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谷威,叶 巍
(南京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2022年3月25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相较于之前版本,《新课标》在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两个方向着重作出优化,提出新目标的同时,也反映出当前时代背景下旧版本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向义务教育过渡的过程,由于课程模式、内容、教学等方面的差异,加之相关政策和举措的缺失,该过程的实施持续缺乏科学指导,衔接流畅度不足,新入学幼儿适应性较差,这种不良现象在学前健康教育向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过渡过程中同样存在。学前领域,体育以各式各样的集体教学活动、自选活动或区域活动形式体现在幼儿的健康教育中,并未设立专门系统的体育课程,这与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之间存在断层,幼儿健康教育内容均以符合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为原则,开展游戏化、生活化、园本化内容,这与小学阶段相对呈体系的体育课程也存在差异。此版《新课标》强调加强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1]。本文将从《新课标》的变更内容和要求出发,遵循其理念,分析其颁布对于幼小体育衔接的启示,在符合《新课标》精神的基础上,探讨幼小体育衔接的优化路径。
目前,幼小衔接可谓学前领域和小学领域相关专家研究的热点,但衔接不流畅问题是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构建以来就有的,并非近几年才出现。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幼小衔接问题也正式在《新课标》中被提出,并作为课标修订的主要变化之一。课程内容由原来通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构建,变为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划分为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跨学科主题学习五个部分。此次《新课标》为应对幼小衔接不畅的问题,提出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的理念,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体现在水平一取消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基本运动技能内容与幼儿园阶段内容相似,均为基本的动作发展内容,例如走、跑、跳、各种投掷、爬越等,优化了教学内容结构,从幼儿的生理特点出发,满足该特殊阶段学生的学习需要。并进一步明确该阶段对于具体运动项目的技能学习还为之过早,学生更需要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来为下一个水平的专项技能学习以及体能练习奠定基础。在健康教育内容方面,也对《指南》中所提及的卫生、安全等知识进行了提炼,明确具体内容,促进体育与健康的融合。
课程要求表明学生应在不同的内容中达到何种层次,相对于课程目标这一上位概念,课程要求能够更直接地帮助教师构建教学框架。在旧课标中,对于水平一阶段学生运动技能方面的要求多表述为“能够、学会”等,其目的或许是为了将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内容明确区分开,但从具体实施情况来看,不利于新入学幼儿适应课程内容。《新课标》中,在取消水平一专项运动技能学习的同时,对于基本运动技能的要求多数使用“体验”等表述,在教学建议部分也提道:在1~2年级,重点通过体育游戏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2]。这表明此阶段并不宜与学前教育明确划分界线,甚至两者应该是一种承接关系,先通过对之前所学内容的回忆,结合不同的教学手段,提升学习兴趣,帮助幼儿缓解刚入学的压力,使其能够很好地融入新环境后,再逐渐渗透专项技能教学,提升内容难度,并且这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许多幼儿在二年级都无法很好地适应课程内容,因此更加需要教师有很好的耐心和意识,陪伴幼儿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综上所述,从《新课标》的内容和要求变动来看,结合当前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相关专家逐步意识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这一阶段并不是幼儿从学前教育进入义务教育的过程。
课程模式决定以何种方式进行教学过程,对于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评价的构建有较大影响,这也是小学课程与学前课程差异较大的方面。幼儿阶段,以增添幼儿各式生活经验的活动为主的综合课程是当代学前教育主推的课程模式,其自由性和体验性符合3~6岁幼儿的成长特征,该课程模式主张幼儿园“以园为本”,根据不同园周边的资源与环境,开设真正适合该园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在进行课程学习时,更多以提升幼儿兴趣,激发探索积极性为目的,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相对固定,教师发挥空间扩大,学生自由度相较学前阶段逐渐缩减。从时间上看,学前课程内容安排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相比于小学,学前课程的时间安排更为灵活。根据小学的课程安排,不同地域的课程节次安排有所差异,小学一年级基本维持在一天6~8节课,课与课之间有明确的时间划分,课程内容相对固定,因而不少一年级学生产生抵触心理。针对此现象,幼儿园会对即将进入小学的大班幼儿进行入学准备教育,模拟小学上课模式与时间,以减轻大班幼儿刚步入小学时的压力。
