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大海”,春暖花开

2023-03-27 11:25李晓莉
考试与评价 2023年2期
关键词:作文课大海作文

李晓莉

在我校“黑色星期五”的笑谈由来已久,语文老师们为改善此种情况殚精竭虑,想尽了办法。作文课上老师们滔滔不绝,学生却昏昏欲睡;写作时老师思路万千,学生却抓耳挠腮。经询问:我所带的两个班共123人,其中不喜欢写作文的学生76人,占总人数的62%;认为作文课枯燥乏味的53人,占总人数的43%。面对如此忧心的数字,我又在全年级做了一次写作案卷调查,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全年级参与调查的共计398人,其中不知道写什么的143人,占总数比36%;认为作文词语贫乏、语言不优美的138人,占总数比35%;不会安排作文结构的42人,占总数比10%;认为自己叙述不具体、不生动的75人,占总数比19%。总的来说学生在写作中存在这样的问题:记叙文——无生活经历——缺少情感——不会描写;说明文——无说明特色——缺少顺序——不会介绍;议论文——无有力论据——缺少逻辑——不会论证。

在教学成绩的压力下,语文教师也越来越多地重视作文教学,但是他们的作文课依然停留在写作理论引导、作文讲评、例文赏析这些固定的课型上。他们的作文课无序——缺失计划性;无招——缺失指导性;无效——缺失有效性。

如何改变作文课上这一导学冲突现状,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写作激情?本人做了一些思考与尝试:带领学生以实践活动为抓手,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再由此辐射到整个写作的过程中去。

一、理论依据

平时写作时,学生总是叫嚷没有内容可写,细细思之,确实挺让他们为难的,每天早起上学,晚上放学,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上课,下课,再上课……放学回家,除了写作业还是写作业。如此有规律的枯燥生活又如何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来源?中学生语文课程表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

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

陶行知先生的“做中学”理论中的“做”,指的是生活社会实践,强调在社会实践中学习,而国家“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项目的“做”,指的是基于动手做的科学探究,强调在动手做学习中掌握规律性的知识。

另外,从心理学上讲,初中学生是天真无邪的少年与成熟定型期的青年之间的过渡阶段,正处于半成熟半幼稚时期,在日益高壮的外表下,是一颗单纯幼稚又自认为勇敢成熟的心。他们缺乏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在生活的过程中,丝毫意识不到自己正在体验生活,应该积累体验经验。写作素材的缺乏、无话可说是学生写作内容空洞浮夸的主要原因。作文课上老师们滔滔不绝的理论知识乃至优秀作品的细致分析都令学生兴趣缺缺。他们向往生动、向往主动。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师预设的体验活动,训练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在教师引导下,有选择地、恰当地描绘。这样的课堂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具体实施

1. 分析作文教学目标、做好作文教学计划

在学期的教学进度安排中,每学期八篇大作文。在学期初教师应研读教科书,结合每单元的写作要求制定写作和活动计划。写作计划一定要明确写作教学训练的目的和任务,并且本学年每周的作文教学应有连贯性,使学生的写作素养在一学年的学习中得到系统训练。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作文训练中,教师针对学生写作的不同问题,提炼共性,作为作文课堂训练的目标来解决。比如,学生初次在《学写故事》的作文训练中,写作内容粗浅、情节单一、没有趣味性。于是再次写作时,我就把写作目标定为(1)写出故事的曲折性,让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2)写出故事的趣味性,让文章妙趣横生,耐人寻味;(3)写出故事的完整性,让文章严谨周密。若是初次写作某个作文类型,教师可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合理的预估,从而使教学目标的确定更有针对性。

教学目标确定后,应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程序,教程清晰是教学思路设计的第一要求,清晰的教学思路表现出来的课堂内容是有序的、层层深入的,经过精心的取舍,选择那些最有针对性、最有效的步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先向学生讲解相关的作文知识,使学生明确作文训练的重点后,再参与到教师设计的课堂实践活动中去。这样,学生在作文训练过程中就会有目的、有方向、有侧重点。如八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写作训练安排了《学写故事》这一内容,为体现教学目标的“趣味性”和“曲折性”这一特点,我在表演完成后接着引导:但是故事的发展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请大家想象,故事的主人公还会遇到哪些意外?……

但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语文活动只是作文教学的媒介,并不就是语文学习活动,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体验、记录、创作来完善学习活动。

