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洁
(华东师范大学 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上海200241)
《汉书•苏武传》记载,苏武被匈奴迁置于北海牧羊,已降匈奴的李陵受命到北海劝降苏武,告知他在汉朝的家人境遇,其中讲到苏武长兄苏嘉的经历和悲惨结局:“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这里是说担任奉车都尉(掌管皇帝车驾)的苏嘉,随从皇帝来到雍城棫阳宫,扶着皇帝的辇车“下除”,不料车撞在柱子上折断了车辕,被弹劾“大不敬”罪名,拔剑自杀身亡。
《苏武传》是《汉书》中的名篇之一,被选入不少现当代的古文选本中。文中“扶辇下除”之“除”,在当代选本中的释义,大致有三种:一是宫殿的台阶(或简缩为“殿阶”);二是泛指台阶;三是门与屏之间的通道。在最新的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中,《苏武传》的注释兼采了两种释义,其注如下:“〔扶辇下除〕扶着皇帝的车子下殿阶。除,是门与屏(今所谓照壁)之间的通道。”[1](P89)全句的译释表明“除”是“殿阶”,单独解释“除”时却是“门与屏之间的通道”。如此注释,令师生们无所适从。对此,已有学者撰文对教材注释提出商榷,就“‘扶辇下除’到底是什么意思”的困惑,探讨了两个问题:“第一,皇帝的车子是怎样下殿阶的?第二,(教材)注释对于‘除’的解说很明显前后矛盾,‘除’到底是指宫殿的台阶,还是门与照壁之间的通道?”[2]这本是很有必要通过深入探究而搞清楚的两个问题,但由于作者被个别古注的诠释所束缚,对“除”的释义最终仍采用“门与屏之间的通道”,未能跳出旧说窠臼,以致未得确诂。
释“除”为宫殿的台阶,源出《说文解字•阜部》的解释:“除,殿陛也。”[3](P306)其中,“陛”即为台阶之意。依据这一解释,“除”的本义被界定为“宫殿的台阶”或简称“殿阶”,为一些古代汉语的教科书及其他有关文言文的专书所采纳。对于古籍中记载帝王宫殿中的“除”,也大都以这一“本义”来进行解释。如《史记•魏公子列传》中的“赵王扫除自迎”,《汉书•王莽传下》中的“自前殿南下椒除”,东汉张衡《东京赋》中的“登自东除”等。同样,《苏武传》中“扶辇下除”之“除”,由于棫阳宫是战国时秦昭襄王所建的宫殿,因此,早先的选文也大都注释为“宫殿的台阶”。
也有学者认为,将“除”释为“宫殿的台阶”,是误解了《说文解字》所释“殿陛”的“殿”。胡和平指出,“所谓‘殿’者,本为高大房舍之通称,非独帝王宫殿之谓”,主张这些例子中的“除”,“皆可用一般‘台阶’来解释”[4]。从相关文献记载来看,其说不无道理,如唐代类书《初学记•居处部•殿》引《苍颉篇》曰:“殿,大堂也。”[5](P570)北宋类书《太平御览•居处部三•殿》引《说文》曰:“殿,堂之高大者也。”[6](P664)说得更明确的,是唐代颜师古注《汉书•霍光传》中“鸮数鸣殿前树上”云:“古者室屋高大,则通呼为殿耳,非止天子宫中。”[7](P2956)又《汉书•循吏传•黄霸》载京兆尹张敞奏丞相黄霸云:“窃见丞相请与中二千石博士杂问郡国上计长吏守丞,为民兴利除害成大化条其对,有耕者让畔,男女异路,道不拾遗,及举孝子弟弟贞妇者为一辈,先上殿……”颜师古注此“殿”曰:“丞相所坐屋也。古者屋之高严,通呼为殿,不必宫中也。”[7](P3633)《后汉书•蔡茂传》:“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唐代李贤注:“屋之大者,古通呼为殿也。”[8](P908)可见,古代的“殿”未必一定是帝王的“宫殿”,“除”释为“殿阶”易引起误解,不如直接释为“台阶”更为适当。在《苏武传》的相关选文中,将“除”解释为“台阶”或“泛指台阶”,即采纳了这一观点。
