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投放活动材料,提升幼儿户外活动教学质量

2023-03-28 02:05管曼迪
教育界·A 2023年4期
关键词:材料投放户外活动幼儿园

【摘要】材料是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核心,对材料的有效投放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教育目标,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动手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当前部分幼儿园的活动材料投放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户外活动的开展进程。只有注重材料投放的真实性、生活性、可探究性、教育性,才能更好地使材料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有效提升教学成效,推动幼儿教育改革落实,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材料投放;幼儿园;户外活动;策略

作者简介:管曼迪(1993—),女,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县级机关幼儿园。

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在活动中能够通过探索实践获得成长,能够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构建起自身独特的认知结构,因此材料的投放尤为重要。假如教师未能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合理投放户外活动材料,不仅会影响活动的开展质量,还可能会阻碍幼儿操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本文将从当前幼儿园活动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以期寻求突破,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提供借鉴。

一、当前幼儿园活动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

户外活动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同时也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目前户外活动材料投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材料投放缺乏适宜性。不难发现,目前大部分幼儿园对户外活动的重视程度不足,许多教师只将重点放在幼小衔接的教学上。而在材料投放方面,部分教师忽视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为其提供的活动材料缺乏针对性和适宜性,导致户外活动经常出现混乱的场面,严重影响了幼儿的操作与探索。

2.材料投放缺乏层次性。部分教师在投放活动材料时虽然为幼儿提供了琳琅满目的活动材料,但是在摆放上并未重视不同材料的层次性,这也会使幼儿的操作受到一定限制,无法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3.材料投放可操作性差。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性格特点为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在日常户外活动中,材料的投放能够满足幼儿的阶段性需求,但部分教师对材料的提供缺乏有效考量,材料可操作性差,幼儿难免会对活动丧失兴趣。

二、幼儿园投放活动材料所需遵循的原则

幼儿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应充分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针对本班幼儿的实际年龄以及学习需求进行材料投放,既要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也要突出材料的趣味性,同时还要考虑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幼儿的思维是由低阶向高阶、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发展的,无序的材料投放会严重影响户外活动的开展质量。为使材料投放符合各年龄阶段幼儿的思维水平,教师应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难度不同的材料,循序渐进,帮助其在活动中逐步建立良好的思维能力。不仅如此,为满足幼儿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教师也要尽量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材料,帮助其在活动中积累经验,从而达成理想的教育目标。

此外,安全是开展户外活动须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投放区域材料时,教师应避免投放较为尖锐的材料,以防幼儿在活动中受到伤害,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幼儿园活动材料投放的具体优化策略

(一)投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幼儿通过与材料和环境的对话,能够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实现身心发展。处于发展中的幼儿对各种各样的材料和工具充满了兴趣,但是部分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出于对安全的考虑,极少为幼儿提供生活中的活动材料,长期使用固态化的材料会导致幼儿失去探索的兴趣。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可为其提供相应的生活化材料,并在户外活动开始之前为幼儿讲解活动的规则以及材料的使用方法。幼儿在使用较为熟悉的生活化活动材料时,也会展现出更强的探索欲望,注意力也会更为集中。

例如,结合生活中的材料,教师可带领幼儿在室外开展户外游戏活动“超级马里奥”,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扳手、螺丝帽以及螺栓等材料,鼓励大家手脑并用,利用扳手将螺丝帽和螺栓拧在一起,以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

在材料的提供上,教师可选择重量较轻且边角钝圆的材料,以防幼儿在活动中受到伤害。这样的户外活动能够使幼儿广泛参与,幼儿在实践过程中也会回想到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以及装修工人的操作,通过对其进行模仿来完成任务。

生活化材料的提供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探索欲望,使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中快速投入游戏,不断提升动手实践能力,进而进一步提升户外活动的成效。

(二)提供可加工和非结构性材料,注重材料的可探究性

材料是隐形的“老师”,材料投放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的探究意识,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而在投放户外活动材料时,部分教师忽视了材料的可探究性,投放可玩性、可探究性不强的材料,这些材料会限制幼儿想象力的发展,不利于活动的深入开展。

因此,教师在选择材料时应尽量挑选非结构性、可加工的材料,从而达到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目的。如拼装积木、形状不一的布料、外形奇特的鹅卵石等都是很好的活动材料。教師可以此类材料为依托,鼓励幼儿自主创建活动合作小组,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动手实操,创作多种多样的作品。

在活动开始前,为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力,笔者以问题为导向,向幼儿展示不同形状的鹅卵石:“小朋友们,这是老师昨天在花园里捡到的几块石头,大家看看这些石头像什么?”

幼儿1:“老师,这块石头特别像小猪的脑袋!”