2. 设计有目的、有意义、有效果的活动

活动的设计、组织、开展是当今语文教师从事教学的重要技能。为作文课堂设计的活动应体现作文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注意活动形式,也要注意活动内容。用形式去吸引学生,用内容去丰富学生。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人物描写方法时,先用都德的《最后一课》、朱自清《背影》的片段教学,引导学生明析人物描写应从哪些方面表现(即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使学生在活动中明确观察的内容和方向,接着我设计了“你来表演,我来猜”的活动。我先向学生介绍游戏规则,让几个学生秘密地看一看我预先用黑布包着的物品,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肢体表演向其他同学传递相关信息。请其余的学生在认真观察后猜测答案。活动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表演者的动作、神态,猜迷者的表现及當时班级中的环境气氛,活动全程让学生记录自己的心理所想,并充实到自己的写作之中。

3. 找准相关例文

根据学生写作手法不足的情况。我又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再向课本上的经典文章学习写作方法。跟课文学写作,其理论概括起来就是读写结合。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在40年代就提出:“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来的例子。”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应该转化到对语言的分析和语言形式的分析,学生可能会重新认识文本的价值,我们就能够以更新的角度、更高的视野来思考我们所面对的内容,这时候的阅读,就不仅仅是阅读了,可能还会激发我们的思考,引发我们对写作的新的理解。

通过课堂体验活动的方式,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对写作产生兴趣。通过向经典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叙事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的方法,使文章主题更鲜明。让学生有目标可循,有内容可写,有感可发,使学生学会写作文,从写作中感受到乐趣。

三、注意事项

1. 活动应围绕作文训练的目标和重难点

每一节作文课,教师不是随便拎个题目就去写的,应有目的、有计划地从各方面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观察力。活动设计也要有主题,应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教师不能上课就带学生玩,玩完后学生脑中却一片空白,不知所以。中学语文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兴趣特点、情感态度以及教材中阅读课文编排的体例、综合性学习活动安排的体例,依序在每单元阅读赏析后安排了作文训练的要求,如人物描写、作文中心、景物描写等等。这些目标是科学、合理且具有人文关怀的,应作为我们平时作文训练的指导内容。

2. 活动的安排对学生成长有指导意义

中学生应该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是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作文教学作为一项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要为这个目标的实现承担一定的责任,每一次作文教学,教师都应在活动中设计一两个触发点。激发学生对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的思考,久而久之,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例如,在“你来表演,我来猜”的作文实践活动中,我为所猜的物品——有时是一块砖,有时是一片绿叶,有时是一张纸,甚至一颗螺丝钉都设计了颁奖词,在颁奖词中,引导学生正视物品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进而启发学生由物及人形成认知,这样既教育、影响了学生,又使学生写作主题深化、升华了,对学生的影响是双效的。

写作作为一种能力,是将文体、语言、素材等方面知识综合起来,脑手并用加以成文的一种能力。如何使作文课堂从教师讲得兴高采烈、学生恹恹欲睡的矛盾冲突转化为教师主导全课,学生兴高采烈地主动参与的课堂模式;如何使学生作文课上“挤”作文变为文思泉涌、“乐”作文,教师还应从作文课的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入手。教师不仅要关注作文课内容,更要注意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笔者认为以活动课的形式带动作文课,不仅有目的地给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更提高了学生上作文课的兴趣,使学生觉得星期五值得期盼,不再是“黑色”的。

人们常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认为如果只是“面朝”,学生感受不到大海的汹涌澎湃,不会有真切的感受。只有立足大海,学生亲身体验,才能写出丰富的内容和深切的感受!我在课题实践的过程中,将“以活动带动作文课堂”的想法应用于实践。每两周组织一次作文实践活动,学生上作文课的热情空前高涨,写作内容得到极大丰富,写作能力明显提高。一些听课教师在评课时情不自禁地说:“原来作文课还可以这樣上!”

但是这种课堂形式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每节课上总有一些学生存在看热闹现象,参与热情不足,还有一些学生会过于兴奋,使课堂节奏被打乱,这些问题都应引起课堂的主导者——教师的关注。

以上就是我对解决作文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方面所产生的矛盾冲突所做的一些浅显探究,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同行给予指正。

猜你喜欢
作文课大海作文
大海捞金
一堂有趣的作文课
问大海
冬日的大海
马老师上作文课
令人兴奋的大海
作文课
Thc Composition Class作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