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辉 王东海
(南京邮电大学,江苏南京 210023)
体育锻炼对人类身体、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已得到科学证实,这为人类应该从事体育锻炼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但是,即使有这些充足的理由,人类还是会在体育锻炼方面出现回避、开始、坚持、放弃等多种行为和行为变化。要理解人类在体育锻炼方面出现的行为和行为变化,需要借助动机理论,因为外显的行为与内隐的动机戚戚相关。动机理论主要研究影响人类行为或行为变化的因素,为干预人类行为提供思考路径和干预策略参考。有关体育锻炼的动机理论主要借鉴了竞技运动领域的动机理论,该领域的动机理论主要指向实现成就目标,例如促进参与、提高水平、获得胜利等[1]。而大量源自公共卫生、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等领域的动机理论,则为理解人类在体育锻炼方面出现的行为和行为变化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视角,例如习惯、冲动等非意识影响因素和体力努力最小化的进化趋势等[2]。此外,测量分析方面的创新已经将影响行为的动机理论从静态描述进展到了动态描述,并承认不同动机在长期性的行为维持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3]。动机理论的多元化表明,影响人类行为和行为改变的因素是多元的、动态的、复杂的,各类动机理论并非相互排斥、泾渭分明,而是互有补充、联系紧密,借助对多元动机理论的分类梳理,能够明晰不同类别动机理论的优势与不足,可以为制定和完善体育锻炼促进策略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基于社会认知的动机理论认为,行为是由意图所驱动的,而意图是基于人类对该行为的期望和价值判断。基于社会认知的动机理论采取动因性观点,认为人类是积极主动的决策者,具有利用意图指导自己行为的内在驱动力,行为是人类经过反思进行理性决策的结果[4]。意图是进行行为预测的主要考虑因素,意图既包括对实现某种成就的目标设定,也包括对实施某种行为的可能性的看法,意图包括方向和强度两个方面[5],当应用于体育锻炼促进时,意图方向代表了是否进行体育锻炼的决策,意图强度则代表了是否进行体育锻炼的承诺水平。基于社会认知的动机理论强调了意图对行为的预测作用,但大量的实证研究却发现存在“意图—行为差距”,即仅有意图并不一定会导致行为的发生,譬如意图的难度、具体性、计划性和监测性等问题,都会对行为是否发生产生巨大影响,因此行为不能仅由意图来可靠地进行预测[6]。基于社会认知的动机理论对体育锻炼促进的最大启示在于,可以借助意图强化的干预策略来促进体育锻炼的行为开启和维持。
健康行为动机理论是最具代表性的基于社会认知的动机理论。人类从事体育锻炼的最为显著的意图是追求健康,健康行为动机理论就是基于此而构建起来的。健康行为动机理论将体育锻炼的行为划分为两个独立的过程:意图阶段与意志阶段。健康行为动机理论认为,当人类从意图阶段向意志阶段转化时,存在多种认知影响因素可能会促进或阻碍体育锻炼的意图方向和意图强度,进而影响是否将体育锻炼的意图转化为体育锻炼的行为[7]。在意图阶段,首先,人类会对进行体育锻炼和不进行体育锻炼的影响进行预期认知,这是一种有关“成本—效益”的权衡评估,因此健康行为动机理论非常强调构建体育锻炼与健康之间、缺乏体育锻炼与健康风险之间的联系,以帮助人类形成体育锻炼有益健康、缺乏体育锻炼增加健康风险的社会认知;其次,人类会针对所要进行的体育锻炼任务进行自我效能感的评估认知,更强的自我效能感通常会导致更强的体育锻炼意图。如果人类能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之于健康的益处、不进行体育锻炼之于健康的威胁风险,并具备完成体育锻炼任务的自我效能感,则可以形成强烈的体育锻炼意图。在意志阶段,虽然人类已经开始按照体育锻炼意图启动了预期的体育锻炼,但要确保体育锻炼的顺利进行,需要人类进行意图的强化。首先,人类需制定体育锻炼计划来控制体育锻炼过程,体育锻炼计划主要涉及何时、何地及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制定体育锻炼计划的意义在于,可提供一套用于监测体育锻炼的监控反馈机制;其次,人类需要制定应对计划来调整体育锻炼过程,应对计划主要涉及预期障碍以及如何克服预期障碍,应对计划作为体育锻炼计划的替代方案,目的是运用替代方案的方式来提高自我效能感,以使体育锻炼计划虽有改变但不至于流产[8]。
