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陵水六量岭下遗址发掘简报

2023-03-21 03:40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东南文化 2023年1期
关键词:素面器形陵水

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海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内容提要:2021年5—8月,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陵水六量岭下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等遗物。经过分析,六量岭下遗址可分为三期,分别对应英墩、莲子湾和桥山文化遗存。该遗址的发掘为深入认识和研究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特征提供了基础性材料,也为构建海南新石器时代的年代谱系和框架提供了崭新的数据和信息。

六量岭下遗址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镇大墩村西南约3千米的沙堤上(图一)。沙堤西靠南湾岭,东抵尖峰岭,东西之间有低地,原应系潟湖;东南部为虎岭,向南可望南中国海。该遗址的地理坐标为 18°23′40″N,110°00′31″E,海拔高程约8米,面积约2 0000平方米。遗址南面约450米为陆仔湾遗址,西南约250米处为莲子湾遗址。

图一//六量岭下遗址位置示意图

一、发掘过程

该遗址最初于2012年3月由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南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调查发现,遗址的部分区域因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的两次洗钛作业以及现代农耕活动而被破坏。2013至2019年间,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古复查工作。2021年5—8月,为全面了解遗址文化内涵并提供保护措施,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发掘。

此次发掘是以南湾岭东部支脉山脚下的电线杆(电线杆编号为:35KV新村站—10KV新村线南湾支线旅业#2分支线#85杆)为基点,采用象限法布方,方向正南北,探方规格为5×5米。分两处发掘地点进行试掘,共布设探方面积400平方米。其中,第一发掘地点共布设11个探方,面积275平方米,每个探方各留有1米宽的东、北隔梁,实际发掘面积176平方米;第二发掘地点共设5个探方,仅TN68E40各留有1米宽的东、北隔梁,其他探方未留隔梁,实际发掘面积116平方米。

二、地层堆积

由于两处发掘地点的土色、土质及遗物等各异,且两处发掘地点之间有近300米直线距离并无遗物分布,因此在地层上并没有直接的叠压关系。现分别说明。

(一)第一发掘地点

第一发掘地点的地层堆积可分四层,现以TS02E32西壁剖面为例说明(图二)。

图二//第一发掘地点TS02E32西壁剖面图

①层:耕土层。灰褐色沙土,土质松软,包含较多植物根系及塑料薄膜等。堆积较薄,地势较平。厚0.2~0.4米。

②层:灰偏黄色沙土,土质较松软,包含少量泥块。堆积较薄,地势较平。距地表深0.2~0.68、厚0.15~0.35米。

③层:黄色沙土,土质较松软,包含少量泥块,无出土遗物。该层堆积厚不均,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距地表深0.34~1.43、厚0.25~0.5米。

④层:棕黄色沙土,夹杂较多黑色斑点,土质较紧密,较硬,包含少量泥块,出土较多陶片、少量石块及石器等。距地表深0.8~2.08、厚0.85~1米。

④层以下为生土,黄白色沙土,土质紧密,较硬。

(二)第二发掘地点

第二发掘地点堆积可分五层,现以TN69E40北壁剖面为例说明(图三)。

图三//第二发掘地点TN69E40北壁剖面图

①层:耕土层。黄褐色细沙,松散,干后偏硬。地表上可采集到少许夹砂陶。厚0.38~0.45米。

②层:红褐色细沙,松散,干后坚硬,无遗物。距地表深0.38~0.92、厚0~0.6米。

③层:红褐色细沙,松散,干后坚硬。含有零星的花岗岩小石块。出土遗物有少许砺石和少量夹细砂陶,以红褐色为主,少许灰褐陶。多为素面,饰绳纹极少,磨光陶未见。距地表深0.61~1、厚0~0.3米。

