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鞍山申东遗址2019年度发掘简报

2023-03-21 03:40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东南文化 2023年1期
关键词:圆唇素面夹砂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内容提要:2019年2—6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申东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425平方米,发现大型灰坑H5。出土遗物丰富,有陶器、原始瓷器、硬陶器、石器、小件青铜器等,年代为西周晚期。此次发掘为研究两周时期皖南沿江地区考古学文化提供了新资料。

申东遗址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经开区银塘镇前进村小安村民组(图一),为长条形台地,两端高,中间低,总面积约5 4330平方米。遗址地处山前平地,西距长江直线距离约5千米,北距采石河约1.3千米,东北有一座无名小山。因开发区基本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1—2012年度[1]、2018年度两次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2019年2—6月,为配合马鞍山市红星中学整体搬迁工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三次抢救发掘。本次发掘共布10×10米的探方4个,编号为T0202、T0204、T0404、T0402,5×5米的探方1个,编号T0503,发掘面积425平方米(图二、三)。

图一//申东遗址位置示意图

图二//三次发掘位置及本次发掘探方分布图

图三//申东遗址2019年度发掘总平面图

一、地层堆积

此次发掘区域位于遗址东部边缘,地表上原有房屋,拆迁后地层堆积有所破坏。现以T0202南壁剖面为例说明地层堆积情况(图四)。

图四//T0202南壁剖面图

①层:表土层。厚0.05~0.1米。灰褐色土,土质较硬,夹杂黄土块和建筑垃圾,包含有少量陶片及细碎的红烧土颗粒。

②层:黄褐色土。距地表 深 0.1~0.85、厚 0.35~0.8米。土质紧密,夹杂有少量红烧土颗粒,出土陶器多为夹砂陶,有少量硬陶和原始瓷片,可辨器形有鬲、豆、盆、罐、钵等,纹饰以绳纹为主,其次有附加堆纹、按窝、梯格纹等。

③层:灰褐色土。距地表深 0.2~0.8、厚 0.1~0.6米。土质紧密,包含有大量的红烧土颗粒以及草木灰、兽骨等。出土陶器多为夹砂陶,其次为泥质陶,硬陶和原始瓷的比例较小,可辨器形有鬲、鼎、甗、簋、豆、刻槽钵、盆、拍、垫、网坠、纺轮等,纹饰仍以绳纹为主,另有附加堆纹、按窝、弦纹等。

③层以下为生土。

二、遗迹

此次发掘遗迹较少,主要有灰坑10个、灰沟1条(图三)。

(一)灰坑

共10个。大多数灰坑,包含物很少,灰坑平面形状多呈椭圆形。其中H1、H5、H6、H8开口于①层下,H2—H4、H7、H9、H10开口于②层下。现以H5和H7为例说明如下。

H5 跨四个探方,分别是T0202东北角、T0204东南角、T0404西南角、T0402北半部,并延伸至探方T0402东隔梁。开口于①层下,距地表深约0.15米,打破G1、H7、②、③层及生土。平面为不规则椭圆形,壁较陡,弧底,底部较为平整光滑,随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发掘部分长 11.2、宽 8.1、最深1.65米。坑内堆积共分两层:①层为深灰色土,厚0.45~1.05米,含少量红烧土颗粒,土质较硬,出土大量陶片及石器、铜器、原始瓷器、印纹硬陶器等,另有少量石块及炭粒;②层为灰黑色土,厚0.35~1米,土质松软,夹杂大量炭屑和红烧土颗粒,出土陶片较①层少,遗物有石器、铜器、陶器及原始瓷器、印纹硬陶器等(图五)。

图五//H5平、剖面图

H7 位于T0404中部偏东,部分深入东壁外未发掘。距地表深0.05~0.5米,开口于②层下,被H5打破。已发掘部分呈不规则椭圆形,最长 5.1、最宽 4.85、深0.80~1.2米。坑壁较陡且粗糙,无明显加工痕迹,弧形圜底,底部较为平整(图六)。填土灰黑色,土质较松软,夹大量炭屑和陶片,并有少量红烧土颗粒,出土较多的陶片及少量石器。

