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的意蕴和价值

2023-03-19 20:54任继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必然性美好生活

[内容提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个方面由于更具有现實性,受到了更多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个方面被认为是表达主观的希望和向往,而常常被忽视。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揭示了美好生活必然性的三个面向:一是人的实践和选择必然存在着人所追求的终极善目的———美好生活;二是人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才能实现人之为人的独特功能和内在价值;三是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促使人类共同体的形成和完善。亚里士多德的这些探讨,有助于我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 美好生活;必然性;亚里士多德伦理学

[作者简介] 任继琼,哲学博士,中共贵州省委党校教授,贵州发展制度保障高端智库研究员。

经过改革开放4 0多年的发展,“落后的社会生产”已不再能反映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民生活产生了新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发展质量不高的重要表现,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2]。判断和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目的和检验标准,都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没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高质量发展就失去了目的、意义和评判标准。发展不是为发展而发展,而是为了人,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那么,人的美好生活究竟是什么,有没有必然性?其必然性何在?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本文拟基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拓展我们对美好生活内涵和价值的理解认识。

一、美好生活是人所追求的终极善目的

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与美好生活同义的语词是幸福,美好生活就是幸福。在古希腊语中,“e u d a i m o n i a”一词被译为美好生活或幸福,它的字面含义是指一个人受到神的恩宠或庇护,这个词关涉恩宠或庇护( b l e s s i n g)之意,因此含有成功、兴旺、繁荣和好运等寓意。这个词的英译通常有“h a p p i n e s s”“w e l l - b e i n g”“p r o s p e r i t y”“g o o d f o r t u n e”“f l o u r i s h i n g”“d o i n g w e l ”“f u l f i l l m e n t”等。但现在我们通常认为,美好生活是主观的、不确定的,是不同的主体自身欲望得以满足后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是人生的一种状态。而对于古希腊人来说,美好生活是客观可见的人生状态。亚里士多德在《修辞术》第一卷第五章把希腊人认为的美好生活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德性的优良行为;高贵的出身;良好的声誉;充足的财富;多子多女;朋友众多并有挚友;身体健康;好运(幸运) ;舒心的晚年。他认为,一个希腊人一旦拥有了上述这些内在和外在诸善,就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足,即幸福[ 3],自身和他人都会认为这样的人生是幸福和美好的。

对于美好生活,大多数希腊人都认为它是人追求的终极善目的,是至善。亚里士多德与众人的意见一样,也认为人追求的终极善目的是美好生活,但他的观点却是立足其自然目的论之上。在他看来,目的就是“为了……”,整个自然都是为着某种目的而动变。这个支配事物的目的就是推动和支配事物变化方向的推动力,它在事物变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的促使事物从不完善朝向完善,所以目的就是某种善。或者说,每一事物都在追求和实现完美,而它追求的这个目的就是善。这就是说,亚里士多德把善与目的等同了起来,某物之善就是指某物达到其目的。“善”应该被定义为“以……目的”“朝着……”,成为某个善的事物就是达到某个目的。[ 4]自然在亚里士多德眼中是一个最智慧的工匠,如植物的根向下而不是向上是为了吸取营养,叶子长出来是为了保护果实,鸟的嘴形、羽毛非常适合空中飞行,鱼的鳃、流线型身体便于在水中游动。[ 5]自然不做无目的之事,事物的动变都是为了某种善目的。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和自然界的其他事物一样,也是“由于自然”的产物,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如医术的目的是健康,理财术的目的是财富。活动不同,目的不同。这些目的之间有区分,有的是实现活动本身,有的是在活动以外的产品。就是同一系列的目的,也有从属和主导之分。主导目的比从属目的更被人欲求,因为后者是因前者之故才被人欲求的。如制作马笼头是为了骑术的需要,而骑术又是为了战术的需要,因此,“马笼头—骑术—战术”就构成了一个从低到高的、由从属到主导的目的链条。[ 6] 1 - 3但目的从低到高的等级系统并不是无限进行,而是有一个最高亦即终极的至善目的。对于人而言,不同的人的追求各有不同,同一个人一生中也会有不同的追求,但对所有人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人生追求的终极善目的:美好生活。由此,我们可以把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整理成如下的推论:其一,人的每种实践和选择都在追求某个目的,即某种善。其二,既然每一种选择和行为都有自己的目的,因此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其三,在众多的目的中,有些是因自身之故,有些是因他物之故。其四,因其自身之故而被选择的比因他物之故而被欲求更好、更为完满;不因他物之故而被选择的比既因自身又因他物而选择的更好、更为完满。其五,总是因自身之故而不因他物之故的目的是最好、最完满、最终的。人总是因美好生活之故而不是因任何别的东西而选择它。其六,美好生活就是最好、最完满、最高的善,即至善。

