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青 褚小丽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2.乌克兰基辅国立工艺设计大学
在新工科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在多学科交叉、协作的发展中面临更新的要求。视觉传达设计虽然是较为传统的专业,但其是一个紧随时代变化,并伴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需求不断发展的专业,从它的实践应用来看,具有非常明显的跨学科特征[1]。在新工科理念的指导下,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既要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以解决实际设计问题,又要强化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设计应用,同时,应注重人文素养和美学修养的培养,传承传统手工技能并发挥其在创意培养中的作用,以及重视可持续发展并进行可持续设计实践。
在文化强国的背景下,传统手工技艺体现了艺术美感、工艺美学和可持续人文观念的完美融合,成为设计专业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将传统手工艺融入设计教学中,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传统手工艺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对于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其可持续发展意识,以及激发其创新能力和开阔其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所面临的改革和挑战,结合美学特点与工艺形式,本文以拼布手工技艺为切入点,提出相应的教学路径,以期为新工科教学改革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我国拼布的历史可追溯到3 000 年前,早在西周时期就有“贴绢”制作的记载,发展历史悠久[2]。拼布手工技艺作为一种传统纤维艺术手工技艺,是一种将不同材料、花型、颜色的布料拼合在一起,再用针线缝合的手工艺术,秩序美、肌理美、色彩美和针法美等多重美的质感和效应是拼布艺术的特点,还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
当前,拼布手工技艺在当代设计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研究者围绕拼布手工技艺的当代性设计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实践。首先,一些研究探讨了拼布手工艺在展现中华传统文化上的应用。例如,通过采用不同的图案和布料,拼布手工艺可以生动地诉说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这一研究为拼布手工技艺在当代设计中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同时,还有一些研究关注拼布手工艺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指出,拼布手工技艺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具有巨大的潜力,有助于培养青年设计师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为推动拼布手工技艺在教育领域的当代性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还有研究关注了拼布手工技艺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探讨壮族拼布文化,研究者提出了促进拼布手工技艺传承和发展的建议,对于拼布手工技艺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一些研究从绿色设计理念和传统服饰美学角度对拼布艺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在环保理念和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拼布手工技艺创新设计提供了契机。有的研究从实际制作角度对拼布艺术在现代女装制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为拼布手工技艺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导和实践经验。这些研究共同促进了拼布手工技艺在当代设计教学中的发展,并为设计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启示。目前,拼布手工技艺大多停留在服装和纺织专业的课程设计中,对基于拼布艺术的视觉设计、工艺美学的特性,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中的交叉研究,尚未有深入的探索。
综上所述,拼布手工技艺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具有融合性和交叉性。首先,它丰富了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设计理念和艺术表现方式,提升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其次,拼布手工技艺的融入促进了设计教育的创新与跨学科融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实践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领域视野。最后,它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教学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类型主要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创意设计课程等,基础课程涵盖设计色彩、立体构成、手工设计等设计基础课程,创意设计课程涵盖时尚设计、装饰设计、包装设计等课程。结合拼布艺术的美学特征与工艺性、人文性,可以针对性地融入课程的教学中。
