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青
宋代是我国古代制瓷业的鼎盛繁荣时期,其生产的瓷器以品种繁多、造型优美、装饰工艺精湛而令世人注目。本世纪初,河南考古工作者在对河南三门峡庙底沟遗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时,清理了一批宋代墓葬,出土了七十余件制作精美的瓷器。现择取其中的精品介绍如下,供大家品鉴。
← 1.白釉瓜棱罐
口径9.8厘米,腹径12.4厘米,底径6厘米,高9.6厘米。广口卷沿,圆唇,小折肩,六出瓜棱形腹较深,圈足。器外表施白釉,器内壁及圈足裸露灰白胎。
2.白釉瓜棱罐 →
口径11.2厘米,腹径12.8厘米,底径6厘米,高8厘米。广口卷沿,圆唇,十二出瓜棱形腹较浅,呈扁腹,圈足。器外表施白釉,器内壁及圈足裸露青灰胎。
3.白釉瓜棱罐 →
口径10.6厘米,腹径13.8厘米,底径6.9厘米,高8.6厘米。广口卷沿,圆唇,九出瓜棱形腹较浅,呈扁腹,圈足。器外表施白釉,器内壁及圈足露白胎。
← 4.白釉双耳罐
口径7.8厘米,腹径10.3厘米,底径5.2厘米,高10.2厘米。敛口,卷沿,圆唇,球形腹,颈肩部有对称的双耳,矮圈足,足底外侧抹削。器表外饰有白彩,通体施白釉,圈足露灰白胎。
5.白釉双耳罐 →
口径8.6厘米,腹径11.4厘米,底径6.4厘米,高14.2厘米。直口,圆唇,高领,溜肩,颈肩部有对称的双耳,鼓腹,矮圈足,足底外侧抹削。器表通体施白釉,圈足露赭红色胎。
6.黑釉双耳罐 →
口径12.3厘米,腹径16.3厘米,底径9.1厘米,高12.9厘米。直口,圆唇,矮颈,溜肩,肩部有对称的双耳,九瓣瓜棱形腹,矮圈足,足底外侧抹削。颈部及双系耳下沿饰有贴塑的小白花,器内壁颈部及外壁通体施黑釉。
← 7.黑釉双耳罐
口径7.8厘米,腹径10.3厘米,底径5.4厘米,高12.5厘米。卷沿,尖唇,高领,圆肩,肩部有对称的双耳,矮鼓腹,假圈足,足底外侧抹削。口、颈及肩部饰有贴塑的小白花,器内外壁通体施黑釉,底露白胎。
8.白釉剔花碗 →
口径9.7厘米,底径3.65厘米,高5.2厘米。直口,圆唇,弧腹略鼓,小矮圈足。器内底有三个较大的支钉。除下腹部及圈足外,器内外壁通体施白釉,外壁有剔花。
9.白釉瓷碗 →
口径12.3厘米,底径5.5厘米,高4厘米。敞口,圆唇,浅弧腹,矮圈足,足底修削成斜坡状,器内底有三个支钉。器内壁饰有白彩,内外壁通体施白釉,圈足露浅黄胎。
← 10.白釉瓷碗
口径12.5厘米,底径5.2厘米,高4.3厘米。敞口,圆唇,浅弧腹,矮圈足,足底修削成斜坡状,器内底有三个支钉。器内壁饰有白彩,内外壁通体施白釉,圈足露浅黄胎。
11.酱褐釉碗 →
口径10.4厘米,底径4.6厘米,高5.1厘米。敞口,尖唇,弧腹壁,小圈足。器口部饰有白彩,内外壁通体施酱褐色釉,圈足露白胎。
12.白釉瓷盘 →
口径15.8厘米,底径5.2厘米,高4.3厘米。敞口,口沿外撇,圆唇,弧壁浅腹,圈足,足底外侧修削,器内底有三个小支钉。器内壁饰有白彩,内外壁通体施白釉,圈足露姜黄胎。
13.黄釉小注 →
口径4.8厘米,腹径6厘米,底径3.9厘米,高10.9厘米。出土时口部稍残。喇叭形口,小圆唇,细颈较直,小广肩,肩的一侧有弧形管状小流,其相对一侧有桥形,微鼓腹,腹部被八等分成瓜棱状,厚胎小圈足略外撇。上饰有四朵柿蒂花纹,颈及肩腹交接处饰两周凹弦纹,器表施以润莹黄釉,下裸露浅黄胎。
14.黑釉瓷盅 →
口径7.1厘米,底径3.6厘米,高3.4厘米。器形小,敞口,圆唇,弧腹,小圈足。口沿饰有贴塑的白花,器内外壁通体施黑釉,底露白胎。
← 15.酱釉小壶
口径2.7厘米,腹径3.8厘米,底径2.15厘米,高6.1厘米。喇叭形口,厚圆唇,细直颈,小广肩,鼓腹下收成小平底。腹部有制作时留下的刮抹弦纹数周,口部及肩部饰有贴塑的白花,肩部以上及器内施酱釉,腹及底部裸露姜黄胎。
16.黑釉小瓶 →
口径2.8厘米,腹径5.6厘米,底径3.4厘米,高7.45厘米。喇叭形口,尖圆唇,细长颈,圆肩,圆腹,圈足底。器表饰有贴塑的白花,腹部饰有暗纹数周,下腹部以上施黑釉,其下裸露灰白胎。
↑ 17.青釉瓷尊
口径24厘米,腹径17.3厘米,底径9.8厘米,高21.2厘米。直口,宽平折沿,方圆唇,直腹略深,下腹部外折后呈弧状内收,下接三周箍状足。宽平折沿上饰一周缠枝忍冬,外圈边缘饰一周珍珠纹,腹部刻相连的蕉叶纹,叶片周围饰珍珠纹,三层箍状足棱缘上各压出齿轮状凹窝一周。器表通体施青釉,色泽凝重,典雅大方,玻璃质感强。(未完待续)
(责编:雨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