对于第六点推论,无论是古希腊人还是我们,大都适用。美好生活是人生最终、最完满的目的,因为一个人可能有很多目的,但如果获得了美好生活,就不再会有其他的想法。第六点推论来自第五点推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美好生活才是人只因自身之故而不因他物之故而选择的人生终极目的。即是说,美好生活是只因自身之故,较既因自身之故又因他物之故和只因他物之故的目的更为完满,它的价值不需要依赖于其他目的而仅从自身就能得到说明。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的开卷就指出,存在着所有目的都朝向的至善(幸福) ,人的每一种实践和选择都以一种善为目的。这里的“某种善”用的是“a g a t h o n”,指一般意义上的每个事物(行为)都追求的某种善( a g o o d)。接着他又说“所有事物都以某个善为目的”,这里“某个善”用的是“t a g a t h o n”,有定冠词,指一切事物都指向的这个最终目的( t h e g o o d)。[ 7]这个“某个善”就是其他“某种善”所追求的最高善目的。亚里士多德描述了一个目的的等级系列,但问题是,为什么必然会存在一个终极善目的?他给出的理由是:

1.如果在我们行为寻求的目的中,有因其自身之故而被当作目的的;

2.我们寻求别的目的是为了它;

3.如果我们不能选择每一个事物总是因别的事物,那样做显然会陷入一个无限后退的过程,以致于我们所有的欲求都会变得没有结果和徒劳无效;

4.很清楚, (存在着一个最终目的)这个最终目的就是这个善( t a g a t h o n, t h e g o o d)或最高善。[ 7]

亚里士多德在前三点的基础上推出第四点:人的追求存在着一个最终的目的———最高善。简言之,在他看来,行为目的按“因……之故”排成了一个由低到高(从属到主导)的等级序列,但这个序列有个最后的终点,这个最后的终点就是最高善,即至善。对于为什么有这个终点,亚里士多德的回答是,如果没有这个终点,目的的序列就要无穷后退,人就会感到各种欲求没有结果,空忙一场。而对为什么不能“无穷后退”,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也有较为详细的阐述。他在分析事物动变的原因时说,事物动变都有其原因,但不能根究其动变的原因到无尽系列的地步,如说散步是为了健康,健康是为了快乐,快乐是为了其他,其他又为了其他,以至于无穷无尽的“为了”。事物的动变必须有一个终点,这个终点不为了其他什么事物,而其他一切事物是为了它;有了这个终极因,事物动变的过程就不会无休止;如果主张无尽系列,就会不自觉地抹掉“善”性。如果没有这个终极因,这个世界将失去理性,因为有理性的人总是根据一个目的而有所作为。[ 8]这样,亚里士多德就用至善这个终点的存在终止了目的系列的无限延续和后退。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的行为和实践都有其目的,都是为着美好生活,对于人而言就存在着人生追求的最高善———美好生活,这个最高善就像射箭的靶心,能够帮助人命中正确的东西。而美好生活是为着自身的,具有最高价值。

二、美好生活是人之为人功能的实现

亚里士多德认为,作为人所追求的终极善目的———美好生活不是静态的,而是与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在他看来,美好生活就是实现活动,是生成而不是拥有,人的美好生活是人实现自身独特功能的活动。[ 6] 3 0 4

希腊文“e r g o n”一词翻译成中文是“功能”的意思,其对应的英文为“f u n c t i o n ”或“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w o r k”,但是這两种译法都不能准确地表达它的原意。从词典上看,这个词在古希腊的含义比较丰富,有工作、职业;农事、劳作、手工;战争的事;工作的结果、产品;活动、行动(与λγο?“言”相对) ;等等。①虽然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对这个词没有展开解释,但他在《政治学》一书中指出了功能与事物的关系:所有的事物是因其功能和能力来定义的,当事物不能再行使其功能的时候,就不能说它们仍是同样的事物,除非是在同音异义的意义上说。[ 9]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意思,功能是事物的定义,是事物和它自身关联起来的唯一的东西,如果一物没有其功能,就不成其为它自身。因此,功能就是一物与他物区别开来的本质,是真正构成事物存在的“是其所是”。亚里士多德还举例对此进行了说明:如眼睛之为眼睛在于它能看到东西,如果不能看到东西,它就是名称上的,如死人的眼睛或石雕的眼睛;人没有了人的功能就是死人,死人只是在名称意义上的人;手没有了手的功能就不再是手,死人的手是在名称意义上的手。因此可以说,功能就是一物的“是其所是”,一物实现了它的功能,就具有了它的本质。[ 1 0]

