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济琛,史 兵
(1.陕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2.西藏民族大学 体育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1]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新时代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深刻探索,关系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重大问题,必须坚持不懈做好课程思政建设。体育课程思政是学校实施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育人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作出重要指示:“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程建设内涵式发展”[2]。思政课程作为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课程体系,贯穿学生大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而课程思政则体现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中,从学生专业学习角度的所思、所学、所想中塑造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思政课程一起承担“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因此,构建大中小学纵向贯通、横向联合的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大格局,才能使体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牢牢把握“以体育人”理念,以中华体育精神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体育与健康课堂为主战场,以体育教师为主要力量,以各类体育人才为依托,以体育物质条件建设为基础,将体育课程思政做深做实做细,落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面构建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强调,以培养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线,完善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建立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体系[3]。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一体化建设既是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体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教育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原则,教育者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影响加以组织,使其优化为教育合力前后连贯地进行,以获得最大成效[4]。体育作为与身体生长发育和动作技能习得密切相关的学科,也是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唯一不会中断的一门实践性课程,务必保持大中小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及一致性,才能保证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受最低程度的干扰。
首先,体育是伴随学生成长的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包括课堂体育教学,还包括学生课外的体育活动,以及离开学校之后的体育习惯养成,学生体育精神则是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教学合力逐渐形成的;其次,学生的身体形态发展具有波浪性、阶段性、顺序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不同阶段的体育教学所对应的学生处于不同的身体发展阶段。因此,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应是一个与学生成长相适应的整体体系,才能贯彻“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对培养学生顽强拼搏、乐观向上、团结协作、热爱祖国等意志品质起到推动作用。比如,对于处于基础阶段的小学生可以多采用体育游戏这种趣味化教学,在体育游戏中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助的品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身体进入自出生以来第二个高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体育教学提倡多样化,可以在体育教学中结合项目渗透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逐渐倾向专项化,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意志品质;大学作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体育课程自主选择性增大,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兴趣与追求,可以结合具体项目,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家国情怀,建设家乡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感。再次,学生的心理发展同样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特点,学生将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品质,需要一个长期且循序渐进的培养,这就需要大中小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推进。
“百年大计,德育为先”,我国是一个崇尚道德的国家,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我国数千年来教育传统的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也是对教育改革发展经验的高度凝练和系统总结[5]。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和中小学学科德育”的工作要求,把“课程思政”和“学科德育”看作是大中小学一脉相承的工作,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6],共同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可以说,“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方向和目标,也成为我国体育教学改革中体育教育价值回归的重要契机。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
学校体育是大中小学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领域,要在体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构建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体系,一方面利用好课堂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中,根据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原则,确保修身立德贯穿于体育教学全过程,促进“求知”与“立德”相统一,使体育教学更具德育性,思政教育更具落地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体育作为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不同学科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沟通载体的独特功能,以立德为引领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确保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成长全过程能够自然浸润于德智体美劳五育之中,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合力[7]。关于思政课程一体化的建设,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文件为其提供政策依据。自1994年国家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来,陆续发布《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对各学段德育教育和思政课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国家设置的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包括小学道德与法治、初中道德与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课程。同时,国家也对大中小学思政课程内容提出建议,小学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初中重在体验式、高中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大学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研究生重在开展探究性学习。为了更好发挥其他课程的德育功能,与思政课程共同承担好课程育人责任,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必须同步进行。