④层:红褐色细沙,松散,干后偏硬。出土遗物有磨光红衣陶、夹砂陶等。磨光红衣陶均为素面,内外抛光,有掉皮现象。距地表深0.77~1.46、厚0.3~0.43米。

⑤层:灰白色沙土,质地较松软,土内纯净,无遗物。距地表深1.15~1.69、厚0.15~0.5米。

⑤层以下为生土,红棕色沙,土质紧密,无遗物。

三、出土遗物

根据出土地点的地层堆积,以及出土遗物之间的个体差异,陵水六量岭下遗址的出土遗物与近年来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其他遗址的出土遗物极为相似。2015至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海南东南部的考古发掘初步构建了“英墩文化遗存”—“莲子湾文化遗存”—“桥山文化遗存”的基本年代框架[1]。根据此年代框架,六量岭下遗址第一发掘地点文化遗存与三亚英墩遗址早期遗存十分相似,如盘形釜同为夹粗砂陶,弧腹,圆唇,外壁施绳纹;第二发掘地点④层出土遗物的器形、形制特征与陵水莲子湾遗址出土遗物相似,如圈足盘TN69E40④︰2、折沿罐TN69E40④︰3、钵TN69E39④︰1分别对应莲子湾遗址中标记为圈足盘(莲子湾︰16)、折沿罐(莲子湾︰2)、钵(莲子湾︰10);第二发掘地点③层出土遗物的器形、形制特征与陵水桥山遗址、移辇遗址所出土的陶器相似度较高。据此,可将陵水六量岭下遗址的出土遗物划分为三期,即第一期文化遗存对应三亚英墩遗址早期遗存(第一发掘地点④层)、第二期文化遗存对应陵水莲子湾遗存(第二发掘地点④层)、第三期文化遗存对应陵水桥山遗存(第二发掘地点③层)。

(一)第一期文化遗存

该期文化遗存仅出现于第一发掘地点④层,出土遗物主要包括石器、陶器。其中,陶器主要以夹粗砂陶为主,可见明显的颗粒状羼和料;少数陶片为夹细砂陶,但陶质较差、易碎。

1.石器

数量较少,主要器形有石凿、双肩石锛、砺石和石锤等,原料多为砂岩、砾岩、板岩和硅质岩。石器形制较为规整,均系先打制成胚,后磨制而成。此外,还发现少量的花岗岩小石块。

凿 TS02E31④︰1,砾岩。长条形,弧刃,锋利。长8.6、宽3.8、厚2.1厘米(图四︰1;彩插一︰1)。

图四//第一期出土遗物

1.石凿(TS02E31④︰1)

双肩石锛 TS02E31④︰2,板岩。通体磨制,加工较简单,留有片疤。柄较长,与器身大致等长。长8.9、宽5.3、厚2.2厘米(图四︰2;彩插一︰2)。TS02E31④︰6,板岩。个体较小,肩角分明,磨制较精致,柄与器身大致等长。长5.5、宽4.8、厚1.1厘米(图四︰4;彩插一︰3)。

2.双肩石锛(TS02E31④︰2)

3.双肩石锛(TS02E31④︰6)

砺石 TS02E31④︰4,细砂岩。个体较小,不规则。使用面光滑,微凹。长7.4、宽5.7、厚4.4厘米(图四︰3;彩插一︰4)。TS02E32④︰2,细砂岩。长8.5、宽6.1、厚4.4厘米(图四︰5)。

4.砺石(TS02E31④︰4)

锤 TS02E31④︰3,硅质岩。长条形,上端断裂缺失,下端有使用后形成的疤痕。长10.7、宽5.4、厚4.8厘米(图四︰6;彩插一︰5)。

5.石锤(TS02E31④︰3)

2.陶器

陶片以夹粗砂灰褐陶为主,颗粒状且密集,个别为夹细砂,陶质极差,易碎,可辨器形有盘形釜等。陶片处于该层中上部位置,相互穿插叠压。

盘形釜 3件。依口沿的不同分两型。

A型 1件。敛口。TS01E31④︰1,圆唇,弧腹。夹粗砂灰褐陶,胎心呈褐色。外壁饰细绳纹。口径23.6、残高5厘米(图四︰7)。

B型 2件。敞口。TS01E31④︰2,斜弧腹,圆唇。夹粗砂灰褐陶,胎心呈褐色。外壁饰中绳纹,后抹掉,现隐约可见有绳纹的痕迹。口径29.6、残高5.4厘米(图四︰8)。TS02E32④︰1,弧腹,尖圆唇。夹粗砂灰褐陶,胎心呈褐色。外壁饰中绳纹。口径33.2、残高5.3厘米(图四︰9)。

