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克喜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是人们生存的本源,也是我国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政府大力推动现代化农业,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追求产量与质量,农民加大了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对化肥与农药的使用,造成我国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还加重了土地污染。在生态农业理论背景下,我国农业领域提出了“种养结合”经济发展模式,将农业与畜牧业充分结合,不仅能够确保粮食产量的稳定性,还能够维护生态环境。
种养结合与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相关概述
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生态农业循环是指将现代化农业技术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特色充分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生产模式,推动我国传统农业产业向高价值和高产出的现代农业发展。种养结合下的生态农业发展实际上是将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起来,将畜牧养成产生的粪便等作为有机化肥转移至农业产业,而农业发展形成的农作物又可以作为畜牧养殖的粮食来源。这种种养结合的方式实际上是在农业产业中建立了生态循环经济体系,实现了动物与植物之间的能量交互。
种养结合的基本模式
种养结合模式需要以当地的区域气候条件为依据,选择农作物生长环境,并满足畜牧养殖条件的模式。例如:地处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的地区,因其冬季气候寒冷、春季季风多,具有“雨热同季”的特征,适合农作物与牧草生产,这为种养结合经济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在农作物选择方面,该区域可以以玉米、大豆和高粱为主要农作物,利用当地的地热资源缩短农作物、蔬菜瓜果的生长周期。因此,通过畜牧养殖为当地农民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以农副产品作为养殖业的饲料,生产人们日常所需的蛋、奶、肉等;与此同时,畜牧养殖业中,动物排泄的粪便经过发酵投入农田当中,可以节约化肥种植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总之,种养结合的基本模式有助于将传统农业和传统畜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发挥出1+1>2的效果。
种养结合模式下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义
种养结合模式对我国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从畜牧业、农业、生态等多个方面论述,具体如下:其一,种养结合可以建立现代化的畜牧业。种养结合经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畜牧出栏量,增加了养殖业的总产量,降低畜牧养殖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污染;同时,种养结合创造了农业与畜牧业之间的循环经济体系,使得畜牧业产出的肉质产品、蛋奶产品等质量更优,打开了行业国内外市场,促进行业整体的发展。其二,种养结合推动了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由于种养结合模式下,农业发展所需的化肥由养殖业提供,纯天然的肥料供给可以降低农药对农田的污染,并有效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市场核心竞争优势,使得农民在农业方面的收入有所增加。其三,种养结合有效改善了区域环境,为生态化发展奠定基础。由于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需要对外排放的污水,往往会影响生态环境。而通过种养结合经济模式可以减少污水排放,甚至可以实现零排放,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基础;同时,农业与畜牧业结合可以建立农业循环经济,避免农作物种植过量或化肥使用过量使得土壤结节,促进有机农业发展,并建立生态化的农业环境。
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发展与应用现状
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正趋于多样化发展态势
伴随着十九大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我国种养结合循环经济已经在农业发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种养结合下的经济循环模式也逐渐转向多元化发展,包括大规模种植与畜牧产业的高度结合模式,以及家庭小规模种植与畜牧养殖业的微型模式。其中,前者一般以畜牧产业为支撑,在种植方面主要选择大田绿色种植或林业果业种植等,例如:“畜牧养殖+特色种植/大田绿色种植/林果业”,或者“牧草种植+畜牧业规模化养殖”等。而后者一般以農民个人家庭为单位所开展的种植业与养殖业循环经济模式,种植场地以自家庭院为主,例如:“农户养殖+传统庭院种植”或“农户养殖+现代庭院种植”等模式。
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趋向联合生产与主体多元
目前,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在我国农业产业中处于迅猛发展的状态,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结合与联产强调了农业的核心地位,并保证各参与主体趋于多元化发展。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种植业与养殖业发展时间较长,二者的结合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水平与农民收入提升,还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与生态化发展。但由于不同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下,具体参与的主体存在差异化特征。以新疆地区为例,在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参与主体也不断改变,包括农业公司、种养企业、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与此同时,在农业科技化发展的当下,社会上一些科研院所、社会服务组织、驻村工作队等也成为种养结合循环经济的主要参与成员,共同为基层民众收入增长、乡村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种养结合循环经济实际上是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结合下的产物,一般以“可持续发展”为纲要和目标。近年来,虽然在政策指导与社会带动下,我国种养结合循环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与发展,但无论是以社会组织为纽带所建立的规模化的循环经济体系,还是以农户家庭为主体的小规模循环经济体系,都是借助养殖业与种植业的优势,在遵循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所建立的种、养、废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可以预见,在未来,种养结合循环经济体系的产业链条将会继续向上和向下延伸,且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前景。
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在农业增收方面意义重大