图六//H7平、剖面图

(二)灰沟

仅发现1条,编号G1。

G1 分布于T0204、T0202的中东部,北部延伸到T0204北壁以外,东部部分伸入T0202东壁和南壁。开口于①层下,被H5打破。已发掘部分长6.5、宽1.4~1.7、深约1米,横截面略呈梯形,底宽约1.05米(图三)。沟内填黑色淤泥,土质致密,黏性强,包含红烧土颗粒、炭屑等,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等。

三、遗物

本次发掘出土遗物包括陶器、原始瓷器、印纹硬陶器、石器、铜器等。绝大部分出土于H5。陶器数量最多,有少量的原始瓷器和印纹硬陶器,铜器为小刀、镞等小件器物。石器有砺石、石锛、石斧等,数量不多。

(一)陶器

陶器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较少;有黑、灰、红褐三种,早期以黑陶、灰陶为主,晚期则以红褐陶为主;器形主要有鬲、罐、钵、豆、甗、盆、刻槽盆,其他还见有纺轮、拍、垫、网坠等生产工具。器表多流行绳纹,另有附加堆纹、按窝、贝纹、云雷纹、弦纹、方格纹、回纹、梯(方)格纹、叶脉纹及刻划纹等几何纹饰(图七),少量陶器素面。

图七//部分陶片纹饰拓片

鬲 数量较多,多残。多数为夹砂陶,极少数为泥质陶,陶色主要有红褐、灰黑色,多饰绳纹或间断绳纹,少量为素面。经修复的完整器共20件。现将其分为素面鬲和绳纹鬲两类分别介绍。

素面鬲 完整器5件。均为夹砂褐陶。侈口,折沿。据裆部形态分为两型。

A型 弧裆鬲。3件。圆方唇。H5②︰35,微鼓腹,柱足较高,稍外撇,足窝较深。足面有明显的刮抹痕。口径14.2、通高13.6厘米(图八︰1;封二︰1)。H5②︰40,弧腹,高弧裆,深足窝,足跟近平。器表经过刮削、抹光。口径12.8、通高13.4厘米(图八︰2)。H5①︰24,弧鼓腹,弧裆较矮,足窝较浅,足跟呈锥状,足尖外撇。口径18.2、通高22.2厘米(图八︰3;封二︰2)。

图八//素面鬲

1.A型素面鬲(H5②︰35)

2.A型素面鬲(H5①︰24)

B型 分裆鬲。2件。弧腹。H5②︰34,尖圆唇,宽折沿,深弧腹,袋足肥大,足窝较深,实足跟外撇。口径19.2、通高23.6厘米(图八︰4;封二︰3)。H5②︰45,圆方唇,深足窝,足跟近平。口径16.8、通高16.6厘米(图八︰5)。

3.B型素面鬲(H5②︰34)

绳纹鬲 完整器15件。侈口。据肩、腹部形态分为三型。

A型 1件。折肩,斜直腹,瘪裆。H5①︰55,夹砂红褐陶,局部黑褐色。方唇,宽折沿,束颈,裆部较高,深袋足,锥状实足根。肩部以上素面抹光。口径20.8、通高19.2厘米(图九︰1;封二︰4)。

图九//绳纹鬲

4.A型绳纹鬲(H5①︰55)

