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若兰,鲍 超,李建兵,张佳婧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抽动障碍(tourette syndrome,TS)是发生于儿童时期的一种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临床以反复发作的多部位不自主抽动、发声为主要特点,多起病于3~12岁,7岁左右症状最明显,男女比例为2~10∶1[1]。古籍中无本病病名的记载,但散见与本病症状相似的疾病,如“慢惊风”、“瘛瘲”、“肝风证”等[2]。《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经典著作,《内经》中对于因肝之风、血、神变化引起的疾病的症状及治疗有细致描述,此与现代抽动障碍症的病因及治疗密切相关。
吴旭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国家第四、五、六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导师,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属针灸大师承淡安先生所创的“澄江针灸学派”[3]。吴旭教授从事针灸医疗工作多年,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对于中医经典研读入微,针对本病,创立了“调肝熄风”针灸疗法,临床疗效明显。
1.1 肝风亢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风胜则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言“风胜乃摇”,风性主动,风邪通过人体皮毛腠理,侵入经络,风盛则筋急,致使肢体肌肉震颤摇动,一如临床上抽动障碍患儿的表现,即多部位、不自主、突发性的肌肉抽动。《素问·金匮真言论》云“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入肝,惊骇,筋挛”,均体现出肝气滋养于筋,而筋为连接肌肉关节,主司肢体运动的组织,肝风亢动则致筋急,筋脉拘急进一步导致抽动。小儿生理特点本为肺常不足、肝常有余,稍有外感便致肺气愈弱,肝升肺降的气机失调,进而诱发肝风亢动,临床上即表现为抽动不安。现代也有研究证实肺炎支原体感染[4]与TS发病的相关性,亦有学者认为A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能是TS的诱发因素[5]。
1.2 肝血不养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灵枢·行针》曰:“重阳之人,熇熇高高,言语善疾”,儿童的生理机能尚不成熟,在其发育过程中,阴阳相生相长,然而风邪通过体表腠理侵袭五脏,导致TS患者体内阳气偏盛、内热亢盛,若未及时干预治疗,则会导致阴阳平衡失调,气血不相顺接,进而诱发肌肉抽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灵枢·行针》云“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均描绘了火热亢盛之体的特点,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阳气本盛,加之肝亢则易致火热,火热则生风,风热相搏,伤津耗液,以致血虚,血虚则筋骨失于濡养,进而导致筋肉抽动。若热盛日久,未经及时准确诊治,亦会进一步耗伤津液,加重筋急肉的表现。
1.3 肝神失调 肝气滋养于筋,筋膜柔和又可生养于心,若肝风亢动,气机不畅则会导致神失内守,进而出现筋脉失约,肌肉抽动。《素问·六元正经大论》云“惊惑”、“惊躁”、“心神不宁,易惊而惑乱”,体现出“神”对于人体的重要性,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总体表现,既包括呼吸运动、血液循行、消化吸收等生理活动,又包括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6],为生命活动的主宰,神安于内则情志调畅,形体健康;神失内守,则焦虑不安,身心俱病。已有临床研究表明,家庭氛围不和睦、孩子长期焦虑不安、受惊吓等因素引起的心理问题[7]均与TS的发生具有相关性。TS患儿多有烦躁、易怒等肝神失调的表现,故而关切和调整TS患儿精神状况在临床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
2.1 病脏在肝,病体在筋,病志在魂 抽动障碍主要问责于肝,加之五脏与人体其他组织整体联系[8],故本病的病机关键不仅包括肝,还包括其在体之筋和在志之魂的共同作用。肝在体为筋,筋是连接关节肌肉,主司肢体运动的组织,肝风内动则导致筋肉瘛瘲,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言“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通于春气”、《灵枢·寿天刚柔》云“风伤筋脉,筋脉乃应”。肝在志为魂,《素问·宣明五气》云“肝藏魂”,《灵枢·本神》云“随神往来谓之魂”,肝所藏之魂为神中往来变化不息的部分,即怒及与怒相类之情绪和心理活动[9]。筋与魂的功能取决于肝,若肝气升发太过,肝风亢动,则致筋急;若肝藏血不足,则筋失濡养;若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则致情志失调、魂失内守,以致经筋失约,此均可引发抽动症状。
