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谈角药运用举隅*

2023-04-05 11:18炯张指导朱燕华
浙江中医杂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张师白鲜皮石榴皮

卢 炯张 谈(指导) 朱燕华

1 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长河分院 浙江 慈溪 315300

2 慈溪市中西医结合医疗健康集团 浙江 慈溪 315300

角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前提,以中药气味、性能、七情为配伍原则,将三味中药联合应用,发挥协同增效或减毒的功用。《素问·至真要大论》言:“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三”成众、成体、生万物,三药组合,三足鼎立,互为犄角,犹如团队作战,作用强大。张谈主任中医师在临床中喜用角药,收效明显。笔者有幸侍诊张师,现选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三组角药,佐以医案进行介绍,整理如下。

1 乌梅炭、焦山楂、石榴皮

王某,女,80岁。2021年9月3日初诊:主诉:反复腹痛腹泻50年。患者长期腹痛腹泻,泻前常少腹作痛,需即如厕,泻后痛缓。间断性在外院就诊,行相关检查,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服用多种药物,症状反复。近来痛泻次数增多,每天4~5次,大便质稀无黏液,时有后重感。无恶心呕吐。胃纳一般,夜寐尚可。舌红中裂、苔薄,脉左弦右缓。中医诊断:泄泻(肝郁脾虚型),治拟补脾抑肝法。方用痛泻要方合四逆散加味。处方:炒白术、炒枳实、槟榔、焦山楂、制延胡索各15g,炒白芍12g,陈皮、乌梅炭、炒鸡内金、柴胡各10g,炒防风、炒甘草各6g。7剂。

二诊(2021年9月10日):患者泻前腹痛减轻,大便次数每日2~3次,质稀,上方改乌梅炭12g,加石榴皮15g。7剂。

三诊(2021年9月17日):患者腹痛大减,大便成形,每日1~2次,上方加炒党参15g健脾止泻。以此方加减治疗2月余,患者痛泻愈,腹部舒适。

按: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根据症状,此病属于中医学“泄泻”范畴,多因土虚木乘,肝脾不和,脾失健运所致[1]。《医方考》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其特点是泻必腹痛,故予痛泻要方合四逆散。对于泄泻之证,张师在辨证的基础上喜加乌梅炭、焦山楂、石榴皮三药。乌梅性平,味酸、涩,归肝、脾、肺、大肠经,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止痛之功效。《名医别录》谓其“止下痢,好唾口干”,《日华子本草》也说乌梅“除劳,治骨蒸,去烦闷,涩肠止痢”。现代研究证实,乌梅对肠道致病菌以及呼吸道多处致病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炭炒更长于涩肠止泻。石榴皮性温,味酸、涩,归大肠经,有涩肠止泻、止血、驱虫之效。《本草汇言》:“石榴皮,涩肠止痢之药也。能治久痢虚滑不禁,并妇人血崩、带下诸疾,又安蛔虫。盖取酸涩收敛下脱之意,与诃子肉、罂粟壳同义。”焦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归脾、胃、肝经,能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收敛止痢。《本草图经》云其:“治痢疾及腰疼。”三药均有涩肠止泻之功,联用对于泄泻疗效显著,但应中病即止,不可久用。

2 青蒿、地骨皮、银柴胡

马某,女,83岁。2021年7月8日初诊:主诉:时感全身烘热5天。患者5天前自觉全身烘热,晚上6~8点为主,伴有口干、腰酸,无汗出,寐佳,二便正常,形瘦。舌红、苔薄,脉细数。中医诊断:内伤发热(阴虚热盛),治拟滋阴补肾降火。处方:山药30g,山茱萸、生地黄、茯苓、女贞子、墨旱莲、炙鳖甲(先煎)各15g,泽泻、炒知母、炒黄柏各12g,丹皮、青蒿、地骨皮、银柴胡各10g。7剂。

