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金华实验小学·高军芳
小学生减负是“双减”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需要学校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学生课外培训的负担,做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教学水平与质量,让学生获得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增强课堂高效学习效果。这一举措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授课时,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异同点进行创新教学,改变以往的授课模式,拓展学生思维。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小学教学方法必须做出改变。在“双减”政策下进行语文教学,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降低学生学习压力、杜绝学生参与课外辅导班,将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战场”,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的强大后盾。教师在授课模式上进行不断思考,增添课堂趣味性,舍弃枯燥的讲课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调动课堂氛围。利用“双减”政策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与教师同步减负,学生将会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教师将会拥有更多创新课堂的时间,从而让课堂效率不断提升,形成良性循环。合理利用“双减”政策能够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适应我国发展趋势,培养综合素质更高的人才,最大程度减轻学生压力,让学生不被课堂所束缚,对教学开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认知事物主要依赖于形象思维,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对情境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这样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将生活经验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获得更加深刻的认知感悟。教师还要指引学生,能够将生活经验转化为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素材,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加强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生活经验转化为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工具,并且情境体验下提高语文学习效率,通过这样的方式真正推动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在“双减”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针对课堂现存问题进行思考,做好优化改进,结合大环境考虑“双减”政策下教育改革的实施策略。当下的教师理念通常会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导致教师不能够大刀阔斧地进行课堂创新,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长此以往造成的结果是,课堂授课模式单一,知识讲解乏味呆板,毫无创新可言,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无法贯彻“双减”政策的精神,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减弱,各方面的潜能被埋没,不仅为学生增添了很多学习负担,更为学生增添了很多精神压力,造成学生时刻处于高压状态,最终与“双减”政策的指导思想产生偏离。为此,小学课堂也应该做出改变。
“双减”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使学生拥有更多时间主动探究。语文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得到加强,有助于为减负增效。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摆脱单方面的知识灌输,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增强学生的语文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中多加思考,在大脑的活跃状态下进行听、说、读、写等一系列操作,则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成效。这样一来,减轻了教师的授课压力,教师能够花费更多时间与精力进行课堂模式上的创新,帮助学生解决难题,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纸的发明》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播放纸张制造过程的视频,让学生对纸张的制作有一个初步了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的注意力会被集中在课堂当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视频引入课文,让学生主动投入到语文课本当中。教师结合教材中的知识,讲解纸张发明的历史,在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并介绍造纸术的诞生对人类的文化以及生产活动产生的影响,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古人智慧的赞叹以及敬仰之情。利用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使之产生对造纸术的探知欲望。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查询更多纸张诞生过程的相关知识,以及对纸张的种类、制作环境、制作方法做更加充分的了解,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实现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理解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情景教学是教师在课堂中经常用到的授课方法,丰富多彩的课堂表现形式,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为学生减负的目的。结合课本创设情景能够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收获感悟,培养自身的语文知识体系。在课堂中,学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以及时间,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感受到与往日不同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语文课堂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创设更加新颖的授课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趣味性,减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想负担。除此之外,信息技术包含着很多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如网上微课、智慧课堂等,这是“双减”政策下的有效措施。因此,课堂教学应结合不同形式的手段构建教学情景,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观潮》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钱塘江大潮的真实纪录片,让学生产生代入感,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会获得更多的理解与感悟,体会钱塘江大潮的雄伟与奇特。教师通过结合教材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将文字与现实画面相结合,增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况,能有效降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阻碍,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优美的语句与气势磅礴的视频相结合,渲染了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逐步升华学生的思想内涵。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差异性分层,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课业难度。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时,需要考虑不同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突出作业的针对性,方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从而实现语文知识的作业设计目标。小学生具有明显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文学素养、兴趣爱好等方面,以往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没有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布置作业,造成部分水平较差的学生无法完成相应作业,对优秀的学生又过于简单,使作业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效果,从而影响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教师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作业对学生的提升情况,体现出课后作业对不同学生的针对性,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能力完成作业,并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与思考当中,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综合素养的发展。