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袁斌
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民营企业创造了更多机遇的同时,也对民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益于民营企业快速、安全、高效地达成经营目标;其次,能够保障民营企业中资金的安全使用;再次,对企业内部的各类信息进行准确传输;最后,能够保障民营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工作方案、发展计划等得到落实与执行,促进民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只有那些做好内部控制的民营企业,才能紧紧把握机会,扩大企业规模拓宽市场范围。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市场经济增速放缓,面对当前形势下的市场波动,一些民营企业由于内部控制能力不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逐渐显现。民营企业由于其自身特点,使得其在运营中呈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加强内部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民营企业运营过程,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改进内部控制措施,能够帮助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
民营企业,其主要特点集中在“民营”二字,因此企业的运营中,资金获取、组织机构、生产活动和销售业务等都具有民营特色。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民营企业的规模较小,多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方式,企业的核心岗位均有家族人员担任,形成了民营企业管理中权力高度集中的现状。也正因为如此,一些民营企业的管理人员往往缺乏内部控制和管理的意识,企业中更未设置相关的权力部门,造成企业内部管理流于形式,这就导致民营企业所面对的各种风险因素增加,企业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较差,难以发挥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优势。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民营企业有着更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为了抓住机遇拓展市场,民营企业必须完善内部控制,做好内部管理工作,才能够搭乘市场经济发展的东风,将企业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梯。
民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内部控制是社会上各类型经济单位和各种组织机构,在开展经济活动中所构建的一种严格的制约方式,并对经济单位和组织机构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职责分工,是这些经济单位与组织机构内部所使用的自我约束、自我规划等一系列方法的综合表现和措施的总称。内部控制最初出现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随着企业的成長、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活动呈现出更加复杂化的特征,逐渐将内部控制的使用范围扩大到整个企业和社会各个行业之中,并且逐步发展成为更为复杂、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这其中主要包括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以及监督管控共计五个主要模块。内部控制在企业中应用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有利于民营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第二,确保企业资金安全使用;第三,保障企业信息的准确与沟通顺畅。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内部控制环境失效
现阶段我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民营企业不断强化内部控制,以适应当前的外部环境。然而当前我国许多民营企业在实际运营中内部控制意识不强,使得企业在组织机构设置、岗位分配、企业文化等多方面都缺乏正确的引导,许多民营企业都存在各类问题。首先,管理层的权力过于集中,导致企业发展决策的主观性过强。其次,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民营企业家族管理模式下,人员晋升机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人才流失情况严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失效,企业过于重视对利润的追求,导致整体凝聚力不足。最后,民营企业中权责划分较为混乱,责任落实不到位,企业中裙带关系严重,问题处理缺乏公正,使得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轨迹不够清晰。一些民营企业管理层过于重视技术研发,将资金和各类资源都向研发工作倾斜,往往忽略了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导致内部控制环境失效。
风险预警体系不完善
民营企业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其风险预警体系并不完善,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各方面需求。企业风险预警体系主要是对其运营的各个环节中所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衡量,管理层根据风险评估报告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从工作实践来看,一些民营企业缺乏对风险的识别能力,没有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的风险预警体系。虽然也有一部分民营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了风险预警体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使得风险评估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且风险评估报告质量较低,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难以阻止市场中风险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巨大损失。
业务内控效果较弱
民营企业中业务内控效果主要体现在对企业内部各个运营环节的管理情况上面。企业内控效果的依据是风险预警体系中的风险评估报告,由管理层制定出及时、有效的改进措施,最终实现企业运营情况的改变。通常,民营企业中内控效果主要分布在企业岗位职责划分、权力分布、审批控制等多个环节。当前民营企业内控效果较弱,主要原因体现在职责划分不明确、权力分布不均衡、审批控制程序混乱等方面。一些民营企业的各项制度形同虚设,没有严格依照制度执行,更多的是由管理层主观决定,难以有效开展风险控制预警工作。这就导致民营企业中存在内控效果较弱的情况,对企业经济活动造成阻碍。
信息沟通交流不畅通
民营企业中内部控制需要依托顺畅的信息沟通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因此信息沟通贯穿于民营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之中。然而许多民营企业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管理人员并不重视与其他部门的信息沟通,主观认为只要做好本部门的工作即可,严重缺乏企业整体观念。这就导致民营企业中各类信息传递时其安全性、畅通性和准确性难以保障,特别是财务管理部门的各种信息受到严重的阻碍和局限,导致财务管理部门工作开展困难,难以判断其他部门提交的数据信息是否准确,影响了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成为一座座“孤岛”。
内部审计监管力度薄弱