(二)第二期文化遗存

该期文化遗存主要以第二发掘地点④层遗物为主,包括石器、陶器。前者数量较少,制作手法与第一期文化遗存相似;后者以泥质陶为主,红褐色,素面为主,少量的陶片饰绳纹。

1.石器

数量较少,器形主要有双肩石斧、砺石等,原料多为砂岩、硅质岩、板岩,制作手法系先打制成坯,后磨制而成。另发现少量板岩、石英岩小石片和花岗岩石块等。

双肩石斧 TN69E40④︰1,青灰色板岩。器身布满片疤,磨制较粗糙,一面风化掉皮。短柄长身。长7.7、宽4、厚1.5厘米(图五︰3;彩插一︰6)。TN69E41④︰2,硅质岩。短宽柄。长6.9、宽5.8、厚1.7厘米(图五︰1;彩插二︰1)。

1.双肩石斧(TN69E41④︰2)

砺石 TN69E41④︰1,细砂岩。个体较小,不规则。使用面光滑,较平。长6.8、宽5.8、厚3厘米(图五︰4;彩插二︰2)。

2.砺石(TN69E41④︰1)

石坯 TN69E38④︰1,细砂岩。柄短于器身,个体较小,未见打磨。长6.5、宽4.4、厚1.7厘米(图五︰2;彩插二︰3)。

3.石坯(TN69E38④︰1)

2.陶器

数量较多,器形主要有盘、罐、钵、釜等。陶片以泥质陶为主,多红褐色,灰白、灰褐色次之,施红陶衣,内外磨光;以素面为主,少量饰绳纹。

圈足盘 TN69E40④︰2,喇叭口,尖圆唇,束腰,圜底,圈足残。泥质陶,褐色陶胎较薄,最薄处仅2毫米,陶质较硬。素面,施红陶衣,陶色浓艳,磨光精细。复原口径25.4、复原高15.4厘米(图六︰1;彩插二︰5、6)。

图六//第二期出土陶器

4.敞口盘口罐(TN69E40③︰2)

5.圈足盘(TN69E40④︰2)

6.圈足盘(TN69E40④︰2)出土情况

罐 5件。依口沿的不同分三型。

A型 1件。折沿罐。TN69E40④︰3,侈口,尖圆唇,束颈,腹部及以下残。素面。泥质红衣陶。口径11、残高2.4厘米(图六︰7)。

B型 3件。敛口罐,依唇部特征不同可分两式。

Ⅰ式 2件。尖圆唇。TN69E38④︰3,直领。夹砂红褐陶,器表饰中绳纹。残高4.2厘米(图六︰4)。TN69E41④︰3,微束颈,腹略鼓。夹砂红褐陶。腹部饰细绳纹。残高9厘米(图六︰15)。

Ⅱ式 1件。方圆唇。TN69E38④︰4,溜肩。夹砂红褐陶。腹部饰细绳纹。残高3.8厘米(图六︰12)。

C型 1件。直口罐。TN69E40④︰5,方圆唇,深直腹。夹砂红褐陶。从口沿往下4余厘米处为素面,再往下的腰部则饰中绳纹。残高6.1厘米(图六︰2)。

钵 2件。TN69E39④︰1,敞口,方唇,弧腹。泥质红褐陶。器表饰中绳纹。残高5.4厘米(图六︰3)。TN69E40④︰4,近直口,圆唇,弧腹下收,底残。素面,掉皮现象较甚。夹有零星砂粒,红褐陶,内壁局部呈灰褐色。口径22.4、残高6.4厘米(图六︰9)。

釜 1件。TN69E40④︰6,敞口,圆唇,弧腹,底残。夹砂红褐陶,呈颗粒状且较多。做工粗糙。外表饰中绳纹,腹部绳纹抹掉,仅留唇下小部分一圈。口径34.4、残高5.8厘米(图六︰10)。

