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焱坤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模式的不断完善,国际经济环境愈发复杂,国内央企的发展压力和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业财融合是实现财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的重要方式,在此基础上,企业应该不断改革财务管理方式,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和水平。以往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满足当前现代化社会发展和央企发展需求,由此,大多数央企逐渐提高了对业财融合的重视程度。通过业财融合,无论是在业务管理中,还是在财务管理中,企业都能充分发挥财务治理的重要作用,并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央企的业财融合水平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内部财务治理的效率和水平。但由于受到传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影响,部分央企在推进业财融合过程中仍旧面临着诸多问题。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增加市场份额,央企应该不断加强内部管控,贯彻落实业财融合机制,实现央企一体化管理。与此同时,提高央企和相关管理人员对业财融合的重视程度,为业财融合提供助力。本文就央企业财融合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应对举措,以期为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央企;业财融合;问题;举措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综合国力和社会经济得到了全方位提升,各行业都在积极践行新时代的发展理念,社会经济结构也从以往的片面化转化为科学合理化。要想最大程度提高央企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就必须进行内部深化改革,将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工作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以业财融合的方式带动央企高质量、长远稳定发展。
一、业财融合
(一)业财融合概述
业财融合是现代化央企经营和管理的中心思想,央企的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业财融合,要想进一步推动央企的长期稳定发展,就应该从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上进行改革创新。从字面意思来看,业财融合主要指的是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工作相结合所形成的思维管理模式。业财融合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顺应了国家对央企会计管理工作所提出的发展要求。目前,财务管理人员是央企进行重要决策时的主要参与者,也是践行战略发展目标的主要执行者,同时,在国际资本市场和央企部门管理工作中也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央企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就是经营决策,央企各项资源、国内外业务信息以及适当的管控手段可以用来应对市场的不断变化情况,而这些与业务相关联的因素,与财务部门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1]。以往的会计管理和核算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央企的发展需要,新时期下,财务部门应该加深对业务部门相关工作内容的了解,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利用财务部门职能对业务实施全过程进行分析,并将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标准作为工作评估依据,在项目前期预测、实践过程、后期评测中实现效益最大化利用,业财融合也由此产生。将财务工作中的核算重心逐渐向管理偏移,向业务部门进行延伸,可以顺利打破央企原本固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作为管理部门的主要参与者,财务人员应该正确认识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局限性,将财务职能延伸到业务工作全过程中,结合央企战略发展目标,充分利用央企当前的有限资源,将财务管理理念贯彻落实到业务工作中,实现业务和财务的有机结合,两者形成合力,不仅能够实现央企运营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全方位提升,还能为央企长远稳定发展提供助力。
(二)加强央企业财融合的重要性
加强央企业财融合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其能够进一步贯彻落实央企财务战略。作为央企管理工作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在央企战略目标制定、转型等阶段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央企更好地进行战略制定和风险防控。一旦财务管理工作存在问题,或者是缺陷,都會导致财务管理无法满足央企正常经营和发展的需求,进而对央企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不利影响,甚至阻碍央企顺利发展进程。业财融合能够有效解决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发展和管理问题。央企的财务管理与实际经济效益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通过对央企各项经营活动的不断分析,不仅能够为后期决策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还能帮助央企更好地寻求降本增效的合理措施,实现央企高质量发展。在业财融合下,央企能够更好地规避风险,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实现长远稳定发展[2]。
二、当前央企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业财融合认识不到位
现代化央企亟需进行内部体制改革,所以对业财融合的需求愈发急迫。央企和相关管理人员固步自封,虽然引入先进的信息计算系统,在实际工作中仍旧按照传统的核算模式开展财务工作的情况并不少见。不少管理人员并未意识到业财融合的核心理念,所以并未利用业财融合一体化体系打破以往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员工的工作内容和地域范围自然也无法得到有效扩展。如果央企管理层只局限于信息化时代的“新要求”进行体制改革,就会导致基层员工“敷衍了事”,忽略对相关基础设备和硬件设置的调整和改善,在此情形下,央企也会面临着被社会淘汰的风险。
(二)业财融合体系不完善
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且较为复杂的工作,业财融合过程中应当完善业财融合体系和相关制度,为后续各环节工作的开展方向提供有效指导。目前,由于大多数央企并未以央企实际发展情况和实际经济效益为基础完善业财融合体系,所以导致各部门的责权力无法得到有效落实,相关责任也无法进行明确。业财融合是一个动态化发展过程,业财融合相关体系和制度也应该随之进行不断优化改进,从而更好地加强其适应性。然而,在实际践行中,部分央企并未对业财融合体系进行灵活、适当的调整,致使业财融合有序推进过程中,难以发挥业财融合体系在各项工作中的监督和约束作用。