现阶段,许多民营企业运营过程中常常出现内部审计监管力度薄弱的情况。在实际生产销售的过程中,内部审计缺乏权威性,导致企业内部监督工作效果不佳。这是由于部分民营企业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是管理层的权力高于审计权力,使得企业审计工作开展困难,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最终使得民营企业中内部审计和监督工作难以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往往流于形式。一些民营企业为了降低管理成本,擅自取消了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审计人员则临时从财务管理部门抽调,使得审计人员缺乏专业性,难以高质量、高效率的开展审计工作,导致企业内部监督工作形同虚设,企业内部监督作用无法真实地发挥出来。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改进建议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民营企业在稳步发展进程中,想要进一步发挥内部控制的效用,首先需要在全体员工当中增强内控意识,将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之中,带领员工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意义,以内部控制作为突破口,增强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营造出企业内部人人学习内部控制知识、人人严格落实内部控制工作的内控环境和文化氛围。在民营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下,推动内部控制工作深入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工作岗位。作为民营企业内部的领军人物,管理者更应熟练掌握内部控制知识理论,对企业发展中的组织架构进行灵活、科学、有效的调整,依据企业组织框架对岗位的权责进行划分,做到权利和责任合理分配,落实到人。民营企业中,管理层对内控工作的深刻认识,是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必要条件,只有管理层充分发挥其自身示范作用,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统筹管理,才能从企业运营的多个方面和各项制度中充分体现出内部控制的优势,不断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完善风险预警体系
现阶段,民营企业中的风险预警体系主要包含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的预防措施三个部分。在民营企业稳步成长过程中,需要发挥风险预警体系的作用,提升内部控制中的风险评估能力。民营企业需要收集精确、完善、具有时效性特征的各类信息数据,才能够完成风险预警体系的建设。企业还需要在绩效评价制度加持下,增强风险评估工作中对风险因素的分析,从数量众多的因素中剥离出导致企业产生风险的关键因素,为管理层提供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路径,不断提升民营企业中各类问题的解决效率与质量。民营企业通常规模较小,资金融合比较困难,因此在发展中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较多的风险。在民营企业运营过程中,完善风险预警体系既要紧抓问题本身,也要注重企业效益提升,因此民营企业中内部控制环节并不是多多益善,对风险的防范预警工作也不能采取一网打尽的办法,因为这样的风险管理工作并不现实,且企业的控制和管理成本会居高不下。因此,民营企业需要不断完善风险预警体系,根据各种风险预警信号进行相应处理。例如,可以利用同行业的各类数据分析,找出风险威胁度较高的因素,参照和借鉴其他同行的处理方法,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风险预警层级,对紧邻预警线的风险进行优先处理,既能够节约企业成本,又提高了风险预警的效率。
强化业务内控效果
民营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大多采用了家族管理的模式,导致企业内部制度不完善,难以匹配民营企业规模扩大后的多元化需求,想要维持民营企业稳定、高速、高质量的发展态势,必须要加强有效的控制活动,采用严格的手段强化民营企业业务内控效果。例如,在民营企业中,对一些不相容岗位采用特殊设置的方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这些不相容岗位采用分离设置,并将这些岗位报备至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工作中进行重点监督管控,采用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方法,提升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若民营企业中出现违反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况,必须要做到奖惩分明,加大违规情况的处罚力度,以实现民营企业强化业务内控效果的既定目标,真正在企业中营造出公平、公正的氛围,使得企业员工充分认识到只要努力付出必将获得应有的回报。民营企业强化业务内控效果,能够达到提高员工工作执行力,增强员工创造、创新能力的双重目的。
加强信息沟通交流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民营企业顺应潮流不断发展,规模得到扩大,人员逐渐增多,企业内部部门越来越多。在民营企业运营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已经成为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例如,一些民营企业中,财务部门需要根据国家会计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内部的生产、采购、销售、人力资源等部门开展资金、原材料、人员等方面数据信息的记录收集,这些数据需要保证真实、准确、有效。而其他民营企业内部管理部门也有自身的各类资源数据需要记录整理,民营企业规模的扩大、人员增多、运营环节中的数据信息越来越多,需要设立专门的部门对其进行统计、归纳和分析,与此同时为了把握市场动向、了解同行企业的发展动态,民营企业还需要定期搜集市场上的各类相关信息以及竞争对手的信息,对所处行业的发展状况也要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这样的情形下,民营企业想要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就必须加强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保证企业中流通的信息更加安全、高速、具有时效性。
健全内审监督机制
民营企业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优化和改进,需要健全内审监督机制。
第一,民营企业必须建立起本企业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做好審计人员的培养工作,以内部审计机构作为平台,将审计权责进行明确地界定与安排。严禁出现管理层权力凌驾于审计机构之上的不良现象,保障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公正性、公开性。
第二,民营企业建立内部审计机构,还需要配备具有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因为审计工作不仅与财务工作紧密相连,还与民营企业中生产、销售等部门的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要求在民营企业所构建的内部审计部门中,不能只是简单的从财务部门抽调人员,而是必须培养具有专业能力的优秀的审计人才,如此才能有效满足民营企业现代化审计工作的要求。针对此种情况,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要做好人才的引进、聘用工作,提升民营企业中审计部门人员的专业性;另一方面,现代化企业管理系统的引入,使得基层财务工作人员的部分工作职能已经被财务软件和电子设备所取代,因此人力资源部门需要逐步对财务部门人员进行能力和实绩评估,或精简或能力提升培训,帮助企业降低人力成本,将更多的财务人员从基础会计转型成为管理会计,做好人才的储备和管理工作。
民营企业由于自身运营特点和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反应,其运营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周期短”特点,暴露出民营企业存在着资金不足、应对市场变化能力低、内部控制管理能力较弱等多方面的问题。经相关调查与研究发现,民营企业通过做好内部控制工作,能够有效帮助企业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经营目标,增强企业应对市场变化能力,提高企业风险识别和风险预警能力等。为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民营企业想要在市场中占据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就需要在运营过程中持续强化内控意识,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彻底改变家族式企业管理模式,提升对风险管理的科学认知,实施财务管理转型发展,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建设,如此才能为民营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创造良好的自身条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无锡市锡山中荷水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