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内涵与特征、种类、来源、挖掘与融入原则

2023-03-22 13:39华,保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育人德育思政

祝 华,保 虎

(1.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2501;2.云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和理论、实践创新,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而思政元素是光辉思想、科学理论、实践经验、正确观念、伟大精神、中华文化的集中反应,蕴含在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思维方法、价值理念中,是课程思政中“思政”内容的“原料场”和“供给站”,对其正确理解和运用关系着课程价值引导目标的实现,影响着教师对学生价值观塑造与引导的成效,决定着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一、思政元素的内涵与特征

“思政元素”一词,最早出现于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随后被教育者们、学者们广泛研究和应用。《纲要》指出,“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1]可见,思政元素与课程思政共生同存,包括但不限于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教育资源,是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的浓缩和精华,是对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提炼,是德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内生于课程之中,与课程教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锤炼学生品格、提升学生品味、引导学生品行、形成优良道德品质的育人功能。教师通过对其潜移默化地运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大政方针、理解领导人的胸怀与担当、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为人之道及做事之理、把握知识来龙去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因此,笔者认为,思政元素是课程所固有的、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具有德育功能的单个或系列教育资源的总称,具有内生性、多样性、隐匿性、德育性等特征。

(一)内生性

课程思政不是课程与思政的简单相加,不能等同于给非思政课程加入思想政治的内容,而是将课程本身所具有的思政功能发挥出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课程承载思政”[2],每门课程都蕴含大量的思政元素,它不是课程的外来之客,而是课程固有的原料,与课程好比麦胶与小麦的关系,虽不易被发现,却又现实存在,是组成课程的不可或缺之物。思政元素不仅来自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显性教育资源,还来自于非思政课程中的隐性教育资源。它是课程与生俱来的,存在于课程的知识、价值、能力体系中,只要教师深入挖掘并恰当融入教学就可发挥其育人功能。

(二)多样性

每门课程都蕴含大量的思政元素,其内容包罗万象。既有传授做人之道的,也有揭晓做事之理的;既有体现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的,也有体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既有对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需求,也有对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期许,还有对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要求;既有对治国理政基本方式法治的信仰,也有对治国理政重要方式德治的重视;既有崇尚中华文化的,也有弘扬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既有追求健全人格的,也有提倡健全心理的;既有激励树立职业理想的,也有鞭策提高道德修养的;既有推崇劳动的,也有鼓励创新的。

(三)隐匿性

“思政寓于课程”,[2]思政元素主要包括正确的思想、政治、法治、道德、文化、精神等内容,在思政课程中随处可见,但在非思政课中却并不直观,它分散地渗透在非思政课程的知识、能力、价值体系中,既没有粗略的标题概括,也没有详细的文字述说,更没有逻辑公式判断推理,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发现、挖掘、凝练,甚至追根溯源,结合专业背景、知识意蕴、人生阅历反复推敲才能将其挖掘出来。

(四)德育性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3]在高校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中,价值塑造是第一要务。[3]近代以来,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从“三育”到“四育”再到“五育”的转变,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人才的最新需求,也展示了人才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但不论教育事业怎么发展,人才发展总体目标怎么变化,德育目标始终处于首位,地位从未发生动摇,正所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此处的“德育”,主要指对学生大德、公德和私德的培育,强调拥有仁爱之心,既爱党、爱国家、爱社会、爱他人,也爱自己。每门课程都有丰富的思政元素,每门课程都承载着育人功能,而思政元素正是开启课程德育功能的“金钥匙”。教师通过对思政元素的提炼和运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究、在参与中体验、在合作中感悟、在成功中总结、在失败中反思,增强对思政元素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引发共鸣与共情,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品格、品行和品味,引导学生养德性、育德行。