从整个课程内容体系上看,学前教育包含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在日常教学安排中,五大领域以不同形式的主题内容穿插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一些示范园还会根据气候的不同,推出“主题课程月”来提高课程的季节适应性[2],活动具有趣味性并相互影响,共同构建幼儿对教育的初步认知,使其能够在适应园周边环境的基础上茁壮成长,所学内容因地区差别“一地一式”,没有固定的学前课程。小学一二年级课程内容每个区域相对固定,基本包含语文、数学、写字、美术、音乐、体育与健康等,学科之间有着明确的界定,融合程度较低,并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定的评价体系进行考核,内容相较于学前课程灵活性和趣味性明显降低,对学习能力的要求显著提高。体育方面,学前课程将体育安排在健康教育中,没有统一的幼儿教材,各式身体活动集锦供教师平时上课参考,对于幼儿的学习内容没有具体项目的要求,但对幼儿的动作发展有明确标准,内容上以各种趣味性的身体活动为主,主要发展幼儿的走、跑、跳、投、平衡、攀爬等能力,活动形式以自选活动、区域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为主,活动内容灵活多样。《指南》将动作发展分为三大目标: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动作灵活协调。以下以《指南》中平衡部分具体标准为例(见表1)。
表1 《指南》中平衡能力具体标准[3]
小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有相关官方教材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与健康(2012版)》以及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体育与健康 教师用书(2014版)》可供参考,一二年级课程内容还未有专项运动技能学习,但除了幼儿阶段就有的走、跑、跳、投,一些基本的球类活动、体操活动等涵盖在内,学习过程相对学前课程更加系统,《新课标》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理念将课程目标分为三个方面: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其中水平一(1~2年级)课程内容包括基本运动技能、健康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以下以《新课标》水平一基本运动技能部分内容要求为例(见表2)。
表2 新课标水平一基本运动技能部分内容要求[1]
在众多幼儿园中,大多数教师未经受过体育教育培训,幼儿教师往往一人担任多职,这导致教师在展开身体活动时十分“业余”[4]。由于没有统一的教材可寻,幼儿在体育方面学习的内容因为教师教学风格的不同而不同。在教学过程中,集体教学所占比例较小,更多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教师仅仅起到引导的作用,以保证幼儿产生兴趣,学习内容为次要。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每个小学要求配备专业的体育教师,并为提高教学质量,许多小学都需要体育教师为本科以上学历且为师范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会按照教材要求传授知识与技能,一二年级所学内容的难度相较学前课程提升不大,但在小学课程中,教学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形式开展,学生活动相较学前课程自由度下降。课中体育教师会利用哨音、口令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队伍调动,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纪律性上升,并采用如发现、领会、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手段,虽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但教师教的过程同样重要,且在课后和学期结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能够更加努力,这些在学前课程中的比重都是较小的。
幼小衔接观点自提出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学前领域学者关注的问题,认为大班入学准备教育要积极贴合小学课程,在不打破学前课程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提供幼儿提前适应小学生活的途径。但入学准备教育是否会打破学前课程理念取决于实施的幼儿园、教师对于入学准备教育的认识。不少幼儿教师盲目认为入学准备教育就是提前开始小学课程,组织幼儿学习计算、拼音等课程,导致入学准备教育“小学化”现象严重[5]。在健康教育方面,不少教师通过延长课程时间、加大集体教学比重的方式,来促使幼儿养成规则意识,以满足幼儿将来上集体课的需要。许多幼儿园还要求教师进行运动技能教学,或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聘请体育教练来开展运动技能传授课,机械式、简单化的身体练习和体力活动与人类本性背道而驰[6],不仅无法改善幼小衔接问题,还抑制了3~6岁幼儿本应自由、快乐的天性,容易助长幼儿的后续学习的“逆反”心理。
2021年3月20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同年9月14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印发江苏省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两份文件就推动幼小科学衔接的主要手段均提到“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教育”,与此同时省教育厅发布的文章中关于具体措施的部分提道:适度调整班级环境、作息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形式、学科评价、班级规则等,解决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中衔接坡度过大、过陡问题。入学准备教育是从幼儿园单向贴近小学课程,促进幼小科学衔接的方式,入学适应教育是为改善义务教育水平一阶段学生适应性不良现象而提出的小学课程改革手段。幼小衔接出了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幼小衔接的单向性,此次文件的颁布正是意识到长期以来对幼小衔接问题研究的片面性。政策颁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实施的效果,入学适应教育概念的新提出,内生动力存在缺陷,势必会使教师对其内涵的理解出现偏差,或片面理解成课程简化,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下降等问题。
