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两种分配制度相结合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2016-12-16 21:59甄琪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27期
关键词:必然性合理性结合

甄琪

摘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存在的客观合理性和必然性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所有制结构、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经营中各种要素的贡献等特点决定的。

关键词: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合理性;必然性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01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应运而生的分配模式。每种分配形式特点各有侧重,既存在差异又相互共生。二者的结合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现试述如下:

一、两种分配相结合的合理性

我国当前的经济收入构成有两种,收入的主要部分是劳动者在各行各业通过按劳分配这种途径获得的收入,其次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诸如靠出租土地、房屋等以及对技术、信息等的占有、贡献参与要素收益分配。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结合方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按劳分配重在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重在实现形式。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在市场经济条件及知识经济时代下按劳分配的重要实现形式。”[1]由于目前社会所需产品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的程度,各行各业之间、城乡之间、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别,按劳分配既消除了垄断占有,又否定了平均主义。反之,人类从事的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多种生产要素的共同作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原则的不断完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结构及非公有制经济中的私营与外资经济形式的存在模式决定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合理分配制度成为必然。

2.实践证明,企业的收益状况不仅取决于工人劳动强度和熟练程度,还受决策者能力的影响。因此,企业的收益分配既有劳动者的按劳分配工资,也应包含管理者管理才能的贡献及经营投入而参与的收益分配,即生产要素中的资本要素和管理要素理应参与分配。两种分配有机合理的相结合。

3.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劳动创造价值凸现了新的创新特征,生产劳动不单单是物质生产,它于其他经济范畴一样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生产劳动的范畴既包含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有文教体艺等提供精神食粮的社教部门以及服务生活的金融、电力、交通等服务生产部门,还有进行经济宏观调控与政策决策的政府部门,这些部门都存在着生产性劳动 。这样按劳分配的新特点就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4.在经济活动中,收益的多少是由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等多元因素决定。相应地,价值分配按照各种要素对价值形成的贡献进行分配这是无可非议的。这是优化配置资源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体现。受市场经济的制约,个别劳动不能直接转化为社会劳动,再加上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下、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人员多层次的状况,要讲求经济效率,提高收益水平,必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共同富裕。

二、两种分配相结合的必然性

现代市场经济实践证明:

1.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满足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生产领域中单一的要素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必须把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作用于生产。诸如一家IT公司,它的运营需要资金、办公楼,电脑设备等资本要素的参与,同时也需要程序设计等技术要素的参与,以及其他要素的参与来共同完成生产。即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共同主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既然他们都参与了财富的创造,就理所应当取得一份各自应得的合理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报酬。从这个意义上说,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二者原本就互为共生,合理存在,相互结合成为必然。法国的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曾提出了“三要素”论,他把商品的生产归结于劳动、资本和土地这三者的作用和协力。他认为,既然“三要素”共同创造了价值,每个要素都应从生产出来的价值中得到相应的报酬[2]。

2.企业内部,只有两种分配相结合,才能一方面对劳动要素创造价值多少及贡献大小进行量化、质化的体现,诸如,某国有独资企业工作人员的年收入构成为工资、奖金、个人专利收入、股票投资收入,那么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收入,个人专利收入、股票投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其次二者相结合的分配形式是对各要素在经济活动中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认可及肯定。诸如,居民投资证券获得的收入就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企业经营活动的现实所趋使两种分配相结合成为必然。

3.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存在公有制经济及私营和外资经济形式两种不同的所有制经济结构,他们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相互依赖、补充、渗透共生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由此应运而生的两种分配方式也必然共生存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应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两种分配方式相结合的必然性。按劳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否定了任何个人和集团凭借垄断生产资料进而占有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它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按生产要素分配在非公有制经济中,肯定了生产要素私人所有制凭借对要素的占有及要素的贡献得到应有的收益,市场经济需要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

5.在经济建设实践中以智力劳动为内容的高级管理人员的科技创新和经营理念是企业能否高效率营运、资产趋向保值增值的关键所在。这些人员靠挖掘自身创新潜力同时承受巨大冒险压力来实现其职业生涯中个人资本价值的最大化,使企业存满活力,健康有序的发展。他们创造的价值应该从企业财富中得到相应的体现。某企业2015年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管理人员3人,年薪共234万元;技术人员8人,年薪共304万元;一般职员和工人一年的工资津贴总计360万元。由此可看出该企业分配明显向技术和管理人员倾斜,依据要素的价值或贡献进行分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二者的有机结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现实必然性。

参考文献:

[1]李荣山.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2]让·巴蒂斯特·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02,28-29.

猜你喜欢
必然性合理性结合
新形势下新闻采访行为的合理性探讨
域外证据领事认证的合理性质疑
至善主义、合理性与尊重
偶然中的必然——夏娃偷食禁果原因的哲学性分析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代考入刑的合理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