功能作为事物的本质又是如何与事物的目的联系起来的呢?对此,亚里士多德认为本质就是形式,而形式即本质,应作为功能来把握。联系亚里士多德的潜能现实说,我们就可以看出功能与“形式—质料”“潜能—现实”之间的关系。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潜能对应的是质料,现实对应的是形式。由于亚里士多德把事物看作功能个体,这种对应就不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从尚未实现的功能向着已经实现的功能的生成运动过程。即当事物的功能尚未实现时,它就以功能尚未实现的质料的方式存在;当事物的功能已经实现时,它就以功能已经实现的形式(本质)的方式存在。

由图1可知,正是由于事物作为功能个体而存在,形式或本质不是静止抽象的理念,而是成为推动事物实现其功能的原因,即形式因。形式因是事物通过运动变化实现自身功能的原因,因此形式因同时就是目的因;形式“作为事物具体的生成原因的现实功能”,是说事物自身就是动变的,但这个动变不是盲目任意的,而是朝向实现自身功能这个目的的运动。而如前所述,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事物动变的目的链条并不是无尽的,而是必然有一个“因自身之故”的终极目的,它支配和规定着其他目的。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事物的“是其所是”就是它的形式或本质,也就是它的功能和目的,即一物的“是其所是”形式或本质、功能、目的在逻辑上是内在一致的。一物实现其目的,即“是其所是”或本质的过程,也就是它实现自身功能的过程。

因此,对于人而言,实现美好生活这个终极善目的,也就是实现人之为人的本质和独特功能的过程。而人的独特功能是与动植物比较而言的,因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灵魂是生命的本原和原因,不只是人有灵魂,植物和动物也有灵魂。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人的灵魂都有自身的功能。见图2。要寻求人灵魂的独特功能,就要去掉人与植物、动物灵魂共有的营养、生长和感觉功能,剩下的就是人独有的功能———灵魂有理性部分的活动。

由于动植物只有营养、生长和感觉的功能,实现这些功能就意味着活着,即能够持续存在。而人除了动植物的功能外,还独有理性和思想,这使得人除了活着,还要追求活得好、过上美好生活。“生存—生活—美好生活”是人追求的目的和独有的存在逻辑,正是在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这个过程中,显现和实现了其作为人的独特功能、本质和价值。

三、美好生活推动人类共同体的形成和完善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述,人在追求美好生活这一至善目的的过程中,能实现人之为人的独有功能,超越动物,成为自然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在这些论述中,人更多的是作为个体的存在物,而美好生活对个体来说,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这一潜在的可能性只有当人进入共同体之中才具有现实性,因为人并不是作为单个的存在物而存在,而是作为类存在物而存在于共同体之中。