二、思政元素的种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多年以后可能会过时,可能会遗忘,但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是学生一生的财富,会让他们终生难忘。”[4]这里所说的“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指的就是对学生三观的引导、行为举止的规范,是思政元素所要达到的德育目标。“为人处世的道理”指的就是做人之道和处事之理,是对思政元素的高度概论,为教师挖掘思政元素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思政元素既包括思政课中的德育元素,也包括思政课以外的德育元素,这些元素相互交叉、交织、又相互融通渗透,共同织就了一张门类齐全、互融互通的德育网。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光辉思想、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类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过艰辛探索和经验总结,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光辉思想、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博大精深,并与时俱进,是党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行动指南,是最重要的思政元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5]5主要有:以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为活的灵魂的“毛泽东思想”;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核心内容的“邓小平理论”;以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内容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以“十个明确”为基本内涵和核心要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师通过对这些思政元素的梳理和运用,让学生领会领导人的胸怀与眼光、格局与智慧,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争做光辉思想和科学理论的拥护者、传播者,坚定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

(二)正确观念类

1.正确的世界观作为思政元素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主要包括以物质观、意识能动观、规律观、联系观、条件观、系统观、运动观、发展观、内外因观、矛盾观、量变质变观、否定之否定观、真理观、实践观、认识观、本质观、因果观、整体观等为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以“‘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生产力’”等为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6]19-158教师通过对这些观点的阐释和运用,让学生意识到世界的构成、世界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等问题,继而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指引人生前行的道路。

2.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主要包括幸福观、生死观、苦乐观、得失观、荣辱观、顺逆观,有“情怀与初心、理想与责任、担当与作为、健全人格”等观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专业知识的提炼、自身或他人经历的总结,得出这些人生观点,教导学生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3.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价值取向。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和以义利观、群己观为中心思想的符合社会主义特征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是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社会层面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统一。[7]103教师通过对标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导学生做一个正直和对社会有用的人,努力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前进的方向。

4.正确的道德观道德观是人们对某种意识形态规则的认识和立场,它以促使学生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积极吸收借鉴人类优秀道德成果为目的。教师通过对正确道德观的传输及讲解,让学生理解道德是生活的基石,是最高的法律,明白道德的评判标准,指引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做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人。

5.正确的法治观法治观是对国家、社会运行及治理原则及方式的认识,是对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而采用的手段及方法的看法。教师通过对法治观的讲解和运用,让学生了解法律、法制、法治的产生及区别;熟悉法律是准绳和最低限度的道德;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必要性;认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十六字方针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在学习和感悟中提高法治素养,守纪律、讲规矩、明底线,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三)伟大精神类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8]1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形成了彪炳千秋的系列伟大精神,筑造了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它是党奋斗历程、光辉业绩与精神状态的集中体现。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焦裕禄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7]72-73这些伟大精神背后都蕴含着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故事情节感人肺腑、沁人心脾、催人奋进。教师通过对伟大精神的解读,让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的魂,教育学生做红色精神的传承者、发扬者和践行者。

(四)璀璨的中华文化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9]164,是中华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璀璨的中华文化主要包括:以忠、孝、仁、义、礼、智、信为主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谦虚谨慎等良好品质,艰苦奋斗、勤劳勇敢、不怕困难的品德,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事业大于天的信念为主的革命文化;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积极向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师通过对中华文化的弘扬,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坚定文化自信。

三、思政元素的来源

(一)来源于课程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知识传授过程、能力培养过程

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三部曲,也是思政元素的藏身之处。《纲要》指出“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1]可见,思政元素源于课程的知识体系,又高于、深于、宽于课程的知识体系,它既存在于静态的课程知识和价值体系中,又存在于动态的体现教学方式的课程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

1.课程知识体系课程知识体系是思政元素最主要、最常见的藏身之处,也是教师最易发现的。思政元素蕴含于学科、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中,但蕴含的深度不同。有的思政元素浮于知识表面,教师通过知识的字面意思即可归纳得出,比如根据资源税的概念或征税对象,就可看出国家对“厉行节约”“公平公正”“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提倡;有的思政元素蕴含于具体知识中,需要教师精读、细看知识背后的意思,结合专业背景,查阅资料才能得出,比如营改增政策的实施,需要教师结合企业纳税实际情况细看精品国家出台该项政策的意图,提炼出“公平合理”“让利于民”等思政元素。