(三)财务系统信息化水平不高
相关学者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仍然存在部分央企对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缺乏正确的认知,片面地认为手工作业已经被信息化技术所代替,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就是信息化建设。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这也是现代化管理理念局限性的集中体现。随着现代化高新技术的不断改革创新,现代化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技术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但就央企实际发展情况来看,部分央企在完成了阶段性财务系统建设以后,并未利用充足的资金进行后续信息化建设工作,所以导致财务系统信息化水平不高,无法满足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3]。
(四)业财融合管理机制不健全
业财融合实质上是一种跨部门管理的形式,要想更好地协调两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工作内容,就应该利用系统化、完善的管理机制对业财融合全过程进行约束和管理。但由于部分央企在业财融合过程中并未以项目内容制定相关工作流程,所以在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只能依赖于充足的资源投入才能满足管理工作的需求,致使管理机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业财融合的管理机制还处于探究和分析阶段,如果没有实质性的研究和应用,业财融合就只能浮于表面,无法为后续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五)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合作
由于工作属性和部门目标不同,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工作内容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同之处。为了有效提高业绩,部分业务人员需要做风险较高,且较为激进的决策,这些风险性较高的决策与财务部门的安全资金利用原则相背离。因此,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非常少,对于业财融合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众所周知,两者的管理理念、工作内容等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如果无法顺利解决业务领域的问题,那么势必会影响业财融合的有序推进。
(六)业财融合人员综合素质能力有待提高
业财融合涉及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与核心管理理念,所以对业财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要求较高。但由于大多数业财人员都是从业务部门提拔上来的,所以并未经由专业的业财融合培训,致使央企专业业财人员严重不足,这也是影响业财融合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类业财人员只能检查登记数据准确性,查看发票凭证的规范性填写等。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央企的发展思想较为落后,没有与时俱进,导致对业财融合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因为财务人员对业务部门相关工作的了解较少。
三、央企业财融合问题应对举措
(一)展开全面的业财融合认识
要想推进业财融合的有序开展,就应该提高对业财融合的正确认知。对于财务相关人员来说,在央企发展和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应该不断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掌握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实现财务管理理念的有效转变。展开对业财融合的全面认识,可以有效加强央企发展和财务管理工作之间的联系,进而提高资金利用率,保证财务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业财融合理念,不仅能够保证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发展目标的一致性,还能有效规避经营风险。为了深化业财融合发展目标,央企在思想层面上应该不断提高对业财融合的正确认知,重视并支持业财融合相关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有效转变业务部门、财务部门以往的工作模式,避免出现工作脱节现象。
(二)完善业财融合体系
基于大数据应用角度,科学合理完善央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是央企构建业财融合一体化模式的重要前提条件和基础。这就需要企业管理层深刻认识到业财融合理念对于企业未来经营和发展的重要性,同时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对组织机构进行改革,打破以往集团法人的局限性,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财务与业务活动,为后续业财融合体系的构建奠定良好基础。首先,央企应当结合自身战略发展目标,对内部组织结构进行优化改进,以完善业财融合体系、组织结构为主要内容,实现创新改革。以业财融合一体化模式为标准,对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进行精细化划分,积极引导业财人员参与大数据背景下的业财融合培训活动,可以有效加深工作人员对业财融合相关概念的了解[4]。由此,央企全体工作人员在完善的业财融合体系下,可以实现对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管理。此外,要想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央企应该对业财融合一体化模式下的财务管理体系以及业财融合体系进行深度细化,以提高对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掌握能力。
(三)提升财务系统信息化水平
央企内部财务系统信息化水平,不仅关系着央企信息化水平程度,还关系着财务管理。因此,央企在发展和运营过程中,一定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科学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相关金融工具。例如,央企在实际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用统一财务系统进行管理,基于此,不仅能够加强对各项资金的管理,还能提高核算信息效率,保证企业资金走向的公开透明性。在财务系统构建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应该根据央企自身的发展情况和经营情况进行选择,并将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以及所需资金支持量放在第二位进行考虑。要想进一步提升财务系统信息化水平,就应该立足于央企的实际发展基础上。
(四)健全业财融合管理机制
