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高校资助育人模式进行改革,促进高校专业教育工作的系统开发和全面创新,能形成良好的育人效果,使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本文结合信息技术环境的影响,针对三全育人模式下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和专业教育工作的创新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和分析,旨在能全面提高高校综合性育人效果,保障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呈现出相对科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信息化;三全育人;资助育人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23.05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23-0178-04
[收稿日期]2023-07-04
[基金项目]安徽三联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三全育人模式下资助育人与思政教育融合研究”(21zlgc06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问题研究”(SK2018A0664)。
[作者简介]操晶晶(1984— ),女,安徽安庆人,硕士,
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0 引 言
近几年我国高度重视高校专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且在全国高校专业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在教育实践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思想,构建三全育人的教育体系,形成良好的专业教育效果。而高校应注意打造特色教育扶贫模式,进一步挖掘资助育人工作的功能,有效促进资助育人与专业教育的紧密融合,形成良好的育人体系,保障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和效能得到逐步的优化。
1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教育融合的现实要求
在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接触的社会信息逐渐增多,部分大学生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袭,出现了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而新时期基于三全育人背景,促进资助育人教育融合的有机整合,能提高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效果,能促进高校综合性育人工作的创新[1]。因此结合信息化教育背景,能看出信息化社会环境的建设,使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凸显,要求高校能积极探索综合育人工作的创新。
1.1 是提升高校育人质量的要求
高校育人工作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在深化推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过程中,专业教育的协同并进也引发高度重视,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有意识地结合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制订完善的资助育人与学科育人融合方案,能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和效果的优化,使高校教育工作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说,高校贫困生教育和指导工作中,面临解决贫困生经济压力和思想教育压力方面的双重需求,高校要想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就应该深化对资助育人与学科教育教学育人内在关联的重视,积极探索二者融合发展形成的全新的高校育人体系,确保能逐步构建三全育人新发展格局,有效支持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创新,在高校教育实践中逐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
1.2 是促进教育公平的现实需求
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背景下,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城乡二元分割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也比较明显,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供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人均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少,无法保障教育公平问题。特别是部分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学生,甚至受到传统家庭观念和经济条件的制约,无法顺利完成学业,并且他们的思想认识状态也存在偏差,这部分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往往存在自卑心理,会影响他们的个人发展。因此在高校育人工作中,从实现教育公平的视角,应该把握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影响,积极探索三全育人工作的有效落实,积极推进资助育人与学科教育教学育人的系统融合,保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也能安心求学,并能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和谐健康、公平合理的环境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逐步优化[3]。
1.3 是阻断代际贫困的有效路径
在教育公平遭遇障碍的情况下会出现教育资源不均衡配置的情况,会出现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限制的问题,甚至会影响教育工作的稳定推进。而新时期高校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有意识地促进资助育人与专业育人工作的有机融合,能重点针对来自城市困难家庭或者农村困难家庭的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有效缓解困难家庭学生的经济压力,让这些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也能通过学习获得参与社会实践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在毕业后能实现个人价值,向高层次的社会流动,从而从根本上阻断代际贫困方面的问题,使高校教育工作的价值和效能得到充分彰显。
2 信息化背景下“三全育人模式下资助育人教育融合”的作用
信息化环境的存在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和成长状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高校针对这一情况应该将学校育人工作向扶贫工作领域延伸,在教育扶贫中构建多元化的思想引领和教育体系,有效引领高校育人工作的创新发展。下面就对三全育人模式下综合性育人工作的价值和作用进行细化的分析。
2.1 资助育人教育融合能凸显育人系统性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属于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性工程,要想在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同时有效地强化其对被资助学生的教育和指导功能、价值引领功能、思想教育功能等,就需要有意识地从学科教育教学育人融合渗透的角度,使各方教育主体能各司其职参与到育人工作实践中,借助通力配合形成资助育人方面的综合性力量。具体分析,高校践行三全育人模式并在嘗试建构资助育人体系的过程中,可以有效调动高校综合育人各方的力量,发挥各部门的联合作用,进一步彰显教育扶贫工作和资助育人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使资助育人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影响更加鲜明[4]。
2.2 资助育人教育融合能彰显育人全程性
从三全育人工作的视角针对学科教育教学育人与资助育人的联合进行分析,能看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开展本身蕴含着一定的综合性育人优势,能促进学科教育教学育人工作的全过程贯彻落实。在高校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规律不同,并且受到资助育人的影响,贫困生在不同阶段的思想认识会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高校可以结合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解读学生的成长规律,在不同阶段促进学科教育教学育人的差异化融合渗透,形成因时制宜的综合性教育效果,使综合育人工作表现出全过程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特征,进而有效提升学科教育教学育人工作的整体性价值。
