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行剖宫产术的麻醉方式分析

2023-03-25 04:20陈超李晓燕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4期
关键词:硬膜外血流剖宫产

陈超 李晓燕

所谓妊娠高血压,即产妇在妊娠阶段出现高血压的一种临床症状,产妇患有妊娠高血压后,可能会出现子痫、高血压合并子痫、早产等问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当前产妇在妊娠期间特有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是我国产妇及胎儿死亡的一项主要因素,在查阅文献后可知,我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发率高达10%[1-2]。在此阶段,如果孕妇不仅有高血压的症状,还伴随着尿蛋白以及水肿现象,便需要加大对于孕妇的重视,因为此时为妊娠高血压肾病,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较大的影响。且若未及时治疗以及护理,极易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影响母婴健康。现阶段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结束妊娠最佳方式便是剖宫产术[3]。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病理影响使剖宫产术的麻醉选择变得更加复杂[4]。现阶段临床在实施麻醉时多选择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但两种麻醉方式的效果却存在一定的争议,并未取得一致定论[5]。基于此,本次研究选择100 例产妇分组讨论,分析破剖宫产时行腰硬联合麻醉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12 月—2020 年12 月吉林省妇幼保健院100 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 例。观察组年龄20 ~34 岁,平均(24.21±1.33)岁;孕周36 ~40 周,平均(38.42±1.15)周;初产妇27 例,经产妇23 例;收缩压(153.27±6.51)mmHg,舒张压(114.35±4.34)mmHg。对照组年龄21 ~36 岁,平均(24.38±1.47)岁;孕周35 ~41 周,平均(38.10±1.29)周;初产妇30 例,经产妇20 例;收缩压(152.35±6.04)mmHg,舒张压(115.26±4.19)mmHg。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产妇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均知情同意,且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产妇符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断标准[6]。(2)满足剖宫产适应证。(3)产妇临床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1)存在基础型功能疾病者。(2)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3)合并肿瘤者。(4)存在精神意识障碍,无法与医护人员正常交流者。

1.2 方法

产妇入院后,均实施降压、利尿以及解痉处理,改善产妇血压,实施剖宫产术。

对照组:硬膜外麻醉。监测产妇各项生命体征后,给予面罩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实施椎管内麻醉。对产妇皮肤进行消毒,选择L1~2实施硬膜外穿刺,置入导管,随后协助产妇采取仰卧位,于硬膜外腔注入2%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麻醉平面测试。5 min 后,注入首次麻醉剂量,测试并控制组织平面T8~L3。麻醉起效后实施手术。产妇在产生直立性低血压时应进行及时处理,保持血压水平稳定。

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产妇入室后,采取常规椎管内麻醉前处理,具体措施见对照组。随后选择产妇L3~4行硬膜外实施穿刺,利用麻醉套件行蛛网膜下腔穿刺,在穿刺针进入蛛网膜下腔后实施回吸,在见到脑脊液后,回吸同时注入0.7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术后将穿刺针取出,置入硬膜外导管,协助产妇采取平仰卧位。测试并将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之下。硬膜外麻醉具体方式及其余处理措施见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1)麻醉效果。显效:术中未出现痛苦神态,表情舒适平静;有效:术中基本保持安静状态,偶尔出现皱眉等神态,对手术无影响;无效:未达上述标准[7]。

(2)不良妊娠结局。记录两组产妇术后出现产后出血、产程异常、宫内窘迫、心动过缓的例数。

(3)手术指标。记录产妇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

(4)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产妇手术麻醉前(T1),进行麻醉后1 min(T2)、麻醉后5 min(T3)时段时间点产妇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呼吸频率(respiratory frequency,RR)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例(%)]

2.2 不良妊娠结局

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不良妊娠结局比较[例(%)]

2.3 手术指标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 手术时间分别为(6.04±1.22)min、(45.36±11.29)min;对照组指标分别为(17.49±4.57)min、(63.48±14.35)min。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更短(t=17.117,P<0.001;t=7.017,P<0.001)。

2.4 血流动力学指标

对比T1时间段,两组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T2与T3时间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更为稳定(P<0.05)。见表3 ~表5。

表3 两组T1 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T1 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心率(次/min) 收缩压(kPa) 舒张压(kPa) RR(次/min)对照组 50 83.33±10.37 17.90±0.45 12.45±0.51 21.65±10.21观察组 50 83.12±10.22 17.82±0.83 12.36±0.57 21.84±10.03 t 值 - 0.102 0.599 0.832 0.094 P 值 - 0.919 0.550 0.407 0.925

表5 两组T3 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表5 两组T3 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心率(次/min) 收缩压(kPa) 舒张压(kPa) RR(次/min)对照组 50 105.34±10.64 15.97±0.11 11.03±0.33 12.13±9.58观察组 50 88.29±10.75 15.81±0.32 10.85±0.26 17.59±10.01 t 值 - 7.971 3.344 3.030 2.786 P 值 - <0.001 0.001 0.003 0.006

3 讨论

近些年我国产妇存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7]。产妇在妊娠后机体功能存在特殊状态,加之高血压等疾病,导致临床工作中麻醉工作的难度有所提升,手术和麻醉风险较高[8-9]。而腰硬联合麻醉其局部使用药剂量较小,具有较强的可控性,且平稳性较为良好,所以适合实施剖宫产的产妇[10]。因此在选择麻醉药物时,应选择高效、安全的麻醉药物[11]。另外,部分产妇由于身心功能较差,所以使用的麻醉药物不能对产妇心肺功能造成影响[12-13]。产妇在出现外界刺激,或者体位改变后心率会出现变化,血管收缩反应也会产生改变,无法维持血药浓度。所以在选择麻醉药物时,应多加注意[14]。

