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证视角的教育过程质量评估实践探索

2023-04-06 07:34顾明凤江苏省扬中市教师发展和管理中心
幼儿100 2023年12期
关键词:保教循证指南

文/顾明凤 江苏省扬中市教师发展和管理中心

一、研究背景及实际问题分析

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是扬中学前教育推进内涵发展按下的“前进键”。提升扬中市区域内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质量,成为扬中学前教研思考和行动的核心。近年来,扬中25个园所,立足园情、基于问题、着眼发展,积极开展幼儿一日生活的优化实践研究,提升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品质,促进每一个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努力打造具备园所鲜明特质的幼儿一日生活样态。

2022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评估指南》出台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构建了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勾画了有质量的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基本样态;二是注重过程评价,聚焦班级观察,教育评估不再是简单的量化指标,或资料呈现,而是需要评估者回到教育现场去,让教育评估更鲜活、更真实、更有温度;三是重视一日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四是实现儿童存在感、掌控感。归纳起来,它强调要坚持儿童为本,树立科学评价导向,注重过程评估,聚焦班级观察,强化自我评估,关注幼儿园为提升保教质量所做出的努力,为推动幼儿园健全保教质量评估体系提供了指导和依据。其中,基于班级观察开展科学的质量评估,既是客观评判幼儿园保教过程性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强化过程性质量评价的作用,引领园所持续改进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因此,如何科学利用班级观察来评估与提升保育教育质量,是我市幼儿园健全保教质量评估体系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议题。

二、研究专题的思考与确定

结合镇江市教育局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处领衔的江苏省前瞻项目《区域推进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的策略研究》,我市组织幼儿园就“什么是理想的一日生活样态?”“有准备的老师是什么样的?”两个话题展开了持续沉浸式的专题教研,并对园所理想一日生活样态的信息进行了梳理分析。我们发现:幼儿园教研过程性记录,承载着扬中各园所以儿童发展为本、提升保教质量的价值追求;呈现的诸多教研案例,也让我们看到了教师们为实现期待中的幼儿一日生活样态所做的探索与实践。教师们在保教实践过程中,努力地从“高控”走向“放手”,从“干预”变为“尊重”,从“被动等待”转向“主动探索”,但是在如何观察、解读,并通过有效的回应去支持幼儿和拓展他们的学习过程仍然存在困惑。

在确立我市前瞻子项目研究专题过程中,我们采用现场观察、教师访谈、文本分析等方式,收集教师在提升班级保教质量行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通过问题分析、梳理出区域内教师最困惑且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如班级现场观察看什么,怎么看?记什么?怎么记?怎么理解《评估指南》中的观察指标?适合班级当下的观察指标怎么选?对照指标内容怎么评估教育过程组织?如何通过有效的观察方案及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班级保教质量的提升?在归类问题后,我们确定了“基于循证视角的教育过程质量评估实践探索”研究专题,拟采取“专题引领—教研跟进—培训支持”三位一体的行动模式,开展系列研究活动。

三、研究目标

●聚焦《评估指南》的解读和落实,积极研制不同类型的、适用于不同场景和应用目的的班级观察量表,并依托观察量表形成适合本园保教质量提升的评价机制。

●聚焦过程质量,通过基于循证视角的班级观察,开展对话、反思、改进,形成“自评—问题诊断—问题改进—再自评”螺旋式上升的评估方式,推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形成可供区域内教师分享的经验案例。

四、具体措施

(一)构建“区—园—班”三级联动深度教研模式

由学前分管领导、教研员和教研核心团队成员组成区域层面视导团;由园长、业务园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园所层面评估团;由班级两位教师和保育老师组成班级层面评估团的三级教研共同体,采用“问题—研究—实践—改进”模式,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开展过程质量的他评与自评。

(二)推进教研深度,探寻“学—研—评—优—改”循证式评估路径

1.学:学习研修《评估指南》的要义。

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评估指南》等展开区域专题培训,重点帮助教师解读《评估指南》中关键指标背后的理念及关键观测点,实现从个体经验主观判断转向面向事实、基于证据、关注幼儿的思维方式。

