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国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大单元教学。然而,有些教师在实践单元教学时,容易将其变成“压缩饼干”式的“面面俱到”,使得教学重点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比如,进行“多边形及其内角和”教学时,多边形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并不是教学重点,重点是多边形的内角和性质如何猜想、探究、推理、证明。有些教师会由于一些细枝末节的教学内容占用较多时间,导致教学重点、难点所用的教学时间偏少,难以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具体教学时,可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对话交流,在问题驱动下追求深度教学。下面,笔者主要围绕开课阶段、“多边形内角和”探究、课堂小结等教学环节给出设计,供同行们研讨。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教师课前在黑板上先画出4个三角形备用,开课后,安排学生复习三角形及其相关概念。接着,教师将4个小三角形分别“擦去一个角”,依次将它们补成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让学生仿照三角形的定义,对这些图形进行定义,并说出它们的相关概念(边、角、表示方法等)。在此过程中,可能有些学生会“提前”说出它们的内角和、外角和,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提醒学生,后续学习的时候再进一步研究,先把多边形的重要线段——对角线定义一下,并布置一道练习题,以加深学生理解对角线的作用(可将多边形分割为三角形),实现将多边形问题向三角形问题的转化。至于教材上还提到的正多边形,教师可以将其“后置”,在小结时提及。
二、探究新知,推理证明
教师继续围绕开课阶段的几个图形(将三角形擦去一个角,补成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展开研究,提出问题:同学们,刚刚大家以三角形为基础,定义了这些多边形,了解到它们的相关概念,接下来,我们可以继续类比三角形的研究思路,研究多边形的内角和。请同学们先独立探究一下,然后小组内交流你们的发现,注意不仅要猜想出结论,还要推理、证明,因为经过证明的结论往往才是可靠的。
在组织上述教学过程时,教师要注意,学生可能会快速猜想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但是推理、证明的语句是教学难点,教师要根据学情进行必要的板书示范,而不只是利用幻灯片,将过程步骤“一闪而过”。对于平面几何教学,教师要训练学生步步有据的推理素养。
三、课堂小结,展望后续
小结问题1:本节课以三角形为基础,学习的多边形及其相关概念与三角形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小结问题2:在探究多邊形的内角和公式时,你又积累了哪些经验或思想方法?(比如,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并借助对角线将多边形分割为三角形问题进行研究,体现了转化思想。)
小结问题3:研究几何问题,有时我们还会从一般到特殊进行研究,比如我们在小学阶段就熟悉了“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那么如何定义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呢?正n边形呢?你能直接说出正六边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吗?
小结问题4:在学习三角形时,我们不仅证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还探究了三角形的外角和性质,你能说出多边形的外角和有什么样的性质吗?(如果学生在之前课堂上就提到过多边形外角和的性质,教师在这里可以一并进行回顾,如果有学生能快速给出推理证明更好。限于学情或教学时间,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多边形的外角和为定值”。)
四、关于“单元教学”的进一步思考
1.研习课标,理解教材,明辨教学重点与难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大单元教学,不少教师都在积极实践单元教学,但对课标中具体的课程内容的要求却缺少深入研读,这样仅凭“老印象”“旧经验”进行学材重组,有时虽面面俱到,却不能突出重点。如果深入研习课标中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要求,便会发现,有些细枝末节的内容只需要学生了解即可,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一带而过,无需占用太多课堂时间开展教学。教师要把宝贵的课堂时间用在教学重点和难点上。可见,研习课标中的关于具体知识点的教学要求或教学建议,结合教材内容的理解,明确单元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开展高质量单元教学的关键所在。
2.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预设对话,互动促深入
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引入新知时,可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选编生活现实、数学现实或其他学科现实。就上文提及的多边形及其内角和的教学引入来看,笔者以为,可以淡化生活现实,突出数学现实的引入。因为在多边形学习之前,学生刚学习了三角形及相关内容。教师只要稍微将教学内容进行变式或引申,就能由旧知生长出新知,让学生感受到逻辑连贯的数学内容。在新知探究环节,教师也可以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开放式问题,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经历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环节,使学生感受到在自己的思维参与下,大家一同获得了新知,既掌握了所学内容,又发展了学习自信。想来,这也应该是深度学习的一种追求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李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