例如,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墨梅》之后,教师需要进行课后作业的设计,结合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做好分层布置,对知识水平较为薄弱的学生,以布置记忆背诵的作业为主,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并形成积累习惯。让学生学习诗时,体会到诗歌背后的内涵,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顺利完成对诗的翻译,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学习能力强、成绩优异的学生,作业应围绕知识拓进行布置,结合传统文学,让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同时,获得思想内涵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以及拓展,夯实学生基础,掌握更多与本诗有关的诗,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方面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开展。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对高质量的文章进行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语言交际能力,通过分享高质量的阅读材料,提升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通过对以往阅读课进行分析,教师通常会选择在阅读课开始前,布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课文中找答案,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通过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能够有效提升阅读课的学习效率。通过增加阅读材料,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减少课堂中问题的布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融入到文章当中,与文章的人物同喜同悲,沉浸在故事主线中不断思考。例如,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猎人海力布》时,需要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海力布热心以及无私的精神品质,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展开阅读,跟随人物的脚步逐渐渗透到文章当中,阅读结束后需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悟,将自己体会到的情感表达出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将这篇文章作为索引,教师提供更多的相关阅读材料,学生更喜欢轻松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学会分析文章中的人物情感,增强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将课文阅读素材与语文课堂相结合,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感知能力,并实现对阅读教学的减负增效。
表演活动的开展能够提升课堂活跃度,增添课堂表现力。为学生减负是“双减”政策的主要目标,小学生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增强课堂趣味性,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语文知识。同时,学生将会更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接触新奇事物。小学语文教师充分贯彻“双减”政策的理念,积极转变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表演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更加生动形象的课堂氛围,降低学生学习时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对课文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入。例如,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草船借箭》时,让学生在课堂中对这一故事情景进行模仿演练,激发学生的表现欲。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课堂当中,通过观看课堂情景剧便可以了解文章内容,极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参与表演的学生,记忆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得到有效锻炼,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从而产生更多感悟。课堂表演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结合三国时期的史实进行讲解,为学生进行知识拓展,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更多知识,实现为学生减负的目的。
“双减”政策的实施可以帮助很多学生家长减少课后辅导的重任,在课后组建线上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在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学习质量才能得以保障,凭借线上的互动交流模式,组建家庭课堂,能够为家长提供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学生成绩的提升,还需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多感受与知识内容相关的有趣的知识,尽量减少计算机、手机等对孩子思想上的危害,让学生在教师与家长的共同监督下,朝着正常的方向成长和发展。另外,需要加强学生在课下时间对课外知识的感悟,这离不开家长的助力。例如,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故宫博物院》时,为了能够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紫禁城的雄伟壮丽,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故宫博物院参观,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文章中讲的内容,在参观时家长可以对学生讲述故宫饱经风霜的历史,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体会到明清时期故宫的富丽堂皇,潜移默化地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渗透到孩子的思想,激发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身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水平,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让教师掌握更多先进的授课技巧以及现代科技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为在语文课堂中创设多媒体教学情景,如果教师不懂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的使用方法,便缺少一定的课堂创新能力,无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达不到“双减”政策下为学生减负的目的。而且,语文教师需要具备更丰富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知识,提升文化素养。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引导学生了解“语言是艺术,优雅的生活也是艺术”,帮助学生树立增强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语文教材的很多文章富有内涵,适合学生品读,若将文章中的思想品质与精神内涵传输给学生,便能让学生思想得到升华,在借鉴与学习中获得对生活的理解与体会,这些思想品质的灌输需要以语文教师的素养为核心,因此,需要提高对教师的素质培养。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学科,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教师要以课文为范本,在设计作业时要考虑作业的日常性和生活性特点,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设计作业活动,保证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参与实践,理解语文知识的深刻内涵。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环境,思考如何将语文知识融入实践活动中,尽可能将现实生活与语文教育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应当以作业为工具,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将实践类型的作业作为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重要依据,更好地满足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锻炼。让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生活,将自身的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字记录下来,真正促使学生把语文运用到生活中去,用语言文字的形式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断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以减负为主要目的,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感悟,促使同学进行自我提升与巩固,成为相关课程创新模式的强大助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借助现有资源进行大胆创新,不断优化课堂设计方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对小学语文教学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