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也是影响较大的基本社会认知的动机理论,认为人类根据长期利益做出行为的能力源自各种复杂的生物、认知和社会因素[9]。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将体育锻炼分为动机前阶段和动机后阶段,并对两个阶段的潜在影响因素进行了解释。动机前阶段是产生意图的阶段,意图强度、关联性信念和时限性评价,会对体育锻炼意图的产生和发展产生实质性影响[10]。意图强度指向计划进行体育锻炼的承诺水平;关联性信念指向是否认可体育锻炼与预期效益之间存在联系(例如是否认可体育锻炼与降低慢性病风险之间的联系),关联性信念越强,体育锻炼意图就越强;时限性评价指向对体育锻炼之于预期效益的重要性的价值感知(例如降低慢性病风险有多重要),价值感知越重要,体育锻炼意图就越强。在动机后阶段,自我调节能力、行为倾向性(和环境中的时限性突发事件会影响意图向行为的转化。自我调节能力指向个体努力调节体育锻炼行为的能力,需要同时依赖人类的认知能力和生理能量,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按照体育锻炼意图进行体育锻炼的可能性就越高。以往进行体育锻炼的的经历和习惯(例如体育锻炼频率)、环境中是否存在促发进行体育锻炼的线索(例如朋友的支持、体育锻炼场地的便捷性、可用性、安全性等)、内在生理冲动(例如疲劳状况),会影响进行体育锻炼的行为倾向性,行为倾向性越明显,体育锻炼意图转化为体育锻炼行为的可能性就越高。自我调节能力和行为倾向性对人类产生体育锻炼意图并将其转化为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程度,取决于人类对进行体育锻炼的预期“成本—效益”评价,而预期“成本—效益”评价会随着环境的变化以及时限性的延长而贬值[10],例如,当人类在当前环境中很难发现支持进行体育锻炼的线索,体育锻炼的感知益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时,可能就需要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方能促进体育锻炼的行为开启和维持。
基于人本主义的动机理论强调获得自我实现,获得自我实现的内在驱动力驱动着个人进行某种行为并努力发挥出全部潜能。基于人本主义的动机理论将行为的动机归结为对获得自我实现的刻意追求,人类是积极的自主决策者,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行为来获得自我实现,例如,通过学习、实践或体验等行为来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从而满足自我成就感、内在成长和自我完善,继而影响人类继续执行行为并努力比以前做得更好,而获得自我实现的动机具有自决性[11]。
自我决定理论是目前研究最为深入、应用最为广泛的基于人本主义的动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认为行为受内在自主动机和外在受控动机影响。内在自主动机源自内在追求,如享受乐趣、获得成就感等;外在受控动机则源自外部压力,如希望获得外部奖励、避免外部施加的惩罚等。虽然内在自主动机和外在受控动机都能促发人类进行体育锻炼,但当外部压力不再存在时,外在受控动机促发的体育锻炼很可能就会停止,而由内在自主动机促发的体育锻炼则更有可能得到长期维持[11]。自我决定理论指出,动机可以采取外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和综合调节来予以强化[12]。外在调节针对外在受控动机,通过设置外部奖励或惩罚来促进行为动机。内摄调节针对内在自主动机,通过引导促发个体产生诸如追求乐趣、避免内疚、获得成就感等内化的理念和价值观来促进行为动机。认同调节也针对内在自主动机,是借助诸如社会责任、文化认同、精神信仰等更深层次的内化理念和价值观来促进行为动机。整合调节则是综合运用上述三种调节方式来促进行为动机。早期的自我决定理论认为,这些动机调节形式构成了一个连续体,某些类型的调节在一端会导致更多的内在自主动机,而在另一端会导致更多的外在受控动机。但近期的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类是否进行体育锻炼既受内在自主动机的影响,也受外在受控动机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对内在自主动机进行调节还是对外在受控动机进行调节,都需要进行整合调节,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促发体育锻炼的行为开启时,调节内在自主动机和外在受控动机都非常重要,但在维持体育锻炼的行为时,调节内在自主动机的重要性要高于调节外在受控动机。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内在自主动机的产生与人类的社会认同感、自主性和自我效能感这三种基本心理需求有关,社会认同感是指被社会和他人接受的心理需求,自主性是指根据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进行自主控制、自我管理以及自由进行行为决策的心理需求,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相信自己具有参与和执行所决策行为的能力。如果人类的这些心理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就会形成强大的内在自主动机,从而使得体育锻炼的行为维持更容易得到实现。
