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预算绩效体系优化分析

2023-03-28 09:22吴海燕
中国经贸 2023年16期
关键词:细化预算编制环节

吴海燕

预算绩效作为政府绩效管理工作重要内容,强调预算支出的结果导向要求,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重视资金的效率。在我国近年来推行政府绩效管理的背景下,要求建立全面透明的绩效管理机制,通过形成全过程、全覆盖的绩效管理体系,优化管理机制。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大力改革的背景下,单位管理流程日趋完善,但是管理机制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包括绩效基础不健全、绩效管理范围不够宽等方面。针对这类问题要进一步执行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改革来,以解决相关问题。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问题

第一,管理基础不完善。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要明确绩效管理环节具体要求,形成对全环节的有效控制与约束,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但是很多单位在开展绩效管理中未落实基础管理环节的控制要求,人员的职责分工不细致。未形成各部门之间全面配合的机制,不利于工作趋于完善。

第二,预算绩效目标设置不科学。部分单位的预算绩效目标设置不科学,绩效目标的相关内容不够细致,很可能发生绩效目标和单位实际发展相脱节的问题,不利于让单位有序实现管理目标。

第三,预算编制不细致。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编制,要尽可能对各项收支进行全面管理,细化编制内容。但是部分单位的绩效目标不科学,编制的内容较为粗糙,对各项项目预测不够精细。

第四,预算执行不严谨。事业单位在执行预算时,要针对各项工作的情况形成全方位监控措施。但是部分单位在预算执行环节中,未有效跟进工作的进度,也未对偏差实施整改措施,不利于提高预算执行的规范性。

第五,预算考核不够细致。部分单位未细致开展考评,也未根据预算考核的结果落实对人员的奖惩。由于预算管理工作的考核要求没有细化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层面,导致预算绩效目标无法顺利完成。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体系优化策略

优化人员与制度管理,重视信息公开

第一,落实人员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要求。单位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就要全面提高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关注,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事业单位要对预算绩效形成具体的实施要求,仔细梳理工作各流程,在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将各环节要求都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形成完善的组织架构,确保所有员工在执行预算绩效体系中更加严肃,提高人员在预算绩效体系中参与配合的积极性。

第二,提高人员整体素养。首先,重视对财务人员的管理。近年来事业单位所处的环境日益复杂,风险因素在增加,管理难度在提高。财务人员应该在工作流程中认识到各类风险,主动学习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并主动防范各类风险,不断学习新知识,主动做好各项工作,在管理流程中约束自身工作行为。财务人员要发挥自身在预算绩效管理流程中核心作用,贯彻落实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要求,严格按照制度流程规范管理行为,确保预算绩效管理符合相关规定,保障工作要求得到严格执行。其次,强化对人员的培训。事业单位要落实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管的制度,加强对全体人员预算管理要求的宣传,通过召开会议等方式让人员了解预算绩效工作要点。

第三,完善预算绩效的工作制度。事业单位在执行预算绩效管理的环节,要严格按照相关政策做好工作,确保各项政策以及制度能够落实到事业单位管理的方方面面。事业单位在内部要对制度进行细化,结合上级各项规定做好对单位内部的职位分工及对管理流程的细化。通过合理确定工作要求,形成全員参与、全面配合的工作机制,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更加合理。

第四,建立预算公开制度。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管理较为复杂,部分单位由于管理不完善,产生腐败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将权力关进笼子,进一步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首先,单位要尽快评选第三方绩效评价中介到单位内部开展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明确参与绩效评价从业人员的条件以及要求,通过规范约束机制,鼓励更多的第三方机构参与其中,形成规范的控制措施。其次,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环节,要让各部门加强对管理机制的学习,并主动参与对预算绩效的评价。再次,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环节要鼓励群众参与,通过对预算绩效公开的方式,鼓励群众提出建议以及意见,避免单位和群众之间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营造预算公开、群众参与的机制,提高预算透明性。

分析部门职责,合理确定绩效目标

第一,根据部门职责设置绩效目标。财政主管部门可以建立项目指标库,由各单位细化具体的个性化指标,并对细化后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事业单位主要是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因此事业单位也可以聘请社会公众参与到对绩效目标的设定过程中,确保绩效目标更加详尽、科学。不同事业单位的绩效目标设置有一定差异,通常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工作领域,将项目归为不同类别。在申报目标时,根据事业单位的工作情况做到对各项工作的科学管理。在全面落实事业单位社会公共职能的基础上,将预算绩效目标的内容量化。通常而言,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目标中,一是产出指标,包括质量指标、时效指标等。单位要分析各项资金支出完成的质量、完成数量、成本控制水平等方面情况。二是效益指标,主要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中要分解为为当地人民群众带来的作用,判断社会公众满意度。经济效益主要是分析相关工作是否带来了经济增长或控制经济损失等。