B型 6件。鼓肩,弧裆。H5②︰64,夹砂褐陶。尖圆唇,卷沿,束颈,鼓腹。绳纹被数道旋纹间断。裆腹际微内瘪,矮柱足。口径12.8、通高13.5厘米(图九︰2;封二︰5)。H5②︰38,夹砂褐陶。圆唇,折沿。束颈,鼓腹,裆中腹际内瘪。饰绳纹,器表经过刮磨,局部纹饰不清。口径19.3、通高20厘米(图九︰3)。H7︰15,夹砂褐陶。卷沿,圆唇,束颈。鼓腹,高弧裆,裆腹际微内瘪,足尖残缺。饰绳纹,颈部有数道旋纹,表面经过打磨、修整可见刮削痕迹,足尖残缺。口径14、残高15.8厘米(图九︰4)。H5①︰28,夹砂红褐陶。圆唇,束颈,鼓腹。瘦狭袋足,足尖残缺。饰绳纹,器表经过刮磨,通体纹饰较浅。口径15.7、残高15.3厘米(图九︰5)。H5①︰51,夹砂褐陶。圆方唇,卷沿,鼓腹。裆腹际微内瘪。饰绳纹,腹周有两道旋纹将绳纹间断,颈部、裆部表面有打磨、修整刮削痕迹且局部纹饰较浅。口径11.8、残高12.3厘米(图九︰6)。H5①︰58,夹砂红褐陶。圆唇,折沿,鼓腹。深弧腹,高弧裆,足跟近平。饰绳纹,器表有轻微打磨、修整痕迹。口径17.8、通高17厘米(图九︰7)。

5.B型绳纹鬲(H5②︰64)

C型 8件。弧腹。H5①︰61,夹砂褐陶。尖圆唇,卷沿,弧腹,袋足较肥大,矮弧裆,足尖残缺。饰绳纹,器表经过刮磨,通体纹饰不清,局部可看到轻微绳纹。口径11.8、残高10.6厘米(图九︰8;封二︰6)。H5①︰16,夹砂红褐陶。沿面相对较卷,尖圆唇,弧腹。瘦狭袋足,足跟呈锥状。饰绳纹,腹周有两道旋纹将绳纹间断,颈部、裆部、足部表明经过打磨、修整可见刮削痕迹。口径13.2、通高12.8厘米(图九︰9;封三︰1)。H5①︰56,夹粗砂褐陶。卷沿,圆唇,束颈。弧腹,饰绳纹,腹周有两道旋纹将绳纹间断,足尖残缺。口径14.2、残高12.1厘米(图九︰10;封三︰2)。H5①︰70,夹砂褐陶。卷沿,圆唇,束颈。弧腹,高弧裆深足窝。饰绳纹,器表经过刮磨、修整,可见刮削痕迹。口径13.2、通高10.2厘米(图九︰11)。H5①︰14,夹砂褐陶。敞口,圆方唇,卷沿,束颈,弧腹。弧裆,裆腹际微内瘪,足窝较深,近足平。饰绳纹,器物表面经过打磨、修整。口径15、通高16.1厘米(图九︰12)。H5②︰30,夹砂红褐陶。圆方唇,卷沿,束颈,弧腹,足尖残缺。饰绳纹,颈部经过打磨修整绳纹较浅,腹部绳纹被一道旋纹间断。口径13.8、残高12.4厘米(图九︰13)。H5②︰39,夹砂红褐陶。圆方唇,折沿,弧腹,弧裆较矮,足跟外撇,足跟近平。饰绳纹,器物裆部、足部表面经过打磨、修整,有明显刮削痕迹。口径15.7、通高15.7厘米(图九︰14)。H5①︰57,圆唇,卷沿,弧腹。袋足较肥大,矮弧裆,足尖残缺。饰绳纹,器物表面有刮磨痕迹。口径12.3、残高7.3厘米(图九︰15)。

6.C型绳纹鬲(H5①︰61)

1.C型绳纹鬲(H5①︰16)

2.C型绳纹鬲(H5①︰56)