体育课程是贯穿大中小学的基础课程,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一体化建设,更能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做到课程思政与思政建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首先,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注重发挥体育育人价值,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高;其次,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性特点为不同成长阶段的学生德育教育提供独特的经历与场域。体育课程的实践性是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比如在小学体育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规范学生行为、不管严寒还是酷暑在体育场上刻苦训练、磨炼意志等都是以学生身体力行作为媒介和手段,在实践中培养品德,因此需要统筹推进;再次,体育课程作为一门综合类课程,涉及教育、卫生、健康、环境、娱乐等众多领域和学科,体育教学内容与不同阶段学生身体发展、人际关系、运动技能习得等实践活动相关联,体育教学方法也需要示范法、讲授法、启发法、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可以更好地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互生关联,把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融入学科教学中,是各门课程思政建设同向同行的内生路径。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是打破教育壁垒、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举措,也是体育课程思政的重要突破。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需要把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推进。构建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授评价等教学基本要素出发,遵循学科性与政治性相统一、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技能习得与理论教学相统一的原则,融合各学段教育合力,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融入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做到循序渐进、融会贯通。
教学目标是教学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和制约作用。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只有构建整体教学目标,明确各学段分目标,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系统把握整体目标与学段目标的关系,才能保证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不偏离预定目标,教学行为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课程思政目标要求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四是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五是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对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具体要求则是“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如下: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时间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8];在体育教学方面,《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高中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的重点总结为“勇于进取、遵守规则和社会责任感”;《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则将“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写入总目标,具体包括:通过体育塑造人格、克服困难、坚持到底、顽强拼搏、相互尊重、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充满自信、乐于助人,能正确对待成败、能将在体育运动中培养的品格迁移到日常的生活学习中。
可以看出,大中小学对体育品德培养的要素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认同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国家意识和家国情怀;二是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三是通过体育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积极进取的人格和坚持到底、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四是树立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五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包括奋斗有我的信念和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
上述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总体教学目标的界定,既根据体育学科特点、性质和根本任务以及课程标准的相关表达,又融合德育教育要求以及当前一些主题教育的要求,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另外,考虑到从小学到大学体育课程思政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体育课程思政目标的界定坚持了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即高学段、高层次的德育目标一定要涵盖低学段、低层次的德育目标。上述五个方面均从“以体育人”角度进行培养,从良好个人习惯的养成到规则意识、法治意识,从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在把握总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不同学段体育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特点,通过各学段教学目标的落实来达成总体目标。
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设计强调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水乳交融,达到“由盐入汤”“润物无声”,为专业课程教育增添“美味”和“营养”。对于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而言,需要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体育精神为发力点,以身体练习、运动技能学习、体育游戏及体育比赛为主要形式,以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体育学习基础、体育学习兴趣为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实现“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育人目标。此外,依据体育教学内容的“身体运动性、健身性、娱乐性和非阶梯性的特点”,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可以从体育品德、体育技能、运动能力三个方面,因材施教进行设计。
体育品德的教学内容要注重结合体育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例如对学生国家意识和家国情怀的培养,在对小学生的培养中主要以家国情怀为主,可以通过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家乡的体育活动,让学生逐渐养成热爱家乡的感情和建设家乡的责任使命感,在对学生讲述女排五连冠、西藏登山队登顶珠峰等故事中,培养学生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将努力锻炼身体与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联系在一起,通过经常组织观看国内外体育大型比赛,引导学生正确作出评价与分析[9],加强学生国民身份认同,做自信的中国人;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提高,可以通过在项目运动过程中介绍我国优秀运动员成长经历,介绍他们为国争光的事迹,自我学习优秀体育团队的精神,逐步理解中华体育精神的来龙去脉,熟悉中华体育精神谱系,树立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稳定,已经开始思考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更要突出中华体育精神中“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体育教师应以中华体育健儿的奋斗历程为榜样,培养学生“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时代精神;通过对中国登山精神、乒乓精神等中华体育精神的具体讲解,让学生明白个人奋斗与集体荣誉之间的关系,积极为维护和创造集体荣誉而奋斗;通过体育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在体育技能和运动能力方面,要与当前学段的思政、道法教学相结合,以篮球技能教学为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主要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通过体育比赛使学生具备团结同学的意识;在初中篮球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更深入学习篮球比赛规则,树立学生规则意识,通过体育比赛让学生有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意识;在高中篮球教学中,通过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在比赛中强调与对手的合作与信任,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在大学篮球教学中,可以重点培养学生对篮球的终身兴趣和终身体育的习惯,通过观看体育比赛分析中国国情,揭示国际事务的复杂性,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在体育比赛中强调学生的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一体化,主要体现在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契机的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学方法的革新上。为保证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一体化顺利进行,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体和心理的生长发育特点,使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力求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在本学段实现最大化。