还有学者对《苏武传》中“扶辇下除”的注释提出异议:“如果把这个‘除’字解释为‘宫殿的台阶’,那么,台阶上怎么能走车呢?车子从台阶下来,这是违反生活逻辑的。所以,这个‘除’字应从其引伸义‘门屏之间’来解。”[9]这一观点也是源自颜师古对《苏武传》“扶辇下除”的注释:“除谓门屏之间。”[7](P2465)在后来的有些《苏武传》选文中,则依据这一释义而将“除”注解为“门与屏之间的通道”。有的期刊论文和书籍也持这种观点,如张永扬的《“除”是“殿阶”吗?》[10],《古代文化常识》一书中的《“除”的本义》[11](P208)等。同时,一些权威性辞书如《辞海》(第六版)、《辞源》(第三版)、《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汉语大词典》(第十一卷)等,均在“除”的词条下列出这一义项,书证皆举《苏武传》及颜师古的注释。
总的来看,“扶辇下除”之“除”的以上三种释义,并不是按时间顺序渐次形成的。到目前为止,各种《苏武传》选文中的注释,这三种意义的解说仍是交替出现。有鉴于此,笔者拟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扶辇下除”作一辨释,以供学界同仁参考。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问题与“扶辇下除”之“除”释为“宫殿的台阶”和“泛指台阶”有关。如果辇有车轮,那么从台阶下来就不符合常理,因为一般人都受不了这样的颠簸,更何况是皇帝和后妃,可见,这两种解释站不住脚。有的学者就通过考察“辇”的古文字形体,来推断早期辇车的形制。“辇”字,在甲骨文中写作“”,在金文中写作“”,可以看出,它们的字形都是有车轮的。在小篆中,“辇”字的形体已演变为与楷书基本相同,这时虽然看不出有无车轮,但从古代字书的解释来看,都说明“辇”是有车轮而靠人拉着走的。《说文解字•车部》:“辇,挽车也。从车从㚘。在车前引之。”[3](P303)段玉裁注:“谓人挽以行之车也……按:《夫部》:‘㚘,并行也。辇字从此。’辇设辂于车前,用索挽之,故从车、㚘会意。”[12](P730)
从先秦文献中的记载来看,最早的辇车也应该是有车轮的。《周礼•春官•巾车》:“辇车,组挽,有翣,羽盖。”郑玄注:“辇车不言饰,后居宫中从容所乘,但漆之而已。为辁轮,人挽之以行。”[13](P846)此记王后所乘第五种车,即“辇车”,原文意为:辇车是用丝带来牵挽而行的,车两旁设有遮挡风尘的翣扇,车上设有羽毛做的车盖。郑玄注所言“辁轮”,即指没有条辐的车轮。类似的记载还有《荀子•大略》:“天子召诸侯,诸侯辇舆就马,礼也。”唐代杨倞注:“辇,谓人挽车。言不暇待马至,故辇舆就马也。”[14](P1037)《吕氏春秋•本生》:“出则以车,入则以辇。”东汉高诱注:“以人引车曰辇。”[15](P22)此外,辇车既可使人在车前牵挽而行,也可在车后推而行之,汉代文献如《史记》《汉书》《焦氏易林》《风俗通义》等书中,都能见到“推辇”的记载。由此可以认定,无论是牵挽还是推行,早期的辇车确实是有车轮的。
