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符号的文化内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3-03-28 02:22韩国湖南大学
天工 2023年35期
关键词:符号内涵受众

赵 磊 韩国湖南大学

一、视觉传达设计视域下非遗符号的文化内涵

非遗符号通常具有独特的形态和内涵,能够传达特定的文化信息和象征意义,它们可以激发设计师的创意灵感,通过设计作品将非遗符号的历史性和故事性传递给受众[1]。比如,中国传统图形符号中的水波纹符号(见图1),其形式众多,具有丰厚的人文背景和极高的审美价值,代表自然、和谐与平静,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独特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视觉元素。非遗符号通常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代表一种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非遗符号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视觉传达设计,我们可以将非遗符号的独特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传承下去,也可以通过创新的设计手法和现代的表现形式,赋予非遗符号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意义。

图1 水波纹延伸的非遗符号

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上,设计学既是艺术美学的体现,又是反映社会、人文氛围的醒目元素。我国目前在通过视觉设计传达非遗理念方面已然做出了很多大胆而有益的尝试,主要包括图案、文创、书籍、多媒体以及品牌形象等多领域设计文案。特别是新生代设计师对非遗敢于做出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实践,产生了数不胜数且令人耳目一新的设计作品。各类学术活动和设计比赛异常丰富,极大地支持了非遗的传承与发展[2]。所以,以传统非遗原生文化内涵为主体,从中提取其传统元素特征信息,融入现代化创新艺术理念,形成符合时代发展的视觉碰撞,成就非遗保护下的传承元素是当代视觉设计的主流方向。

二、非遗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一)促进非遗的价值传播

由于属于非遗范畴的元素与当今社会距离相对遥远,并不为当今社会大众普遍认知。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非遗符号产生的视觉效果,不仅可以使视觉设计作品所传达的视觉价值得以整体提升,也是将非遗符号融入现代化元素加以改良的成果,使非遗焕发时代生命力。

(二)促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将非遗符号融入视觉传达设计理念,大幅度增强了人们的接受程度,进而提升了非遗的自我保护效应。通过在非遗中设计视觉传达符号,可以大大超越传统保护手段产生的作用。在非遗符号中使用视觉传达设计理念,可以使大众自觉对其接受,使非遗符号依从于视觉传达设计而被现代社会接纳[3]。如果这种行为向好发展,则会产生对非遗符号创作的热潮,从而获得广泛支持,进一步对非遗符号进行保护。

(三)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浓缩与沉淀,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瑰宝,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其价值的民族精神财富。将非遗符号与视觉传达设计相互融合与应用,是对非遗的一项巨大改良与创新,是使非遗符号被人们接受、获得更多认同感和影响力的最佳途径。目前该举措已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与认同,并产生强烈的共鸣,极大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现状与困境

(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现状

视觉传达设计是将可视化信息向受众进行传达并取得一定影响的过程,它具备特定的设计目的,通过分析归纳总结相关信息后,设计创作出文字、色彩和图案等融会贯通的作品。视觉传达设计涉及影视传媒、广告、舞台舞美以及环境空间等多领域。随着设计学科的不断升维,视觉传达设计已经脱离传统视觉设计的禁锢,更多地将交互技术以及新媒体技术融入其中,创造出更高更新的表达手段。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核心,以跨界跨学科的综合而开放的教学理念,融入了新时代科技人文元素,不断开拓学科视野,提升了视觉感官的系统性认知水平。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的困境与挑战

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的困境

(1)“本真性”流失

有的视觉设计作品在本真性表达上忽视了非遗元素,凭主观感觉追求形式化视觉传达设计效果,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失去了其本真的意义。

(2)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有的设计作品停留在展现视觉表象特色的基点上,没有深入挖掘非遗的精神内核,缺乏对非遗内在人文思想的深入解读。

(3)同质化现象较多

近年来,各领域设计对非遗符号的应用成为设计热点,但作品质量堪忧,由于商业元素的过多介入,导致很多作品生产线式地产出,同质化问题显著,大众产生了视觉审美疲劳,对传承与发展非遗的特色元素产生不利影响[4]。

2.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技术层面

新时代下新科技、新材料层出不穷,AI、VR、AR 等技术的更新换代让人目不暇接,给视觉设计领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时代飞速发展,视觉设计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应用新科技技术手段不断改进,其所面临的挑战更加艰巨。

(2)受众层面

人是设计的服务核心,而服务人群的意向对设计的发展方向起到决定性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设计理念不断更新,设计面涵盖不断拓展,设计人员和服务人群从单一走向多元发展方向。而设计师审美与大众审美的同一性,或者说设计师对大众审美起到的引领作用应作为重点关注的问题。

