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声景学理论在丰县大沙河湿地公园优化设计研究

2023-04-05 07:41杨媚扬州大学
艺术品鉴 2023年6期
关键词:大沙河声景声源

杨媚(扬州大学)

一、研究背景

“人、声音和环境是声景学的主要构成要素。”声景属于翻译词汇,原名“Soundscape”即景观中分布的声音。复愈性环境被定义为“能够让个体更好地从心理疲劳及压力相伴的负面情绪中恢复过来的环境”。声景作为本文分析对象,是符合客观环境的需求。一方面社会的进步不仅使得生活水平提高,也导致噪声污染,使得声与景在场所内存在一定的脱节。另一方面设计是为人服务,倡导以人为本。通过对于声景的优化,人们在没有视觉以外的感官体验的情况下无法感知他们的环境。一个好的声景可以有生理和心理的治疗效果,释放压力,缓解疲劳,恢复注意力。

研究目的与意义。“人们对于景观环境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视觉上,应更加注意整体环境的舒适性,而声景观是保证环境舒适度的重要因素”。解决噪声的传统方法是降低噪声的声级,但使用声景学的相关概念不仅可以减少噪声污染,同时也运用声音来改善环境质量,从设计语言、感官体验、设计模式、审美观念等方面,提出了现代景观设计的新的设计策略。

声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景观生态、植物学、环境美学、环境心理、历史地理学等学科。然而,在目前的情况下,研究还存在许多空白。在理论深度和学科广度方面,尚未实现跨学科综合研究。为了理解景观设计的本质,分析和讨论声景学是很有必要性,同时对于未来园林中的声景的设计与营造也具有参考意义。

二、项目概述

本文研究选取徐州市典型的湿地公园——大沙河湿地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大沙河湿地公园位处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地处东经116°21′15″~116°52′03″,北纬34°24′25″~34°56′27″。南北长约59.2km,东西宽约46.6km,幅员面积1450.2km2。整体地势平坦,形成了一个以水为轴,果为带的现代农业景区。湖河相连,乔木灌木草地层次分明。“十里黄河堤、百里大沙河、千顷荷花荡、万亩梨树园”是大沙河湿地公园主体形象的生动体现。项目依托景区内原生态的湿地景观,目前,湿地已经建成生态保育、恢复重建、宣教展示、合理利用和管理服务五大功能区,形成了不同的空间序列。

生态保育区位于大沙河上游,面积为156.9m2,占到湿地公园面积比41.2%。原生态性程度较高,游客进入生态区会受到人流量的限制,声景主要以自然的园景为主,辅以少量的人造山水园景。

图1 目标湿地公园位置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本文把生态保育区作为声景分区的选址原因,一方面生态保育区面积较大、植被覆盖率高选择此地作为目标分析地域,具有较强代表性与针对性。另一方面由于目标湿地的特殊性,许多的动物例如白鹭、灰鹭以及濒危物种青头潜鸭等野生动物在此繁衍生息。

三、大沙河湿地公园声景元素

“声音是一种从审美角度和文化角度上值得欣赏和记忆的声音。”利用声景学理论塑造大沙河湿地公园深层次的感官体验。因此重点分析该区声源类型、空间体验、植物景观。以声景来引导感知、营造环境和传递文化。

(一)声源类型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在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声源。声源可以划分为自然之声、人工之声和历史之声三大类型。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大沙河生态保育区的声源类型主要是自然之声,主要呈现为水声、风声、蝉鸣、蛙鸣、雨声、鸡鸣、犬吠、蟋蟀、蝈蝈、布谷鸟、麻雀、落叶声等。

大沙河湿地公园的人流量具有季节性,春秋气候温和,适合游玩,因此人流量主要集中在春季、秋季两季,夏季次之,冬季最少。

以梨花节为假日点,前后单日客流量可达到上千人。导致人工之声明显增强。人工之声是伴随着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声音。具体声源是汽车喇叭声、汽车行驶声、游人交谈声、孩童嬉戏声、小贩叫卖声、戏曲演奏声、脚步声、音乐背景声等。

大沙河湿地公园中主要是以自然之声和人文之声为主,忽略了人文之声。人文之声是对于特定的人文背景下产生的共鸣。例如北京老胡同里声声叫卖声、陕西民歌、鱼岸码头机器发动声等。大沙河湿地公园对于科普宣教主要以科普馆为物质载体,主要利用实物的方式展示黄河故道文化、草本和森林湿地科普等。声景更多的是发挥引导感知与环境烘托的功能,在历史之声中,对于人文内涵的传达,并没有涉及。