2.课程价值体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教学不但是将课程知识通过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过程,还是塑造学生三观、传授做人做事之理的过程,而且“传道”居于“授业解惑”之前,是师者的首要任务。存在于课程价值体系中的思政元素大多藏匿于课程知识和能力体系背后,反应某种思想、观念或精神,不易被人发现,需要教师精雕细琢,反复领悟、总结,才能将其提炼出来,并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一道被学生感悟。比如《税法学》课程中蕴含的“依法纳税”“诚实守信”“社会责任意识”“家国情怀”“公平与效率”“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等思政元素就存在于该课程的“德法兼修”价值体系中。

3.知识传授过程教师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时,其讲话艺术、逻辑思维、解释知识的方式、推理演算过程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比如教师讲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楚、层层剖析、环环相扣、论证严密、结构严谨、生动有趣,就会使学生明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提高技能”“持续学习”“精益求精”的道理,意识到谦虚谨慎做人、踏实认真做事的重要性。

4.能力培养过程教师在培养学生某些能力时,其教学组织过程、能力培养方式等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比如,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眼动脑能力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教师的示范及所学所悟自行完成某项任务,而后根据学生的完成过程及结果提炼“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踏实认真”“持续学习”“学而不思则罔”“吃一堑长一智”等思政元素。再如,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例,教师在学生学完相关理论知识后,给出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组队用所学对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感受到发现问题需“细心”,分析问题需“透彻且有理有据”,解决问题要“得当”,并感知知识“活学活用”及“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在团队合作竞争中处理好义和利、群和己、公和私、成和败、得和失等关系。

(二)来源于教学活动的主体

思政元素进课堂、入头脑、润心灵的效果是由教学活动的主体共同决定的。在教学活动中,施教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受教者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与完成者,他(她)们做人做事的方式都折射着不同的思政元素。

1.来源于施教者施教者是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创新思维、奉献社会的引路人,其外在形象和内在素养都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感染和激励学生成长。施教者良好的衣着谈吐、专业知识水平、治学态度、师德师风无不充斥着“谦虚谨慎”“踏实认真”“爱岗敬业”“持续学习”“热情服务”“明礼守信”“遵纪守法”“健康心理”等思政元素,无不影响着学生对师者的看法和对知识的理解、接受程度,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

2.来源于受教者学生是受教者,具有可塑性、依附性和向师性等特点,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教育的中心。学生在知识学习和能力锻炼过程中,表现出踏实认真、勤奋刻苦、积极参与、乐意进取、精诚合作、不骄不躁等作风,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助人为乐、乐于奉献、勤俭朴素等态度,都是思政元素的体现,也是他人学习的榜样。教师可以整理、宣传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这些为人处世之道,号召其他学生向模范学习,涵养德性、修养德行。

四、思政元素挖掘时需把握的原则

思政元素的多样性、隐匿性、内生性等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挖掘思政元素时,既要关注挖掘的广度和深度,促使思政元素形式多样、数量众多,给予教师更多可供选择的余地,又要重视挖掘的准度,确保思政元素质量过关、效果过硬,更好发挥课程育人功能。

(一)把握思政元素的广度

思政元素的挖掘,要在“广”字上做文章。思政元素源于课程的知识体系,又高于、宽于课程的知识体系,其内涵丰富、范围宽广,教师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时,要尽量考虑深层次、宽范围的思政元素,先将可以运用到本课程的思政元素尽可能多地挖掘出来,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对其筛选归类。

(二)把握思政元素的深度

思政元素的挖掘,要在“深”字上下功夫。思政元素不但范围宽广,而且底蕴深厚。只有少部分思政元素浮于知识表面,而大部分或潜伏于静态的知识和价值体系背后,或隐匿于动态的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过程中,需要教师慧眼识珠,潜心钻研课程、教材与教法,深入发掘思政元素的宝藏。

(三)把握思政元素的准度

思政元素的挖掘,要在“准”字上谋实招。好的课程思政应该是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水乳交融的产物,寓教于无形,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思政元素挖掘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着德育功能实现与否及效果的大小,因为只有准确的思政元素才能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不产生违和感,自然、隐性发挥思政元素反哺课程专业知识的积极作用。