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用“人天生是政治动物”的命题表达了这一思想。政治在古希腊文中是城邦的意思,城邦作为人类早期的政治共同体———国家的雏形,也是自然的产物。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促使人类共同体得以逐步形成,使人进入政治社会的生活。亚里士多德从共同体的起源考察了人类共同体“家庭—村落—城邦”的形成过程:和动植物一样,人为了种族延续和在一起生活得好,首先组成了最小的共同体———家庭;当一个家庭繁衍了多个家庭而成为一个家族,同一个家族的成员聚集在一起,为着比生活必需品更多的东西聚居在一起,就形成了村落;当多个村落为了更好地满足生活需要,以及为了美好生活需要结合成一个近于自足或大到自足的共同体———城邦(国家)就形成了。[ 1 1]也就是说,家庭、村落、城邦是“由于自然”的产物,是在人为了追求某种善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因为人自身之内就存在着对“生存—生活—美好生活”的追求,在这种追求得到满足的不同阶段,就形成了不同形式的共同体,前一个共同体蕴含着后一个共同体,后一个共同体由前一个共同体自然生长出来。不同共同体形成演变的原因都不是在它们之外,即不是由于外在于这些共同体的强力导致它们形成的,而是在它们自身之内就包含着动变的根源。从城邦共同体的生成来看,国家、政治和社会并不是玄妙抽象的东西,而是在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进程中得以形成和存在的,“历史总是伴随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向前发展的”[ 1 2],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本身推动人和人类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但亚里士多德描述的共同体更多的是基于血缘的家庭共同体及其扩大版的人类早期自然共同体。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私有制的出现,自然共同体瓦解形成了新的共同体。但这些新的共同体并不能真正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虚幻的共同体。这些共同体之所以是虚幻的,要从其产生的来源———分工和私有制来看。分工和私有制所讲的并不是两件事情,而是同一件事情,分工是就活动而言,私有制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这就是说,分工并不是出于自愿和自发的,而是根据个人的劳动资料、劳动工具归谁所有而确定的,农民和工人不是出于适合劳动、热爱劳动而愿意做農民和工人,而是因为没有土地、工厂和相应的生产资料,不得不出卖劳动力成为农民和工人。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不仅确定了共同体之内不同人的不同分工,也确定了不同人在共同体之中的相互关系、劳动产品的分配等。因此,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在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形成的同时,不同的人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如“奴隶—奴隶主”“农民—封建主”“工人—资本家”,人类社会也就由此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对大多数丧失生产资料的人来说,只要分工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被迫的,是为了获得生活资料,那么人在共同体之中的活动或劳动对人来说就是异己的、与人自身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这种力量。[ 1 3]大多数人为获得生活资料而被规定、被异化,少数人由于占有生产资料而占有了大多数人的劳动成果,这样的共同体就是虚幻的共同体。在虚幻的共同体中,少数人过上了富足、自由的美好生活,而大多数人则过着谋生计、丧失自由和独立的生活。只有消除分工和私有制带来的阶级对立,解除每个人身上的枷锁,虚幻的共同体才能成为真正的共同体。在真正的共同体中,每个人都能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过上真正美好幸福的生活。

四、亚里士多德美好生活必然性探讨的启示和价值

虽然亚里士多德对美好生活的探讨主要基于他所在时代的希腊城邦,具有自身的具体性和特殊性,但他“所把握的不仅是希腊城邦范围内的人类实践的本质特征,而且是人类实践本身的本质特征”[ 1 4]。对美好生活本质特征和普遍性价值的探讨,为我们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启示。

美好生活是人追求的终极至善目的。亚里士多德所在的古希腊时代虽早已远去,但时移事不易,今人与古希腊人一样,都在期望和追求美好生活,这是所有人的普遍理想。这个普遍理想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终极善目的,人的一生都是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展开,美好生活作为终极目的是人生动变的根源,促使人从不完善走向完善。历史是人的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1 5]。人追求的目的是美好生活,历史就是人在追求美好生活的活动中向前发展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更为根本的是要认识到,发展的内涵、发展的目的以及检验发展的根本标准都是人民的美好生活。没有G D P的增长,发展就没有经济基础;但如果G D P在增长,人民的收入却没有增加,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没有改善,生活环境和空气、土壤、水资源等生存环境没有改善,这就不能称之为发展。发展是为了人的美好生活,而不是物。不能把发展的手段当作发展的目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根本目标。

美好生活是一种实现活动。现在很多人把美好生活看作人生的一种美好状态,但如果美好生活是一种状态,那么就可以说一个终生都在睡觉、过着植物般生活的人,是幸福的人。显然,不能说这样的人是幸福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美好生活或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活动。在古希腊文中,“活动”一词对应的是“e n e r g e i a”。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指出,“e n e r g e i a”一词出自“e r g o n”,即“功能”,指向“e n t e l e c h i a”。而“e n t e l e c h i a”一词则有“有目的在自身之内”的意思。亚里士多德对“e r g o n”“e n e r g e i a”“e n t e l e c h i a”这几个词进行词源上的区分与分析,是要说明一物的“e r g o n”实现出来就是“e n e r g e i a”,而这种现实化“e n e r g e i a”就是“e n t e l e c h i a”。[ 1 6]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显现出幸福与功能、目的之间的关系:人的一生就是人的功能在朝向至善的目的———美好生活的过程中的实现或活动。这就告诉我们:美好生活是潜在的,并不会也不可能自然到来,要在人实现人之为人的本质和独特功能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它;美好生活不是状态,而是实践活动;美好生活要通过人主动地去行动和实践才能现实化。