幼儿园进一步学习《评估指南》,围绕《评估指南》指标的关键字句展开对话式讨论,如:关键指标中,哪些是我们做得比较好的,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关键指标中,又有哪些是我们做得还比较薄弱的,具体体现在哪里,可以怎么改进?从而,确立幼儿园或班级教师的指标评估落实内容。

2.研:研制《幼儿园班级保教质量评估指标》。

借助《指南》《评估指南》《中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量表》中“活动组织”“师幼互动”“家园共育”“环境创设”等关键发展指标,完成《幼儿园班级保教质量评估指标》的初步研制,以便教师在现场对照着去观察,辨识教育行为,梳理亮点,改进不足。

3.评:开展聚焦班级观察的循证评价。

区域层面半日活动视导:坚持“一周一园”的现场蹲点,立足不少于半日活动的自然观察,通过照片、视频、幼儿访谈等多种形式,有目的地观察和记录幼儿的游戏行为及教师半日活动的组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思考与讨论解决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对策,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实施。

园所层面行政巡班他评:主要通过开展一日活动的巡班观察,发现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亮点和问题。共性问题园本教研解决,个性问题及时教研解决。亮点做法通过分享会辐射经验,支持教师更优质的教育行为的生长。

班级教师保教实践自评:通过一日保教实践的相互观察和一日活动回顾,基于班本化问题进行班级内交流,通过反思觉察达到问题解决的闭环。

4.优:评估反馈后的优化跟进。

通过视频回放、微格教研等方式,基于数据开展对话、反思、改进,一方面就“班级观察怎么看,现场记录怎么记,发展指标怎么评”展开讨论,帮助教师在现场观察时更科学、更精准地识别;另一方面更好地帮助教师全面了解保教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日生活优化,使保教质量监控形成一个闭环,促进保育与教育活动质量的不断提升。

5.改:自我诊断、自觉反思、自主成长的行为改进。

通过开展聚焦班级观察的过程质量循证评估,我们期待能有效地改变幼儿园被动评估、应付评估的状态,形成富有生命力的园本经验,带领幼儿园在保教质量提升上走出自我诊断、自觉反思、自主更新的成长之路。

“学—研—评—优—改”循证式评估路径

(三)优化教研支持,促进不同层级教师专业成长

1.练眼力。

幼儿一日生活的真正价值是什么?不仅仅是“好不好”“好在哪儿”“需要改进什么”,教师还应思考幼儿活动的价值是什么?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是什么?与领域核心经验的关系又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教研员、园长通过观看一日活动现场,发现教师成长的关键点,寻求幼儿一日生活质量提升的着力点。这是教研员专业能力提升的过程,也是我们“眼力”提升的过程。

2.提研力。

我们实施提早教研介入(教研计划审议)和深度教研介入(一周一园半日活动调研、一园一案专题教研、一月一次片区教研、一月一次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推进轮值活动、一学期一次课改经验交流分享会)的行动机制,沿着“重问题导向(思考力)—行专题研究(研究力)—求教研思辨(对话力)—集园所经验(合作力)—理研究智慧(执行力)—思反哺生活(反思力)”的教研路径,追求有效教研中,与教师共同成长,不断提升研究自觉性,提高教研力。

3.聚合力。

教师是课程改革和创生的主体。围绕“学前教研核心团队、业务园长保教主任团队、男幼师团队、青年教师成长营、1—3年新教师”培养五大工程,采取“专题研修、专场研修、实践研修、自主研修”相结合的推进形式及“理论与实践互通”的推进方式,引入专家优质资源,完善“线上线下、跟岗学习、名师工作室”等多个研训平台,健全“职初教师—经验教师—专家教师”的阶梯式发展态势,构建区域内教师雁阵式发展体系。

4.增效力。

通过组织线上线下的研修汇报;建设幼儿园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建立“扬中学前教研”专题网页等,形成可供区域内教师分享的经验案例。

总之,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不仅让教师在“教育过程—评估”互进互证的循证行动中,体会前所未有的专业乐趣;更能让幼儿园在“动态评估—保教实践”相互嵌入的实证研究中,推进教育过程质量的稳步提升。

猜你喜欢
保教循证指南
科研引领科学保教
《循证护理》稿约
幼儿园半日保教工作细则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贫困地区幼儿园保教过程科学化的重点指向
指南数读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浅谈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