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在各学段有其共性,比如:坚持以体育人,通过身体训练使身体活动与思维有机结合,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知行合一,强化体育道德实践、情感态度培养和规则意识养成;坚持协同配合,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注重合作教育,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等,还有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在各个学段也是行之有效的,比如体育课堂在某种程度上是学生人际关系及社会适应能力的缩影,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场域,需要教师特别给予注意并加以利用,尤其是集体项目的学习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可以运用小组学习法,通过小组游戏、小组比赛的方式,充分发挥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在轻松的氛围中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的品质,增强学生身份认同感、集体荣誉感;中学时期可以通过小组学习目标的设置,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团队凝聚力,通过分配给学生在团队中的责任和任务,打破学生在教室学习的人际边界,改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给学生带来集体归属感和安全感,通过团队任务的完成,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敢于探索的乐观精神;在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可以运用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分工,完成共同创新创业项目或更加有难度的学习任务,培养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公共意识与公共参与能力,帮助学生毕业之后适应社会、承担社会责任。
总之,教学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在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一体化中尤其如此。只要适合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适合学生身心成长特点及需要,适合地域特征,都能够对学生品德形成起到良好的促进效果。在大中小学课程思政教学一体化建设中,特别要注意摆脱传统体育理论教学及思政教学方法的束缚,创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从兴趣上升到志趣,在体育训练中锤炼意志、完善人格。
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是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品德素养的发展起着定向、调节、激励等多种促进作用,建立符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评价体系是推动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持续改进、螺旋上升的重要手段。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一体化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不同阶段学生体育品德进行观察、诊断、反馈、引导和激励,衡量这一阶段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达成程度,促进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整体目标的实现。在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一体化过程中,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应主要围绕体育品德和课程标准,依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情况,选择多元评价内容,注重多种评价方法有机结合,强调多元评价主体的共同参与。
首先,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一体化内容选择要依据不同学段的课程标准进行学习评价,主要关注学生体育品德方面的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程度和进步程度。不同时期、不同体育学习模块的评价内容应根据不同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有所侧重,紧扣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体育品德等给予积极关注。
其次,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一体化主要体现在评价方法的创新及综合运用上,注重多种评价方法有机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的综合应用,注意在多种情境中运用多种方法获得学生体育课程思政学习反馈信息,不仅要看到学生现有的水平,还要看到潜在的发展可能性,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肯定,鼓励他们不断努力,激发学生自我发展意识,培养终身体育习惯。尤其对于体育待优生而言,要关注学生原有的身体素质、运动基础和个性特点,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取得的成绩以及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做出评价,使学生收到鼓励的同时,能够为下一阶段的体育教学做好准备,进而让学生获得最佳发展。
此外,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需要明确主体性原则,在教学评价中肯定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评价活动的积极性。在评价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对学习能力和品德发展的意义,启动学生的内部活力,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认识自己、自我分析、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教育过程。比如,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动作完成情况,来回顾检验自己是否认真参与学习、是否刻苦训练、是否开展合作学习、是否足够自信等多方面因素,帮助学生认识不同阶段的自我,努力完善人格。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体系构建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纵向贯通,形成体系: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体育教学规律及思政教学逻辑规律,建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体系,内在衔接、循序渐进,逐步提升;二是横向关联、综合推进:构建体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其他学科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思政格局;三是家校社三位一体,构建校内外一体化:从不同角度关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确保学生在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中心主体地位、“以体育人”目标的实现、营造良好的家庭关系,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需要在纵向衔接上做到逻辑清晰、系统连贯。逻辑清晰要求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中华体育精神为“轴心”,从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不断推进。系统连贯要求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首先要符合体育教学规律和教学逻辑,避免出现违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课程思政内容简单重复、课程思政与体育教学相脱离的现象;其次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创设完整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做到内在衔接、循序渐进,逐步提升。