那么,古代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无轮之辇”的呢?比较明确的记载见于《隋书•礼仪志五》:“初,齐武帝造大小辇,并如轺车,但无轮毂,下横辕轭。梁初,漆画代之……今辇制象轺车,而不施轮,通幰朱络,饰以金玉,用人荷之。”[16](P210-228)据此可知,无轮之辇似始于南朝齐武帝,到隋代成为定制。稍早之时,尚有临时将车轮去掉改成无轮之辇的,如《宋书•邓琬传》记载邓琬拥立刘子勋(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第三子,封晋安王)即位称帝事:“取子勋所乘车,除脚以为辇,置伪殿之西。”[17](P2134)将所乘之车除去“脚”(即轮)而改制为人抬之辇的事例,多见于南朝宋、齐两代。不过,也有不同的记载。《史记•叔孙通传》:“于是皇帝辇出房。”唐代司马贞索隐:“案:《舆服志》云‘殷周以辇载军器,职载刍豢,至秦始去其轮而舆为尊’也。”[18](P3280)司马贞的说法未见于唐代之前的文献记载,不知所据源自何书。而此前南朝梁沈约《宋书•礼志五》曾记“辇车”的起源和流变,即谓“未知何代去其轮”[17](P497);唐代史学家杜佑《通典•礼典•嘉礼十一》,对辇车亦称“不知何代去其轮”[19](P1838),且云:“秦以辇为人君之乘。汉因之,以雕玉为之,方径六尺,或使人挽之,或驾果下马……隋制辇而不施轮,通幰朱络,饰以金玉,而人荷之。”[19](P1840)以上记载表明,秦、汉时期的辇车为人挽或马拉而行,应当是有车轮的。
有学者认为,“汉、魏时期,还出现了一种人舁的无轮之辇”[20],其唯一的史料依据是东汉卫宏《汉官旧仪》卷下:“皇后、婕妤乘辇,余皆以茵,四人舆以行。”[21](P44)其实,此处“四人舆以行”的对象并不是“辇”,而是“茵”。《汉书•王莽传下》:“朝见挈茵舆行。”东汉服虔注:“有疾以执茵舆之行也。”西晋晋灼注:“《汉仪注》:‘皇后、婕妤乘辇,余者以茵,四人举以行。’岂今之板舆而铺茵乎?”唐代颜师古则反驳说:“晋说非也。此直谓坐茵褥之上,而令四人对举茵之四角,舆而行,何谓板舆乎?”[7](P4159-4160)可见,无论“茵”是指“板舆”还是指“茵褥”,《汉官旧仪》中的“四人舆以行”不是指抬着“辇”而是指抬着“茵”,应是明确的。
汉代的“辇”有车轮而用人挽或马拉,多见于文献记载。《汉书•霍光传》:“召皇太后御小马车,使官奴骑乘,游戏掖庭中。”三国魏张晏注:“皇太后所驾游宫中辇车也。汉厩有果下马,高三尺,以驾辇。”[7](P2944)可见,这里的“小马车”即指辇车。《宋书•礼志五》:“辇车,《周礼》王后五路之卑者也。后宫中从容所乘,非王车也。汉制乘舆御之,或使人挽,或驾果下马。”[17](P497)这里也说明辇车为人挽或马拉。《汉书•霍光传》:“(霍光之妻霍显)广治第室,作乘舆辇,加画绣絪冯,黄金涂,韦絮荐轮,侍婢以五采丝挽显,游戏第中。”其中的“韦絮荐轮”,晋灼注:“御辇以韦缘轮,著之以絮。”辇的车轮为何还要用牛皮包住?颜师古解释说:“取其行安,不揺动也。”其中的“侍婢以五采丝挽显”,颜师古注:“挽谓牵引车辇也。”[7](P2951)此例中的辇车显然是用人挽的。《后汉书•申屠蟠传》:“始与济阴王子居同在太学,子居临殁,以身托蟠,蟠乃躬推辇车,送丧归乡里。”[8](P1751)此例中的辇车无疑是靠人推的。