表4 两组T2 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T2 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心率(次/min) 收缩压(kPa) 舒张压(kPa) RR(次/min)对照组 50 98.22±10.57 16.97±0.38 11.69±0.37 14.01±10.02观察组 50 85.28±10.04 16.53±0.74 11.37±0.51 18.86±10.34 t 值 - 6.276 3.740 3.591 2.382 P 值 - <0.001 <0.001 0.001 0.019

罗哌卡因属于一种长效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其局部效果属于利多卡因的4 倍,弥散速度和利多卡因的速度相似,麻醉效果能够维持3 ~6 h。但需要注意的是,其与神经、剂量以及心脏毒性都存在直接关系,因此剂量稍大的情况下,可能使产妇出现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的影响较大。

对于产妇而言,使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不仅可以起到有效的镇痛效果,还可以帮助产妇保持肌肉放松,产妇椎管中的药物不会受到血管以及肌肉的影响,极易进行扩散,药物作用也会较为显著。但其也具有一定的问题,例如药物在迅速扩散后,会阻滞交感神经,导致产妇的循环产生影响[15]。产妇如果同时合并心功能不全或者冠心病,便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后果。而作为临床中一种较为常用的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麻醉作用时间比较短,且镇痛效果并不理想,极易产生阻滞不全,甚至出现失败。产妇在进行麻醉后,经常会选择使用大量的麻醉药物来维持产妇的麻醉效果,极易导致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不利于产妇分娩后的恢复。

所谓腰硬联合麻醉,即将硬膜外与腰麻进行联合使用的麻醉方式,该方式除了能实现腰麻优势(麻醉效果较佳、起效快,用药量少),还能实现硬膜外麻醉的优势(麻醉存在较佳的连续性、可对平面进行控制、术后镇痛效果较佳)。因此相较于连续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在临床上使用效果更为广泛,对实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其中,罗哌卡因作为常见的临床麻醉药物之一,属于长效酰胺类药物,具备麻醉与镇痛双重作用,在进入产妇机体后,可以有效抑制神经细胞钠离子通路,对神经兴奋与传导进行阻断。另外,其阻滞时间长,不会明显阻滞产妇的运动神经,持续时间较短,神经毒性反应小,可以一定上程度保留心血管中枢代偿作用。因此,在使用后,能够使产妇血压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确保后循环处于平稳情况,维持静脉血液循环正常运行。所以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进行剖宫产时,利用该麻醉药物安全性更高。腰硬联合麻醉的起效速度更快,成功率更高,能阻滞产妇神经纤维的传导;硬膜外导管可随时对麻醉效果进行补充,能够依据产妇实际情况,及时补充麻醉剂量,减少初始麻醉剂量的同时,确保止痛效果,预防出现麻醉平面不足等情况。相较于连续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药量显著减少,可进一步保障麻醉的安全性,降低毒副作用。

当前在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实施剖宫产时,吉林省妇幼保健院主要选择使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麻醉效果高于对照组[98.00%vs. 84.00%,χ2=4.396,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6.04±1.22)minvs.(17.49±4.57)min,t=17.117,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45.36±11.29)minvs.(63.48±14.35)min,t=7.017,P<0.05] ;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低于对照组[0.00%vs. 20.00%,χ2=8.274,P<0.05] ;对比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组较优(P<0.05)。

范敏[16]的研究中,选取200 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实施剖宫产处理。依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取腰硬联合硬膜外麻醉,措施与本次研究一致。对比结果,观察组血压低于对照组[(12.86±1.74)kPa ∶(15.14±2.34)kPa,t=7.819,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10.78±1.12)min ∶(15.74±1.31)min,t=28.778,P<0.05];观察组麻醉药总量少于对照组[(1.50±0.67)mL ∶(15.70±1.18)mL,t=1104.647,P<0.05]。因此得出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采取剖宫产时行腰硬联合麻醉,可以有效控制产妇血压,缩短麻醉见效时间,且麻醉量使用更少,缓解产妇疼痛感,保障剖宫产术可顺利实施。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开展腰硬联合麻醉方式,更容易进行控制,在术中临床医师可以根据产妇的临床症状,对其生理功能进行调节,即使手术时间较长,依旧能够保障麻醉效果较佳。但在进行全身麻醉时,其对麻醉管理质量较高,所以临床在进行麻醉时,产妇若为重症情况,需采取浅麻,降低药物对产妇的血管造成影响。但浅麻较易使术中产妇应激反应较重,甚至加重产妇的病情。因此在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进行麻醉管理时,应对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进行严格把握,避免术中产妇出现较为严重的应激反应。麻醉师在术中可逐步增加罗哌卡因,保障麻醉果的同时,降低药物对产妇心肌造成影响。

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1)由于此次研究选取吉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孕妇,其数量存在一定的限制,所以研究样本数量并不充足。在未来进行研究时,可进一步扩大样本的选取范围,实施多中心研究,确保结果的准确。(2)本研究在对产妇镇痛情况评估时,为保证研究的均衡性,未根据产妇孕周、妊娠次数等因素进行分组,后期研究中,可将这一因素纳入到考虑之中,获取更全面的结果。

综上所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采取剖宫产时行腰硬联合麻醉,改善显著,临床价值高。

猜你喜欢
硬膜外血流剖宫产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