2.2 受气于心,传之于脾,舍气于肾,至肺难愈 基于《黄帝内经》的整体观念,五脏之间联系密切,本病虽然病变主要在肝,但与心、脾、肾、肺均密切相关。《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脏受气于气所生,传之于气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五脏常受病气于己所生之脏,易传病气于所克之脏,易舍病气于生己之脏,若传病气于所不胜之脏则迁延难愈[10]。心火为肝木所生,故肝受气于心。心藏神,若心神不安,则易导致肝受气而病,此即抽动患儿常有的烦躁易怒、秽语频出、兴奋多言等症状。《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脾土为肝木之所胜,故肝病易传之于脾,若肝疏泄失调,则脾运失常,聚湿成痰,症见肌肉抽动甚至累及全身,常伴腹部抽动,注意力不集中,纳少厌食,形体多瘦弱或虚胖,四肢乏力等。《素问·六节脏象论》中指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肾为肝之母,封藏于肾之精,需要依赖肝血的滋养而维持精气的充足,肝易舍病气于肾,若肝风内动,则肾精亏耗,故抽动患儿常表现为肾阴虚之象,即形体消瘦,两颧潮红,抽动无力,五心烦热。肝、脾、肾三脏俱虚,则使抽动症状进一步加重。《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有“肺其畏热,其主鼻”,肺金为肝木所不胜,肝病累及肺则病程缠绵难愈,肝气疏泄失常则肝升肺降气机失调,患儿临床表现以吸鼻、耸鼻为特征,常有鼻塞及打喷嚏,伴有多汗、清嗓等症状,故抽动患儿感冒后更易诱发抽动或加重原有症状,临床治疗中尤要叮嘱患儿家属注意患儿日常起居,防止患儿外感。
3.1 调肝熄风 本病主要为外风引动肝风,针刺治疗本病起效较快,多在短期内就能使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根据《内经》中的相关理论,如《素问·针解》言“八针驱除风邪”、《素问·水热穴论》云“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肝气急,其风疾,经脉常深,其气少,不能深入,故取络脉分肉间”,全国名老中医吴旭教授提出“调肝熄风”针法[11-13]为抽动障碍的治疗大法,吴老认为本病主要问责于肝,病机主要为肝风内动,肝主筋,故选穴可从调肝治筋[14]入手,因此选用“调肝熄风”针法,取用肝俞、太冲、合谷、阳陵泉为基本配穴[15-16]。若肝气升发太过,肝风亢动致筋急则加足三里、三阴交以充养气血,柔筋缓急;若肝藏血不足以致筋失濡养则加用血海、太溪以滋阴润筋;若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而致情志失调,魂失内守、经筋失约,则加用风池以镇肝熄风、四神聪以安神定志,共同约束经筋。对兼有心烦失眠多梦等心神不安之症的患儿常取大陵穴,配以神门、内关等宁心安神。兼有纳少厌食、面黄乏力等脾虚之象的患儿,取穴太白,辅以三阴交、足三里健脾助运。若兼有形体消瘦,五心烦热等肾阴虚损征象,则取太溪、配合肾俞等益肾滋阴。兼有鼻塞及打喷嚏或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取太渊、肺俞。亦可再根据抽动部位酌加局部穴,挤眉弄眼可加太阳、四白、阳白;张口歪嘴可加颊车、地仓;喉中声响可加廉泉、项夹脊;摇头耸肩可加肩颈、天柱[17]。
3.2 平肝养血 控制饮食为抽动障碍治疗过程中的重点,《素问·六节藏象论》言“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饮食适宜,则五味养形;饮食不当,则五味伤形。抽动患儿尤要注意饮食,宜多食滋阴养血的食物,以柔肝养筋;忌食煎炸或辛辣刺激的食物,防止津液进一步耗伤,加重抽动症状。《素问·宣明五气》云“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气味辛甘发散为阳”,《素问·金匮真言论》提到“甘伤肉,酸胜甘”,抽动障碍患儿多表现为肌肉不自主抽搐,《黄帝内经》认为在五味之中,辛甘之味对肌肉的影响尤为重要,加之抽动患儿多为体内火热炽盛,多食辛甘之物则易助长火热之气,从而加重肌肉抽动,故本病患儿日常饮食尤其要避免甜腻、厚重食物。临床上,抽动患儿大多有厌食、挑食等不良习惯,长期的饮食失常,影响脾胃功能,致脾失运化,脾主肌肉四肢,故肌肉抽动与饮食习惯不良有密切联系。同时现代研究表明,抽动症状与进食不耐受的食物后机体产生的变态反应密切相关,而禁食和少食不耐受食物可阻止病情进展甚至达到痊愈的效果[18]。《素问·脏气法时论》也提及“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体现出脾胃为后天之本,通过调理脾胃之气来加强药物作用,能够更有效地控制抽动症状,因此抽动患儿在治疗的同时要注意配合日常的饮食调控。
