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玉玲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倡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形式—意义—使用”三维动态语法观(教育部 2020)。简单来讲,三维动态语法观将语法构建成形式、意义、使用三个动态的维度,形式即词法、句法;意义即脱离语境的释义;使用即特定语境中的应用(侯姝琛、杨娜2020)。基于三维动态语法观,语法不只是特定、静态的知识,还需要依附特定的语篇情境。这一观点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教学中要兼顾三个维度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英语语法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两种教学矛盾。一种是过于注重语法知识的延伸。语法知识往往是成体系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语法知识,往往会罗列许多内容,忽视语法的实际应用,导致其语法学习始终停留在理论层面。另一种是过于注重语法的应用。为了强调语法的应用,教师在语法教学中会减少理论语法知识点的输入,使学生无法完整建构语法理论知识体系。显然,这两种教学都不利于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整合与建构。基于此,教师应在不断摸索、尝试及实践中寻求三者之间的教学平衡,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高效运用英语语法。
直接展开语法教学略显生硬,会在无形中加重学生对语法学习的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应注重目标语法的导入形式。一般而言,目标语法知识在单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教师可从单元的不同语篇中摘取相关内容,或寻找含有目标语法的英语视频,以视、听、说等多感官结合的形式刺激学生关注目标语法知识(石小平 2021a)。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2 Cultural relics目标语法教学为例。被动语态是本单元重要的目标语法知识之一。教师与其直接呈现“被动语态”这一语法名词,不如给学生提供节选语料。首先,教师在多媒体中呈现节选语料,采用加粗、放大、加下画线的形式重点突出目标语法知识。借助多媒体呈现节选语料更加直观、清晰,语料的对比直接指向目标语法,明确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初次感知目标语法。其次,教师播放语料的音频,以视听觉刺激学生,进一步加深其对目标语法的感知。由于语篇多节选自教材,教师可对教材相应的音频进行删减。同时,教师可邀请学生诵读语篇节选内容,引导其学习语法知识,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在听说过程中,学生明显会在目标语法这一块有稍许停顿,加强对目标语法的注意。最后,通过视听说多感官语法铺垫,教师要求学生观察语篇,探究其中的不同,定位目标语法知识。
【语篇节选】
In fact,the roomwas not madeto be a gift.Itwas designedfor the palace of Frederick I.However,the next King of Prussia.Frederick William I,to whom the amber roombelonged,decidednot to keep it.
In 1770 the roomwas completedthe way she wanted.Almost six hundred candles lit the room,and its mirror and picturesshonelike gold.Sadly,although the Amber Roomwas consideredone of the wonders of the world,it is now missing.
基于以上语篇节选发现,谓语部分基本采用过去式。不同的是,一种为be动词+过去分词,如was designed;另一种为过去式,如lit。学生因为较少接触前者,所以产生疑问。趁热打铁,教师让学生尝试用常规思维翻译第一句话。翻译为:“房间是一个静态的物体,不具备制作的能力。”显然,常规思维下的翻译不太合理。换一种思路,翻译成“实际上,这个屋子不是作为礼物来建造的”更通顺一些。通过初步探索,被动语态这一目标语法便呈现出来。可见,语篇节选的多感官刺激教学,可以有效激活学生对目标语法的初步认知,并成为其了解目标语法的主要形式。
在了解目标语法形式后,教师应让学生理解相关语法知识的意义。若直接认知语法意义,显然过于简单。若改变形式,学生便很难分析目标语法应用知识的意义。因此,教师可结合文本的主体性、情境性实施语法知识教学,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语法知识意义。同时,教师可采用自主研究、小组合作、任务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语法知识的意义,促使其深度内化语法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Reading部分是单元重要知识的聚集点,包含丰富的语法知识。因此,从Reading视角展开语法教学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语篇涉及人文话题,将语法教学重心放在这一部分,容易使学生内化相关语法知识,进一步提高英语语法教学效率。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4 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目标语法教学为例。从句是高中英语语法知识的难点。掌握从句的主要意义和用法,有助于学生理解长难句的意义。基于此,教师可要求学生摘录或圈画文本中的所有从句,并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关系代词在从句中作何种成分及为什么用这一关系代词等,引导其在探究中发现语法知识的规律。
【语篇从句】
I can find the animal that gave fur to make this sweater.
I wonder what is being done to help you.
Please show me where there’s some wildlife protection.
The flying carpet travelled so fast that next minute they were in Zimbabwe.
Daisy turned around and found that she was being watched by an elephant.
It contains a powerful drug which affects mosquitoes.
You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ainforest where I live and appreciate how the animals live together.