学前教育注重顺应幼儿天性,强调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以激发幼儿兴趣和引导幼儿探索为主线开展学习过程,而小学有教学任务的知识学习,学生需要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在体育方面还需要达到一定的技能目标,两个阶段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鸿沟[7]。在此情况下,幼儿园和小学更多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幼儿园盲目顾及小学,导致了“小学化”,小学却未顾及幼儿园。不少幼儿园为了迫使幼儿适应小学课程,大班的课程甚至已经走在了小学一年级教学内容的前面,小学教师却不知所措,例如幼儿园教师对于幼儿进入小学后所上的体育课有哪些内容尚不知情,却开始了运动技能教学,而小学体育教师无法按照课标的要求进行授课,只能选择教授更难的内容,这都是幼小衔接各自为政的结果。
1949-1988年间,幼小衔接一直处于由幼儿园单向执行时期。在此期间,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例如“幼儿应尽可能学习拼音、汉语、计算”的政策,确保幼儿在进入小学前做好充足的准备。1989年6月,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打破了这一现状,首次将幼儿园任务中所包含的“进入小学教育前获得健全的发育”“为小学打好基础”等内容删除,并提出“两教育间的衔接应是幼儿园和小学密切联系配合的过程”[8],这一里程碑式的文件开创了幼小衔接以幼儿园和小学为双执行主体的时期。《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颁布至今,幼小衔接参与者趋向多元化发展,从幼儿园、小学到家庭、社区、托管机构,形成一个多元参与的生态体系,但参与执行的主体仍是幼儿园与小学。从开始的“确保幼儿入学前准备”到“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密切配合”,直至今日并非只有《新课标》中所提到的“小学应当合理设计低年级课程”观点,幼小体育衔接的实施应当遵循该理念,无论是学前还是义务教育阶段,合理安排健康教育抑或是低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并着重优化教学手段。
儿童本位就是“以儿童为本”,是以儿童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开展教学活动[9]。而义务教育所倡导的“学生本位”,就是一切从为学生的发展出发而进行教育工作[10]。这两者在本质上是相似的,都是从受教者的实际条件出发,来设计和安排施教者的教学工作。从《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提出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注重基础教育课程的校本课程开发,到学前阶段为顺应3~6岁幼儿的天性所开发的园本生活化课程,无一不体现儿童本位抑或是学生本位的观念。《指南》中提到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3],在《新课标》中,强调教学方式要从“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根据学生的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整体设计课程内容,并着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1]。体育方面,在幼小衔接这个特殊阶段,在从“儿童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的过程中,课程从顺应幼儿天性逐步向以学生发展为主过渡,知识与技能占比逐渐变大,但在此衔接过程中,切勿直接抛弃儿童本位,应充分考虑该阶段学生的特殊性,这也是符合该阶段学生发展的特殊“学生本位”,避免出现“断崖式”教学现象。
体育课程涉及体育、生理卫生、健康等理论与方法,还涉及身体发展、人际关系等实际活动方面的内容,具有综合性特点[11]。综合课程是学前阶段倾力提倡的课程模式,其主要理念是融合《指南》五大领域,提升各个领域的文化交流,并结合不同的周边资源,构建符合园实际条件的生活化课程。《新课标》中,“以体育人、综合育人”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强调将体育从单纯的“体育教育”向“体育与健康教育及多学科融合”转变,并为此开设跨学科主题板块,其中包括了诸如国防教育、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1],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模式一直是义务教育与学前相关专家研究幼小衔接的重点,经过多年的探讨与分析,认为以“游戏化”为重点开展幼小衔接阶段的体育课程是最为合适的,但游戏化仅能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的变革,课程模式的差异始终是影响幼小体育衔接实施的重要因素。此次《新课标》对于“综合化”“跨学科”理念的提出,无疑为小学水平一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模式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从综合课程到综合发展,对学前阶段课程模式的延伸与渗透,或为构建科学化幼小体育衔接拓宽道路,以此更好地促进水平一阶段“五育”融合和综合发展。
自2001年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来,“健康第一”一直作为指导思想引领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12]。同样在学前领域,健康教育作为五大领域之首,一直被认为是开展其他四大领域教学的基础。简而言之,体育的首要功能一直是促进练习者的身心健康发展,这点不容违背。也正因如此,学前阶段认为体育课程的设立不符合3~6岁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会对幼儿造成不良影响,而将其以“动作发展”存在于健康教育部分。幼小体育衔接的学生不适现象以及幼儿园为提高幼儿的适应性,拔高幼儿所学内容,这些都使得教学过程难以顺利开展,导致幼儿的健康成长受到威胁,违背了体育健康功能的理念。过去的研究都过于注重如何优化学前教育课程,从而单方面推动幼小科学衔接。此次新课标提出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的观点,表明作为幼小衔接的“参与者”而不是“受惠者”,小学低年级教育研究者不能坐享其成,这是一个双向促进的过程。
