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宾(海南省博物馆,海南 海口 570203)
福安窑址(原称“促进山窑址”)位于澄迈县西部,这是海南省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清代窑址,它的发现与发掘成果是近年来海南省考古工作的重要收获之一。
福安窑址出土的瓷器釉色主要分青花、青釉、青黄釉、酱褐釉、黄褐釉、黑褐釉等种类。从瓷器的用途来看,它们大都属于日常生活器皿,另有少量制作工具和小型塑件等。器型较为丰富且有一定变化,主要有碗、罐、壶、盘、碟、盅、钵、杯、盆、瓮、缸、灯盏、器盖及香炉、烟斗、象棋子等。根据瓷器口沿、腹部、器底、器耳、器钮等的区别,有的器物还可以进行分型编式。本研究现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器型、器类进行介绍。
其中,青花20件,青釉18件,青黄釉115件,酱褐釉10件,黄褐釉5件,黑褐釉2件,未涂釉素胎5件,可分四耳小罐、四耳大罐、双耳罐、无耳罐、带流罐、敛口罐六型,其中以四耳小罐、带流罐较多。
A型四耳小罐。器表施釉不及圈足,肩部饰四个小竖环耳,圈足。分二式。
Ⅰ式:13件。鼓肩。02CFT1②:57,施青黄釉,圆唇,直口,卷沿,短颈,肩略鼓,弧腹。口径为7.0厘米,足径为7.3厘米,高11.0厘米。02CFT3②:67,施青黄釉,器型近同于上一件,只是该罐口沿上胶结1件倒扣的青黄釉器盖。口径为7.2厘米、通高11.5厘米、足径为7.2厘米。02CFT3③:72,施酱褐釉,器身略变形,口沿稍残,残缺一耳。圆唇,直口,短颈,近斜弧肩,鼓腹,竖状环耳稍宽。口径为近8.5厘米、高约9.0厘米、足径为8.5厘米。
Ⅱ式:47件。折肩。02CFT1②:58,施酱褐釉,圆唇,直口,颈较短,折肩起棱,弧腹。口径为8.0厘米、高9.0厘米、足径为8.2厘米。02CFT1②:56(图1),该罐口沿上带有1件残器盖,均施青釉,釉面闪亮且布满细冰裂纹。罐为圆唇,口微侈,沿稍卷,短颈,折肩起棱,弧腹,圈足略矮小。口径为7.5厘米、高12.2厘米、足径为6.2厘米。
其中,青花72件,青釉67件,青黄釉150件,酱褐釉68件,素胎2件,分为四耳壶、执把壶、四耳带把壶、提梁壶、玉壶春壶五型,以执把壶居多,四耳壶次之,其他型制壶较少。A型有123件,四耳壶,分为三式,此处仅列举两式。
图1 酱褐釉折肩四耳小罐
Ⅰ式:8件。鼓腹。02CFT1②:35,口沿略残,流残缺,原饰4个横向短管耳,现残缺二耳,施酱褐釉不及足底。圆唇,卷沿,小直口,颈颇短,近溜肩,鼓腹,圈足。口径为5.3厘米、高13.5厘米、足径为9.8厘米。02CFT3③:68,壶身上半部残件,施酱褐釉。厚圆唇,小直口,颈稍高,溜肩,鼓腹,短流口,肩部原饰四个竖桥耳,现残一耳,口径为5.5厘米、残高8.2厘米。
Ⅱ式:111件。折肩。施釉不及底,短流,肩部饰四个横向短管耳,圈足。02CFT3③:66,器身有裂纹,施黑褐釉,釉色较斑驳。圆唇,卷沿,小直口,短颈,宽肩起折棱,往下稍外鼓。口径为4.9厘米、高13.5厘米、足径为9.3厘米。02CFT5②:69(图2),流口稍残,施青釉。圆唇,卷沿,小口,短颈,斜折肩起棱,弧腹。口径为3.7厘米、高9.6厘米、足径为7.3厘米。