2.3 资助育人教育融合能强化育人全面性
在三全育人的教育模式下,高校针对贫困生群体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过程中,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的目标和方向,能引领各项育人工作的全面发展和全方位推进。对于高校综合性教育指导工作而言,学校将学科教育教学育人与自主性育人进行有机融合,在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过程中重点挖掘能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能够全方位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得到逐步的提升,还能在教育实践中彰显隐性教育的功能,锻炼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全面发展契机[5]。
3 信息化背景下“三全育人模式下资助育人教育融合”的措施
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和环境下,高校按照三全育人工作的要求,积极探索资助育人与专业育人工作的有机融合,能形成良好的育人效果,使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因此新时期就要结合信息化环境背景,积极探索高校教育与资助育人的系统融合,保障高校综合性育人工作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下面就重点针对融合教育的措施进行细化分析。
3.1 优化育人顶层设计,构建全员育人格局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综合育人工作的开展引发高度重视,并且受到学生思想动态变化的影响和贫困生教育指导工作的现实需求,资助育人和专业育人的融合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推崇,优化育人顶层设计,打造一个高效可操作的育人方案,成为高校创新育人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此背景下,高校应该重新思考资助育人与专业育人工作的内在关联,改进顶层管理和布局,使高校专业育人工作的开展能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6]。
在顶层设计中,有意识地强化党委组织部门的对资助育人工作的统一领导,发挥学工部参与资助育人工作中对各项工作任务的总体协调和配合作用,调动高校各院系和各部门积极参与执行各项资助育人方案和活动的力量,确保辅导员和班主任能主动思考资助育人工作的需求并在一线育人工作中实现有效对接,并促进后勤保障育人机制的建设,形成全员育人体系,有效促进资助育人与专业育人的融合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首先,应该积极建设结构稳定、资源充足的高校资助育人与专业育人融合工作者队伍,在高校中从事融合育人的专职教师人员数量应该充足,应满足师生比为1∶2 500的最基本要求,并且综合性育人工作的人员要相对稳定,能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中做到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其次,要重点针对资助育人与专业育人融合性育人工作者实施综合性教育培养和训练,定期对这些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工作,重点针对他们的资助育人能力、专业育人能力、心理教育能力、经济指导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加以培养,全面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使他们能支撑融合育人工作的开展。最后,要针对后勤人员参与融合育人工作提供相应的激励和引导,使高校后勤服务人员也能深刻认识到对贫困生实施资助育人和专业育人的重要性,形成精准育人效果,促进专业育人效能的提升,保障高校全员育人呈现出积极发展趋势[7]。
3.2 完善教育信息系统,开发全程育人模式
在积极推进三全育人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准确定位信息技术对资助育人工作的影响,分析信息技术环境下资助育人服务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发展趋势,从而保障能重新优化资助育人信息技术服务载体,在先进技术和模块的支撑下,促进全程育人工作的开展,有效支持资助育人与专业育人工作的融合,保障综合性育人工作能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在资助育人信息系统的建设中,高校需要先进行需求分析,了解学生对资助育人的需求以及学校资助育人政策的具体要求,以便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系统。同时,高校资助育人信息系统需要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包括申请助学金、评选奖学金、开展志愿活动和组织社会实践等。这些服务应该为学生提供便利和支持,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参与感。在系统的实践应用方面,一方面可以借助教育信息系统的支持,创设贫困生的电子档案,有效邀请行政和后勤方面的资助育人工作者参与到工作实践中,从多渠道和多角度对受资助学生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主要信息,制定全过程渗透学科教育工作的体系,保障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综合育人工作的开展能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果。另一方面,高校在积极探索资助育人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探索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制订精准化的资助育人方案,确保在资助育人与专业育人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取得良好的育人工作效果,保障高校育人工作的效果得到逐步的提升。在资助育人信息系统的实际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将专业育人模块融入到系统中,形成更加完善的综合性育人体系[8]。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开展综合性育人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准确定位精准化开展资助育人的重要性,并从三全育人的视角,积极探索资助育人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有效探索教育工作的创新,确保能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组织体系,保障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高效化的培养。唯有如此,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组织效能才能得到逐步的优化,使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整体水平得到不斷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陈丽.“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校企协同资助育人模式研
究[J].文教资料,2022(19):183-186.
[2]周艳红.“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资助育人模式构建探究
[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9):1-4.
[3]李科君,张君维,金慧玲.“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创新与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6):
208-209.
[4]都金.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构建分
析[J].公关世界,2022(12):55-56.
[5]尹立茜.“三全育人”模式下资助育人精准化路径[J].教育
评论,2022(3):48-52.
[6]高歌.“三全育人”理念下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研究
[J].科技视界,2022(5):91-93.
[7]黄林静,张佳琪,熊密密.“三全育人”格局背景下高校发
性资展助育人模式探究:以湖南师范大学“爱尔兰华侨基
金”为例[J].黑龙江科学,2022,13(1):7-12,15.
[8]张倩,王岩.“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创
新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33):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