美好生活要在共同体中才能实现。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与其他群居动物相比,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对“生存—生活—美好生活”的欲求促使人进入“家庭—村落—城邦”共同体,成为社会性存在物。个体和城邦追求的是同样的善,但城邦是自然目的完全生成,是终极和至善;一个人获得善很重要,但一个城邦获得善则更为重要和完满。拘泥于自然目的论,亚里士多德把自己所在的城邦作为最自足最完满的共同体。但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视角来看,由于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亚里士多德时代这种基于血缘和地缘的自然共同体必然要解体,进入虚幻的共同体。虚幻的共同体之所以是虚幻的,是因为少数人把自身利益包装成共同利益,实际上却是少数人的特殊利益;少数人和大多数人之间的利益矛盾使得共同体只是一个形式,实际上不过是少数人统治、剥削大多数人的工具,是虚幻的。在虚幻的共同体中,少数人的美好生活是建立在大多人的不幸生活基础之上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只有消除虚幻的共同体存在的基础———分工和私有制,才能进入真正的共同体———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人与人、人与共同体之间是和谐、促进的状态。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人才能实现自身自由全面的发展,真正实现美好生活。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本身才是政治的价值指向和根本动力,或者说,政治的根本动力和目的就是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对于美好生活的必然性,亚里士多德进行了三个面向的论证和探讨。一是在目的层面,亚里士多德把美好生活即幸福,设定为人追求的终极善。这个终极善就是人生其他所有目的要追求、要朝向的终极目的;这个终极目的作为至高善,就是人穷其一生应当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这个价值目标反过来就成为人所有行为和实践的行动指南。二是在个体层面,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才能实现其独特功能。不同于动物只局限于为了生存,人由于独有理性和思想,要追求“生存—生活—美好生活”;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人才能实现人之为人的独特功能和价值。三是在共同体层面,亚里士多德分析了为什么追求美好生活促使人脱离个体存在进入共同体(社会)中生活。个体与共同体追求的是同一的善,共同体的善是所有人都追求的善,更为完满、更值得追求。正是这三个面向的论证和探讨,使得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对人类的美好生活的洞察超越了具体性和特殊性,为我们今天探寻和实现美好生活提供了启示。

参考文献

[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1 7: 1 1.

[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2 2: 2 8.

[ 3] 亚里士多德.修辞术[M] / /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颜一,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 9 9 4: 3 5 2.

[ 4] P A K A L U K M. A r i s t o t l e?s N i c o m a c h e a n E t h i c s[M]. C a m b r i d g e: C a m b r i d g e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 2 0 0 5: 4 9.

[ 5] 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等.希腊哲学史(第3卷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0 3: 4 5 4 .

[ 6]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 0 0 3.

[ 7] A R I S T O T L E. T h e N i c o m a c h e a n

E t h i c s, t r a n s . b y H. R a c k h a m M. A.,T h e L o e b C l a s s i c a l L i b r a r y[M]. L o n d o n:W i l l i a m H e i n e m a n s, 1 9 2 6.

[ 8]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 9 5 9: 3 3.

[ 9] A R I S T O T L E. P o l i t i c s[M]. t r a n s . b y H. R a c k h a m. L o n d o n: W i l i a m H e i n e m a n n L T D. 1 9 5 9: 1 1.

[ 1 0] 亞里士多德.天象学[M] / /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2卷).徐开来,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 9 9 1: 6 0 1.

[ 1 1]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 / /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颜一,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 9 9 4: 5 - 6.

[ 1 2]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的闭幕辞[ N].人民日报, 2 0 1 7 - 0 5 -1 6( 3).

[ 1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1 2: 1 4 8 - 1 6 3.

[ 1 4] 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M].龚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 0 0 3: 1 9.

[ 1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5 7: 1 1 8 - 1 1 9.

[ 1 6] 余纪元.亚里士多德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0 1 1: 5 9 - 6 0.

(编辑:牟世晶)

①参见:罗念生,水建馥.古希腊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 0 0 4: 3 2 4;亨利·乔治·利德尔,罗伯特·斯科特.希英词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 0 1 5: 3 1 1 - 3 1 2.

猜你喜欢
必然性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的路上,车是什么样子的?
卖套房子半生无忧?谁摧毁了北京精明夫妻的“美好生活”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谈歌剧唱腔的特性
试述两种分配制度相结合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偶然中的必然——夏娃偷食禁果原因的哲学性分析
试论纳比画派分裂的必然性
为了美好生活: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差异与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