(二)空间体验

由于该项目是湿地公共空间,作为“有声有色”的立体景观,在视觉景观与空间构成上处理的相对成熟。在景观空间构成分为五大空间。分别为临水蓝色空间、全开阔空间、半开阔空间、封闭围合空间以及灰色空间。主景区以水域为中心,景观的小品多为依水而建,因水成景。所以整体生态保育区中,蓝色空间在面积上居于主导地位。大沙河湿地公园以水体为主体,打造了一个蓝色复愈空间,同时利用植物高低层次,有序地围合了一个半开阔的空间。全开阔空间,是指相对开放的环境,由于环境开阔,声源类型会相对复杂,不同声源会相互干扰,或者是造成声源排斥、没有藏声之处的局面。封闭围合空间是一个相对概念,与传统室内的围合不同,景观中的封闭围合空间,大多是由于乔木与灌木覆盖率较高,导致视线受阻,给人围合之感。在封闭的围合空间内,声音传播的广度与深度会受到影响,具有天然隔音的效果。灰色空间是有地面铺装所构成的集合。灰色空间的人流量大、植被稀少,主要以人工之声为主要声源类型,是声景提升过程中一个难题。通过一系列声景研究发现半开阔景观空间更有利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改善焦虑,进而打造“消极空间”,让游客产生自发行为,使得人在空间互动中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三)植物景观

实地考察之后发现,生态保育区的树种主要以适应本地栽植树木为主,种类相对丰富。成群树木形成了观赏区,植被结构合理,给自然生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栖息场所。利用竹声、松声、鸟禽声、落叶声等将树木与周边环境声源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声景的复愈性。乔灌木的冠层覆盖率整体较低,给人感觉比较开放,同时也有利于心理恢复(表1)。

表1 大沙河湿地公园树木配置表

四、大沙河湿地公园声景的评价以及优化策略

(一)声源类型

1.自然之声

对于自然之声的优化,将从气象变化声、植物与动物鸣叫作为论述的重点。气象是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气象变化声形成具有偶然性与无序性,包括风声、雨声等。对于雨声的优化设计,由于该项目位于江苏苏北地区,雨季适中。可以在公园内部的建筑附近,栽植叶茎较大的植物,类似于芭蕉,荷叶,翠竹等,进行观雨听雨的活动。风是由两地高低气压流动形成,风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声音的,与地面物体摩擦振动使之发声。风与奇石、建筑、水体、植物、地形的造景元素撞击摩擦之后,会形成不同的声场。风不仅能带来听觉的感受,还能带来味觉的体验。在大沙河湿地公园中,树植覆盖率高,水体的占比大,是该项目的在风声营造中的优势,可以将风与之结合,把转瞬即逝的声音运用到造园中。植物是无法“发声”的,植物可以通过外力发声,植物可以与上文中提到的雨和风相结合,但是植物与外力结合形成的声级想对较弱,必须在一个相对安静的区域。在生态保育区中动物的鸣叫主要是以鸟类鸣叫,昆虫和水族活动声为主,声源的种类相对丰富,但对于动物聚集区域,应减少周围环境噪音的影响,去人为控制声源方向,或阻挡噪音的传播,创造适合动物鸣叫的环境,适宜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

2.人工之声

根据实地调研发现,人工之声在生态保育区的声环境中占有很大比例,人工声和园中环境中的自然之声的组合,使得园内更为鲜活,营造别具一格的声音景观。但是同时延伸出了人工噪音。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置喷泉或跌水景观小品来覆盖环境中过度的人工之声,对于汽车的鸣笛声可以做好适当的交通管制,重新调整员工道路系统,优化交通的连通性,达到人车分流。另一方面运用消声的手法,弱化噪声,优化安全性。在道路两侧优先考虑枝叶茂密的乔木或隔音墙来阻挡声音的传播,同时注重道路降噪材料的使用。

3.人文之声

丰县自古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的美誉,丰县作为刘邦的故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龙雾桥、五门桥、金柳寨等地名缘由,或多或少带有古代传说的神秘色彩。同时中国古代文明发源地多在河道水源的附近,黄河故道附近的居民对于上天赐予的水资源怀有敬畏之心,在其附近从事农耕行为,在此繁衍生息。大沙河湿地公园建造之初更是依托黄河故道文化、人文内涵,因此在人文之声的营造中可以加入两汉、节庆、民俗、农耕等文化内涵。主动引入人文因素,通过意境来传递特定背景与寓意等。具体而言,采用添声的手法,播放具有共鸣的传统声音,使得游览者进行联想与记忆。而这些从本土文化中深挖出来的声音元素,恰恰是文化地域性的集中展示。

(二)空间体验

1.临水蓝色空间

水作为传统园林造景的四要素之一,水体在园林中的表现形式极为丰富。叠山理水、开池凿山等巧妙地组成了千变万化的园景。借鉴传统园林对于水体的处理,在临水蓝色空间内,从声景学的角度更多地运用水来营造立体互动,提高环境趣味性。一方面运用消声与掩声的手法,注意水体周围的噪音消除,如在游客聚集区设置水景掩蔽交谈声,使得视听合一。另一方面运用反衬的手法营造安静的环境渲染水流的声音,局部控制中心节点附近的水流湍急速度,水域的闭合、落差等达到良好的水景形成的目的。完善湿地周围环境,可以考虑添加亭、台、楼、水榭、廊、汀步等景观小品来丰富蓝色空间层次。

