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碧月
小学阶段是学生正式接受系统教育的开端,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在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学生综合运用他们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应用问题的解答。因此,教师需要更加重视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应用问题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小学数学应用问题教学进行阐述,分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进行优化策略分析。
数学应用题是属于数学中的文字式题型,在社会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作用,因此数学应用题教学也在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教育部更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而实施了新课程改革,以求能够使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由于数学应用问题与其它数学知识的不同,也导致了许多学生在接触数学应用题的初期,会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更不习惯它的文字内容,导致小学生在进行数学应用题的题目阅读时往往会出现抓不住重点的情况,不知道题目中哪些是关键性的词语,又存在哪些隐含性的关系。基于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时,相应的教学难度也增大了。教师应帮助小学生尽快适应并掌握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让学生能够在数学应用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提升,从而提高数学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阐述
1.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含义及其分类
想要知道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含义,首先要知道数学应用题的含义,它指的就是将课本、书籍、教材等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实践中的一类题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就是向小学生传授如何对这类题型进行分析和解答。通常情况下,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有很多种,在小学阶段,图解分析法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还有部分数学应用题可以利于亲身体验法进行解答,除此之外,更多的数学应用题能够通过直观分析法进行解题。
其中,图解分析法相对比较直观,是通过模拟的方法对应用题进行分析,它一般是先从题目内容中找出相应的数量关系或是物质关系,将这些关系中的变量通过画图形的方式表示出来,这样就能够使题目中的内容和關系进行直观化的呈现,并且也利于小学生对于应用题中的关系理解。
2.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
数学应用题是很多学生都不喜欢的一类题型,也是在考试中失分最多的题型,有的学生在进入初高中学习后还对应用题有很大的畏惧心理,这与他们在小学阶段没有打好数学应用题的基础是密切相关的。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格外注重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而在现阶段,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并不理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有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有教师的问题。从学生角度来看,教师在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课堂教学时,并没有将阅读和审题的方法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教给学生,因而学生无法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有清晰明确的概念。从教师角度来看,学生在进行数学应用题的阅读和审题过程中很容易将问题与条件的关系混淆,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也导致了小学生在面对数学应用题时常常出现消极态度,最明显的就体现在小学生做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部分学生在遇到应用题型的时候还没开始阅读题目就已经开始犯难了,更是连阅读题目的动力都没有,甚至自动性地选择了放弃,将应用题跳过,直接做别的数学题。
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意义
应用题对于学生理解能力与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且应用题自身的题型特点也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其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也能够有效地找出解决办法。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需要反复对题意进行解读,使得学生对其题目之中所隐藏的条件进行有效发掘,确保学生能够依据已知条件,在对题目意思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通过数学算式将相关条件有效列出,进而准确地找到解题思路,做出正确的答案。如此一来,学生在经过长此以往的熏陶与锻炼下,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数学学习能力,为之后学习生活的顺利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应用题解题方法不理想
现阶段,在小学数学课堂之上,大部分教师依旧固守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用古板老旧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讲述,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洗礼。但由于数学学科自身具有抽象化的特点,应用题的难度更是相对较大,因此学生对于应用题的学习将更加困难。久而久之,则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对相对较难的数学应用题会产生放弃的心理。因此对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阻碍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忽视自主性,缺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实施,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重心也发生了偏移,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随着教学重点的偏移而进行了重大的转变和创新,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以知识记背为主,转变成了以理解为主,更多的是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上。
但现阶段,在小学数学的课程学习之中,教师完全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依旧被动地等待着教师对知识内容的讲述,放弃了自主学习知识的意识。长此以往,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都被扼杀在摇篮中。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与热情。另外,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鼓励与帮助,从而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无法得到显著的提升。
五、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优化策略
1. 创新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以进行有效分析的题目,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一些简单的数学方法进行解题,而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则是图解法与设变量法。遇到这些比较复杂的题型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依据图形将已知条件有效地罗列,将抽象的条件变为具体,从而找到有效的解题思路。
例如,花圃之中原有玫瑰花与菊花共计90株。而其中玫瑰花占总株数的三分之一,而现在又多种了一些玫瑰花,如此一来玫瑰花就占了总株数的五分之二,问题则是现在的玫瑰花有多少株?对于这种缺少已知数目的题型,就可以将又种的玫瑰花设置为x,列出数式(90+x)x=90x+x,通过进一步的计算可以得出36+x=30+x,x=6,最后求出x=10,之后就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出玫瑰花有10株。
2. 培养学生应用题阅读能力和良好的审题能力
阅读和审题是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关键,只有做好了阅读和审题,才能更准确的了解和掌握数学应用题,并且准确找出应用题当中的相关数量关系,以及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三年二班女生人数占整个班级总人数的,转进3名女生后,女生人数占整个班级总人数的50%,求该班级原来有多少名学生?
经过阅读题目,我们可以找出这几个关键性的数量词,像,3名女生,50%,这些都是关键性的数量词,是解题的关键,其中这些数量词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这样的变量关系,找出题目中重要的关键词,根据找到的关键词和已知的变量关系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建立具体的数量模型,从而找到解题的思路以及解题的关键,即:
解:设学校原来有学生x名 ,则
x+3=50%x
解得,x=30
3. 利用日常生活元素,合理布置作业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还可将日常生活的各種元素融入到数学应用题的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应用题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不断地增加学生的思维扩展能力。除此之外,数学之中,一些看似十分晦涩难懂的运算原理,可能就会在日常生活现象之中有效体现。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对计量单位的学习,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建造一所小房子,并对房子进行装饰,整个房子空间的长、宽、高,书房在整个房间的比例,若想在卧室的墙壁上粘贴壁纸,大概会用到多少平米?等一系列的数学问题。真真切切地将生活融入到数学课程中,促使小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清晰地了解到数学对生活的重大意义,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必要手段。进而有效地提升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知识的期待与向往。
4. 结合生活实际、多媒体进行教学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也是适用的。很多小学生对数学应用题出现畏难、排斥的情绪,很大原因就是不能够切身地理解应用题,因此导致小学生对数学应用题渐渐丧失兴趣,导致在进行应用题学习的时候严重缺乏学习热情,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小学生觉得应用题乏味难懂,也不好掌握,那就索性放弃了。因此想要顺利地开展数学应用题教学,首先就要激发小学生对于数学应用题的兴趣。这对于处在小学的学生来说还是能够实现的,毕竟小学生还处在好奇心重的年龄阶段,只要将他们的兴趣点转移到他们认为有趣的事物上,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和了解。
因此,教师在进行一些比较贴近生活的应用题教学时,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数学的应用题课堂中,使应用题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小学生对于数学应用题的兴趣和热情。下面用一道与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数学应用题进行举例说明。
小明和爸爸、妈妈各种了五棵白菜,妹妹种了三棵,那么他们四个人一共种了多少棵白菜?
很显然这道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不需要通过设未知数的方式进行解题,直接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出答案,即3×5+3=18。
观察这道题会发现,这是一道非常贴近我们实际生活的题,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相关亲身体验来进行教前引导,要求学生将自己设想成题目中的“我”,让学生能够从自身感受出发,对题目中的数量内容有更清晰的认知。
同时在应用题解答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应用题的广泛性和普遍性,知道应用题不仅仅只出现在试卷上,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无所不在,从而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应用题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热情。
小学生对数学应问题的学习属于奠定数学基础的阶段,这个阶段对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对他们以后的数学应用问题的学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亟待解决,想要解决这些现存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改善和创新,以巩固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基础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