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旭
摘 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我国在深刻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基础上,对民族工作做出的总体规划,其思想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集中体现为“五个认同”。“五个认同”是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进一步明晰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和方法。厘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有利于各族人民深刻理解党中央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方针,另一方面可以为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作出贡献。
关键词: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工作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5.057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同年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载入党章。后来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定为新时期做好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经过党中央长期的理论阐释,不难发现“五个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逻辑上高度统一,后者为前者指明方向,前者为后者奠定思想基础。
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的关系
纵观最近的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都提及“五个认同”,显而易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增强五个认同的过程,因此只有从理论上讲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容易被各族成员所理解、接受、认同。
1.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902年梁启超最早提出“中华民族”。1905年梁启超对中华民族做了现代意义上的界定,他认为中华民族一开始就不是某一个民族构成,而是由多民族混合而成。关于“中华民族”概念的具体阐释学术界主要争论集中于“中华民族是一个还是多个”。顾颉刚先生1939年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这是信念,也是事实”。这种观点在中华民族面临巨大的民族灾难之际呈现出特殊意义。其后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逐渐被学术界所认可。共同体是人们在共同条件下组成的集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把“中华民族”与“共同体”两个词合在一起,就是指中国领土内的若干民族,在数千年中华文化的滋润下,由自在到有意识的交往、交流、融合,发展到今日中华民族内部结构更为稳定,聚合力、凝聚力日趋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国家共识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国家形式的人们共同体。“意识”从哲学意义上来讲是一种特殊的人类所特有的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主观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内含历史传统、文化身份和情感认同等共识性的认识,并以各民族共同奋斗的集体记忆为基础。从心理学角度来理解认同,是一种由内在的精神归属到情绪依赖,到外在的行为参与的过程。源于对“我者”与“他者”的同一与区别的理解,使国家成为具有自身身份的人民群体组成的机构,内生一种“团体认同感”。这种“团体认同感”承载了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集体回忆,使人们获得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集体身份认同感”,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2 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明旨向
“五个认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鲜明的旨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在内心深处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从实践层面来看,是培养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政治认同的过程。文化认同即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进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构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民族认同即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使各族群众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成果,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价值前提。政治认同则包括主权国家、制度和政党的认同。政治认同中居于最高层次的是对主权国家的认同,包括既认同中国这个现代国家,又认同在历史长期演变过程中存在的曾经以“松散政治文化”为特征的“中国”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石。对制度的认同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一制度是促进各民族平等统一、共同发展的保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基础。对政党的认同即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其执政正当性取决于它所代表的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和最先进生产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政治保障。
“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它需要在理论层面上阐明清楚,并转化为普遍性认识,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可,从而充分体现出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领域的重要作用。
2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血肉之躯
认同伟大祖国,即认同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爱国主义传统是中国延绵不绝的精神基因,几千年来爱国主义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内心深处,时至今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仍然深深地影响着各族群众日常的政治行为,并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促进各民族手足相亲、互助合作。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在不同时期,爱国主义表现出了各自的特点,但始终是中华民族前进中的主旋律。从数百万年以前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方式形成对故土乡邦的依恋之情到建立起家国一体的政治组织结构,孕育出崇尚家国情怀、国家大义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再到政治上的家国一体结构,促使形成国與家近似的组织形式和管理规范修齐治平的伦理道德文化,这是古代爱国主义精神演变过程;1840年至1949年中华民族深陷亡国灭种的境地,爱国主义集中体现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从部分积极分子觉醒到五四运动后大范围开始觉醒,再到抗日战争时期全面觉醒,这是爱国主义在革命时期的传承;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建设成为时代主旋律,各族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展现出勤劳、勇敢的良好时代风貌,这是爱国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发展;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表现为各族人民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深层次统一,在一次次的大考中彰显出中国人民对祖国深厚的感情,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增添了动力和信心。
对祖国的认同促使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都以强大的精神力量而存在,反之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体现出的凝心聚力又深刻反映出个人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构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治基石。
3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之脉