综上所述,汉代的“辇”皆有车轮,那么,《苏武传》中的“扶辇下除”之“辇”,应当也是有车轮的。或许正是因为考虑到有轮之辇不便于走台阶,遂使学界对“除”的意义转向“门屏之间”的解释。
如上所述,将“除”解释为“门屏之间”,是来自于唐代颜师古的注。不过,这一解释放在原文句子中则明显违悖语境:既然棫阳宫是战国时秦王所建的宫殿,必然是较为高大的建筑物,“下除”当有自高而下之意,指从高大的殿屋往下而行,“下”的动词义犹如今语所说“下山”“下坡”“下楼”之类。如果“除”是指“门屏之间”,那么,这个“下”字岂不是没有着落了吗?所谓“‘扶辇下除’的注释应当改为‘扶着皇帝的车子走下宫殿的通道’” 的说法[2],显然是无法解释“走下……通道”这一述宾搭配的合理性的。
当然,或许是今人误解了颜师古的意思,颜注所说的“除谓门屏之间”,也可能是指“除”为通假字,其本字是“宁(音zhù)”。因为古代建筑物“门屏之间”的位置,其专有名词就是“宁”,此字又因通假而写作“著”。《尔雅•释宫》:“门屏之间谓之宁。”郭璞注:“人君视朝所宁立处。”邢昺疏:“谓路门之外,屏树之内,人君视朝宁立之处,因名为宁。”[22](P142-143)《礼记•曲礼下》:“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礼记音义》:“门屏之间曰宁。”[23](P160)古籍中亦用通假字“著”来代“宁”。《国语•周语上》:“大夫、士日恪位著,以儆其官。”三国吴韦昭注:“(著)音宁。中廷之左右曰位,门屏之间曰著也。”[24](P37-38)按照韦注之意,古代宫殿内中庭左右两侧的地方叫“位”,门屏之间的位置叫“著”。大夫、士每天在这两个地方恪尽职守,所以也用“位著”借指在朝做官。《诗经•齐风•著》:“俟我于著乎而。”毛传:“俟,待也。门屏之间曰著。”孔颖达疏:“著与宁音义同。”[25](P389)此诗描写女子嫁到夫家,看到夫婿迎接自己到来时的情景。这里的“俟我于著”,依毛传则意为“郎君在门屏之间等待着我”。
由此可见,与宫室“门屏之间”对应的专有名词,在先秦文献中是用“宁”和“著”来表示的。颜师古对此应当有着清楚的了解,因为在《汉书•地理志下》引《齐诗》“俟我于著乎而”句下,他曾作注:“一曰,门屏之间曰著,音直庶反。”[7](P1659-1660)所以不至于为“门屏之间”另造一个新的名词。同时,“除”的上古音与“宁”“著”同属“鱼”韵,具备通借条件,因此,很有可能是将此处的“除”视为“宁”的通假字。
需要指出的是,古代与宫室建筑位置有关的专有名词“宁”及其通假字“著”,还有一个比较复杂的现象,即所指建筑物位置不止一处。清代经学家、音韵学家江永为此专门写了一篇《“宁”考》,经作者考证,“宁”的位置有二:一是古代宫室的门屏之间,即郭璞所说“人君视朝所宁立处”,及《礼记•曲礼下》载“天子当宁而立”之“宁”;二是古代正门内两侧屋之间,《诗经•齐风•著》所言“俟我于著”之“著”,指的就是这一位置,“此是有堂之屋,以门内两塾间为宁”[26](P286)。这一考证成果,已为《汉语大字典》“宁”字条所采纳,释义分列为上述两个义项。由于汉代以来对“宁/著”所指的两处建筑物位置已有混淆,从而出现了统释为“门屏之间”的现象,因此,《苏武传》的“除”的确是通“宁”的话,那么,它究竟是指哪一位置,仍是无法确定而只能存疑的。