第二,构建科学的指标库。事业单位要加强对指标库的建设,将绩效目标的指标纳入到指标库中。在设置指标库时,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突出全面性的要求,关注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的内容,让指标能够全面反映出事业单位的实际特点,让指标细化、量化。通过对相关项目进行细致分解的方式,让指标更加合理。例如对于建设周期相对较长的项目,可以对项目进行分解,设置为逐月或逐季的具体指标。在构建指标库时,通过将指标进行细化,并形成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降低指标中定量指标不足导致无法对各项工作形成科学评价的问题,让指标库中既包括定性指标又包括定量指标,能够让评价的工作更加客观、公正,从而全方位考虑预算项目的不同维度要求,结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设置个性和共性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在构建指标库之后,让各项指标从库中进行选取,能够让绩效评价更加科学,鼓励各单位主动完成目标,以最少资金发挥更大效益,促使各项管理工作都有序完成。在设置完预算绩效指标之后,要将指标进行细化,包括单位各项资金产生经济效益如何、控制了多少损失、提供了多少社会效益等。通过对各方面信息进行全方位分析,对各类指标从项目立项、目标设置、资金投入等各环节都形成全方位的控制措施,从而实现对单位工作内容的细化。

改进预算编制流程,完善编制方法

第一,明确预算编制的内容。在开展预算编制环节中,要对编制内容进行细化,提高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单位要将绩效理念融入到编制中,全面强调资金使用的要求,确保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实现对管理全方位覆盖的控制,满足事业单位发展需求。单位的预算应对各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全方位管控。在收入方面,事业单位要对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相关收入进行全方位分析,体现收入类别、资金管理要求。在支出方面,要由各基层人员参与到其中,实现对编制流程的优化控制。

第二,优化预算编制流程。在预算编制中,各部门要对预算额度和用途予以说明,提交详细的预算编制方案,充分考虑各项资金需求基础上,结合单位发展方向对各项数据进行汇总并上报部门负责人,初审通过将所编制的数据提交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对各部门的预算方案进行审核,分析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若预算基本合理,则提交单位的管理层,形成全员参与、全面管控的机制。同时在编制预算的环节,要确保各项收支都得到准确记录和报告,避免虚报支出或瞒报收入的问题,确保事业单位所编制的预算能够符合单位资金的实际需求并避免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率。

第三,积极采用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在执行预算编制环节,事业单位要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通过零基预算对各项预算的内容进行细化。零基预算的优势在于所编制的预算全面考虑了外部环境发展及经济业务发展,重视绩效的要求,结合绩效目标对相关指标进行优化,全面考虑单位发展的实际。转变传统增量预算编制方法所带来的弊端。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编制环节,要形成以零基预算为导向的编制机制,充分提高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合理性,确保预算编制内容趋于完善。

健全控制措施,严肃执行预算

第一,建立资金支出控制机制。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执行环节,要做到有效监控,强化对资金支出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大部分事业单位开展管理的环节中,主要由财务部门做到对资金支出的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控制预算执行偏差率。同时单位的各部门要做好对经费支出的有序管控,并通过对预算执行偏差率进行规范控制方式,确保相关支出规范。通过强化对预算的控制,确保财务部门按照预算对经费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财务部门要加大对各项报销环节的管理,在费用报销过程中确保每笔经费用途具体经办人都得到严格监控,确保原始凭证真实、合理,从而实现对资金支出的监控。此外,财务部门和各部门要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座谈会,分析资金使用的效果,并根据预算目标执行情况不断完善单位资金使用计划。

第二,强化对预算执行的监控。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环节要重视对各类资源的审核,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预算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监控,保障预算能够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通过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管理体系,重点关注资金使用的效果,及时发现资金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将预算绩效目标的要求落到实处的方式,形成由单位领导带头、财务部门负责监控、基层人员参与的预算监控机制。首先,事业单位的管理层要对各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巡视,提高资金支出规范性,坚决打击经费支出的违规问题。其次,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作为预算执行监督部门,从资金划拨等环节都要对预算情况进行监控,防范资金被浪费的问题,推动资金发挥应有效益。再次,为确保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目标顺利达成,要保证事业单位绩效监控具有规范性。

优化预算考核,落实反馈机制

第一,优化考核指标。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中,要确保指标和绩效目标之间具有关联性,让评价指标尽可能细致科学。设置评价指标时,要确保评价指标能够符合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规划,能够体现出单位的绩效目标方向,充分考虑各项指标可操作性和规范性,从而实现对各项要素的全方位分析以及有效控制。同时单位要关注各项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确保指标能够实现横向、纵向的对比,反映出各项指标对单位的约束作用,让评价指标尽可能科学。

第二,建立绩效反馈机制。事业单位要健全反馈与问责机制,推动预算绩效结果趋于规范。在单位内部通过建立评价结果反馈机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各部门。对于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主体予以奖励,对于績效评价结果较差的主体予以惩罚,通过对各部门约束和监督,提高人员的责任意识。

我国事业单位执行预算绩效管理的时间相对西方国家较短,但是在近来取得了较快发展。本文对事业单位预算绩效提出了改进建议,认为传统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存在预算与绩效相脱节等问题。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是改善预算结果应用机制,落实事业单位发展目标,提高单位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有助于实现对单位资金的规范化管控。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财政局)

猜你喜欢
细化预算编制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中小企业重在责任细化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细化”市场,赚取百万财富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住宅全装修”政策亟需细化完善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