圈足 TN69E39④︰6,高圈足残片,外撇。夹细砂红褐陶,胎呈黑灰色。残高3.8厘米(图六︰13)。TN69E40④︰7,矮圈足残片,外斜。夹细砂红褐陶,与器底贴连处装饰一圈戳印点纹。残高2.9厘米(图六︰16)。TN69E40④︰9,矮圈足残片,外撇。泥质红褐陶,残高1.8厘米(图六︰14)。

系耳 TN69E39④︰7,红褐陶,夹粗砂,颗粒状。素面。残,器形不详(图六︰8)。

另有3块腹片,均为泥质红褐陶,口沿缺失,溜肩,鼓腹。TN69E38④︰2,肩及下腹部为素面,施红陶衣,腹部饰中绳纹。最大腹径11.8、残高6.3厘米(图六︰5)。TN69E39④︰2,肩为素面,腹部饰中绳纹。最大腹径16.7、残高7.4厘米(图六︰11)。TN69E39④︰3,折肩,直腹。肩为素面,腹部饰中绳纹。残高3.2厘米(图六︰6)。

(三)第三期文化遗存

该期文化遗存主要集中于第二发掘地点③层,遗物以石器、陶器为主。前者仅出土1件砺石,另发现少量石片、石块等;后者数量较多,且贯穿于整个地层,以夹细砂陶为主,器形多罐、器底等。

1.石器

砺石 1件。TN69E40③︰1,细砂岩。个体较小,平面近梯形。一侧使用面较小且平,另一侧使用面较大,微凹,中间有一细长磨槽。长6.7、宽6.7、最厚4.1厘米(图七︰15)。

图七//第三期出土遗物

2.陶器

陶器以夹细砂陶为主,红褐色,可辨器形主要有钵形釜、盘口罐、卷沿敛口罐及折沿敛口罐、敛口陶钵、圈足器底等。陶器外表粗糙,内壁磨光;部分陶片由于表面风化而呈现青灰色,未见使用痕迹。

钵形釜 2件。敞口。TN69E40③︰5,斜弧腹,圆唇。底部残缺。夹细砂红褐陶,含砂量较多。素面,外表面粗糙。口径29.6、残高7.4厘米(图七︰8)。TN69E40③︰6,弧腹,方圆唇。腹部及底残缺。夹粗砂红褐陶,含砂量较多。素面。口径38、残高3.6厘米(图七︰9)。

罐 10件。依口沿特征不同可分三型。

A型 盘口罐。7件。根据口部不同,可分为两个亚型。

Aa型 敞口。3件。夹细砂红褐陶,掉皮现象严重。TN69E40③︰2,方圆唇,折沿,束颈,斜肩,下腹微鼓,圜底。局部灰褐色。口径30.4、复原高26厘米(图七︰1;彩插二︰4)。TN69E38③︰1,方圆唇,折沿,束颈。肩及以下残缺。口径26.4、残高7厘米(图七︰6)。TN69E40③︰11,圆唇,盘较浅。颈及以下残缺。口径20、残高2.2厘米(图七︰7)。

Ab型 敛口。4件。夹细砂红褐陶,掉皮现象严重。TN69E40③︰10,方圆唇,盘较浅。颈及以下残缺。口径16、残高2.5厘米(图七︰2)。TN69E40③︰8,圆唇,唇下外侧有一凹槽,折沿,束颈。肩及以下残缺。口径28、残高5.2厘米(图七︰3)。TN69E40③︰9,方圆唇,微敛口,折沿,束颈。肩及以下残缺。口径36、残高6厘米(图七︰4)。TN69E40③︰7,方圆唇,折沿,束颈。肩及以下残缺。口径43.6、残高5.6厘米(图七︰5)。

B型 卷沿罐。2件。TN69E40③︰3,方圆唇,束颈。肩及以下残缺。夹细砂红褐陶,胎心呈黑灰色。素面,掉皮现象严重。口径28、残高3.4厘米(图七︰10)。TN69E39③︰2,圆唇,束颈,溜肩。夹细砂红褐陶,胎心黑灰色。素面。残高2.3厘米(图七︰14)。