认同中华民族,就是将自身自觉归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民族地区在不同时期先后接受过中央王朝的多种管理制度,伴随中央王朝管辖范围逐步扩大,各民族之间交流交往交融也随之不断深入,管理也愈加直接、具体、细密,各民族在传承、保留一定民族特点的同时,共性越来越多,形成被人们普遍认同的代表国家身份的“中华民族”。在中华民族的生成与发展过程中,尽管王朝交替,但对中国的认同感未曾改变,无论哪个族群入主中原,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即使在王朝割据时期,也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反映出民族间逐步融合的大趋势,彰显出中华民族是血肉相连的整体。
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要坚持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共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民族地区优惠政策、实行“兴边富民”战略,发动大批党员干部、技术骨干积极投身边疆多民族地区建设中,尤其是实现了新时代的脱贫目标,解决了几千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彻底改变了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精神风貌。这些民族政策,既有利于促进边疆多民族地区发展,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使国家体制和国家治理的优越性在各民族心理层面上形成一种国家象征,并深入各民族的日常经济、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同时,各民族通过参与共同的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使交往和联系不断增加,感情上的依附得到加强,促使在精神上形成对中华民族自觉认同,这种身份认同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
4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之魂
认同中华文化,就是对各民族共同构筑的精神家园的认同。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在精神层面将各民族凝结起来。中国拥有延续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深厚的文化积淀包含了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不断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价值,防止中华传统文化在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下被淡忘和摒弃;就是要赓续革命文化基因,进一步挖掘民族地区的红色文化的思想价值,以此为载体,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象化;就是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群众在革命建设、开展伟大变革的进程中形成的先进精神力量,充分发挥这种先进精神力量的社会作用,使各族群众坚定文化自信,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价值基础。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本身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同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对此应有清晰的认知,即认同中华文化与认同本民族文化并不矛盾,认同中华文化的同时应尊重民族文化差异,但绝不能刻意强化差异。
要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要在不同民族交流融合的进程中,引导各族人民正确对待差异性与共同性之间的矛盾,真正在尊重差异的同时增进共同性,促进不同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华民族自古就创造出五彩缤纷的中华文化,各民族在文化上博采众长,反映出中华文化的整体性、共同性和统一性,各民族在彼此交往、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感是最深层的身份认同,从根本上影响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5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力量之源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念、制度优势的高度认可,传达出强烈的制度自信。这种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治理中呈现出的比较优势,如在突发的新冠疫情面前,制度优势筑起的“坚强堡垒”,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都发挥了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在应对风险挑战面前制度释放出巨大的“威力”。强烈的制度自信把广大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力量之源。
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根本在于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转化为治理效能。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它能充分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满足程度决定了人们认可程度。邓小平同志曾明确地指出:“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在于对旧制度的批判,不在于其理论的阐释,而在于其实践过程中真实性的体现。新中国建立之初,社会生产生活物资匮乏,中共八大提出,要满足“人民对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还在为“温饱”而苦恼,社会主义制度不得不把重点放在增加物质和文化的供应,尽快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然而,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需求并非人民需要的全部,尤其在七十多年的发展中,生产力的大力提升解决了温饱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不断调适,更高层次、更复杂的需求日益突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供给重心则转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的十九大及时将社会主要矛盾进行调整。人们的需要在长期的制度供给实践中得到满足,从而在内心深入不断积累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这一认同有助于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磅礴伟力。
6 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障
认同中国共产党,就是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认同,既包括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必然性、合理性和合法性的认可,也包含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行为、执政能力、执政为民思想的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中,顺应历史发展规律,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确立并践行了初心使命,赢得人民的认同。随着人们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程度的增强,逐渐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赢得各族群众的大力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不仅来源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崇高的政治抱负、高尚的政治信仰、纯洁的政治品质和严明的政治纪律,更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得解决民族问题,促进了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从早期解决如何将各民族团结起来建立新国家,到改革开放后集中力量解决发展问题,再到新时代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顶层设计谋划民族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各族人民在长期实践比较中自觉形成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历史和现实证明,民族问题的有力解决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呈现新的复杂局面,尤其是边疆多民族地区在西方反华势力的蓄意煽动下,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指导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其真理性、科学性、合法性受到了质疑和挑战,此时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讲清楚尤其重要,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一环。
7 结语
实现中华民族偉大复兴的进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整合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而开展“五个认同”教育,可以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自觉意识,激发各民族爱国情怀,使其自觉自愿为国家的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增强“五个认同”,就是从根本上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20140930(001).
[2 ]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N ].人民日报,20210829(001).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