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兰
新课标提出“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辨析式教学是活动型课堂的需要,也是活动型课堂落地生根的途径之一。新课标建议:“强化辨析,选择积极价值引领的学习路径。通过范例分析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认识,在探究活动中拓展视野。”辨析式教学,教师根据教材或社会热点创设情境,设置辨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由初步的“辨”,到理论论证的“析”,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辨析活动中澄清模糊的认识,培养高阶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是辨析式教学在实际课堂中运用较少,主要原因是教师运用辨析式教学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学生应对辨析式教学能力比较弱。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会用一个辨析来突破重难点,作为点睛之笔。笔者在一次骨干教师培训中,在讲授“实现人生价值”时,尝试运用主题情境探究,把辨析式教学贯穿始终,融合知识建构和深度思维的培养,促成有温度、有情感的课堂的生成。本节课以社会热点钟芳蓉面对人生的一次抉择,勇敢踏上寻梦之旅为主题情境,设置四个议题:笃定理想,梦想价高;追随心灵,活出自我;坚守行动,执着圆梦;尊崇英雄,幸福奋斗。用情境来承载“析”的话题,助推“析”的活动的开展,由议题牵引辨题,引导学生在多元主体中转化,多角度深层次全面辨析,情理融合,实践课堂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知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一、优化情境选择 激发辨析
情境创设是辨析式教学的首要条件。根据维果茨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创设情境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并着眼于最近发展区,诱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注重思维的容量和思维的强度。情境创设坚持生活性、层次性和问题导向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并考虑好问题的衔接与过渡,教师围绕主题情境整体性、综合化地设计活动任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理性积极思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教学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生活。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尽量使情境真实,在现实生活中去挖掘可用的情境资源。学生“眼见为实”的丰富、生动、形象的素材,才能最大程度引发学生的共鸣。真实而有价值冲突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理性地认识世界,完成对主题的意义建构。湖南高分考生钟芳蓉选择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致力于做考古研究。她不忘初心,一苇以航,坚守理想而不忘征程远近的举动引起了社会热议。这一情境贴近学生的实际,触及学生的心灵和精神,学生乐于置身于情境明辨观点,在过程性体验中增强获得感。学生高中三年的学习即将结束,站在人生选择的关键路口,面对眼前纷繁的物质世界,面对复杂的世界格局,面临多样的选择,启发他们思考专业本无“冷”“热”,唯热爱,方笃定。“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热爱与坚持,才是青春最热烈的注脚。
时政是思政课的新鲜血液,辨析是课堂的点睛之笔,两者结合彰显课堂的生命力。思政课的时政性强,与社会热点结合,学生参与度高,分析热情深入,要在辨析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承担社会责任。钟芳蓉选择看似个人的选择,其实折射出大千世界唯有不忘初心,才能生生不息。无论是“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坚守莫高窟的事业,守住了前辈的火,同时开拓创新,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做出重大贡献。人类认识的秩序遵循从个性——共性——个性的顺序,时代尊崇英雄,我们平凡人通过奋斗也能成就出彩人生。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围绕这些鲜活而深刻的情境,生活性和时政性融合的案例,基于问题导向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浅层的评价情境到深度的人生思考,从笃定理想坚守行动,到幸福奋斗服务社会,实现知——信——行的螺旋式的上升。学生结合学科知识与自身经验辨析,自我初步的理性思维和外界交互迁移运用知识,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重建知识产生的情境,在重构认知中培养思辨能力。
二、灵活创设辨题,高效辨析
灵活创设辩题是辨析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建构主义认知论认为,学习者在头脑中建构知识的主动过程,是新老经验的双向互动的过程,原来学生可能对某個问题认知狭隘片面,而且学生由于个体差异,存在认知不平衡,辨析式教学在解决学生认知冲突中不断认可和完善知识,重构学生的思维体系,提高学生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智慧技能是运用概念、规则处理外部世界的能力,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四个类别,其中辨别是基础,利用辨题激发学生初步辨别,才能为理论论证的析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区分不同教学目标,创设相应的学习条件,促使学生系统学习,习得多种能力。
如何运用教学理论,尊重个体差异,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需要教师提高专业素养。课前挖掘教材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灵活创设辨题。从辨题内容来看可以分为:常识性辨题、政策事实性辨题、价值引导性辨题、道德两难性辨题;从辨题达成的目标来看,也可以分为基于理论观点的辨析、基于情感态度的辨析、基于行动方案的辨析。本节课教师根据热点、高考题、时政素材创设了四个关联性梯度性辩题,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