问题是,即使颜师古是将“除”视为“宁”的借字,在具体语境中仍然解释不通,因为无论是经过“门屏之间”,还是“门内两塾间”,用“下”这个动词来描述显然都不符合语义。“下”表示人由高处到低处,在古代与宫室建筑有关的描述中,仍是用于从台阶下来比较多见,由此组成的动宾短语有“下阶”“下陛”等。例如:
(1)任座入,文侯下阶而迎之,终座以为上客。(《吕氏春秋•自知》)
(2)(秦始皇)诏置酒飨群臣,召诸子赐食,先罢。胡亥下陛,视群臣陈履状善者,因行践败而去。(汉代贾谊《新书•春秋》)
(3)故舜不降席而天下治,桀不下陛而天下乱。(《淮南子•缪称训》)
(4)(吴)王即使召子胥。入,吴王下阶迎而唁。(《越绝书•越绝荆平王内传》)
如果“扶辇下除”由于辇车有轮而“下除”不能理解为下台阶,而“除”若是通“宁”则所指的两处位置又不能用“下”来描述,那么,很有可能的事实是:“除”另有某个义项而未被发现,需要深入挖掘史料进行综合探究,或许方能释疑解惑。
在《汉书•苏武传》“扶辇下除”句下,颜师古注首先引用了三国魏张晏的观点:“主扶辇下除道也。”[7](P2465)隋代虞世南《北堂书钞•车部中•辇四》“长君至雍,扶辇下除”条引《汉书》语,亦并录“注曰:扶辇下除道也”[27](P627)。将“除”称之为“道”,还见于三国魏张揖所作字书《广雅•释宫》:“羡、隊(隧)、邪、除……道也。”清代王念孙《广雅疏证》对“邪”和“除”的解释是:
“邪”与“除”古声相近。除,亦邪也。《九章算术•商功章》:“今有羡除。”刘徽注云:“羡除,隧道也。其所穿地,上平下邪。”《商功章》又云:“负土往来七十步,其二十步上下棚除。棚除二,当平道五。”注云:“棚,阁也。除,邪道也。”《文选•西都赋》:“辇路经营,修除飞阁。”义与“棚除”同。[28](P1095-1096)
这里的“邪”,相当于“斜”,而“除”的意义正与“邪(斜)”同。“羡除”是指通往墓穴的隧道,上不覆土,其地势上平下斜,即所谓“坡道”。《汉语大字典》“邪”字下列有“坡道”这一义项,书证正是《广雅•释宫》、王念孙《广雅疏证》以及魏晋时数学家刘徽注《九章算术•商功章》“羡除”。值得注意的是,刘徽注“棚”与“除”之意,也就是通往高阁的“邪(斜)道”。王念孙在认同此注的基础上,又引班固所作《西都赋》中“辇路经营,修除飞阁”,认为“义与‘棚除’同”,则“修除”亦当指修长的登高之斜形坡道。据此,“除”和“邪”皆有“坡道”一义,“除道”是指斜形坡道,已见端倪。
由于汉代的辇车有车轮,出入殿堂高阁不能走台阶,从而出现一种供辇车上下的除道——斜形坡道,应在情理之中。事实上,古代文献中关于这种通道亦不乏记载。比如《文选•班固•西都赋》:“其宫室也……因瑰材而究奇,抗应龙之虹梁。列棼橑以布翼,荷栋桴而高骧。雕玉瑱以居楹,裁金璧以饰珰。发五色之渥彩,光爓朗以景彰。于是左墄右平,重轩三阶。”李善注:“平者,以文砖相亚次也;墄者,为陛级也,言阶级勒墄然。”吕延济注:“墄,阶级也。右乘车上,故使平;左人上,故为级。”[29](P28)由此可见,所谓“左墄右平”,是描写宏伟高大的宫室建筑以供人步行和驱车上下的两种通道:左边是台阶供步行上下,右边是坡道供驱车上下。又如《文选•张衡•西京赋》:“雕楹玉磶,绣栭云楣。三阶重轩,镂槛文㮰。右平左墄,青琐丹墀。”薛综注:“墄,限也,谓阶齿也。天子殿高九尺,阶九齿,各有九级,其侧阶各中分左右,左有齿,右则滂沲平之,令辇车得上。”[29](P46-47)
