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中职学校立德树人教育模式探讨

2023-04-05 02:18王红英
学周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思政

王红英

(甘肃省民勤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民勤 733399)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多次强调了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并从坚定党的理想信念的角度为上好思政课提出了若干建议。随着大力推进课程思政,中职学校一直将“立德树人”作为培养人才的风向标,探索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模式的一系列机制,促使中职学校思政教育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可是当前我国中职学校无论是在制定育人标准、建设教师队伍及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开展“课程思政”工作为契机,立足中职学校立德树人工作存在的问题,从更新教育理念、重视建设立德树人的教师队伍等几个方面完善立德树人的教育模式。

一、课程思政视角下中职学校立德树人存在的问题

(一)育人标准出现偏差

当前尽管中职学校多次召开“立德树人”座谈会,校领导带头作报告、写心得,然而中职学校大多采用基础教育的教学或管理模式,以致立德树人教育缺乏明确的育人标准,在抵制错误的价值观和落后的思想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再加上受到市场经济影响,中职学校没有把“立德树人”融入中职学校建设、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内涵混为一谈,培养职业人才日趋功利化,割裂了“德育”和“才育”,导致难以高效开展立德树人的工作。如在中职学生就业的问题上,中职学校为了提升就业率而无限靠近用人单位的要求,只重视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忽视塑造其职业道德,从而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念方向出现偏差,一定程度上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教师队伍建设滞后

教师对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目前有两个方面的根本原因影响立德树人教育的效果:一方面,很多中职学校存在思想政治课教师比例失衡的问题。由于中职学校大多把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公共课或选修课而采用大班化的教学模式,难以保证课时和效率。同时,由于该科目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极少有时间和精力研习立德树人的知识,导致中职教师较欠缺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还存在一些师风、师德问题,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均造成了错误的认识和示范。

(三)教学方法不合理

习近平同志曾经强调: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以德为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然而中职学校重专业课、轻思政课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部分中职学校并不重视思政教育,导致立德树人变成纸上谈兵。大多数中职学校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变成了思政课教学活动的“旁听者”或“旁观者”,师生之间互动较少,课堂缺乏积极、进取的学习气氛,无法将“立德树人”融入文化知识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从而影响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

(四)学生不积极参与开展立德树人的活动

推进中职学校立德树人的工作不仅需要外在的力量,更重要的是需要中职学生主体的内在力量。因此,要想提升中职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育人成效,就必须注重发挥中职学生的主体力量,全面提升中职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能力。但是目前中职学校开展立德树人活动的情况并不理想,学生不能感受立德树人活动的教育意义,因此内心并不热衷于参与德育活动。这主要是因为中职学校没有利用课堂内外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立德树人的自觉性。

(五)“立德树人”的载体单一、缺乏创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和一个民族持续进步的灵魂,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在课程思政的视角下,“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模式不仅需要载体,而且需要不断创新的载体。然而通过考察和研究中职学校“立德树人”的载体发现,当前中职学校“立德树人”的载体单一,并未做到与时俱进,尤其是传统载体、新载体、教材载体、实践载体等方面缺乏创新。当前实现“立德树人”的载体主要禁锢于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系统、挖掘书本上立德树人的知识以及普及“立德树人”思想等思政知识教育层面,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之间缺乏协同,因此极大地限制了在中职学校中实施“立德树人”的模式。当下“立德树人”的载体亟待脱离知识教育的桎梏,如此方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立德树人”方面的道德情感体验。

二、课程思政视角下中职学校立德树人教育模式的实践路径

(一)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1.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中职学校的思政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做到服务精细化、育才个性化,切实提升中职学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若想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必须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思政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积极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改革、创新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讲课模式。教师还必须重视每一位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充分结合学生的差异化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案,进一步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立德树人的教育成效。

2.秉持“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只有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渗透于中职学生课程思政的各个细节,才能培养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中职学校要不断转变教育改革的思路,将“德育为先”作为培养人才的理念,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制定“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以及变革课程标准,促使中职教育从“唯才是用”向“德才兼备”转变,从重知识、技能教育向重品质锻炼、习惯养成等方面转变。唯有如此学校才能培养出有本领、有担当、有德行、有勇气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加强思想引领,重视建设立德树人的教师队伍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曾多次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中职学校学生的课程思政教育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引领学生的思想方面下功夫。由此,学校必须重视建设思政教师队伍,全面提升中职学校思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1.健全中职学校教师立德树人工作机制。通过健全中职学校教师思政工作机制,加强培训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尝试新的教育方法、教学模式,对做出实效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此外,中职学校还要不断健全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机制,教师之间加强工作协同、形成合力,着力提高中职学校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积极为中职学校教师提供良好的进修学习环境,促使教师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承担起立德树人的重任。