基于双过程系统的动机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受到反思过程系统和自发过程系统的影响,其中自发过程系统主要考虑了影响人类行为的无意识和快乐决定因素[13]。对于人类而言,有些行为是经过反思熟虑的,需要借助认知努力和理性决策的过程才会产生,这些反思后的行为往往是相对理性、积极和有益的;而有些行为则是瞬时自发产生的,即行为的产生不需要反思熟虑,不需要借助太多认知努力和理性决策的过程就可以产生,这些自发产生的行为既可以是理性、积极和有益的,也可以是冲动、消极和无益的。基于双过程系统的动机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必然会受到自发过程系统的影响,除非他们拥有足够强大的内在自主动机和自我调节能力来抑制自发过程系统[14]。基于双过程系统的动机理论认为,自发过程系统会更早、更容易、更普遍、更深入地影响人类行为,进而对反思行为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自发过程系统是一种对行为与行为线索或行为属性认知的关联记忆,关联记忆促发自发过程系统,规律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被认为是在体育锻炼与触发体育锻炼的行为线索之间形成了关联记忆。同样,趋近或回避体育锻炼的倾向被视为是人类对体育锻炼行为“有益或无益”属性认知的关联记忆的表现[3]。体育锻炼可能受多种自发过程系统的影响,这些自发过程系统虽有不同但却密切相关。
享乐主义理论是基于双过程系统的动机理论的典型代表,享乐主义理论将影响行为的动机分为享乐动机和反思动机,认为追求享乐的动机会对人类的行为产生自动吸引。享乐主义理论着重强调了社会环境触发因素(行为线索)对享乐动机和反思动机的影响,认为享乐动机受意欲趋近或回避体育锻炼的直接的、不可控制的感觉或“冲动”的影响,这里的感觉或“冲动”主要是指具有遗传特性的追求享乐的自发倾向,即人类普遍具有追求快乐避免不快乐体验的倾向,人类会基于对过去体育锻炼的快乐或不快乐体验,而自发趋近或自动回避体育锻炼,认为反思动机受体育锻炼体验、体育锻炼期望以及体育锻炼价值认知的影响。享乐主义理论指出,享乐动机和反思动机可能会对行为有同向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行为将受享乐动机和反思动机的同向影响而得以有效推进,然而,享乐动机和反思动机更多时候是相互排斥和竞争的,在这种情况下,行为将受享乐动机和反思动机的逆向影响而变得困难,是否开启行为的决策将取决于享乐动机和反思动机的相对强度、自我控制能力和社会环境触发因素的显著性[15]。如果人类的反思动机很强、自我控制能力很强而且没有什么抑制体育锻炼的社会环境障碍,那么人类就会趋近体育锻炼;而如果人类的享乐动机很强、自我控制能力很弱而且存在抑制体育锻炼的社会环境障碍,那么人类就会回避体育锻炼。享乐主义理论指出,享乐动机具有普遍性、根植性和高强度的特征,因此必须借助增强反思动机、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强化社会环境触发因素等手段来减弱享乐动机对体育锻炼的负面影响,增强反思动机和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往往需要耗费大量认知努力和生理能量,因此,借助强化社会环境中的触发因素、减弱社会环境中的抑制因素来增加体育锻炼的机会,是值得特别关注的方面。
