中重点的对话内容,和作者整篇文章中的情绪变化,就能让学生看出作者的情感变化是一个层层深入的过程:从最开始的愤怒,再到悲伤,最后到反思。
但是教学过程到此不能结束,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反思”的内涵:面对刘和珍等人的离世,作者作为革命导师对她们的斗争方式进行了评判;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又该如何反思她们的牺牲与斗争?“我们”应该如何在现有条件下传承这种精神与文化底色?只有这样因势利导,不断深入,才能充分挖掘文本的内涵,更好地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3.组织小组学习活动,开展“文化传承与理解”论辩
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语文教学来说十分重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分成人数相同的小组,搭建探索知识的平台,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探讨学习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小组合作活动可以给学生充分使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将知识内容进行组织整理后用话语准确表述出来,有效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其次,教师设置问题后,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进行讨论和沟通交流,有利于思想碰撞,从而产生智慧的火花;最后,小组活动中的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化,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帮助,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孔雀东南飞》时,教师针对这一段爱情悲歌通常会设置这样的问题:“谁应该为文中女主人公的死负责?”组织小组合作讨论时,有的学生认为焦仲卿过于软弱,如果他能在刘兰芝和母亲之间起到调和作用,刘兰芝是不是就不会自杀;还有的学生认为刘兰芝某种程度上也是优柔寡断的,如果看穿焦仲卿的软弱后,能当机立断地摆脱掉焦仲卿和他的母亲,是不是就不会造成悲剧的发生……学生的讨论结果实际上生成了如下几个文化议题:如何辩证看待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如何准确认识女性独立精神和意志的觉醒?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学生能够整合不同成员的意见,全面认识到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在不同时代产生的不同作用和历史局限性,认识到个人独立精神对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和有益性。在小组论辩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引经据典,最终达成共识:应以批判继承的眼光看待文化,占有、挑选,汲取精华,剔除糟粕。
从这个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学生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认识在论辩的过程中越来越深刻。虽然“文化传承与理解”本身是较为抽象和概念化的,但是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开展论辩的方式可以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概念性的问题形象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给每名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经过讨论后,让各小组充分展示合作成果,分享讨论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最后教师才能进行点评。
4.落实教学评价,注重文化践行
“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既是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要素,也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学评价的开展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尊重其主体地位。目前的教学评价多数还停留在应试阶段,习惯以试卷的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只将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是极易疏漏学生的个体差异变化的。要从多个方面对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表现进行评价,就需要注重学生每个方面的变化,多元化地开展评价。
鉴于学生群体的相对封闭性,和学生产生密切关系的是教师、家长、同学和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应该是教学评价的关键主体,可以根据学生平时在学校的表现以及语文教学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来做多方面评价。家长是学生最亲近的人,日常生活中都朝夕相处,能够更直接地观察到学生在生活中参与文化活动的表现。同学是相处时间比较长的人,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可以深入了解对方的文化认知和思想动态,同时更易发现同学思想变化情况,及时做出反馈。最后,学校内的管理人员也应是评价主体的一部分,他们可以以不同的视角进行教学评价。
因此,对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评价,建议从三种方式着手:一是由家长、教师以及学校管理人员,多视角多主体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全面反馈学生在“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方面的表现。二是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如实客观记述同学的精神成长,赞扬进步,指出不足,携手改进。三是将学生自身列入评价主体之中,让学生根据“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内涵及学业质量描述,内看自己并反思自己。
总而言之,中华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共同财富与巨大的精神力量。作为一名教师,应明确“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切实增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使命感,有效运用教材,并积极开展课堂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言文化问题的讨论和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发展自己的文化理解与探究能力,主动吸收先进的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文化建设发表自己的见解,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建军《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策略——以古诗文教学为例》,《学周刊》2021年第25期。
[2] 孟晓庆《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传承与理解策略探索》,《华夏教师》2018年第26期。
[3] 胡婧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之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的培养探究——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语文课内外》2019年第31期。
[4] 翁赛玉《高中语文教学提升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的策略》,《语文课内外》2021年第18期。
[5] 邵晓乐《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文学教育》2018年第11期。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聚焦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育人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主持人:吴芸芸,课题批准号:2022YB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