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倩
“双减”政策为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向,由其衍生出的“减负增效”重新又走进大众视野。本文基于这一理念,对初中数学“减负增效”实施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旨在落实“双减”政策,实现“双减”目标,构筑良性的数学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实施“双减”政策,“减负增效”势在必行。针对当下较为热门的“双减”政策的落实和推广,初中数学学科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经受了巨大的考验,如何在减少课内作业和课外培训的同时提升数学学科教学的质量,这成了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关注的一个新的教育问题。
一、立足课前自主先学,合理引入“减负增效”
自主先学是新课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减负增效”实施的重要渠道,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先学意识,引发学生自主先学主动性,教师就要注重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以往自主先学引导中,教师通常会以作业布置形式带着学生自主先学,但是操作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由于教师布置的课前作业与课后作业如出一辙,对于学生来说,自主先学就成了应付教师布置的作业,导致自主先学质量长期上不去,因而,要想提高自主先学质量,教师可以通过多渠道尝试,以最合理的方式引入“减负增效”理念,提高“减负增效”质量。
如在执教“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由于学生已经深入学习过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此部分知识难度并不是很大,学生在课前自主先学实现起来更是没有任何的难度。作为引入,笔者在学生自主先学之前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目:[(-2)4 + (-5)2×(-1)9]2m×(43+37),在这道题目中,有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也有学生未曾涉及到的知识点,笔者同时列出如下问题: ①小学阶段学习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②你想到了哪些运算律?③式子中包含了哪几种运算?④你能正确计算这个式子吗?以题目和问题双重形式将自主先学任务交给学生,学生接受起来就会非常容易。在这一条件下,学生会有顺序、有逻辑地复习小学阶段学习过的运算知识,又对新课预习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学生主动预习、探究新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如,在讲到“正数与负数”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自主先学过程中深刻理解负数的意义和必要性,笔者在课前为学生出示了下述几个生活情境:①徐州2月15日当天最低气温是零下5℃,最高气温是零上5℃ ;②老师从学校出发,先是向东行走了1公里,后又向西行走了1公里;③小明一家三月份收入一万元,支出一万元。这些生活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虽然内容有所不同,但是在每一个生活情境中都包含了一个相反的量,既熟悉又陌生,以此为切入点,可以有效挖掘学生对负数的认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投身自主先学活动中去,可以起到良好的自主先学效果。
二、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切实推进“减负增效”
教师作为“双减”政策真正的实施者,肩负着传道受业和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此次“双减”政策改革波及层面甚广,从教学到管理,从内容到方式,无一不与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能力息息相关。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拥有渊博的专业学科知识,对专业知识未来发展趋势有一个更为精準的掌控力。那么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呢?
首先,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除了数学学科教学必备专业技能,教师要在日常教学空隙不断“充电”,以丰富自身的专业学科知识,教师可以阅读数学教辅书,也可以阅读与数学相关的课外书籍,了解数学专业最新学术进展。除了与本专业相关知识学习外,教师应做到广泛涉猎,诸如语文、历史、政治、艺术、心理等也都是数学教师学习的重点,教师只有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才能在课堂全方位、多角度为学生深刻解读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由衷的热爱,在此基础之上再来与学生共同探讨数学学科问题,教师的信服力就会大大增强。
其次,教师拥有的一桶水应该是“活”水。换言之,教师必须是一个具备创新意识和懂得如何去创新的教育者。数十年来,初中数学深受应试教育困扰,教师对“题海战术”深信不疑,历届教师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做题“机器”,殊不知在这一过程中,数学学科魅力从未呈现于学生面前,甚至于多数学生对数学学科带有较强的排斥心理。所以说,数学教师自身要成为一个敢于创新和会创新的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为出发点,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创新教学形式,让数学学科呈现出新的面貌,以迎合学生的喜爱。
教师在不断完善、创新和成长的过程中,其对“减负增效”的理解将不再浮于表面,对“减负增效”定会有自己的一番理解,从而切实为“减负增效”推进和落实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三、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全面落实“减负增效”
课堂是“减负增效”实施的主阵地,是实现教学最优化的主要场所,在压缩学生课外学习时间的同时,就要确保课内学习效率最优化。对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最新的教学形式给“减负增效”带来最好的指导,诸如“小先生制”“学生说题”“小组讨论”“质疑教学”等都是课堂教学优化经常使用的方法,教师加以尝试和实践,势必可以让数学课堂更具有实效。
