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超
[摘 要]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主题。学习古诗词能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弘扬,也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是新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实践中,情境教学被认为是一种普遍有效的方法。古诗词情境教学必须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通过“融合信息技术,还原文本情境”“立足联想想象,联系生活情境”“落实语文要素,构建主题情境”等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成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情境教学是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科学、合理地运用该方法,有助于改善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现状,提升教学质量,发展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小學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现状
(一)教学手段固化,不够多元
语文教师大多有运用情境开展教学的意识,但认识不足,且缺乏理论指导,在古诗词教学中收效甚微。如在教学写景类的古诗词时,教师一般会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多媒体确实是呈现直观形象的重要手段,也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但它并不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如果只是使用图片、音乐和动画来营造古诗词教学情境,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古诗词的意境,收到相反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零散,缺乏系统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讲究知识体系的连贯和统一。但在实施古诗词情境教学时,教师往往只着眼于单篇课文,缺乏整体意识和系统思考,没有建立与大单元内容、社会生活、学生经验及其他课程资源的关联,同一主题的古诗词,甚至同一单元的古诗词在教学中呈现出零散、割裂的状态,教学效果不佳。
(三)评价方式传统,缺少创新
科学合理地进行学习评价是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设计、完善教学过程的重要举措。但受传统观念影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古诗词学业评价时大多把重点放在了知识层面,评价手段单一,评价视野狭窄,缺少创新。检验古诗词情境教学的效果,要聚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用能力、思维能力、鉴赏水平等方面的提升,还应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受到的影响。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融合信息技术,还原文本情境
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边塞诗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边塞诗人在创作时善于捕捉独特的意象呈现意境和抒发情感,如借“阴山”“大漠”“大雪”“黄沙”等描绘雄浑肃穆、辽阔苍凉的异域风貌,借“胡马”“弓刀”“金甲”等展现边关战争的惊心动魄与壮怀激烈,借“琵琶”“秋月”“美酒”等抒发戍边战士的豪迈与悲凉,等等。然而,边塞诗写作的社会历史背景与现代生活相去甚远,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理解困难。信息技术在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独特意境上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课堂教学倡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个时候任课教师就可以有选择性地把收集课堂教学所需要的多媒体资源作为一项预习任务交给学生来做,专门设立“小小编辑团”,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收集和整理古代战争和军旅生活的资料,教师负责筛选,被采用则授予整理者“最佳编辑”荣誉称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文献和观看相关影像,就能丰富对戍边战士这个特殊群体的认识,不但能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二)立足意境想象,联系生活情境
想象能帮助学生消除时空的隔阂,拉近与古诗词的距离。以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枫桥夜泊》为例,课后习题要求学生想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句诗所描绘的景象,体会其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道题的设计充分给予了学生阅读、思考和表达的空间,学生自然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细节想象以填补文本空白,串联“月落”“乌啼”“江枫”“渔火”这些感官词语想象当时环境的幽寂与冷清,抓住诗中的关键字“愁”,结合背景资料体会诗人羁旅他乡时的孤寂与惆怅。为加深学生理解,教师还可追问学生是否有过想家的经历,想家的时候心情如何,等等。通过这种联系生活情境的想象,学生就容易走进古诗词的意境,也更能体会诗人悠悠的思乡之情。
古诗词语言高度凝练、思想内涵极其丰富,经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如由柳联想到离别,由菊联想到坚贞、高洁,由流水联想到时间流逝。要想把握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就必须抓住作者的联想。以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为例,在讲解“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意境时,教师可引导让学生回顾自己乘船和坐车时看到的景象,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坐在船上看两岸青山,因为船速较快,原本静止不动的两岸青山随着烟波浩渺的长江移动起来。这样,学生就能准确地感受到这首诗中开阔、轻快的意境,同样也能体会到诗人为之惊叹的心情。
(三)落实语文要素,构建主题情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笔者认为,学习任务群就是根据单元人文主题,以单元语文要素为核心,融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搭建任务框架,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
既然学习任务群是以任务为导向的,那么,古诗词学习任务群就应包含基础任务、拓展任务和展示任务,分别指向精学课内古诗词、鉴赏课外古诗词和展示学习成果三个方面的任务。
以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古诗三首》的教学为例,该单元的人文主题为“祖国壮美山河”,语文要素为“围绕一个意思写好一处景色”。在授课时,教师可以创设“跟着古诗词游历祖国山河”这条情境主线,串起阅读、口语交际、写作三个重要的学习活动夯实该单元的学习要点,继而组织学生开展古诗词中的旅游资源专题研究,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影像等途径对祖国各地的独特风土人情进行拓展性学习。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古诗词的题材,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围绕“收集节日资料,交流节日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这些单元语文要素,创设“中华传统节日我知道成果展”主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经典诵读、书写展示、现场讲解等形式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又如,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写自己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创设“我眼中的最美乡村”评选活动这一主题情境,让学生通过上网浏览、阅读名家散文、实地走访等方式丰富对乡村的认知。
需要强调的是,古诗词学习任务群是以任务为驱动构建大单元主题情境,是一个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易到难、层层推进、辐射全员的持续性的教学过程。因此,教师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尽量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三、结语
总之,古诗词情境教学策略的选择必须立足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坚守与融合中发挥教师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寻、反复摸索古诗词情境教学的新思维与新路径,这样才能让古诗词教学朝着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目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