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体育课程与劳动实践课程融合的探讨

2023-04-05 12:16张德民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5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劳动融合

张德民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翠微分校 安徽合肥 230000)

现如今,我国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小学课程的优化融合非常重要。促进体育课程和劳动实践课程的融合,帮助学生形成劳动意识,培养学生优良的劳动精神,让其明白劳动的重要性,这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加强学风建设是有利的。小学体育老师应注重体育与劳动的相互渗透,在体育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精神和意义,进而推动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推动小学体育课程与劳动实践课程融合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友爱”“勤俭节约”的品格

小学体育课程与劳动实践课程的融合教学,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劳作的辛苦,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美德。劳动的过程是艰苦的,但同时也是令人开心的,在劳作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孤身一人,会有很多的同伴一起劳动。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同伴们相互帮忙、相互照顾,遇到困难共同解决,这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互帮互助的优良美德。

(二)有利于让学生亲近自然,达成爱的教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各方面正处于发育阶段,由体育课堂延伸至劳动实践,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首先,劳动实践与体育课堂的活动空间一般都比较大,不局限于教室之内,使得二者有了一个共同的“大范围”的教育场地。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促使学生身体健康发育为主,而劳动实践课程则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根本。在课堂外的教育活动中,清扫一片树叶,做一个立定跳,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季节的变化,每一个季节的劳动实践和体育课程都不尽相同,学生在见证自然变化的同时,也在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活力。将体育课程与劳动实践课程融合,可以充分扩大二者的优势,能够让学生在成长阶段体会到自然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情感,达成爱的教育。

(三)有利于推动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所谓教育,即“教书育人”,“育人”则又强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小学体育课程与劳动实践课程的融合,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劳动是育人的最好体现,也是德育的重要措施;劳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训练其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劳动给体育带来了趣味性,使得体育课程更加具有生活气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小学体育课程和劳动实践课程的融合顺应了我国的教育方向,推动了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二、关于小学体育课程与劳动实践课程融合的策略性建议

我国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家长、社会等应发挥辅助作用。因此,关于课程融合我们应从多方面进行综合性考虑。

(一)教师方面

体育课程与劳动实践课程相融合,不能局限于体育教师这单一的教师群体,需要以体育教师为主体,班主任作为重要支持者。

1.加强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做好劳动精神的宣传工作

现代小学生对劳动的认知不足,对于劳动成果不珍惜,且普遍存在劳动能力较差的现象,这对其将来的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加强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不断加深学生对劳动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提高学生们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只有学生对劳动有了充分的了解,体育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开展体育与劳动相结合的课堂教学。例如,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义务劳动者和社会志愿者的工作视频或讲述劳动者的光荣事迹,也可以与班主任沟通,设计一期有关劳动的黑板报。这些都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劳动认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进而宣传劳动精神。

2.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以兴趣为导向

课堂的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的有效引导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体育课程与劳动实践课程相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课程融合的关注度和兴趣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目标,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活动,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将班内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这几个小组分别对操场内的相关区域进行打扫,之后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评估,并给予学生劳动奖励。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3.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体育劳动意识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创设课堂情境已然成为热门话题,体育课程与劳动实践课程的融合当然也少不了情境创设这一课堂教学手段。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学生在欢快放松的环境下,学习效率会大大提升,而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时,就会出现在课堂上无聊走神的情况。由于体育课大部分均是在室外进行的,教师可以在课前热身环节放一些音乐,烘托氛围,学生的运动热情由此被充分调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多采纳学生的建议

课程融合能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该课程的态度,因此,课程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意愿,是小学体育教师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在课程融合的过程中应多听取学生的意见,注重课程设计中劳动的强度是否在学生的接受范围内,体育劳动的类型是否符合大部分学生的意愿,学生希望采取怎样的形式进行体育学习和劳动,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小学体育教师都应进行实际调查,进一步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课程融合的作用。

5.做好沟通交流工作,与其他科目的教师共同协作,与时俱进

小学体育课程与劳动实践课程的融合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其中,既要保证两门课程融合的完整性,还要保证体育课程的主体性,同时也要考虑到体育课程与劳动实践课程融合的实际教育意义。因此,单靠小学体育教师完成这项工作是非常困难的,各科目教师之间应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体育课程与劳动实践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做到课程融合改革与时俱进。

6.“因材施教”与“因时而变”

在小学体育课程与劳动实践课程融合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为不同阶段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任务,防止学生出现任务完成不了的情况,否则不仅会伤害学生的自信心,挫伤学生劳动的积极性,还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因此,教师应当合理地为学生安排体育劳动,让学生在体育劳动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让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能感受到体育劳动的快乐,从而让学生爱上体育劳动,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打下基础。

7.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志愿活动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体育课程与劳动实践课程的融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中,还应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迈向社会。小学体育教师要将眼界拓展开来,将目光放得更长远,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学生方面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尚不成熟,在推动体育课堂与劳动实践课程融合时,教师是学生的重要引路人。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辅助功能。

(三)家长方面

家长作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陪伴者,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不能以传统的教育观念来看培养学生的教学融合实践方案。

1.做好家校沟通是对孩子负责的重要表现

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自信心。将劳动实践融入体育活动中,使学生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家长的理解与帮助。从实际情况看,他们在家中“好吃懒做”,许多学生甚至将劳动视为一项任务,认为在学校内完成任务就可以了,回到家后就可以当“少爷”或者“公主”。对此,家校沟通就非常有必要了。家校沟通一方面可以提升家长对于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学校共同帮助学生成长;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共同监督孩子,了解孩子,使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避免溺爱造成恶果。只有家庭与学校连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才能更高效地发挥体育课程和劳动实践课程融合的优势。

2.家长应起到最基本的榜样作用

长辈的行为是孩子行为的风向标,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家长热爱劳动,热衷于体育活动,可以带动孩子,使孩子从小养成优良的习惯。同时,课程融合不应局限于校内,要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因此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有爱的成长环境。

结语

在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课程与劳动实践课程相融合这一新方法、新道路,完全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体育教师要不断优化与创新教学模式,经常与家长沟通交流,积极做好学生工作,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与劳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劳动融合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