初始阶段,学生由于未掌握从句知识的分析方法,不知道从何下手。教师可以其中一两句为例,引导学生正确分析从句。以第一句为例,分析从句要以句子的主干成分为切入点。句子的主干成分——I can find the animal其实是一个简单的完整句。剩下的成分是目标语法从句,从句由关系代词引领。通过分析从句的句子成分可知,从句缺少主语,that代指句子的主语成分,修饰the animal。依据这一分析方法,学生可展开小组讨论,深入探究从句语法知识的规律。通过探究发现,学生可明晰语篇中的that、what、which 引导名词性从句,where 引导状语从句。如果要判断关系代词代指的成分,就要分析从句的成分。
Using Language部分是语篇主题的知识延伸,其中的语法知识往往与Reading部分形成相应的对照。因此,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可以这一部分为语法基础知识巩固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目标语法知识。在Using Language的语法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探究学习,然后要求其改写句子或语法填空,从而检测其语法知识学习效果(石小平2021b)。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1 A Sad Love Story目标语法教学为例。语篇涉及我国古代民间传说故事,故事的时代背景相对久远,因而文章涉及大量时态语法知识。一开始,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文本,理解文本内容,并仔细分析文本中重要的语法时态。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圈画、翻译等方式仔细剖析句子的时态,进一步加深对时态语法知识的印象。接着,教师提取文本中的重点句子,邀请部分学生分享分析过程,帮助其规避知识盲区。待学生熟练掌握后,教师呈现相关句子,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填空,及时检验其对时态这一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When we sat on the chair,it was obvious that the waitress of the coffee shop____________(wipe)the tables.We___________(order)two cakes,a cup of tea and a cup of coffee.We__________(talk)about some interesting stories that____________(happen)recently.But we__________(wait)for the food for a long time.So we__________(be)starving.
在学生完成后,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分享答案。针对学生的答案,教师先不急于揭晓正确答案,而是先提取有争议的答案,引导其进一步探究、学习,解决困惑,促使其在练习、探究、解惑的过程中深度学习语法知识。
在教材编排中,文本的选择主要依托相应的人文主题,较少出现语法知识集中的文本。要想强化语法知识,依靠教材文本和语法题型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可选取与目标语法知识相关的课外文本,引导学生在课外语篇中建构语法意义。为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让其关注课外阅读语篇中的语法知识,帮助其在阅读中培养语法认知习惯。由于语篇选取工作量较大,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其轮流展开课外语篇查找、分享工作,减轻自身的工作量,有效锻炼其学习能力。
另外,在学生学习能力允许的前提下,教师可要求学习小组深入探究、分析课外语篇中包含的语法知识,让小组代表汇报课外语篇中重要的语法知识,使其在强化语法知识学习的同时,进行课外阅读深度学习(张舫 2021)。在必要情况下,教师补充语法知识内容,或纠正学生在分享中存在的错误。例如:I looked at it more closely.She had made straight a crooked line.At the center of the quilt,she had stitched a piece of cloth with these words:“My mother made many quilts.She didn’t get all lines straight.But I think this is beautiful.I want to see it finished.Her last quilt.”在阅读中,学生重点标注文本中出现的重要语法知识,在讲解中一一分析相关语法知识的意义。例如:see it finished中finished是过去分词,表示被完成,结合语境翻译为“我想看它被完成”。
语法知识的应用是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目的,对学生的要求最高。限于平时语法训练量,很多学生不能熟练应用相关语法知识。教师要高度重视这一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法教学的作用,是语法教学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语法应用脱离文本显然是舍本逐末的行为。教师可结合语篇,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展开语法教学,从而增强语法教学的趣味性与灵活性(庄媛 2022)。
文本问答训练要求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作相应的回答。在文本教学中,离不开对文本重要知识细节及重要内容教学环节的提问。教师可让学生套用新学的语法知识结构回答文本中的问题,从而增强其语法应用的灵敏度。新知识的有效学习需要在日常积累中完成。教师可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语法知识的应用能力,使其逐渐适应语法知识教学节奏。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1 A Sad Love Story问答训练教学为例。教师可针对这一内容提出以下教学问题:
Could you use some sentences briefly to summarize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passage?
From the paragraph,why is the Chinese story is a sad story?
What’s the meaning of Qiqiao Festival?
学生要想正确回答问题,必须高度浓缩文本精华。语法知识将零碎的单词组成完整的句子,因而,语言组织的过程是运用语法知识的过程。在文本问答训练过程中,学生要有效整合已有语法知识、经验,高效、精准地利用语法知识正确表达文本观点,在明晰文本主要内容的同时及时复习语法知识。
写作是令学生头疼的问题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得法。剖析写作主要要素,单词、短语、语料后是语法。因此,在文本语法知识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文本话题,加强文本语法写作训练,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语法、单词、短语有效整合在一起,写出语句通顺、逻辑合理、语法正确的作文。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个性化表达自己的想法,避免写作思维局限。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3 Who Am I?写作教学为例。该文本以机器为切入视角,主要讲述信息时代的变化与发展。身处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针对这一内容,教师可让学生谈谈“信息时代自我的变化”。为了帮助学生训练语法知识,教师可罗列一些重要的语法知识,要求其在写作过程中运用相关语法知识。按照常规思维,学生会运用主动语态表达。而根据写作要求,学生应化主动为被动,将主动句改写成被动句,结合语态、语料,写出完整的被动句。学生可在句子中加入时态关键词,从而改变句子的时态。在多次写作训练后,学生的语法知识学习能够获得质的提升。
总而言之,语法不是独立的知识元素,而是集形式、意义、使用于一体,且依托于文本。基于三维动态语法观,教师应重视形式、意义、使用每一个维度,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将三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不应将语法视作单独的教学元素,而应在语篇教学中建构语法教学框架。高中英语语法知识系统性较强,教师要巧妙利用语篇资源,深度剖析文本语法教学价值,借助课外学习资源延伸语法知识,从而帮助学生高效整合语法知识。对于语法知识应用训练,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写作、情境对话、表演等,让学生具备语法知识应用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