2.着力提升中职学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对于思政课来说,教师扮演着“引路人”的重要角色。中职学校教师是否具备极高的思想政治素养,直接影响中职学生的价值观。因此,中职学校应该着力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首先,中职学校需要引导教师正确认知“教与育”的关系,将教书、育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次,教师应该加强建设自身的德行,坚持言传身教、知行合一;最后,教师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卓越的教学能力,还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中职学生保持仁爱之心,能够成为中职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榜样,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他们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人的重任。

(三)优化育人手段,提高立德树人教育的吸引力

面对“课程思政”背景下立德树人这一新形势、新任务,中职学校要优化立德树人的育人手段,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职教育的特点,不断探索适合立德树人教育模式的新机制。同时,中职学校要想优化立德树人的育人策略和方法,提高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最关键的在于要进一步扩展学校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主方向,同时运用一些新媒体进一步指导、引领、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1.重视并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1)要积极发挥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同时不断创新和完善学生思政教育的重点内容。一方面,思政教学内容必须做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一步结合现实因素开展学生教育,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另一方面,加强教育内容的协同性,综合各方面内容开展学生教育,确保教育不再停留于某个层面,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2)有效发挥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中职学校可以采用问题教学、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思政课的知识量,提升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还应该不断创新思政教育课的教学模式,可以综合运用慕课、微课等教学模式实现翻转课堂,提升思政课堂的互动性。(3)有效发挥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健全思政教育课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全方位、主体性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德育素养。评价机制可以采取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师生互评以及生生互评四种评价方式。此外,教师在设定评价学生的标准时应该加入中职学生社会实践、思想道德品质等层面的考核指标。

2.建立立德树人的科学评价机制。一方面,教师要结合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建立“立德树人”的效果评价机制,主要包括评价立德树人的能力和评价挖掘思政元素融入课堂的效果这两个部分内容。评价立德树人的能力涉及基础教学能力、开发课程和教材的能力、反思和发展立德树人教学内容的能力等;评价挖掘思政元素融入课堂的效果则包括教师挖掘教材中思政元素的情况以及在课堂上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的情况等。另一方面,应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评价机制,主要包括评价中职学生的个人道德素质、在校的学习表现、个人兴趣等。可以结合这些内容为学生建立阶段性的个人思想行为动态追踪档案,同时记录中职学生校内、校外以及职业生涯的思想行为变化,并将其作为教师评价学生立德树人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发挥主体作用,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自我修养能力

一方面,学校应该通过组织课内外的立德树人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进行自我教育,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立德树人的自觉性,学校要根据整体的德育目标制定细化的立德树人活动目标,让学生认可立德树人目标的可实现性;另一方面,中职学校要通过让学生参与策划、自主决定立德树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同时,当大部分学生不积极参与活动时,应该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家庭的协同育人功能。中职学校要将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作为立德树人的重点工作内容,班主任或辅导员要时刻关心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状态,做到有问题及时引导和解决。专业课教师在讲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做人和处事方面教师要身正垂范,而且家长也要保持道德自觉,积极践行道德规范,和学生共同构建和谐的家庭育人环境。

(五)创新实现“立德树人”的载体

当前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思政教学进一步融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职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路径,中职学生有机会通过线上教学平台、社交平台、自媒体等方式学习思政知识。因此,中职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课程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格局。

当前中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已经与新媒体平台密不可分,不少中职学校除了学校官网、校报之外,也有了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但是学校并未有效发挥这些资源在立德树人方面引领学生的作用。因此中职学校应该采取以下举措:一方面,要多发布立德树人方面的典型案例、故事或科普性文章,借助音频、文字、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宣传中职学校如何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形成平台内外协调联动的新媒体宣传格局;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新媒体及时、独到地解读和分析社会热点和思想政治理论问题,弘扬主流价值观。

三、结语

随着全球文化不断交融,中职学生的理想信念、情感态度、行为操守、学习动机等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中职学校全面推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增强课程思政的影响力,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本文立足于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探讨了推行立德树人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思政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实践策略,以期广大教育学者和教师深入探索、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思政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