众所周知,业财融合是现代化企业发展、经营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内容,业财融合的贯彻落实可以有效实现央企财务管理、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但由于相关管理机制的缺失,导致业财融合无法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为了保障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首先,管理人员应当进一步健全业财融合管理机制与体系。机制的建立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业财融合的规范化管理,同时确保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积极沟通交流,这也是保证信息高效、实时传递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竞争形势也越来越严峻,要想有效保证业财融合的成效,就必须通过健全业财融合管理机制的形式来实现。央企应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相应的业财融合培训活动,鼓励并引导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积极参与到培训活动中,从而更好地推进业财融合的开展[5]。此外,针对业财融合管理机制中的不足之处,央企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对其进行优化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推进业财融合的有序开展,为央企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助力,并为其注入活力。央企应该对财务部门的组织形式以及职能进行适当的调整,这也是推进业财融合有序开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根据央企实际经营工作开展情况对其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切实保证央企管理水平能够大幅度提升。
(五)加强部门之间有效沟通合作
业财融合是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有机结合的产物,在现代化信息基础上,央企应该提高对部门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视程度,进而提高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效率。顺畅的业财融合交流机制,可以实现信息数据的有效共享。如果财务工作开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良好实践经验能够及时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提供给业务部门,就能为后续业务工作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管理人员应该引导并鼓励业务人员提高对业务工作的正确认识,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交流,為央企业财融合发展提供助力,进而保证业财融合效率,进一步提高业务交流质量。此外,央企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跨区交流活动,同时健全业财融合机制和体系,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进行积极合作,汇总、整理信息数据,并及时对信息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向上级部门报告两个部门的汇总信息,进一步完善业财融合体系,为央企的长远稳定发展提供助力。
(六)提高业财融合人员综合素质能力
业财融合是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有机结合的产物,所以对财务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有着较高要求。要想将业财融合相关工作落到实处,就应该加强对业财融合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和锻炼。对于财务人员来说,业财融合属于现代化社会中的新生事物,所以较为陌生,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掌握。由于缺少专业业财融合人才,所以业财融合作用和价值无法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得到充分应用、发挥。对此,央企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对现有财务人员展开系统化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作为现代化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助力,业财融合对专业业财人员的需求量较大。而作为综合工作能力较为出色的财务人员,应该不断加强与相关业务人员的沟通交流,针对业财融合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进行及时、有效处理,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帮助央企更好地制定战略发展目标和工作方向[6]。同时,央企应该不断提高相关财务人员的风险判断能力和专业能力,这也是业财融合工作的关键内容,只有理解并掌握了更多的业务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加强与业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工作开展过程中,业务信息技术处理人员应该保证信息数据的精准性和真实性,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信息处理速度,进而为后续业务工作提供更精准的信息数据,这对于央企发展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十三五会议上提出,要想实现会计职能的突破和改变,就应该着眼于当前企业的风险规避能力以及综合管理水平。在愈发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央企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业财融合的贯彻落实,不仅有利于帮助央企进一步提高内部管理效率和水平,还有利于实现央企战略发展目标以及发展思维的改革创新。业财融合基础上,央企的发展和经营成本能够得到有效降低,同时保证经营风险的有效规避。
参考文献:
[1]郝艳.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J].大众投资指南,2023(4):140-142.
[2]熊凤.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J].大众投资指南,2023(2):131-133.
[3]王正.民營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J].质量与市场,2023(1):70-72.
[4]周娟.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J].财富生活,2022(24):127-129.
[5]邓婷婷.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J].全国流通经济,2022(32):142-145.
[6]孙丽娜.国有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J].质量与市场,2022(21):28-30.
(作者单位: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