自“幼小衔接”的概念提出,学前教育工作者就逐步意识到幼儿园入学准备工作的重要性,但只有相关专家能够明确理解其真正内涵,多数一线工作者停留于“提前开始小学课程”的阶段。明确“为什么准备”是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工作的前提,关系到“小学化”专项治理任务预期与时机运行的匹配问题[5]。在传播途径上要善于利用公众号、自媒体等形式对相关政策进行宣传与解读,并定期组织区域性教师研讨,进行良好案例分享,充分发挥示范园的辐射作用,使上层结构与具体的实施过程形成良好的衔接,同时促使更多的一线工作者参与其中,以园甚至教师为单位开展对于“入学准备教育”理念的重新审视,对比日常入学准备教育的缺失及时调整,带动区域性教育理念的改善。在明确“小学化”内涵的情况下,进一步做好健康教育入学准备的管控工作,从教育行政部门带头定期督查,到幼儿园履行职责,在告知小学化会对幼儿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下,促进教师家长社会三方参与。尤其是家庭教育方面,更新家长传统观念,同时注重发展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体育教育能力,推行以提升教师能力杜绝教育机构的渗透对幼儿进行技能教学不良现象的举措,从根源上剔除家长由于教师能力不足而产生的对校外机构的需求。
从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差异来看,幼儿出现不适应现象实属正常,教师和家长不必在这样的问题上出现慌乱情绪,应加强园校之间的联系。幼儿园应主动联系小学研讨相关事宜,以做好十足的准备,一方面,邀请小学教师能够参与并了解幼儿园的具体情况,相互之间取得沟通,并对两个不同阶段幼儿所学的和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交流,共同商定幼儿在幼儿园后期的教学,这样方可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区域内幼儿入学准备教育与小学水平一教育的内容达到衔接的效果,而不是各自为政。另一方面,引起幼儿不适现象的主要原因除了课程还有环境,相对于幼儿园,小学的环境不仅陌生且更为广阔多样,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等等,这些都是一般幼儿园不会配备的,因此,幼儿园有必要提前带领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参观小学校园,熟悉自己将来的学校,在后期,幼儿园会举办一系列类似“我要上小学”的活动,这点是几乎每个幼儿园都会注意到的,但这样的活动能否与小学方面取得联系,构建园校联合举办的局面,利用小学的场地,让幼儿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小学,而并非在教室里虚拟场面,有效减轻幼儿对陌生环境的畏惧感。
相比于“幼小衔接”,“小幼衔接”下的入学适应教育是较新概念,相关政策在2021年颁布,其具体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还未得知。因而相关概述性研究工作要注重深度挖掘其概念,对于入学适应教育的概念理解不能浮于表面,不能简单认为是小学课程的简化,要结合入学准备教育开展的原因,探讨“为什么适应”“如何开展适应过程”。正如《新课标》提出:要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课程的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1]。此阶段是一个“适应过程”而不是“顺应过程”,因而要对水平一现有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在符合学生生长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周边环境与学生条件,提升课程内容的自然性和体验性,剔除不适合此年龄段学生学习的内容,增添有益于学生熟悉环境和全新课程的探索性内容,趣味化体育课程需要的队伍调动等管理过程。在不改变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基础上,弱化对技能细节的把握,注重教学过程和手段的游戏化处理。同时,加强同区域小学与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沟通,共同研讨如何构建幼小体育衔接,加快小学校本入学适应课程内容的研发,做到在入学适应工作上也能使双方执行主体共同参与。
合理利用跨学科主题活动,深化小学周边丰富的环境和资源,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借此机会,促进体育与不同学科的交流融合。例如,《新课标》最后的案例提到将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国防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提前了解国家某次边境冲突我国边疆士兵的增援情况,并模拟突发情况,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地形地貌,以训练学生的耐久跑能力。这不仅是对学生体能的锻炼,也是对其爱国情怀的激发,对智慧的考验,是典型的融合其他多种教育的综合活动。在学前的综合课程中所开展的一些与“二十四节气”或国家节假日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也在帮助幼儿健康成长的同时,学习和了解自己的国家以及一些民风民俗。对于水平一学生,更加宽阔的场地、更加丰富的器材为综合活动内容的开展常设了相较幼儿园更加优越的条件,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学前五大领域相融合的综合课程优秀示例进行延伸,例如快到端午节可以在操场上利用球类开展与模拟龙舟团结向前传递相关的内容,这些看似简单的游戏,实质能够有效减轻小一幼儿对于陌生场地加之陌生内容的畏惧心理,提升幼小体育衔接实施的流畅度的同时,促进其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一种精神传递。
《新课标》以及相关政策的颁布,为幼小衔接过程的优化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幼小衔接实质仍是仅由幼儿园实施入学准备教育单向衔接的当下,保证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改革的同时,倡导要加快小学低年级入学适应教育的实施,改善双向执行主体共同衔接的局面。同时,针对《新课标》提到的“综合化”“跨学科”等新理念,提出借鉴学前综合课程的开展经验,能够在“改下迎上”的同时,“自上带下”促进幼小体育的顺滑过渡、科学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