如在讲到“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很多学生在解题中做不到规范化解题,总希望一步到位,在方程学习初期没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导致后续在解题中出现了问题无从下手,甚至于学生的方程思维并未能在学习中获得有效的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一改教师一味说教的教学模式,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进来,以“说题”形式深化对解方程思维的理解和运用。如在解4x-15=9时,教师要求学生详细说出解方程的每一个步骤,第一步:方程两边同时加上15,即4x-15+15=15+9,得到4x=24;第二步: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即4x÷4=24÷4,得到x=6。当学生一遍遍地将自己的解题过程讲解一遍,无论是听的学生还是讲解的学生都是一次再解题的过程,同时教师也可以轻松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确保学生在学习初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学生说题”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运用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它给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全面落实“减负增效”政策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四、改革课堂评价机制,积极助推“减负增效”
评价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重要的构成环节,针对以往课堂评价主体参与性差、评价形式单一等问题,笔者认为在“双减”政策快速席卷各大中小学校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以学生为主体、多元评价双重并构和实践,“减负增效”一定可以得到切实有效的推广。
对于评价主体来说,“双减”背景下评价主体应逐步由教师拓展至学生,增加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和学生自评等模式。在课堂教学以及作业完成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自我评价的标准,在做完一道题目后,學生可以询问自己:“我是否可以独立完成这道题目?”“我想到了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等,以检验做题效果。在课堂讨论参与中,学生可以询问自己:“我是否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我是否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从中收获到了什么?”等,以验证自己在课堂讨论中的收获。对于学生来说,只要教师能够给学生明确的评价标准,学生便可以在标准提示下精准地完成自我评价过程。
对于评价形式来说,除了传统的口头评价之外,教师还可以增加文字评价、图片评价和表情动作评价等多种新型评价模式。课堂作业本就是师生之间通过评价实现有效交流的重要媒介。教师可以在作业旁边以文字或图片的形式对学生给予正面的评价,让学生在每一处细节中均能够感知到来自教师的评价,以为自身的学习更好地指明方向。
对于评价内容来说,教师要从以结果为导向转变为以过程为导向,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即便是学生在做题中得到了一个错误的结果,但只要过程和思维是正确的,或者说在过程和思维中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教师都要予以真诚的评价,从而使得评价成为“减负增效”的重要保障。
五、创新作业布置形式,强化巩固“减负增效”
作业是反映学情、巩固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教学活动,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是一直以来,教师布置作业的依据主要为教材和练习,在教学完某一知识点后,随即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或者是练习册上的习题,没有任何选择和设计,学生自然对作业提不起任何的兴趣,作业在学生眼中不过是应付学习的一种形式。“双减”政策直接要求教师要减少课内作业的布置,这就对作业布置和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作业布置中一定要考虑到“质”和“量”双重因素,既要保证作业的“质”,又要控制作业的“量”。
每一个学生的学业水平均有所不同,教师在作业布置中不能以偏概全,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量体裁衣,设计出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水平。如在学习“根的判别式”后,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作业:①在不解方程的情况下,判断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1)x2-4x+4=0;(2)x2-3x+3=0;(3)5x2+3x-1=0。②关于方程x2-(k-2)x+k2=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k值,求出方程对应的两个根。③关于方程x2-(m+2)x+2k=0。(1)证明:无论k何种实数,方程总有实数根;(2)如果等腰三角形ABC一个边长a=1,另两个边长b和c分别是方程x2-(m+2)x+2k=0的两个根,求出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①属于简单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巩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运用。②属于中等题,将根的判别式与不等式联系起来,增加了考查的综合性。③属于拔高题,综合性更强,需要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后做题。此外,作业布置和设计的创新还包含诸多方面内容,诸如作业设计应做到百家争鸣、源于生活等都是创新作业的主要形式,教师结合具体内容,灵活选用多种作业布置形式,确保学生在作业环节保质又保量。
“减负增效”是“双减”背景下生成的系统性工程,它非一日而成,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长期共同努力和坚持。笔者坚信,只要一线教师敢于尝试和创新,抓好“轻负担”,做好“提质量”,“减负增效”势必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初见成效,并成为初中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有力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