豆 数量较多。多为泥质灰陶,个别为黄褐陶。浅弧盘。根据豆柄的高矮不同,分为高柄豆和矮柄豆两种。

高柄豆 完整器共7件。喇叭形圈足。根据豆柄粗细、豆盘深浅分为两型。

A型 粗柄浅盘。3件。方唇,浅弧盘,豆柄较粗。H5①︰21,泥质灰陶。直口,方唇。浅弧腹,高柄,束腰,腰部有一小孔。圜底,喇叭形圈足。器表有刮抹痕迹。口径14.9、底径11.4、高11.4厘米(图一〇︰1)。H5①︰68,泥质灰陶。高柄,束腰,腰部有一小孔。圜底,喇叭形圈足。口径14.5、底径11.2、高12厘米(图一〇︰2)。H5②︰46,泥质陶,灰胎黑衣,陶衣大多脱落。圆唇,浅盘,盘面近平。口沿下盘腹部饰有绳纹,柄较粗,柄上有一月牙形小孔,束腰。圜底,喇叭形圈足,圈足表饰一周因轮旋形成的两道浅凹弦纹。口径15、底径11.1、高12.6厘米(图一〇︰3;封三︰3)。

图一〇//陶豆

3.A型高柄豆(H5②︰46)

B型 细柄深盘。4件。豆柄较细,弧盘较深,束腰。H5②︰37,灰胎黑衣。方唇,弧盘较深,器表磨光。口径17.8、通高12.3厘米(图一〇︰4;封三︰4)。H5②︰620,泥质褐陶。高柄,束腰,腰部有一小孔。圜底,喇叭形圈足,圈足处饰数道凹弦纹。底径11.8、残高13.3厘米(图一〇︰5)。H5②︰42,泥质黑衣红胎,直口微侈,方唇,弧腹,高柄,束腰,圜底近平,喇叭形圈足,圈足处饰数道凹弦纹。口径13.8、底径11.8、高13厘米(图一〇︰6)。T0402③︰3,泥质红褐陶。尖圆唇,敛口,细高柄,柄部饰两道凹弦纹。喇叭形圈足。口径14.1、底径9.5、高15厘米(图一〇︰7)。

4.B型高柄豆(H5②︰37)

矮柄豆 完整器5件。根据豆的整体形态分为两型。

A型 深盘粗柄。1件。直口微侈,圆唇,弧腹,器柄矮粗。H5①︰18,泥质黑衣红胎,器柄表面有明显的刮抹痕迹。圜底近平,喇叭形圈足。口径8.4、底径7.3、高5.9厘米(图一〇︰8;封三︰5)。

5.A型矮柄豆(H5①︰18)

B型 仿原始瓷豆。4件。H5①︰69,泥质陶,红胎黑衣。敞口,方唇,浅弧腹,圜底。口径21.5、底径11.7、高10.5厘米(图一〇︰9)。H5①:54,泥质灰陶。敞口,方唇。浅弧腹。束腰,圜底,喇叭形圈足。口径 14.7、底径9.3、高8.9厘米(图一〇︰10)。T0404②︰1,泥质红陶。尖唇,敛口,弧腹。圜底。素面。柄相对较粗较矮,有刮抹痕。口径10.2、底径8.1、高8.1厘米(图一〇︰11)。T0402③︰1,泥质黑陶。敛口,方唇,折肩,盘弧腹较深,矮柄几成圈足。腹部饰弦纹。口径18.3、底径12.1、通高6.8厘米(图一〇︰12)。

钵 完整器3件。多为泥质灰陶。敛口,平底。H5①︰15,方唇,斜弧腹,素面。口径13.1、底径 5.5、通高6.6厘米(图一一︰1;封三︰6)。H5①︰5,夹细砂灰黑陶。方唇,深弧腹,器身、外底均饰绳纹。口径 16.6、底径6.7、通高11.2厘米(图一一︰2;彩插六︰1)。H5①︰62,圆唇,圆鼓腹,器表磨光。口径6.7、底径3.7、通高3.8厘米(图一一︰3)。

6.钵(H5①︰15)

图一一//陶器

1.陶钵(H5①︰5)