C型 折沿罐。1件。TN69E40③︰4,方圆唇。肩及以下残缺。夹细砂红褐陶,胎心呈黑灰色。素面,掉皮现象严重。口径19、残高2厘米(图七︰11)。

器底 TN69E39③︰3,贴圈足。夹细砂红褐陶。素面,掉皮现象严重。残,器形不详。残高2.7厘米(图七︰12)。

陶环 TN69E39③︰1,残缺。夹细砂红褐陶。外侧面内凹。残长5、厚1.1厘米(图七︰13)。

三、结语

如前文所述,陵水六量岭下遗址的出土遗物与三亚、陵水和万宁地区新石器时代部分遗址的出土遗物有着较强的相似性,为深入认识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史前文化遗存的年代谱系和框架提供了基础性材料。经初步整理研究,我们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特征

陶器根据胎质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夹砂陶、泥质陶。前者以陶片中羼和料的多寡,又可细分为夹粗砂陶和夹细砂陶。其中,夹粗砂陶主要集中在该遗址第一期文化遗存中,陶胎较厚,陶色不均,夹粗砂、颗粒状明显,胎质疏松,典型器形有盘形釜;夹细砂陶主要集中在该遗址第三期文化遗存中,陶胎较薄,夹细砂,典型器形有钵形釜、盘口罐、折沿罐、卷沿罐等;泥质陶主要集中在该遗址第二期文化遗存中,多见褐色、红褐色、灰褐色等,陶胎多为灰黑色,少数呈黄色,陶质较硬,施红褐色陶衣并磨光,典型器形有圈足盆、折沿罐等,部分器物口沿唇部见有锯齿纹或腹部围有一周绳纹。

石器共计11件,主要集中在该遗址的第一、二期文化遗存中,原料以砂岩、砾岩、板岩、硅质岩为主,器形多为双肩石锛、石斧、石凿、石锤等,制作手法均为先打制成胚,后磨制而成。不同的是,第一期文化遗存出土的双肩石器均为长柄,第二期文化遗存出土的双肩石器均为宽短柄。

2.年代判断

2007年,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陵水移辇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对移辇遗址TG2第2层的灶址Z2提取炭粒进行碳十四测年和树轮校正,确定其绝对年代为公元前1610—前1430年[2]。移辇遗址属于“石贡类型”,而“石贡类型”是海南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文化类型,在空间上有着较广的分布区域范围[3]。因此,发掘者将“移辇遗址”认定为海南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此外,如前文所述,在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的考古发掘已经初步构建了英墩文化遗存—莲子湾文化遗存—桥山文化遗存的基本年代框架,基本可以确定海南东南部相关遗存的相对年代,即英墩遗存的年代距今6000—5000年间,莲子湾遗存距今约5000年,桥山遗存为距今3500—3000年[4]。通过对陵水六量岭下遗址出土遗物的类型学、地层学分析,可知六量岭下遗址三期文化遗存分别对应英墩、莲子湾、桥山文化遗存。不过,陵水六量岭下遗址第三期文化遗存出土遗物与桥山遗存之间又有细微的差别,为研究“石贡类型”的器物多样性的特征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材料。

通过对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现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勘探和发掘可知,三亚英墩遗址早期遗存主要分布于三亚至陵水一带的潟湖周边,陵水莲子湾、桥山遗址遗存则主要分布于陵水至万宁的沿海地区。此外,六量岭下遗址文化堆积较厚,出土遗物数量颇丰,是海南众多沙丘、贝丘遗址的典型代表,为研究海南东南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和内涵,以及研究南岛语族的分布、特点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附记:本次发掘项目负责人为王明忠;发掘人员廖忠志、邹飞;照相绘图人员卢艳基。此次发掘得到了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陵水黎族自治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谢意!)

执 笔:廖忠志 邹 飞

猜你喜欢
素面器形陵水
李蕾作品
天降大福喜成双
陵水17-2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落物风险分析
在陵水错把大风吹过的地方当成故乡
素面
陵水陵水真奇美
左右江石器时代水冲石器常见器形介绍
素面
海南陵水:用丰厚文化家底为旅游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