幼儿2:“这块石头是心形的……”

在阵阵讨论声中,课堂氛围达到了高潮。此时,教师鼓励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自主探究,对鹅卵石进行拼装或利用颜料在上面绘画,尽情发挥想象力创作。

提供可加工和非结构性材料,一方面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发挥想象力,利用材料展开有意义的实践操作,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建立合作意识,与其他小朋友共同合作,获得良好的创作体验;另一方面能够使户外活动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参与感,有效提高活动质量。

(三)紧密切合教育活动主题,确保材料的层次性

开展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目的是为教育教学做好铺垫,因此,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应紧密结合教学目标,注重材料的教育性,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不同材料的层次性,并紧密切合教育活动主题。

首先,在活动材料的投放上需契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且缺乏一定的自主意识,教师可为其提供体积较大、方便拿取的活动材料,帮助幼儿锻炼抓取能力。中班的教育目标以具备初步的自主能力、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为主,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可为中班幼儿提供相应的生活材料,鼓励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循序渐进地建立自主意识。大班阶段的幼儿动手能力相对较强,且思维更为灵活,因此,教师可为其提供较为精细且可操作性更强的材料。分阶段提供材料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使其更好地利用材料完成主题活动的探索。

其次,材料的投放要紧密切合教育活动的主题。比如,近期班级活动的主题是帮助幼儿认识交通规则,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教师将园区的户外区域装饰成“十字路口”的情境,带领幼儿来到户外区域,为幼儿发放交警的服装、交通指挥牌、口哨等活动材料,仿照十字路口的交通模式,引導幼儿在活动中掌握“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争做文明行人。户外活动的开展能够更好地落实教育目标,同时也能够加深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四)注重活动材料的审美性,提升幼儿的探索能力

生动形象的材料能够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其在操作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欣赏能力。因此,教师也应注意材料的形象性、生动性以及色彩搭配,以充分激发幼儿的探索意识,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升其对材料的操作能力。

例如,在春天到来之际,教师可带领幼儿共同来到户外开展“找春天”的游戏活动,为幼儿发放五彩缤纷的橡皮泥作为活动材料,让幼儿自由创作。柔软且五颜六色的橡皮泥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在触摸、捏造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抓握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纷纷投入动手创作中,通过对室外环境的观察,利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进行组装拼接,翠绿的树叶、棕色的粗壮树干、粉色的小蝴蝶跃然纸上,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

在作品制作完成后,教师先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接着,教师鼓励幼儿们相互交流,分享创作经验。在此环节中,课堂教学氛围被推向高潮,幼儿们也在交互过程中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五)有规律地摆放活动材料,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在户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材料的合理选择,还要注重材料的呈现方式。当前,大多数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时是随机摆放的,显得毫无章法,以至于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对游戏材料的重视不足,常常出现乱扔乱放的现象,最终导致活动材料损耗过大。

为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学会爱护活动材料,合理摆放和利用游戏材料,教师可将同类的材料划分到同一区域,如将胶带、剪刀、铅笔等功能相近的材料集中摆放。这样有助于帮助幼儿发现材料的不同特点,正确展开探索活动,并在使用完毕后及时收纳好,还能够大大减少材料的损耗,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收纳习惯。

在活动中,教师要细心观察幼儿的行为,对于幼儿在活动中忽视的材料,可根据幼儿兴趣和特点将其重新组合,再重新投放。这一做法能够使原本幼儿不感兴趣的材料以全新的面貌出现,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也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

幼儿的思想意识尚未健全,许多幼儿对于教师所提供的材料较为陌生,且不知如何进行操作。针对这一现象,为帮助幼儿发掘不同材料,教师可播放多媒体视频,为幼儿提供材料使用指南,以动态直观的方式呈现材料的使用价值,激发幼儿的探索意识。

不仅如此,教师也可在材料旁放置相应的图书,以绘本的形式为幼儿提供材料操作建议和创作灵感,以此进一步增强幼儿的参与意识,同时使其在活动中更好地爱护材料,利用材料,发挥材料的价值。

(六)保障活动材料的安全性,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活动材料是幼儿在活动中与环境互动的桥梁与媒介。幼儿年龄较小,且缺乏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活动中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因此,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应注意材料的安全性,选择安全性高的材料,防止部分材料锐利的边角划伤幼儿。

比如,教师在带领幼儿开展废物利用活动时,为幼儿准备了易拉罐作为活动材料。由于易拉罐的拉环较为锋利,教师可利用胶带将拉环开口处进行缠绕,紧密包裹,以保证材料的安全性。户外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应为幼儿详细地介绍易拉罐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使幼儿熟悉活动规则和材料使用方法,防止幼儿在活动中出现材料争抢以及使用不规范等问题。

在户外活动中,教师还可以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仔细观察,悉心引导,及时为幼儿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此外,教师还可将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制作的工艺作品摆放在教室中的特定位置,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学习成就感,并鼓励幼儿相互交流探讨,在班级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幼儿成长与发展。

可见,在确保活动材料安全的前提下,幼儿能够在户外活动中充分发挥积极性,锻炼自身的协调能力、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使户外活动的开展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材料的投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户外活动的开展质量。幼儿教师应积极探索,充分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材料的选择和投放上深入考量,细心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确保材料投放的可行性、实践性、趣味性、安全性等,及时为幼儿提供解决对策,确保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程文欣.浅谈区域游戏中如何利用生活化材料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J].考试周刊,2020(A3):151-152.

[2]王映霞.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初探[J].启迪与智慧(中),2020(12):18-19.

[3]钮倩南.中班幼儿户外建构活动材料投放及指导的实践[J].启迪与智慧(中),2020(12):29.

猜你喜欢
材料投放户外活动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爱“上”幼儿园
户外活动开始啦
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思考
主题区域环境创设浅析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浅析户外活动对广播的推广价值
中国青少年户外活动意识培养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