罐 完整器较少,多数为标本残片。夹砂陶为主,其次为泥质陶,陶色有灰、灰褐、红褐、红等,素面或饰绳纹。部分设半环形双耳,少量为方形鋬。H7︰26,夹砂红褐陶。侈口,方唇,微卷沿,圆鼓腹,素面,平底。口径20、底径9.4、通高35.6厘米(图一一︰4;彩插六︰2)。H7︰97,夹砂红褐陶。圆方唇,侈口,溜肩,腹较深,器表饰粗绳纹。口径13.2、残高12.9厘米(图一一︰5)。T0404②︰185,夹砂红褐陶。方唇,侈口,微鼓肩,肩部饰附加堆纹,腹部残,器表饰绳纹。口径26、残高9.6厘米(图一一︰7)。G1︰4,夹砂红陶。尖唇,侈口,束颈,器身饰弦纹。口径24.4、残高7.4厘米(图一一︰8)。

2.陶罐(H7︰26)

簋 仅发现1件。H7︰3,泥质黑陶。卷沿,圆唇,斜弧腹,喇叭形圈足,腹部饰两道弦纹,圈足上有一长方形镂孔。口径20.4、底径15.6、通高17.8厘米(图一一︰6)。

盆 完整器3件。多为泥质灰陶,少量夹细砂。敞口卷沿或折沿,少数敛口。多饰间断绳纹,部分饰附加堆纹,少量饰方格纹、戳印纹,素面较少。H5②︰66,泥质灰褐陶。变形严重。侈口,方唇,卷沿,弧腹,平底。器表饰细绳纹。口径最长29.1、底径12、通高15.4厘米(图一二︰1)。H5①︰53,夹粗砂红褐陶。敞口,圆唇,斜直腹,平底。器表饰粗绳纹。口径25.6、底径7.4、通高7.4厘米(图一二︰2)。H5②︰33,夹砂灰褐陶。卷沿,圆方唇,斜弧腹,平底内凹。素面。口径25.2、底径10、通高8.3厘米(图一二︰3;彩插六︰3)。H5①︰116,夹砂红褐陶。宽折沿,方唇,斜弧腹,底残。器表饰绳纹。口径25.2、残高9.4厘米(图一二︰4)。H6︰12,泥质红陶。卷沿,方唇,弧腹,底残。器表饰绳纹,腹周饰一圈附加堆纹。口径34.4、残高10厘米(图一二︰5)。

图一二//陶器

3.陶盆(H5②︰33)

刻槽盆 2件。H5①︰401,夹砂红陶。微敛口,方唇,弧鼓腹,底残。沿下有抹绳纹,腹部饰间断绳纹,内壁成组刻划网格状凹槽。口径24、残高8.4厘米(图一二︰6)。T0204②︰1,夹砂红陶。有壶嘴,敛口,圆唇,斜腹,平底,略内凹。内壁刻划网格状凹槽。口径25.7、高12.8厘米(图一二︰7)。

甗 多数为腰部残片。T0404②︰15,夹砂灰陶。束腰,腰部饰一周按窝,器身饰绳纹。腰部直径16.2厘米(图一二︰8)。H5①︰398,夹细砂灰褐陶。束腰,素面,腰部饰一周按窝。腰部直径11.4厘米(图一二︰9)。

纺轮 共8件。有圆饼形和算珠形两种。H5①︰1,夹砂红陶。圆饼状,上、下面平直,中部为一圆形穿孔,素面。直径4.9、孔径0.8、厚1.6厘米(图一三︰1)。H7︰2,泥质黑陶。算珠形,体较厚,双面中部内凹,中部有一圆形穿孔,有明显轮制痕迹。直径4、孔径0.5、厚2.9厘米(图一三︰2)。H7︰5,泥质黑陶。算珠形,器体较厚,双面中部内凹,中部有一圆形穿孔,有明显轮制痕迹。直径4.1、孔径0.6、厚2.9厘米(图一三︰3)。