从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近况来看,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已经成为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农民生活条件的关键举措。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下,农户所开展的经济活动局限在某一领域,即单一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新时期,伴随着农业领域对不同类型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应用与推广,已经对农民和农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农业领域中逐渐形成“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并初步实现了协调发展。一方面,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有效实现了废物循环利用,将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成本降到最低,可以有效拓宽农业生产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家庭模式下开展的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农户庭院的土地利用率;同时,小规模生产也可以降低经营风险,有利于农户及时结合市场环境与生养环境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户的个体收益。
推进种养结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
因地制宜,基于地区经济推广特色循环经济模式
以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为依据,在当下种养结合循环经济下,各地区应结合所处地区的气候、水源、土质等地理条件分析评估和选择合适的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落实因地制宜原则。例如:对于一些地域广阔的西部地区来说,在种养结合模式下,了解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生态环境维护情况、信息资源传导渠道等。在畜牧养殖方面,尽量选择一些草食动物,减少畜牧业对粮食资源的影响,营造养殖与生态环境;在养殖生产方面,加强养殖生产业与高新技术的充分结合,在区域内推广固液分离技术、雨污分离技术和干清粪技术等,不仅要降低养殖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还要避免对水资源的过度浪费。此外,在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加强种植业与养殖户参与主体之间的联动,共同开展沼液处理与肥料运输等工作,减少因操作不当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了解种养循环经济模式
从政府角度来说,各地要加强对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大力宣传,组建多元化的参与主体,以当地种植大户、小农户、家庭农场主、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组织作为主要宣传对象,提升其对不同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正确认识,在经营状况与环境影响下选择更符合整体经济与个体发展的模式。同时,增强各主体对当下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的认识,从拓宽其知识层面入手,通过下发通知、组织专题答疑会议等方式普及种养结合循环经济形态对环保、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并在财政扶持和生产工艺技术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只有让参与主体了解该模式的优势与发展潜力,才能够推动农村农业产业尽快完成结构转型。此外,种养循环模式依托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通常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引导全社会人员关注农业发展与农村建设。因此,通过宣传活动也能够在农村中形成节约耗能、环境友好、和谐发展的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环境,使得有机生产与环境保护逐渐成为农业乃至农村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技术支撑,建立现代化的畜禽粪污水处理系统
对于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来说,畜禽粪便污水的处理一直都是一个难点问题。针对这一点,相关部门可以以现代科技为依托,在当前产业发展模式下,结合区域特色建立科技化的新型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具体来说,首先,建立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的资源循环利用对接平台。以农牧循环为例,该平台可以承担畜牧禽粪便销售任务,利用平台优势可以尽快完成资源对接与转换。其次,在畜禽粪便处理方面,可以引进更先进的手段。例如:为了解决养殖区污染问题,可以利用技术按照规模、畜种等对养殖粪便进行分类,将粪便统一收集作为滋养土壤、养殖肥料等有效资源,并在这一基础上积极推广有机化肥使用、污染物降解技术应用、异位发酵技术应用等,确保污染排放达标,并有效改善农村及农田周边地区的环境。最后,对于畜禽粪便处理还可以考虑以下方法,一方面,采用粪便还田技术,即通过对粪便发酵處理形成沼气用于发电技术,供养养殖业与周边居民日常使用,并将形成的沼泽液通过管道运输至田地中,作为滋养土地的肥料;另一方面,将畜禽粪便统一运输到化肥生产线上,通过堆肥发酵技术处理形成有机化肥,最终导回田地循环利用。
开展日常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职业素养
要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基层农民与核心人才的支持必不可少。因此,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针对农民开展职业生涯培养工作,既要帮助农民形成正确的农业产业发展观,还要指导农民改善当前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意识更新与技能培训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需求。因此,当地政府部门应当在政策上给予人才培养大力支持,尤其是技术改造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委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业产业,帮助农户或其他参与主体合理规划种养结合循环经济结构,兼顾现状选择合理的养殖品种与种植类型,实现养殖业与种植业的高效结合;同时,养殖业与种植业的结合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因此,政府部门要考虑到以畜牧业带动基础种植业的发展,引进新型技术,并对农民开展专业化培训工作,让农民了解现代化农业下畜禽粪便处理技术、污水处理与排放技术、有机化肥生产与使用技术等,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当然,政府也可以邀请当地的科研机构来农村开展讲解工作,为农民答疑解惑,在种养结合模式下积极推动专业化人才队伍组建,做好人力资源储备工作。此外,以农村为据点,以种植业与养殖业为圆心,在市区、乡镇和村落中开展产业链规划工作,建立“一条龙服务”的链条式产业,聚集有发展潜力的农业企业等做大做强,发挥产业聚集效应,通过规模化发展带动个体户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共同富裕。
综上所述,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对于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基础农业发展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当下我国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以种养结合循环经济体系为起点,坚持发展生态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化的农业产业,促进新兴经济形态的多元化发展。
(作者单位:济南市长清区马山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