辩题1: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一些网友的“忧心忡忡”也并非“无稽之谈”,他们希望用自己的古道热肠和人生经历,让女孩实现“最优”选择,获得最“保险”的人生机遇。许多人心之所向的“美好钱途”,渐渐偏离了心灵和自然……
有些网友认为,有了“美好钱途”,就不需要“诗和远方”。请运用价值观的道理对此观点加以分析。
辩题2:获得国家勋章和囯家荣誉称号的英雄们,他们都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都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锋陷阵、顽强拼搏,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
有人认为,时代尊崇英雄,我们平凡人很难成就出彩人生,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辩题3:每当新年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从北京传遍全球的声音总是直抵人心。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要奋斗就能实现人生价值。请你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辩题4:“奋斗幸福观”意味着一种回归,是对劳动的尊重。
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和《经济与社会》综合知识分析“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这一论断的合理性。
辨题1,属于价值引导性和基于情感态度的辨析,走过贫穷和物质短缺的年代,进入物质相对富裕的时代,物质是生命和生存的基点,从理性和哲学的层面,我们不必讳言物质创造的重要性。根据社会现状和个人态度情感的差异,追求物质的合理性,但是个体的“小”存在于社会历史的“大”中,工具性物质服务于本原性的思想和精神。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发挥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作用,将物质富足与精神追求结合起来。辨题2,基于行动方案的辨析,从议题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到国家勋章的获得者,勇于担当,开拓进取。人生真正价值在于贡献,所以时代尊崇英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平凡的人也能成就精彩,也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价值。辨题3,属于政策事实性辨题,奋斗一直是习主席彰显初心,勉励人民的关键词。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时刻激励人民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要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奋斗的同时,还需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只有正确利用社会的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辨题4,基于理论观点的单向评析,注意不同模块对于同一理论观点劳动的重要性论述的整合,涉及哲学和经济知识的综合运用。辨题设置从理论观点的碎片化到知识的系统化,从静态单一思维到动态的辩证思维;从理论分析到价值引领,自我践行,培养综合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四个辨题以学科素养为导向,以单元大概念为学习的主线索,辨题环环相扣,多角度、多侧面,解决思维难点,提出学习重点,科学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
三、积极价值导向 升华辨析
价值引领作为辨析式教学的目标和落脚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根本特点是思想性。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得知,高中生的思维处于形成运算阶段,对于大部分问题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和互联网的发展,网上纷繁复杂的信息,学生难以辨识真伪,再加上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对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需要更多的思考。价值澄清理论也称价值辨析理论,价值澄清以问题和活动为载体进行指导评价,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减少价值混淆,加快价值的形成。辨析式教学在学生争议和认知偏差的问题设计论点,恰恰弥补了学生的认知缺陷,澄清认识困惑,学生解决认知冲突过程就是认可知識的课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教会学生正确对待复杂多变的物质世界,构建新认知以求得心理上的和谐和认同。
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拥有美好生活的指路航标。一个留守女孩,是通过更具有“钱途”的专业来实现家庭的“逆袭”,还是忠于内心的热爱,坚守理想?学生在价值冲突中,认识到价值观的形成与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不要过于注重眼前物质标准而忽视内心的感受,钟芳蓉是自己学习的榜样,笃定理想,梦想价高,升华了学生对热爱与工作、理想与当下的关系。时代的模范樊锦诗在“人迹稀罕的路上”领略到“迷人的风景”,由价值观的指引到探索的实践,文明需要守候,文化需要传承,学生在价值辨析中明确个人的选择和国家所需的关联,人生的深度和广度何在?幸福奋斗价值观来源于社会存在,亦是对“躺平”一族的否定,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服务于社会,引导学生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教育学生多角度、有深度的问题辨析,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明确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价值引领中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