五、思政元素融入教学需把握的原则

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1],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是课程育人的主要实现方式。每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都需要从课程内容出发,探寻思政元素与课程的融入点。[10]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要把握好适时、适度、适宜、适当原则,从融入时机、融入数量、融入方式和融入地点四个方面使课堂教学不仅有深度和高度,还有温度,让学生不但听得懂,还愿意听,不但能接受,还愿意接受。

(一)融入时机要适时——常规常态与突发、应时应景相结合

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时机可以是事先预计好的,也可以是突发的,但不论是“有备而来”,还是“不速之客”,都要把握好适时原则。常规常态情况下融入的思政元素,就是教师通过对学科、专业、课程的把握,在教学活动开展前就已经梳理好并准备应用于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这些元素将按照教师的规划有步骤、有顺序地融入课堂教学活动。突发情况下融入的思政元素,是在教师事先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的,比如某堂课巧遇国家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课堂停电、学生迟到、玩手机、接电话等情况时,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突发情况巧妙融入相关思政元素。具体而言,如遇到国家传统节日时,教师可以结合专业知识给学生讲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及纪念歌颂的人物或节日背后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从人物或事件中了解传统节日的意义及所要弘扬的精神,增强对这些典型人物的理解与认可,号召学生学习这些精神;如遇7月1日、8月1日、9月18日、10月1日等重要纪念日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这些纪念日的主题、人物事件及被定为纪念日的原因等,让学生感受当下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缅怀历史、致敬先烈、砥砺前行;如遇课堂突然停电,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西南联大没电时学子们依然勤奋学习的精神,或讲解他们自己或父辈或祖辈们遇到的停电情况,让学生感受我们生活的变化,感受美好生活与勤劳奋斗的关系,感受社会责任与担当;如遇学生上课迟到、玩手机、打瞌睡、接电话等违反课堂纪律及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行为,教师可以此为例,引导学生拥有时间观念,树立规矩意识、纪律意识、集体意识。总而言之,常规常态情况下融入的思政元素将按照教师的预期发挥德育功能,突发、应时应景情况下融入的思政元素因时而成,顺应自然,更易走进学生心里,两者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二)融入数量要适度——一个核心贯穿与多个碎片印证相结合

每门课程都有大量的思政元素,但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融入思政元素,也不是融入的思政元素越多越好,思政元素的融入数量要恰到好处,把握好适度原则。教师可以从大处着眼,结合具体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功能,整体性地选取能体现中心思想的一个核心思政元素,又可以从小处着手,从不同教学单元中找出与核心思政元素相互印证的其他多个思政元素。比如宪法学课程的核心思政元素是宪法法律至上,多个碎片思政元素包括民主与法制原则、纪律和规矩意识、底线思维、依法治国理念等;税法学课程的核心思政元素是德法兼修,多个碎片化思政元素包括依法纳税、税收的固定性无偿性强制性、公平与效率、创造创新、责任与担当、诚实守信、提高技能等。一个核心思政元素贯穿于整个课程的价值目标体系中,是课程德育功能的“统帅”;多个碎片思政元素分散地存在于多个知识单元中,是课程德育功能的“士兵”。两者相互融通、分工协作、同向发力,共同达到课程特有的育人效果。

(三)融入方式要适宜——直接融入和间接融入相结合

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方式可以是平铺直叙的直接融入,也可以是借助素材的间接融入,具体采用哪种方式需要教师根据知识重要度、难易度、育人效果、时间分配等因素综合考量。

思政元素直接融入教学需要教师仔细斟酌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匹配度、契合度、融合度,做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效衔接和有序对接,将思政元素以浸润、引流、滴灌的形式贴切、自然、无声地融入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耳濡目染和不断熏陶中自我意识、自我发现、自我感悟知识所体现的思政元素。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对思政元素和课程知识的接受度、适应度和认同度,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对自己德育效果和德育目标的达成度等情况适时对思政元素作出调整。

