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园共育中幼儿良好饮食、运动习惯的培养

2023-04-04 02:08陈琨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3年4期
关键词:饮食习惯家庭

陈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3—6岁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黄金期,也是幼儿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但部分家长溺爱子女,包办、代替子女的事务,束缚了幼儿的手脚,使其错失最佳发展时期。而饮食的不科学又滋长了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导致许多幼儿体弱多病、动手能力差、适应新环境能力弱等不良倾向。《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指出,我国儿童肥胖率不断攀升,目前在主要大城市0到7岁儿童肥胖率约为4.3%,估测有476万儿童。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这个数字可能还会继续上升。

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幼儿园和家庭理应承担全面育人的重任,为幼儿的終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合理均衡的饮食习惯和科学的体育运动正是保障幼儿正常发育和身心健康的基础。

一、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

(一)幼儿常见不良饮食行为习惯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幼儿都能掌握正确的饮食方法,好好进食。但也有部分幼儿在饮食过程中存在不良行为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饮食独立性较差。幼儿无法自主进食,还依赖于别人的帮助,特别是小班幼儿。另外,一些中班幼儿还没有养成使用筷子的习惯,主要原因是日常生活中缺乏基本的训练。

存在挑食现象。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日常生活饮食较为丰富,也变得更加挑食,出现偏爱零食而不喜欢正餐等现象。同时,孩子没有关于健康的概念,对于口感不好的食物往往不愿意接受,长时间的偏好以及家长的溺爱使得幼儿产生挑食心理。

存在不良饮食情绪。有些幼儿不能按时进食或者进食较慢,家长为了督促幼儿进餐而用严厉的情绪对待孩子或者批评孩子,致使孩子在用餐时处于一种紧张气氛之中甚至出现哭闹行为。这一状况对孩子的食欲有不利影响。

饮食行为习惯较差。一些家长没有对幼儿进行规律饮食训练,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存在饮食时间不固定、饮食地点不固定、饮食时左顾右盼等现象。到了幼儿园,这些幼儿存在饮食不专心、边吃边与小朋友说话等问题,以上现象都表明幼儿没有养成健康饮食的行为习惯。

(二)家园共育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实施策略

1.在进餐中感知

一日三餐是幼儿生活中最基本的环节,也是幼儿养成饮食习惯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和家庭应根据幼儿营养需求,结合二十四节气制定科学、合理、平衡的膳食计划,定时、定量为幼儿提供膳食。

营养全面益健康。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感觉器官,令其观察食物的形状和颜色,了解食物的外形特征、名称,充分感知食材口味,以及有什么营养价值,对人体有何帮助。经过这一过程的学习,幼儿能够区分主食与副食,知道不同的食物要相互搭配,不偏食、挑食身体才会更健康的道理。

文明进餐好习惯。教师在进餐的过程中要求幼儿坐姿端正,并指导小班幼儿正确使用汤匙、中大班使用筷子等餐具。对于部分餐具使用不熟练的幼儿,教师可准备一些相关游戏进行训练,如夹豆豆、喂娃娃吃饭等,形成嘴里有饭不说话、避免对他人打喷嚏、餐具轻拿轻放、饭后有序收拾餐具、漱口等进餐礼仪,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节俭环保不浪费。幼儿园发出倡议:从我做起,制止餐饮浪费,崇尚勤俭节约。同时,家庭通过传承饮食文明,传递节约理念,使之成为家庭新风尚和家教新内容,让幼儿懂得节约与环保,克服挑食与偏食心理,培养光盘意识。

2.在实践中体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紧贴幼儿实际生活,体现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美食街上尝美味。通过调查,教师发现幼儿普遍喜爱汉堡、薯条、比萨等,对家乡传统的食品和饮食文化缺乏兴趣。于是,教师带领幼儿参观美食街,了解家乡小吃有哪些;看一看、听一听、做一做,初步感知小吃是怎样制作的;尝一尝小吃的味道,评一评我最喜爱的小吃等。通过社会实践,幼儿品尝家乡小吃,感受家乡传统饮食文化的美味与特色,传承家乡传统饮食文化。