体力努力最小化理论则从生物进化的角度阐述了自发过程系统和反思过程系统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体力努力最小化理论指出,人类已经进化到了避免不必要的体力努力以保存能量用于生殖活动和身体维护的阶段[16]。但值得注意的是,就行为影响而言,体力努力的程度既包含实际付出的成分,也包含感知付出的成分,这种对体力努力的感知既可能是自发产生的,也可能是反思后产生的,或者兼而有之。体力努力最小化理论假设体力努力是一种需要避免的感知成本,这种对体力努力的感知成本会导致人类自发倾向于回避需要付出体力努力的行为(其中就包括体育锻炼)。体力努力最小化对人类行为的自发吸引会对体育锻炼产生深刻的影响,而影响的程度会因人的情感与感知、体育锻炼的性质与特点以及社会环境中是否存在体育锻炼的行为线索等因素而异。体力努力最小化理论认为,依据个体的情感与感知、体育锻炼的性质与特点、社会环境中是否存在体育锻炼的行为线索,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自发评价和反思评价,自发评价是指当体育锻炼的概念在头脑中被激活时,人类会不由自主地迅速产生快乐或不快乐的体验评价,反思评价是指人类对体育锻炼的总体快乐或不快乐、预期感受以及预期益处进行反思性判断[17]。自发评价和反思评价的相对状况,决定着产生趋近或回避体育锻炼的行为决策和计划,而自发评价和反思评价的相对状况,依赖于对体育锻炼所需付出体力努力的成本感知水平,体力努力的成本感知水平越高,越会倾向于回避体育锻炼,体力努力的成本感知水平越低,越会倾向于趋近体育锻炼。
基于行为维持的动机理论认为,动机可以分为启动性动机和维持性动机,启动性动机是激发某种行为发生的动机,维持性动机是维持某种行为得以持续的动机。基于行为维持的动机理论认为,人类在任何时刻都会有多种行为选项可供选择(体育锻炼只是其中一种行为选项),而具体进行哪种行为往往是由最具行为潜力的行为选项决定的,而行为潜力受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氛围和物理环境)、积极行为体验等因素的影响,例如相同或类似的社会环境、过往积极的行为体验等都会增加某种行为的行为潜力,这同时也意味着,在这种情况下,要改变某种行为会变得困难。基于行为维持的动机理论对体育锻炼促进的启示主要在于,对于尚未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来说,需要利用改变社会环境、消除消极的行为体验、提升积极的行为体验来减弱久坐不动的行为潜力,进而使得体育锻炼行为得以启动;而对于已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来说,则需要充分利用相同或类似的社会环境、积极的行为体验来增强体育锻炼的行为潜力,进而使得体育锻炼得以长期维持。基于行为维持的动机理论指出,维持体育锻炼行为需要考虑以下影响因素:维持性动机、自我调节、资源、习惯、社会环境。维持性动机是人类基于自身的认知、价值观而产生的对维持某种行为的刻意理由。自我调节是指人类在行为与目标或意图不一致时,通过积极的自我监测、行为调整来有效实施行为维持的策略。资源是指人类为维持某种行为所需具备的心理和生理能量资源。习惯是指人类在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建立起来的关联性[18],习惯对于维持行为而不依赖自我调节是至关重要的。社会环境对行为维持也至关重要,因为人类倾向于维持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而适合某种行为的物理环境的可获性和可用性也对维持行为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基于行为维持的动机理论认为,人类至少需要一种维持性动机来保障体育锻炼行为的持续进行。通常情况下,最初的体育锻炼会在启动性动机高企和体育锻炼机会众多的情况下发生,但随着启动性动机的减弱以及伴随其他优先事项而出现的体育锻炼机会减少,自我调节对维持体育锻炼行为而言就变得愈加重要。在相同或类似的社会环境下,人类从事体育锻炼的频次越多,体育锻炼就越有可能成为一种习惯(体育锻炼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联性被强化),这也意味着继续维持体育锻炼的行为决策将会需要更少的自我调节,从而节省大量的心理、生理能量资源并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体验,而社会环境如果能够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机会,则无疑会大大提高维持体育锻炼行为的可能性。
影响人类行为的动机是多元的、动态的、复杂的,基于不同的理论前提与假设,多元动机理论对人类行为与动机的关系理解是有差异的。基于社会认知的动机理论认为,行为是由意图和基于期望和价值的理性驱动的;基于人本主义的动机理论认为,行为是由获得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驱动的;基于双过程系统的动机理论认为,存在着影响行为的自发过程系统和反思过程系统;基于行为维持的动机理论认为,启动行为的动机与维持行为的动机是不同的。多元动机理论虽有差异,但也有很多共通之处,借助多元动机理论的相互补充,可以深化人们对体育锻炼的行为与动机关系的理解,这对完善体育锻炼促进策略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