碗是福安窑址出土遗物中最多的一种器型,其中有的是成摞套叠胶结在一起的。碗的釉色中,青花437件,青釉444件,青黄釉397件,酱褐釉317件,素胎59件,可分为大型碗、中型碗、小型碗、深腹碗四型,以小型碗居多,中型碗次之,大型碗和深腹碗很少,小型碗以青釉薄胎碗较具特色。在众多的瓷碗中,仅青花碗施有纹饰,主
图2 酱褐釉折肩四系壶
图3 青花菊花纹大碗
A型40件,大型碗,分为三式,此处主要列举两式。要有团花纹、花草纹、水草纹、菊花纹、莲花纹、水波纹、弦纹等,一般皆装饰于碗外壁,有的还在碗内底书青花“玉”“寿”“福”“南”“北”等字款,另有少量的碗外壁上还绘有“福出在其中不亦乐乎”“与春同乐”等吉祥语。
Ⅰ式:28件。侈口。施釉及足底,碗壁近斜直。02CFT6②:95(图3),口沿略残。圆唇,卷沿,内底近平,圈足稍大,外壁绘青花菊花纹和草叶纹。口径为17.5厘米、高7.4厘米、足径为9.4厘米。02CFT3②:189,施酱褐釉,器型较大,胎体稍厚,口沿残缺。圆唇,口稍外撇,沿略折,圈足较大。口径为22厘米、高8.8厘米、足径为11.2厘米。02CFT3③:417,口沿约残小半,器型较大,釉面有细冰裂纹。圆唇,侈口,圈足稍大。外壁绘青花菊花纹和草叶纹,口沿下与外壁中部刻有多道细凹弦纹。口径为22.2厘米、高8.7厘米、足径为10厘米。02CFT3③:407,口沿稍残,釉面有细冰裂纹。圆唇,口外撇,圈足。外壁与口内边沿绘青花纹饰,内底绘一青花押记。口径为18.2厘米、高7.4厘米、足径为9.2厘米。
Ⅱ式:5件。广口。施釉未及足底,弧壁。02CFT3②:195,残半,器型颇大,为出土的碗中口径最大的一件碗,釉面有细冰裂纹。圆唇,广口颇大,宽沿外翻,壁稍弧,内底平,圈足。内外壁均绘青花水草纹,内底也绘青花纹饰。口径为26厘米、高8.1厘米、足径为12厘米。02CFT3③:307,残半,器型稍矮,胎壁较厚,釉面有细冰裂纹。圆唇,大广口,宽沿稍折,漫弧壁,内底宽平,圈足。近内壁折沿上绘一周青花纹饰带。口径为23.6厘米、高6.2厘米、足径为11.8厘米。02CFT2②:159,残大半,器型较矮。圆唇,大广口,折沿稍宽,斜弧壁,内底宽平,圈足甚矮。折沿内壁上绘一周青花草叶纹。口径为23.4厘米、高4.8厘米、足径为10.8厘米。
225件。其中,青花113件,青釉86件,青黄釉3件,酱褐釉19件,素胎4件,分为折沿、无沿、折壁、斜壁、高足五型,其中以无沿盘为多,折沿盘、折壁盘次之,斜壁盘、高足盘甚少。有的盘内底书青花“玉”“福”等字款(图4)。
A型45件。折沿盘,可分二式。
Ⅰ式:19件。弧壁。器型颇大,均已残缺,圈足。02CFT5②:126,器型颇大,盘身残小半,内外壁均施青釉且及圈足,釉面布满细冰裂纹。圆唇,大敞口,折沿较窄,弧壁,内底近平,圈足较大。口径为27.9厘米、高6.6厘米、足径为13厘米。02CFT3②:309,盘身近残大半,内外壁施青釉且及足底,内底无釉。圆唇,敞口较大,窄折沿,弧壁,盘底宽平。内壁绘青花纹饰。口径为23厘米、高6.2厘米、足径为10.2厘米。