图一三//陶制生产工具

垫 2件。均为蘑菇形,圆柱状捉手,圆饼状垫,垫面弧平。H5①︰9,泥质灰陶。垫直径4.8、通高4厘米(图一三︰4)。H5①︰52,夹砂灰陶。垫直径7.1、通高5.1厘米(图一三︰5)。

拍 仅1件。H5①︰72,泥质红陶。两端残,拍面饰叶脉纹,背面无纽。残长5.2、宽8.2、厚约1厘米(图一三︰6)。

网坠 数量较多。略呈长方体,两面纵向深凹,两侧有双道或三道绑系网绳的凹槽。H5①︰49,泥质黑陶。双槽,两侧壁较直,深凹面,两端平。长8、宽5.1、厚约4厘米(图一三︰7)。H7︰13,泥质灰陶。三槽,两侧壁较直,深凹面,两端平。长10.3、宽5.3、厚约4.1厘米(图一三︰8)。

(二)原始瓷器

数量较少,器类简单,仅见豆一种。

原始瓷豆 共3件。灰白胎,折腹,圈足较矮,施釉基本脱落。T0402②︰1,敞口,方唇,上腹内弧,器表及豆盘内有细密的轮痕。口径12.5、通高6.8厘米(图一四︰1)。H5①︰281,口部残,弧腹。残高5.4厘米(图一四︰2)。H5①︰216,敞口,圆唇,上腹内弧,圈足残。器表及豆盘内有细密的轮痕。口径16.1、残高4.2厘米(图一四︰3)。

图一四//原始瓷、印纹硬陶器

(三)印纹硬陶器

多为深灰褐色硬陶,少量为红色。纹饰有回纹、重回纹、叶脉纹、网状方格纹、席纹、水波纹、弦纹、编织纹、菱形纹、平行线纹等。器形有瓿、坛等。

瓿 1件。T0404②︰221,灰褐陶。卷沿,束颈,矮领,圆鼓腹,底残。肩、腹部饰水波纹。口径11.7、残高9.2厘米(图一四︰4)。

坛 2件。H5①︰312,灰褐陶。口部残,深弧腹,平底内凹。罐体上部和下部拍印回纹,中部偏上拍印一圈曲折纹。底径19.5、残高31.44厘米(图一四︰5)。T0404②︰197,灰褐陶。仅存口部。方唇,卷沿,矮领,耸肩。颈部饰弦纹,肩、腹部饰回纹和叶脉纹。口径17.2厘米(图一四︰6)。

(四)铜器

仅发现少量镞、刀等小件。

镞 共2件。镞身呈三角形,铤部两侧有翼,中部有脊,两侧分叶,外缘带刃。H5①︰63,尖部和一侧翼已残。残长3.82、翼残宽1.36厘米(图一五︰1)。H5①︰7,两翼微残,铤已断。残长3.6、翼残宽1.44、厚 0.82、铤宽 0.63厘米(图一五︰2;彩插六︰4)。

图一五//青铜器

4.铜镞(H5①︰7)

刀 共2件。由刀身和柄组成,柄身呈长方形,刀身弧刃。H5①︰26,刀背变形,尖部略残,刃部残,腐蚀严重,柄身呈长方形,柄首为梯形。残长17.7厘米(图一五︰3)。H5①︰41,器表锈蚀严重,由刀身和柄组成,两者结合处为直角。背平,弧刃,柄残。残长13.2厘米(图一五︰4;彩插六︰5)。

5.铜刀(H5①︰41)