可以说,汉代殿堂高阁以供上下的方式,正是考虑到辇车有轮,才形成了左边台阶和右边坡道的建筑格局。《三辅黄图•汉宫》:“营未央宫,因龙首山以制前殿。至孝武以木兰为棼橑,文杏为梁柱……青琐丹墀,左墄右平。”原注:“右乘车上,故使之平;左以人上,故为之阶级。墄,阶级也。”[30](P114-115)这一记载表明,始建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的未央宫,至汉武帝(公元前141—前87年在位)时仍保持着“左墄右平”的建筑形制。《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其西则有左墄右平,讲肄之场。”李善注引《七略》:“王者宫中,必左墄而右平。”[29](P228)此赋描述的景福殿,虽建于三国魏明帝时,但仍延续着汉代宫殿建筑中的“左墄右平”格局。
至于“左墄右平”的具体方位,右边的坡形通道应是从登殿堂者的角度来说的,当位于东边。《文选•张衡•东京赋》:“乃羡公侯卿士,登自东除,访万机,询朝政,勤恤民隐,而除其眚。”薛综注:“羡,延也。登,进也。谓命之上殿也。”[29](P70)所谓“登自东除”,是指公侯卿士进入殿堂时,从右侧即东边的坡形通道而上。在特殊的情况下,也有从殿堂循“除道”而下的。如《汉书•王莽传下》记载绿林军攻入长安时,王莽仓皇出逃的情景:“群臣扶掖莽,自前殿南下椒除。”服虔注:“邪行阁道下者也。”颜师古注:“除,殿陛之道也。椒,取芬香之名也。”[7](P4191)服虔注所谓“邪行阁道”,已十分明确“除”既非台阶,也不是“门屏之间”,它真正的词义,应是指上下殿堂高阁的斜形坡道,盖因王莽慌乱之中由大臣们搀扶着出逃,从斜形坡道而下可能比走台阶来得更快。颜师古注“殿陛之道”亦应作如此理解,因为如果是指台阶,只须说“殿陛”即可,而这里实际是指相当于台阶的另一通道形式,那就是斜形坡道“除”。
在古汉语中,表示“坡道”的词除了上述提及的“邪”“除”以外,尚有“坻”“阪”“陂”“阺”“坂”等,文献中不乏互训、递训等现象,亦可证明“除”具有“坡道”之义。《广雅•释宫》:“坻,除也。”[28](P1072)《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下碛历之坻。”李善注引张揖曰:“碛历,不平也。坻,下阪道也。”[29](P162)《说文解字•阜部》:“阪,坡者曰阪。”[3](P304)“坻”训为“除”,两者具有同义关系;“坻”又释为“下阪道”,而“坡者曰阪”,则“下阪道”即“下坡道”。可见,“除”亦具有此义。
有必要一提的是,早在二十年前,鲍善淳先生所撰《释“除”》一文,对“除”的词义曾作了详赡的考证,本人与其观点基本一致,但叙说角度有所不同,引据资料则异同互见。鲍文最后对古代“除”的建筑形制消失和词义使用情况所作的阐述,本人也十分认同,在此特转录其观点如下:“魏晋以来,有轮之辇逐渐被淘汰。斜坡形的‘除’在宫殿建筑中也随之逐步消失。但在文人笔下仍然习惯用‘除’作为上下厅堂之道的雅称,并由宫廷延伸到民间。而一般厅堂的上下通道是阶,故在中古以后的文学作品中,也泛称台阶为‘除’。”[31]最后,对语文教材中《苏武传》“扶辇下除”之“除”的注释,我们建议宜修改为:“除:坡道。古代指上下殿堂高阁的斜坡形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