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新城小学·方 芳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材按单元排列,每单元的教学主题与目标是固定不变的,课文内容、文体与知识点之间也存在着某种联系。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特性,并逐渐形成单元思想的引导意识,进行单元一体化的教学,从而为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情境教学的运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其思维发展,构建语文课堂的高效化,进一步提高其语文素养和全面发展水平。
语文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媒介,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代替的功能,是新课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在之前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仅仅是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一步步的讲解,导致学生仅仅是逐步认知教材,从而影响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积极主动地转变教学方法,明确教学主题之后,给他们设置恰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注意。问题情境作为较为普遍的情境教学法之一,需要教师根据对教材内容的了解来对问题进行巧妙设计,引发学生对语文课堂的探究欲望,引发学生思考与质疑,从而令其主动探究,在自我解决问题中获得语言知识。在创设问题式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精心设计不同问题,使学生能够结合问题由浅到深了解教学中的重点。
如学习了《观潮》《走月亮》《繁星》和两首现代诗《秋晚的江上》《花牛歌》中的一个单元,以描写景物为主,使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同时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以唤起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给学生导入问题并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同学们到过哪里?是否有什么事给您留下深刻印象呢?”有了提问的帮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记忆之中,主动积极地答题,活跃语文课堂氛围,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然后,读前提问:“本单元的重点是什么?作者所要抒发的是怎样一种感情和心情呢?”教师指导学生吃透全单元课文,从总体上感知文章大致内容并寻找问题解答,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热情。其次,老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仔细阅读与解析,一边读一边想象,在阅读与解析过程中体会到笔者对于自然风光的崇拜与喜爱。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给学生设置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形式带领学生由浅到深进行学习,深化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记忆,同时也有助于锻炼学生阅读能力和推动单元整合更高效。
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相对缺乏。一些抽象的语文知识难以理解,学习效果不佳。因此,将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对学生最为有利。创设生活情境,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与感受语文知识,有助于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用语文解决实际问题也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语言内化。
如学《司马光》《掌声》《灰雀》和《手术台就是阵地》等,教学主题为“好品质”,这就要求教师要将德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逐渐形成,也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锻炼。对学生而言,学习更加主动,好奇心更加强烈,能独立预习课文和把握文章内容。教师可选择小组合作,创设生活情境。借助于生活情境的创设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放一段司马光砸破缸子的录像给同学们看,可以帮助同学们对砸开缸子的原因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同时学生能联系现实生活想一想:自己要是司马光怎么办?此时,学生大脑将处于高速运转状态,并结合生活经验想出解决办法,这样就可以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同时还可以轻松地听懂文言文所表达的意思,感悟司马光智者之像,深化把握文言文寓意。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做到融会贯通,利于实现高效学习。
在对小学语文单元进行整合教学时,老师应该对教学内容与方式进行总结,并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教学计划。它要求教师必须洞察学生的想法,使语文教学单元真正整合。每一位学生语文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必须在课堂中全面渗透多样化教学方法,让单元一体化教学能够发挥优势,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教学法以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为主旨。通过角色扮演、课内游戏和语言表达,在具体情境中全面渗透教学内容,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再通过倾听和观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设置游戏情境更加符合小学生喜欢游戏的本性,能够快速引起学生注意,给老师授课打好基础。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要结合单元主题内容来选择恰当的游戏,并且要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进一步提高游戏情境下的教学质量,推动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如正在学的《文具的家》《一分钟》《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等均属童话单元的课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给学生设置游戏情境并运用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其在饰演不同人物时体会到文本中人物形象,引起学生思考,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品质。与此同时,这种游戏情境还能够满足学生表演的欲望,调动学生课堂参与感,增强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同学们借助在动物王国里饰演熊、虎、大灰狼和梅花鹿的形象,对动物们的神态、心理和语言进行剖析,深化了认识。教师不需要费时费力去解释,学生也可以理解文章的含义。
在人教版语文课本中,每本课本都将课文分组,每组又包含若干篇课文。这些课文的内容有一些共同点,这些共同点体现在每组课文单元开始前有序言提醒学生,每组课文单元结束后有“语文园地”中的一些问题和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秉承单元整合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每组教学中首先要理清每组课文中的课文关系,搞清楚本组课文的共性与单元主题。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找到语文知识讲解和教学的重点方向,真正做到教学目标明确。例如,在四年级语文课本下册第四组课文中,单元部分序言中明确指出:“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组课文,了解那场战争的苦难。带给孩子们,倾听他们对和平的呼唤。”显然,“战争中的孩子”是本单元课文的主题。这组中的几篇文章在风格、内容和文笔上各不相同,但都是描写战争环境中的儿童。因此,教师在这节课中要注意把这组课文与战争的联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讲解战争史的相关知识。例如,在课文《夜莺之歌》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解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还要向学生说明,本文所描述的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入侵苏联的开始。战争期间,德国自己与苏联签订了和平协定,但纳粹德国食言,贸然出兵入侵苏联。苏军正规军一时猝不及防,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在这样的不利形势下,苏联许多热爱祖国的老百姓纷纷组织游击队,拿起武器与德军作战。这段文字讲述了一个苏联孩子用夜莺的声音向游击队传递军事消息,帮助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故事。这样,教师借助讲解课文的战争背景,让学生了解课文中描述的孩子们面临着什么样的危险。英雄儿女的勇敢和机智,令人敬佩。这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课文以及描写战争中儿童主题的主要目标,从而理清本单元的语言。