思政元素间接融入教学需要教师结合课程知识选取既例证课程知识又蕴含思政元素的素材,让学生通过对素材的查阅和理解,揭示或感悟素材所要表达的思政元素。在素材的选取方面,做到正面素材与反面素材并用,既培养学生的民族、专业自豪感与自信心,又警示学生居安思危、创新创造、勇于担当。一方面,从正面素材中明确优势,树立自信。比如,以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新冠疫苗研发及率先使用等事件为例,让学生感悟到党的坚强领导、人民的众志成城意志及攻坚克难精神、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思政元素;以华为事件及孟晚舟回国为例,让学生感悟拼搏、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及正义与道义的力量。在感悟中增强民族荣誉感、自豪感、正义感,提升民族战斗力、向心力、凝聚力,产生爱国情和报国志。另一方面,从反面素材中发现不足,明确责任。比如,以三鹿奶粉、代孕、偷税等事件为例,警示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光明磊落、遵纪守法、勤俭节约、道德高尚的人;以我国每年需要依靠进口的芯片等现实问题为例,让学生明确我国发展中的不足与短板,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及自身特点,找到可以探索、发力、研究的方向,树立忧患意识,激发创新勇气,强化担当精神,知耻而后勇,知弱而图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深耕细作,有所作为,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融入教学的结合点要适当——把握共性与突出特色相结合

所有课程都有育人责任[1],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既然都是课程,也都具有育人功能,那么其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结合点就有共性规律、共性逻辑可循;所有课程是对不同课程的总述,既然不同课程的课程名称、课程所属学科、专业、知识结构不同,它们在人才培养中的德育目标也不同。因此,要使各门课程协同育人,就需要教师在选取融入教学的结合点时,既把握共性又突出特色,做到两者相结合。

1.共性结合点的把握把握共性结合点是每门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时都可以采用的基本方式,教师可以从以下角度探寻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结合点:结合学科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融入体现专业认同、学科自信、人文精神和时代价值的思政元素;结合学科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融入理解职业精神、遵守职业规范、树立职业理想、拥有责任与奉献意识等思政元素;结合影响学科形成及发展的创始人、重大贡献者、科学家等关键人物,融入理想与责任、初心与情怀、精神与品质等思政元素;结合推进学科进步的重大事件、科技成果,融入国家大政方针、尊重规律、吃苦耐劳等思政元素。

2.特色结合点的选取我国课程思政的实践中,出现了同一高校的不同课程运用相同思政元素的情况,这难免会使学生产生视觉、听觉疲劳甚至厌恶心理,也背离了所有课程协同育人的初衷。专业课程由于学科领域差别较大,思政教育的比较优势和发挥的方式也应“因课制宜”。[11]不同课程、不同层次高校、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地域高校对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不同,其德育内容和实施方式也应有所区别。因此,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学科定位、专业划分、德育目标、知识特点等情况,结合学生所在高校层次、类型、地域特点、发展定位等因素选取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特色结合点。

首先,教师要依据《纲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1]的要求,根据课程所属专业及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与功能来确定课程的德育方向,找准德育目标实现的发力点、结合点,从而与其他专业、其他课程的育人功能相区分。

其次,教师可以搜集具有本地、本校文化特征的事物或发生在本地、本校的先进事迹。具有本地、本校文化特征的事物可以便于学生了解、发扬、传承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发生在本地、本校的先进事迹越易被学生相传,也越易感染学生,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结合点更易砥砺学生的家校情怀,对家、校产生自信心和自豪感,产生共情与共鸣,激发使命担当。

最后,教师可以立足学校层次和类型,结合学校培养人才的类型、方式、人才应具有的能力等情况选取具有本校特色的结合点,这些结合点便于学生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与喜爱、凝聚力和自信心。

思政元素是课程育人的聚焦点。从学理上搞懂弄清思政元素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包含的种类、存在的居所、挖掘与融入教学的原则,才能在实践上做实做准做优课程思政建设,实现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的深度融合、与课程能力的融通、与课程价值的融汇,将思政元素包含的理念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通过思政元素德育功能的发挥和实现,培育德才兼备、知行合一、思行并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育人德育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思政课“需求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