Ⅱ式:26件。斜壁。02CFT3②:151,盘身残大半,内外壁皆施青釉,内底及圈足无釉。圆唇,敞口,宽沿边稍外折,近斜壁,折沿边内壁绘青花纹饰图案。口径为23厘米、高6厘米、足径为11.4厘米。02CFT3②:150,盘身残半,内外壁施青釉,内底及圈足无釉。圆唇,敞口,宽沿边稍外折,斜壁,内壁绘青花单朵菊花。口径为20厘米、高5厘米、足径为10厘米。
862件。釉色中有青花24件,青釉246件,青黄釉426件,酱褐釉120件,素胎46件。可分圆形和方形二型,除仅有1件方碟外,其余都为素面圆碟。在出土的瓷碟中,发现有的是多件器物胶结套叠在一起,一般为2件或3件,有的为6件,最多的达10件,其最上的1件碟内胶结1件盅,最下的1件碟底胶结1件垫饼。
A型861件。圆碟。釉色以青黄釉居多,次为青釉,其他釉色较少。器型皆略小,按器壁的不同,则有斜壁、弧壁二式之别,其中以斜壁最多。此处重点介绍斜壁碟。
Ⅰ式:785件。斜壁。器型颇矮,外壁和口沿皆施釉,圆唇,小敞口,内底近平,矮圈足。02CFT1②:184,器型稍小,施青黄釉,内壁无釉。口径为8.0厘米、高1.8厘米、足径为5.0厘米。02CFT5②:115,施酱褐釉,近底有裂纹,近内底无釉。口径为9.8厘米、高2.2厘米、足径为5.9厘米。02CFT1②:191,施青釉,近内底无釉,口沿稍有裂纹。口径为8.9厘米、高2.1厘米、足径为5.6厘米。02CFT3③:177,施酱褐釉,内底无釉,碟身略深。口径为10.3厘米、高3.5厘米、足径为5.6厘米。02CFT5②:110,碟身稍变形,内外壁皆施青釉及圈足,釉色较斑驳。口径为8.6厘米、高2.5厘米、足径为4.0厘米。
696件。其中,青花26件,青釉417件,青黄釉130件,酱褐釉120件,黑褐釉2件,素胎1件。可分小盅、直口盅、带足盅三型,以小盅居多,带足盅次之,直口盅较少。其中,有的是多件瓷盅胶结套叠在一起,当属次品。
A型465件。小型盅。多数为完整或较完整者,仅小部分皆残。02CFT2②:173,完整,器身施釉及足部。圆唇,口略敞,近斜直壁,圈足。近口沿边有较漫漶的青花纹饰。口径为6.7厘米、高3.4厘米、足径为3.8厘米。02CFT3③:241(图5),口沿稍残,施釉不及足部。圆唇,侈口,卷沿,近弧壁,小圈足。器身饰青花草叶纹。口径为6.0厘米、高4.0厘米、足径为3.2厘米。02CFT3③:206,完整,施青釉且及足部。圆唇,口略侈,近弧壁,圈足稍矮。口径为6.4厘米、高2.9厘米、足径为3.2厘米。02CFT2②:188厘米,口沿微残,施青釉且不及足部。圆唇,侈口,卷沿,近弧壁,圈足。器身外壁有多道凸弦纹。口径为7.5厘米、高3.2厘米、足径为3.9厘米。
图4 书青花“福”字盘底残片
图5 小型盅
福安窑主要是烧制百姓日常使用的生活用品,为清代琼北地区较重要的一处民窑。其烧造的蛙纹带耳瓮是海南岛南部黎族生活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器型,因青蛙是黎族人十分崇拜的一种图腾,具有较鲜明的黎族文化特征。此外,香炉、烟斗及瓷权等器型的出现,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较流行的习俗风尚及商贸经济的一般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