水田衣是中国传统百衲衣的一种,是拼布艺术的一种形式。它源自中国古代,是一种将不同颜色、图案和质地的布料拼接在一起制成的服装。百衲衣起源于古代民间,由于布料资源匮乏,人们通过把布料拼接在一起来制作衣物,形成了独特的拼布艺术。水田衣出现在唐朝,明清时期流行了起来,为妇女所穿[3],因偏青色、土黄色的色彩特点而得名。这种传统的拼布技艺在制作过程中注重对色彩和图案的搭配,充分展现了手工艺人的智慧和审美能力。水田衣对称均衡、繁简相宜的造型特点,与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具有一定的对照性,可以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平面设计提供在纺织材料方面的延伸思路。平面设计强调图像的构图、色彩的运用和整体的平衡感,而水田衣作为一种拼布艺术,同样注重图案、色彩和布料的搭配。通过研究水田衣的设计特点,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在平面设计中实现对称均衡、繁简相宜的视觉效果,以及如何利用不同质地的材料来营造层次感和丰富的质感。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水田衣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制作工艺,鼓励他们从中汲取设计灵感,并将其运用到平面设计作品的创作中。学生可以对水田衣的图案、色彩和质地等特点进行拆解与分析,然后尝试将这些元素融入海报设计、包装设计、字体设计等平面设计项目中。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并使他们在学习平面设计时拥有更加丰富的思维和表现方式。因此,水田衣的设计特点与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的对照性,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和延伸思路,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设计原则,并为他们的创作注入更多文化内涵和艺术灵感。
拼布手工技艺所蕴含的丰富手工艺技法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设计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灵感。中国传统拼布工艺手法中,将不同材料通过缝纫与编织等方式进行拼接,可分为织法与编织两种[4]。这些技法可以应用于装饰设计、传统文化创新设计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将传统手工艺重新融入当代设计的机会。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拼布手工技艺的技法和工艺特点,鼓励他们探索如何将这些技法融入装饰设计、传统文化创新设计等项目中。学生可以尝试通过贴布绣、堆绫绣等手法,将拼布技艺中的图案、纹样运用到平面设计、空间装饰等项目中,赋予作品更多的文化内涵和个性化特色。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结合传统刺绣、串珠等工艺形式,进行创新实践,打造更具当代设计感的作品。通过拼布技艺的美育价值和工艺特点,在教学设计中与装饰设计、传统文化创新设计等课程进行结合,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促进其对传统手工艺的理解和传承。这样的教学设计方法能够丰富学生的设计表现形式,提升其对传统文化的把握能力,并为其创作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可能性。因此,拼布手工技艺的技法和工艺特点能够为设计专业教学设计带来新的启示与丰富的创作灵感。
通过研究拼布艺术的工艺性特点,并结合传统图案,本课程设计旨在探索在视觉传达中将拼布手工技艺与装饰设计进行融合创新和表现。装饰设计课程的目标在于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提高学生对装饰材料的认识水平和运用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实操能力。课程案例的创作灵感源自西周兽面纹青铜铙,通过采用拼布材料进行装饰画设计,以兽面纹为主题,并搭配连珠纹、粗卷云纹、细卷云纹和藻井形式构图,以传统色彩为基调,精心搭配布料色彩。这种独特的创作形式旨在探索插画艺术创作媒介的多元化和丰富性,以及展现兽面纹插画艺术作品的独特气息。学生将有机会通过拼布材料创作装饰艺术,为传统插画艺术带来新的可能性,使创作更具新颖性和艺术性,让人们更关注中国青铜纹饰的文化魅力和艺术价值。
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见图1),学生通过学习多种布料材质的信息,掌握了手工制作的技艺方法。他们尝试了不同的打印和拷贝方法,以及各种粘贴和缝合方式。在制作实物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图稿与布料存在色差,因此采用双面胶固定布料,并在剪裁和粘贴过程中格外注意图案边缘的走向。手工制作的实物(见图2)与电子图稿不仅在色彩上有差异,还在视觉呈现上有所不同。在制作过程中,学生结合手工实验增添了部分内容,使得图稿更具真实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直观的体验。
图1 拼布作品制作过程展示
图2 兽面纹拼布装饰作品展示
在当前新工科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本研究致力于应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所面临的新挑战。教学设计从传统手工艺的融入入手,试图将拼布手工技艺的美学特征、手工技艺与人文特征,结合课程设置的内容进行共性融合、异质拓展。通过课程类型特点的结合,探索了拼布艺术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可能路径,并展示了教学成果案例,旨在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新发展提供基于文化特性的思路,也为高校设计课程中拼布技艺的传承提供参考。这一研究为新工科学科发展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促进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的有机结合,为学科发展注入了新的创新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