3.3 疏肝调神 《黄帝内经》中多次明确了调神对于疾病治疗的重要意义,尤其对于身心同病的TS患儿而言,应以调神为本、身心同治为治疗的基本原则,如《素问·移精变气论》中记载的“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的“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灵枢·本神》云“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而不收”、《灵枢·百病始生》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可见调神的一个重点便是调畅情志,一方面要帮助患儿家长正确认识疾病,嘱咐家长主动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营造出一个宽松、愉悦的生活学习环境。另一方面,《素问·宝命全形论》言:“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体现出医者在治疗要集中自身精神,同时也要注意对患儿情绪的疏导,在施治过程中注重调神,将“治神”贯穿于本病治疗的全过程[19]。《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提到的“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大,五曰知府藏血气之诊。”可见,治疗抽动障碍应以疏肝调神为主,同时配合针刺、饮食等多个方面进行治疗[20]。
患儿,男,8岁。初诊日期:2021年11月20日。主诉:眨眼、扭颈2月余,加重伴清嗓子、吸鼻子1周。现病史:患儿2月前开学后出现不自主眨眼、扭颈,症状时轻时重,遂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结膜炎”,予“妥布霉素滴眼液”滴眼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近1周受凉感冒后症状加重,并出现清嗓子、吸鼻子,于外院就诊,诊断为“抽动障碍”,予西药(具体不详)口服治疗,症状未见好转。现为求进一步治疗,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就诊。刻下:频繁眨眼、扭颈,频率为10次/min,间歇约1 h,清嗓子、吸鼻子偶作,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急躁,纳寐可,二便调。舌尖红,苔薄腻,脉弦滑。辅助检查:脑电图:正常儿童脑电图。西医诊断:抽动障碍;中医诊断:慢惊风(风痰阻络证)。治则:调肝熄风,涤痰安神。处方取穴:主穴:四神针、印堂、肝俞、风池、合谷、太冲。配穴:四白、迎香、内关、足三里、三阴交、悬钟。操作:患儿取俯卧位,常规皮肤消毒后,在其肝俞直刺约12 mm,点刺即出,不留针。然后取仰卧位,四神针、印堂平刺10 mm~12 mm,风池向鼻尖方向斜刺10 mm~12 mm,四白穴直刺3 mm~5 mm,迎香穴向上平刺6 mm~8 mm,合谷、太冲、内关、足三里、三阴交、悬钟均直刺15 mm~20 mm,采用平补平泻法,四神针中位于百会前一针与印堂为1组、合谷、太冲为1组,接电针仪,采用2 Hz连续波,留针30 min,隔日1次。治疗2个月后,患儿眨眼、清嗓子症状明显减轻。3个月后,眨眼、扭颈、清嗓子、抽鼻子基本消失,停止治疗。6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按:抽动障碍属于中医学的“慢惊风”范畴。本案根据患儿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结果,可诊断为抽动障碍,结合舌脉,辨证为风痰阻络。患儿开学后学习压力增大,加之受凉感冒史,外风引动内风,致使肝失疏泄、风气上扰、神失内守,进而筋急掣动,出现眨眼、扭颈、吸鼻等症状。针刺处方以肝俞、风池等平抑肝阳、熄风镇惊,以足三里、三阴交等充养气血、柔筋缓急,以四神针、印堂等安神定志、约束筋经。通过调肝熄风、平肝养血、疏肝调神共奏其功,调其证候。
《黄帝内经》不仅对抽动障碍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进行了论述,同时也对此病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若呼吸自然之清气,超然独处于世,精神自守,则可使筋骨肌肉协调,情志舒畅,自然预后良好,但患病后若仍不加节制,则会导致神气愈加散乱,预后较差。《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疾病的预防多体现为以下四点,“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从中可以看出中医治未病的思想,《黄帝内经》中有着关于治未病的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21-22],对于抽动障碍来说,更要重视本病的未病先防,即关注日常生活的点滴调养,若平时不注意养护,则极易复发,故本病的预防意义尤为重大。
虽然抽动障碍在《黄帝内经》中并未出现具体病名,但关于其病因病机、治疗预防等却在不同篇章中得到了详细的论述,为现代医家更好地认识及治疗抽动障碍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黄帝内经》的理论,肝为抽动障碍的主要病脏,肝风亢动导致肢体抽搐、筋肉瘛瘲;肝亢致火热,火热耗伤津液,以致血虚,不能濡养筋骨,加重抽动症状;风扰稚体,最后导致神气散乱、神失内守,出现精神不定,焦虑不安等症状。在治疗方面,《黄帝内经》首先强调缓急止动,以针刺调肝气,疏筋结;其次要注意饮食的调控,通过调理饮食,加强脾胃功能,控制抽动症状;最后尤要注意治神,把治神作为本病的治疗核心,使患者全身心得到整体调节。故目前临床对于抽动障碍的治疗,应以调肝熄风、平肝养血、疏肝调神为基本治疗原则。综上所述,《黄帝内经》对抽动障碍的论述精到且切明扼要,对现代治疗抽动障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