四、非遗符号融入视觉传达设计路径

(一)遵循非遗符号的本真性,实现文化内涵与美的传达

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评估方面,国际公认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本真性原则,这对约束和保护文化遗产有效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护非遗的本真,是尊重非遗资源和发展有效传承的行动,既能够充分体现非遗的历史性和价值性,也对保护各民族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多样性和识别性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非遗视觉传达设计产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文化艺术创新,要求设计师以非遗本真为要素,既要准确把握非遗的原汁原味,又要满足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意理念;既要尊重非遗原型,又要遵循历史文化客观发展规律,不能一味追求视觉体验的冲突而凭主观臆想进行非遗元素的设计。

符号本身是一种抽象化元素,非遗符号不仅是非遗本身的代表,也是民族文化符号的代表。从理论方面而言,将非遗符号与视觉传达设计融会贯通的结果即符号化非遗,而要做到这点困难重重。这是因为大部分非遗符号并不能将非遗的内涵完全传达出来,无法达到对文化加以保存的目的。所以,在视觉传达设计时符号化非遗不能停留在表象,要根据非遗符号特征分层次、分类别加以处理。例如,在苏扇设计中,由于人们对苏扇的社会接受度较高,所以对这种非遗元素符号的提取就可以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同时使苏扇这一视觉设计成果增添浓厚的时代气息,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在设计时要将非遗视觉元素的表达形式加以重点把握,尤其是色彩搭配、图案绘制、材料材质,既要表达其和谐统一性,又要反映其对称均衡性,从比例和尺度、节奏与神韵中展现出视觉的震撼之美,使人们能够切实感受到非遗文化特有的美学意境和历史文化底蕴。

(二)提升精神文化内涵,满足受众审美需求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深刻反映,劳动人民将对生活和生命的致敬深深凝聚到非遗中,蕴藏了深刻的民族情感与民族文化内涵。因此,通过视觉传达设计展现非遗,既要充分展示其审美特性,也要将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传达出来。设计师在设计伊始,就要深入领悟非遗的精髓所在,将非遗符号转化为时代审美气息下的视觉符号,转化成全新理念下的传承与创新、历史与现代的设计成果,既能使大众感同身受作品深处的文化底蕴,又能领悟到非遗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我国目前的非遗项目种类丰富,主要艺术表现形式为音乐、工艺美术、舞蹈曲艺、文学、民俗等。非遗项目中元素的构成不仅有图案色彩、材质造型等具象元素,也包括方言故事和技法习俗这类抽象元素。因此,要求设计师要具备相当的文化造诣,对非遗符号的内涵有深度了解,在设计过程中有取有舍,紧密联系民族地域特色,使作品既兼有普遍代表性,又具有典型特色,充分参考时代走向以及受众的接受能力,提炼非遗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典型元素加以鲜明地表达。在设计时要娴熟运用解构重构、直观再现、夸张简化等创意手段进行现代语言文化的转化创意表达,对提取到的文化元素转化翻译加工处理,使之符合现代视觉意境的观感,传达出现代化美学信息,重塑非遗与视觉的融合,强化特色效果,明确表达其情感寓意的思想内涵,使受众在观看后获得审美与艺术享受的体验并将非遗传播开来[5]。

(三)创新视觉传达方式,展现非遗内涵

随着现代技术的突飞猛进,视觉传达设计呈现的表达形式空间更为广阔,时刻冲击着受众的感官。视觉设计效果中的动态交互、全息投影以及裸眼3D 等多种多样的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这种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融入新媒体技术的表现形式,使受众获得多维度、多视角体验,使非遗的传承重新焕发了光彩与生机。

非遗的生命力需要与时俱进性创新精神助力加持同时这种创新精神的存在也是保护与传承非遗的要求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视觉设计时,要将创新元素融入非遗中,不断寻求传统艺术与现代美学的契合点,对创新立意、视觉转译、风格载体等都要进行全新转化与表达,完成时代性的非遗传承。非遗是历史文化底蕴的见证,是民族情感的凝聚,设计师要深刻领悟非遗的精神内涵,挖掘非遗符号的深刻含义,从中汲取与时代精神吻合的符号元素,将非遗从时间和空间上无限延展。创新非遗视觉设计,既要保留其原有的历史气息,还要汇入时代气息和蓬勃的生命力,使年轻一代欣然接受并重点关注,在时代潮流与品牌热点中将非遗所凝聚的民族智慧之美通过视觉设计之美完美展现。

五、结束语

非遗符号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视觉传达设计,可以将非遗符号的独特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传承下去,还可以通过创新的设计手法和现代表现形式赋予非遗符号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意义。通过将非遗符号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传承和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遵循非遗符号的本真性,实现文化内涵与美的传达;提升精神文化内涵,满足受众审美需求;创新视觉传达方式,展现非遗文化内涵。积极创作与时俱进的视觉作品,使受众获得优质体验,充分传达传统文化的精髓,将非物质文化内涵展现出来,为我国非遗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符号内涵受众
学符号,比多少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符号的由来
挖掘习题的内涵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变符号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