大自然中话丰收。幼儿园利用种植园地,与家长共同引导幼儿观察桃子、香梨、葡萄等水果的生长,发现果实的秘密,采摘品尝水果的美味。在种植园里,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季节翻地、播种、浇水、收获、品尝,观察萝卜、花生是隐藏在地下的,黄瓜、豆角要插上竹篱笆才会爬藤开花结果,青菜要经常浇水捉虫,大蒜不要怎么照料也能长得好。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懂得了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知道食物来之不易,感受自然的神奇力量,学会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游戏区内练技能。幼儿园和家庭为幼儿创设美食一条街、食育工坊、农家小院的游戏区域,为幼儿提供符合幼儿身高的橱柜、操作台、厨具,指导幼儿学习揉、擀、包、蒸等做包子的步骤,洗、切、炒等做菜的步骤,以及泡、发、磨、滤等煮豆浆的步骤。幼儿在游戏区内学习了制作美食的技能,体验游戏的快乐,形成了热爱劳动、珍惜食物的良好品德。

小厨房里烹美食。幼儿园开展“家庭小厨”活动,家长带着幼儿到市场采购食材,了解当季有什么新鲜的果蔬,懂得这个时令应该吃什么样的菜,什么样的食材更新鲜。在活动中,幼儿与家人一起采购、备餐、烹饪、享用、清洁、整理,亲手参与食物的制作,是富有乐趣的学习过程。

通过营造良好的饮食氛围来进行饮食技能教学,渗透食物营养知识,能够引导幼儿积极饮食,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

二、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运动习惯

通过调查发现,在相当一些家庭里,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成了教育的盲区。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学习最重要,学习负担已经够重了,哪有时间浪费在运动上;有的父母认为孩子不生病就可以了,没必要专门花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还有的父母对孩子呵护过度,生怕孩子运动时累着、摔着、碰着,对孩子运动百般限制……其实,运动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首先要转变教育价值观,重视家庭体育并身体力行,让运动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父母可以想一些办法让运动融入家庭生活,让大人孩子都受益。

一是挖掘家里的运动资源。住高层的家庭可以在周末或节假日里,大人和孩子一起进行“拒绝电梯”运动,还可以来个爬楼比赛。有的小区没有运动条件,那么可以选择在自家房间或阳台上锻炼,比如举哑铃、顶球、做操、仰卧起坐等,还可利用墙壁、窗台,做压腿、压肩、踢腿等练习。

二是将运动与游戏相结合。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游戏有很多体育价值。他根据孩子年龄把游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五六岁前的幼儿期,即用玩具玩耍进行室内游戏时期;第二个阶段转向室外活动游戏,幼儿开始对同伴和集体游戏产生兴趣;第三个阶段的游戏有了更严格的集体形式,并逐渐成为竞技运动。总之,孩子在自己喜欢的游戏中跑跑跳跳、追追赶赶,可以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

三是多一些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可以开阔幼儿的眼界,增长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家长和幼儿可以尝试周末一起骑单车出行,或是节假日一起旅游,在领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同时陶冶身心。

四是在家务劳动中运动。在学习之余从事家务劳动,同样有运动健身的效果,比如擦地、收拾物品可以活动上肢。家长如果让孩子养成劳动的习惯,经常在劳动中出点儿力,就能够增强幼儿的代谢功能,促进幼儿体格发育。

我们要重视运动习惯的培养,平时生活中让孩子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锻炼。全家人在共同运动中感受体育的乐趣,亲子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总之,幼儿阶段是养成良好饮食行为和运动习惯的关键时期,需要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参与和相互合作,帮助幼儿改进行为,进而让幼儿受益终身。

(本栏责编 韩玉兵 侯心雨)

猜你喜欢
饮食习惯家庭
春节饮食有“三要”
上课好习惯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家庭“煮”夫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何为清淡饮食
好习惯
恋练有词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