2.半开阔空间

由于该项目主要为半开阔空间,在声景治愈性方面有较强优势。半开阔空间相对于封闭围合空间而言,植物的枝干覆盖率相对适宜。同时拥有全开阔空间中的开阔视线,能给予游客良好的活动空间,是广受人们喜爱的空间形式之一。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该项目选址中半开阔空间植被结构合理,与水域邻近,禽鸟类、昆虫类、鳞介类、兽畜类等在此繁衍生息。在水黛山青的自然环境中,实现自然之声和人工之声的汇集与结合,共同彰显园中之乐。在此空间的规划中应强化自然之声的声源,创造更适宜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通过声景的欣赏,唤起人们的联想与感悟。例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鸟语花香”等作为声景意向,将以往记忆以声景的形式留存再公园之中。

3.封闭围合空间

该空间拥有弱化噪音和遮挡迎面视线的特点,相对安静,私密性较高。宁静的氛围更有利于听觉的调动,实现声景的治愈性。因此可以在该空间完善声景的层次化,通过地形的高差,植物的有序的搭配,实现声景的远景、中景、近景。加深游客对于声景的理解,使人身心放松。

4.灰色空间

灰色空间是承担着交通、广场聚集等功能的过渡空间,包括地面铺装、景观小品、台阶等。该空间在生态保育区的面积相对较小,但是由于植物稀疏、生物多样性低、人流量大、相近空间影响渗透的关系,使其具有复杂性。在相对安静的灰色空间中考虑运用较冷的颜色,如深灰色的铺装。在相对热闹的环境下可以运用明亮和鲜艳的色彩,如鲜艳的绿植等,以便更好地区分生态区的声学区域。灰色空间主要以人工之声为主,整体空间的声景复愈性有限。空间的划分边界相对模糊,因此可以将空间进行连接、贯通、穿插等实现单一到整体的有效组合。使得人群活动有组织的进行,自由的发展。同时在灰色空间可以尝试将标识或信号声源形态应用到设计上,通过电子感应声系统使得残障人士通过声源去自我定位,完成观赏活动。

5.全开阔空间

全开阔空间,视野相对开阔,私密性较低,在生态保育区中该空间相对安静,以大面积的灌木为主体,人流量相对较少,自然之声处于弱声场地位。在安静开阔的空间内中,引入声音美学。在人群集中的时间段利用现代技术,类似绿地音乐系统、音乐喷泉等来烘托休闲氛围。利用音乐喷泉,现实人群互动性与趣味性。同时在绿地音乐系统中改变以往轻音乐为主基调的局面,更好地结合作为物质环境、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

(三)植物景观

1.植物层次

在植物的组景的层次选取上,应当考虑树种的大小、构图聚散、立面设计、形态等。植物分层配置,关注植物的竖向设计,搭配上以自然式为主要目标,在植物的下层以灌木为主,中下层和中层分别栽植以小乔和中乔为主,在组团的上层用以上乔为主。由低到高,线性排布。形成开阔对比与穿插对比,形成空间形态层次的丰富。采取不同叶色、花色的植物搭配,使空间色彩丰富。植物群落犹如一道隔音墙,让声音的传播范围与方向具有可控性。

2.植物种类

该项目地域气候适宜,空气湿度适中,水量充沛,生态区树种数量多而且种类繁多。包括广玉兰、大叶女贞、银杏、红叶石楠、木槿、紫荆等,乔木灌木草地层次分明。在基于声景学的指导下,植物的种类注意空间的布置,可参考上文中灰色空间的论述。植物树种注意营造真实自然感,营造动物适合生存的场所,例如可以适当增加为鸟禽提供核果、浆果等食物来源的树木,方便鸟禽在湿地景观环境中生存,创造宜人景色。

3.植物降噪

是指植物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声音随着声波的扩散向外传播,当声波碰到树干时,声波会发生折射和扩散,树干枝繁叶茂,树叶形状排列各异,常随风摇摆,产生与噪音相反的声波,可以抵消声波传播的能量,使噪声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植物降噪具有环保、生态和经济的优点。树木的叶、枝、干是决定树木降噪效用的主要因素,提高树木和草皮的栽植率。例如雪松、龙柏、水杉、香樟、桂花、夹竹桃、广玉兰、柳树等植物都能起到降噪的作用。

五、结语

本研究以声景学复愈性理论为研究依据,以大沙河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优化设计研究目的。以声景要素为评价指标,从声源类型、空间体验、植物景观来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运用声景学的相关概念,不仅可以降低噪音污染还可以利用声音来对环境质量进行提升,从设计语言、感官体验、设计模式、审美意境等方面入手,提出现代景观设计全新的设计策略。但对于主导声源分区、声级分区、功能分区没有过多的考虑,评价指标不够全面与完善。

猜你喜欢
大沙河声景声源
虚拟声源定位的等效源近场声全息算法
当代城市声景研究进展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单县大沙河水库工程建设可行性分析
基于分析软件“CiteSpace”的声景研究英文文献知识图谱分析
我爱我的家乡
基于GCC-nearest时延估计的室内声源定位
大沙河东尧桥至河口段水面线计算
运用内积相关性结合迭代相减识别两点声源
大沙河治理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