中华体育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贯穿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内容,务必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融会贯通于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中华体育精神传承于我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成长于近代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之时,弘扬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华体育精神包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舍生取义、自强不息”的英雄主义以及“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等,可以通过讲述民族英雄故事、了解当地人文传说、学习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等方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体育精神同时也是具有现代品格的先锋文化,体育从近代以来就承载着中国人强国复兴之梦,曾在每一个历史关键的节点上敲击着时代的鼓点,中华体育精神是反侵略反封建的先驱文化,不论是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振臂高呼要以体育振兴中华、救亡图存,还是“中国奥林匹克第一人”突破封锁代表中国参赛的刘长春,都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元素及案例,需要融入各学段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中华体育精神也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日常的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体会、感受和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通过参与或观看体育竞赛,我国不少的优秀运动员通过刻苦训练,努力为国家增添荣誉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起着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示范作用,是学生成长路上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学生努力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2.1 和思政课程相联合,提高体育教师思想站位
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强调,要求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通过调研发现,有些中小学体育教师觉得课程思政是高校教学的专门任务,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无关;也有些教师觉得课程思政是思政教师的工作,把课程思政与体育学习分割开来;因为部分教师未能认识到体育课程思政内容一体化的重要性,导致各学段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开展层次不一、定位模糊,没有达到承前启后的效果。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主动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站位,提高思政意识,自觉了解学习本学段思政教学的重点及进度,与思政教师加强沟通,学校可以通过共同备课,研讨交流等形式,促进思政教师与体育教师的交流沟通,使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爱国情怀的人讲爱国[10]。
体育教师提高思想站位具体表现在教学中是不忘信仰,端正态度,紧跟形势。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11]体育本身起源于劳动、宗教、游戏、采集等社会活动,形成于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历经时间的沉淀与时代的筛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育人价值,其蕴含的中华体育精神及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学生成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因为应试教育的扭曲、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挤压以及各级学校行政化管理等因素,并未充分在大中小学校体育教学中得到彰显,出现了体育育人功能淡化、异化,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流失等现象;中华体育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与体育精神共同作用的结晶[3],需要广大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继承创新、发扬光大,使学生能够从中华体育精神中吸取前进的力量,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在成长中提高。在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中发扬中华体育精神、学习中华体育文化、传承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这也要求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育人功能,通过多种方式、拓展多种渠道为体育课程思政注入新的活力,在学生中传承中华体育精神,最大限度发挥体育类专业的育人功能[12]。
3.2.2 和其他学科相联合,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让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是体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形成合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其次,体育课程作为一门综合类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可以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互生关联,是各门课程思政建设同向同行的内生路径,也是建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高水平人才体系的切入点。体育课程的学科属性包括生物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社会学基础、教育学基础以及科学与人文基础,这些学科相互兼容、共同促进体育课程的发展,反之,体育课程思政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这些学科相关联,促进各学科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比如在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学习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体育精神,在客观上促进人文类课程思政建设;在体育课程思政中通过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团队精神、亲社会行为,客观上促进社会学课程思政建设;在体育课程思政中培养学生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遵守规则、提升环境适应能力,客观上促进教育学类课程思政假设;在体育课程思政中通过身体训练加强对自身的认知、产生的情感体验,与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相关;在体育课程思政中通过刻苦训练、提高体能、敬畏生命、尊重科学等行为,又与生物类课程思政建设相关联。因此,大中小学应当重视利用好体育课程思政这一方式,改变体育学科的边缘地位,促进体育课程思政与其他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共同发展,协同育人。
3.2.3 家校社三位一体,构建校内外一体化
2016年国务院《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小学生要合理安排家庭体育作业,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区联动,共同指导学生体育锻炼的机制。”学校是实施青少年学生体育教育的主要场所,但绝不是唯一路径,家庭与社区有着丰富的体育人力与物力资源,拓展家庭与社区体育的功能有助于学校体育整体目标的实现,体育也是“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沟通桥梁。家校社虽然角度不同,但关注点都集中在学生身上,家校社联动有助于保障学生在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中心主体地位。三位一体共同关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突破固有的教学模式,从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孤军奋战”向“家校社”社联动转变,使学生享受体育乐趣、达到“以体育人”的效果。同时,体育课程思政家校社一体化对加强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营造融洽的家庭氛围,培育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推动全民健身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一体化必须坚持开足开齐体育课、坚持“教会、勤练、常赛”的硬要求。要充分发挥体育的实践性特色,坚持以中华体育精神为核心,避免过多的说教,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需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基础方面进行建设,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联合、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一体化教学体系,是开展多方位多角度育人路径,实现课程育人、协同育人,形成大思政育人格局应然与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