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璐
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有关规定以及具体技术标准的带领与指导下,主动建设具备统一性以及规范性的预算管理体系。这一体系能够帮助行政事业单位改良现有的预算流程,同时科学的运用现代技术形式来处理各类预算问题。在我国统一增强预算一体化管理的进程内,怎样建设规范化、现代化的预算体系,是当前各个行政事业单位急需解决的一项重点问题。下文将主要探讨预算管理一体化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运用情况,为行政事业单位持续提高综合管理能力提高提供重要的借鉴与参考。
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还存在着评价体系不合理、执行透明度不足、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多种问题,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持续提高现有管理水平。因为,为了持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能力,分析预算管理一体化措施在其中的运用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意义
能够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的财务体系与业务体系往往是独立开发与应用的。因为缺少具有一致性的建造规范以及相关标准,绩效管理、会计核算、国有资产管理、预算编制以及国库支付业务等各个系统的对接端口相互不开放,或是不可兼容,存在着严重的信息共通性差的问题。财政单位把统一标准以及明确规范看作是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明确的规定,统一了数据的产生与共同衔接的标准。一方面对已有的信息体系进行了改良升级,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财务单位相关信息的统一储存与处理,能够达成数据共享以及信息共通。
能够减少财务管理工作量并提升数据质量
近年来,我国各个区域在财政信息化建设时,都打造了众多不同类型的系统处理平台,各类信息系统其工作的重心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处理数据的精准化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样不仅会致使财务信息被反复录入,同时计算口径也存在相应的不同。因为行政事业部门的有关人员,其编制数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持续处于人员缺乏的状态下。面对复杂多样的各类系统,不仅会导致有关人员的工作量激增,还难以保障数据信息的质量。借助预算管理一体化措施,能够把各级部门的各项业务融入到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来,达成预算体系与各个业务体系的良好结合,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有关人员的不必要工作量,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数据信息的质量。
能够促进预算管理理念与方式的变革
预算管理一体化策略的开展,既需要重视信息技术问题,也需要重视预算管理业务方面的问题,这一策略是一种制度与技术融合的创新管理方式。这一策略一业务流程的升级创新为基础,把预算法和内控管理思想、规则融入到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内,以改善以往形成事业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而不足之处,达成硬化预算刚性约束,有效提升有关制度的实施效果。这一策略在管理形式方面的创新重点能够表现在开展預算支出的项目库管理内,缺乏入库的项目无法设置预算,预算的变更也需要在项目库内完成,能够有效提升预算项目与管理之间的连接与融合。
行政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必要性
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借助预算管理一体化策略,可以注意完善部门中的各类财务信息存在的不足之处。行政事业单位以往所使用的财务预算以及核算等系统均是独立存在的,不同的系统之间缺少一定的联系,同时也缺乏相应的数据连接通道。因此在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时,充分输入的问题时有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有关人员的任务负担加重,也很容易导致财务预算环节产生计算偏差。只有对传统的财务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才可以使其符合财务全流程管理提出的要求,进而逐渐形成健全的财务管理一体化体系,同时,这也是形成事业部门开展财务管理的核心要求。
行政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管理的问题、
绩效评价体系运用不合理
当前,国内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提出一套健全的绩效评估指标,同时没有将其实际运用于预算管理工作内容,致使在对预算绩效开展评价工作时,主要使用员工自我评估的方式来开展。主观意识与客观意识之间的差距较为显著,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员工主观意识下产生的评估结果,员工对自我当前的工作情况缺少正确的认识,通过探讨目前行政事业部门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与开展情况,从分析结果中能够看出,虽然当前部分行政事业部门已经逐步构建起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然而这一工作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其所体现出的功能性仅仅停留在表面,怎样进一步的实施与确定还需要有关人员持续的探讨与研究。