在人教版教材中,不同单元的教学主题有些差异,但在单元内,各组课文的主题是相同的。因此,教师要重视本单元课文的教学。学生不仅要借助学习理解每篇课文的内容,还要注意每组几篇课文的共性,从而理解单元学习的主要目标。例如,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课本下册第八组课文,单元中的几篇课文是《两个寓言》《文成公主进藏》《普罗米修斯》《渔夫的故事》。在这些文章中,《两个寓言》是先秦时期转化为白话文的寓言故事,《文成公主进藏》则是通俗描述历史记载的叙事故事,《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而《渔夫的故事》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节选。这些文章从一定程度上看,风格、背景、内容各不相同,写作方法也完全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故事。如何把故事写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是文学功底的体现。在本单元几组课文的教学中注重听故事和讲故事,并在学完课文后尝试将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听。你能不看课文就用你自己的语言讲一个好故事吗?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本单元几篇课文的学习中找到明确的目标方向,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秉承单元一体化的教学思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注重教材中每篇课文的教学,同时要注意一些专题单元课后的延伸阅读。主题课外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借助课外阅读将课堂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外阅读活动中,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学习情境,以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独立运用语言知识开展实践活动的能力。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本下册中有几篇课文属于科普性质的文章,因此单元教学的主题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此,教师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科普读物,比如王杰的《时间牢笼》,让学生借助课外阅读了解更多的科技知识,了解科技文章的一般写作方法。这样,借助课外阅读的整合,一方面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借助相关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独立阅读能力。
秉承单元一体化教学的思路,教师要注意结合教材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和主题,引导学生将单元内的多篇文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预习。教师能够结合教材中设置的单元来划分预习任务。教学前,要求学生预习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和单元中的多篇课文。全书多篇文章串联,让学生在预习中有的放矢,关注每个单元要理解的内容和方向。在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让学生结合下一节课要讲的课文,预习本单元的单篇课文。这样,单元整合思想让学生以课本单元为界进行预习,关注每一单元语文知识的学习主题,使学生避免只关注生字生词而忽视单元学习目标,更有效地把握正确的方向。
鉴于每个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不同,教师在单元教学过程中也应有所侧重。例如,面对低龄学生,教师应从明确的主题入手,引导学生在第一课课文中集中阅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2、3课时以识字、阅读、写作和阅读为重点,为学生以后的语言学习和独立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4-8课时整合单元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寻找文章的共性;9、10课时整合单元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得以理解和记忆单元所学的知识内容;综合培训,检验学习效果,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能够适当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第一课时,明确主题,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对学习阶段遇到的生词、生字进行课后巩固;3-5课时,深入讲解单元课文内容,将重点知识传授给学生;6-8课时引领学生整合单元知识点并进行实践练习;9-11课时要求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课外文章并做批注,提交给老师审阅;12课时指导学生熟练运用写作技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单元整合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方法。智慧课堂是需要设计的,只有因地制宜地设计语文教学活动,才能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充分渗透到单元一体化教学中。比如,面对年轻的学生,教师要更加注重新词、新表达的训练。通过反复训练,学生能够将这些基础知识熟记于心,规范自己的读写方法,为以后更高阶段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面对已经进入更高学习阶段的学生,教师更要注重学生发散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不同的写作技巧,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成为具备综合素质的社会栋梁。
语文知识结构具备鲜明的特点。相同的知识内容和文章会在同一个主题单元,甚至相邻的两个单元也会有相同主题的文章。此外,不同的单元会结合指定的结构主题展开知识,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各单元知识主题和思想情感形式的统一。但教师也应该注意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虽然属于同一单元文章,单元主题和特点相同,但实际的写作手法和中心思想却有着根本的不同。因此,教师结合文章主题,实施单元教学时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尽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语文卷上册第一单元,有两篇动物课文《白鹭》和《珍珠鸟》。文字从多个层面,运用多种丰富的描写手法展现了不同动物的具体特征,并从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解说,让读者在阅读文章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两种动物的美。对此,教师可以以此为依据创设问题情境:作者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突出动物的美?如果你试图描述一种动物,你会选用什么描述技巧?运用引人入胜的问题,将学生一步步引入教学情境,从问题的思路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文风,从而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单元整合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一定数量的课文。但是,鉴于每个学生的综合实力不同,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也会不同,从而造成后续教学活动的差异。思想和知识见解形成了不同的问题,差异也比较严重,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单元整合教学,借助彼此相互间的交流来做到问题的讨论和知识的整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互相学习彼此的学习经验,从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北京的春节》《腊八粥》的课文都是描写传统习俗的课文。虽然事件和场景不同,但知识结构有很大的相似性。自古就有“年过腊八”之说,因此,将这两篇文章整合教学,能够更好地突出单元主题,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能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谈谈自己印象中的春节和腊八粥是什么样的,同时也能够结合实际生活分析春节、腊八节的习俗,或者阐述他们期待什么样的春节等等。通过题目的引导,让学生借助小组讨论,培养热爱春节的情结,形成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的良好理念。
综上所述,教师要做好单元整合教学,要注意坚持系统性、整体性的教学原则,向学生讲解语文知识,避免突出重难点,使学生过分注重零散的知识点。对于语文学习,只有教师以素质教育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工作,让学生真正把注意力放在理解和学习语文上,而不是为了能够考试而学习,单元整合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