二诊(2021年7月15日):患者自觉烘热感略有缓解,仍感腰酸,上方加怀牛膝15g,桑寄生20g。7剂。

三诊(2021年7月22日):患者自觉上症均有改善,予中成药知柏地黄丸口服善后。

按:本案为内伤发热,其病机为阴虚火盛。选用知柏地黄丸加减,此病为肾阴亏损,阴虚阳亢。肾阴不足,首当滋其不足之阴,故用生地黄补肾滋阴,山药、山茱萸固精敛气。虚火内生,又宜泻其有余之阳,故用知母、黄柏泻其相火,牡丹皮凉其血热。滋阴清热,双管齐下,正合《灵枢·终始》所说“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的治则。至于茯苓、泽泻,此方中非为利水,实欲借其降泄作用引导虚热下行而已。对于退虚热角药,张师惯用青蒿、地骨皮、银柴胡。青蒿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有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之效。《神农本草经》:“主疥瘙痂痒,恶疮,杀虱,留热在骨节间,明目。”地骨皮性寒,味甘、微苦,归肺、肝、肾经。功效为凉血除蒸,清泄肺热。《本草述》云:“主治虚劳发热,往来寒热,诸见血证,鼻衄,咳嗽血,咳嗽、喘,消瘅,中风,眩晕,痉痼,腰痛,行痹,脚气,水肿,虚烦,悸,健忘,小便不通,赤白浊。”银柴胡性微寒,味甘,归肝、胃经,有清热凉血、除虚热之功。《本草从新》言其能“治虚劳肌热骨蒸,劳疟热从髓出,小儿五疳羸热”。青蒿芳香清透,入血分,能清透邪热,退无汗骨蒸。地骨皮清热凉血,善清阴分伏热,治有汗骨蒸。银柴胡凉血除蒸,善清肝经虚热。三药合用,增加清热除蒸之力,退虚热作用显著。

3 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

傅某,女,77岁。2021年9月16日初诊:主诉:时感全身发痒2年。患者2年来时感全身瘙痒,夜间为剧,无原发性皮损,抓后常出现抓痕,无恶心呕吐,稍有口干,二便正常,寐差。舌红、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痒证(血虚风盛),治拟养血祛风止痒。处方:赤芍、黄柏、黄芩、地肤子、蛇床子、白鲜皮各10g,生地黄15g,黄连3g,焦栀子12g,当归、川芎、生甘草、苦参各6g。7剂。

二诊(2021年9月23日):患者自诉瘙痒改善,效不更方,改当归10g。7剂。

三诊(2021年9月30日):患者诉瘙痒明显好转,因患者年老体虚,故加黄芪15g益卫气。

按:《诸病源候论》云:“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气血相搏,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患者血热生风,需凉血补血,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温清饮取四物汤补血养血,黄连解毒汤泻火解毒,为治疗皮肤瘙痒的常用方。张师考虑其因血热引起,针对病机灵活调整“熟地黄”换“生地黄”,“芍药”换“赤芍”,以侧重滋阴养血。同时针对皮肤瘙痒的症状,张师习惯使用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三药。白鲜皮性寒,味苦,脾、胃、膀胱经。功效为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本草原始》云:“白鲜皮,入肺经,故能去风;入小肠经,故能去湿。夫风湿既除,则血气自活而热亦去。治一切疥癞、恶风、疥癣、杨梅、诸疮热毒。”蛇床子性温,味辛、苦,归肾经,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壮阳的作用。《药性论》云:“治男子、女人虚,湿痹,毒风,顽痛,去男子腰疼。浴男子阴,去风冷,大益阳事。主大风身痒,煎汤浴之瘥。疗齿痛及小儿惊痫。”地肤子性寒,味辛、苦,归肾、膀胱经,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之效。《本草原始》云:“去皮肤中积热,除皮肤外湿痒。”以上三药均有祛风止痒之效,为治疗湿痒、湿疹、皮肤瘙痒之常用药,可相须为用,而且此三药不仅可以内服,还可以外洗,治疗皮肤瘙痒类疾患,内服外洗,疗效更佳。

4 讨论

角药是三种中药联合使用、系统配伍,介于中药与方剂之间。角药的应用,可以达到药物的相互辅佐或制约,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本文从医案入手,分析张谈临床运用角药经验,其意旨在用药更加恰当,有一定特色,值得临床借鉴学习。

猜你喜欢
张师白鲜皮石榴皮
“二白膏”防皲裂
白鲜皮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讨
孟河医派张琪治疗心系病经验浅探
白鲜皮及其活性成分抗炎止痒机制研究进展
臭榴莲,香榴莲
石榴皮验方四则
不想辜负每一碗面条
超声波辅助提取干制石榴皮多酚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