(五)石器

数量较多,有砺石、锛、斧、镞等。

砺石 1件。H7︰8,灰色。扁平状,平面长方形。器身有一双面钻孔,通体磨光。残长8.3、宽约4.2、厚1.5厘米(图一六︰1)。

图一六//石器

锛 2件。H7︰12,灰色。平面呈长方形,顶部平,单面刃,刃部略残。一面磨光,其他面琢制平整。长4.7、宽2.5、厚约0.9厘米(图一六︰2;彩插六︰6)。T0404③︰1,灰色。扁平长方体,双面直刃。仅一侧磨平,其余面琢制。长9.1、宽3.8、厚约1.7厘米(图一六︰3)。

6.石锛(H7︰12)

斧 共2件。平面略呈长方形,平顶,双面刃,刀部使用致钝。通体磨光。H5①︰50,灰色。长8.4、宽4.3、厚约2.9厘米(图一六︰4)。T0404①︰1,青灰色。残。长10.7、宽7.9、厚约4.5厘米(图一六︰5)。

镞 共2件。H6︰2,灰色。扁平状,锋尖平,两侧直刃较锋利,铤残,截面为菱形。器表磨制光滑,使用痕迹明显。残长4.5、宽约2.5、厚约0.8厘米(图一六︰6)。T0202②︰2,青灰色。扁平状,尖峰残,使用痕迹明显,两侧刃残,铤残,截面为菱形。器表磨制光滑。残长6.6、宽约1.9、厚约0.8厘米(图一六︰7)。

四、结语

(一)年代判断

申东遗址是安徽马鞍山地区长江沿岸采石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台形遗址。遗址堆积较薄,地层简单,出土遗物年代单纯。陶鬲的形态明显具有两周时期弧裆鬲的特征。例如折肩鬲H5①︰55整体形态与安徽霍邱堰台遗址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陶鬲G1︰1[2]接近,粗高柄陶豆H5①︰21豆盘较浅,与堰台遗址三期的陶豆 T0809⑦a︰1[3]接近,素面鬲H5②︰35、40腹部较浅、弧裆较高,在形态上比安徽马鞍山五担岗遗址西周中期偏晚的陶鬲H94②︰2[4]更迟。按照付琳对江南土墩墓出土器物的系统研究,原始瓷豆的流行时间不晚于春秋早期,申东遗址所见原始瓷豆约相当于其所分的第3、4段[5],年代为西周晚期—春秋早期。综上,可判断申东遗址的年代为西周晚期。

(二)文化因素初步分析

从出土器物的种类及特征判断,申东遗址主要由两大器群构成:一是以素面鬲、原始瓷器、印纹硬陶器为代表,这类器物习见于宁镇地区的台形遗址,在本地区两周时期的土墩墓中也普遍发现,区域文化特征较为突出;二是以绳纹鬲、粗高柄豆、陶钵、陶盆、高柄簋为代表的器群,在江淮地区的霍邱堰台遗址、六安堰墩遗址等台墩形遗存中普遍存在,是江淮地区两周时期淮夷文化的典型器物,申东遗址部分素面鬲在形态上也受到了江淮地区绳纹鬲的影响,这些都充分反映了两周之际皖江南北两岸之间密切的文化交往。

宁镇地区是吴文化的分布区,皖南地区与该地区毗邻,并且在南陵、繁昌等地普遍发现大量土墩墓,所以学术界一般认为两周时期的皖南遗存与同时期宁镇地区的遗存密切相关,将两周时期的皖南划入吴文化分布区[6]。此次发掘,为研究皖南地区周代遗存的分布和内涵提供了新资料。

(附记:本次发掘项目负责人为宫希成;发掘人员为赵瑞辉、曾停、杨智贞、秦雨田、许晋晨、齐泽亮、陈大元;绘图人员为许鑫涛。)

执 笔:陈大元

猜你喜欢
圆唇素面夹砂
山东日照市马庄遗址周代墓葬发掘简报
李蕾作品
澄迈福安窑出土瓷器鉴赏
天降大福喜成双
论圆唇在声乐教学中的效果
铸件夹砂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
素面
消失模常见夹砂夹渣缺陷的解决
素面
玻璃钢夹砂管管土摩擦系数室内模型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