预算执行透明度及刚性约束力不够
首先,财务管理人员,对于本部门的全年工作目标以及相关标准缺乏正确的认知,同时有关人员大多不会对资金进行统筹协调,也难以发挥全员参加预算编制的应有作用。在对预算进行编制的过程中,经常产生预算编制混乱、虚列以及假冒编辑等问题,导致很难开展科学高效的执行与监管工作,进而导致年终决算难以对后续的预算规划工作起到引导作用,同时可能致使预决算明显脱离。其次,在预算执行环节中,缺乏对项目预算开展的事中监管以及事后的调研,仅仅关注项目上报的结果,对其详细的落实情况缺乏重视。最后,针对预算执行的效果并没有形成合力的考核制度,或是虽然已经形成了考核制度,然而相关指标不够明确,缺乏实践性,致使考核工作浮于表面,没有发挥原有的效果。
预算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落后
近年,各级财政单位在预算支出定额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上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然而仅仅局限在员工的活动开支以及公共的开支标准上,在项目支出定额标准的提出上依然没有进步,很难符合预算管理制度对实用性与科学性提出的需要。基层预算部门中经常会产生费用标准过于粗略,或是足够精细化但和部门的职能、区域消费能力以及资产状态等方面的信息缺乏联系,没能及时的更新改良现有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部门的持续发展。
预算编制工作与执行情况脱离
借助对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探讨与分析,从中能够看出,当前使用的支付手段主要是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使用这一支付当时可以达到财务单位对预算管理提出的标准,在下发资金的过程中基于这一指标来进行。然而国内许多的基层部门却难以符合这一要求,预算管理工作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面临着众多困难,最显著的一项困难是预算执行的过程缺少全方位的管理与控制,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面临着执行的精准度缺失的问题,同时没有说明预算实施过程中的经济分类明细。
预算管理管理一体化监督机制不健全
部分事业部门内部并没有形成健全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监督制度,或是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制度却没能有效落实,缺少对信息化技术的合理运用,同时缺少对预算管理全流程的控制和监管,对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另外,事业部门在一体化策略方面还缺少正确的监督管理制度,难以保障部门有关制度的透明性,阻碍资源的科学配置,同时也对各个部门的沟通和交流过程带来一定的阻碍。
事业单位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策略
优化预算管理一体化管理制度,落实到具体
事业部门应当依据部门的业务特征,以及现实的发展要求,进而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来形成具有合理性、实用性的预算管理一体化制度,同时将有关理念融入到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内,进而让预算编制的结果更加符合实际要求,使其能够有效促进单位预算管理技术能力的持续提升。事业部门应当始终遵守从上到下以及上下结合的方式,让部门的领导人员和基层人员都能够主动参加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建设工作中来,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严格依照有关制度来对资金进行管控,形成精准的预算一体化认知,进而让部门的预算管理制度可以更具备合理性,为部门战略目标的达成提供帮助。
增强预算执行透明度及刚性约束力
预算部门首先应当全方位评价入库项目开展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实用性,不断改良针对入库项目开展的绩效指标管控工作,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始终遵循能量化必须量化,不能量化必须定性的基本原则始终依据已经确定的绩效标准来实施新项目,保障项目开展过程中的实践性,持续提升预算执行过程中所具备的刚性约束力。其次,应当促进项目预算的批复工作,保障项目预算资金能够被准时下发,同时不断完善部门预算透明化以及绩效透明化工作,持续提升预算执行工作整体的透明度。最后,应当增强对项目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借助对项目预算决算、执行、编制和对项目开展结果的评估,依据优异、良好、一般与不合格四个等级来进行分析,把绩效评估的成果作为后续预算配置与调整的主要基础,提升项目预算的执行能力,促进部门发展的良性管理。
加强预算项目支出全过程管理
首先,应当增强政策方面的分析,以及对项目开展的前期论证,首先推动主要项目安排,从缓分配一般项目。主要体现部门的发展优势,营造特色项目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局势,打造一系列具备一定影响作用的特色项目。其次,应当增强项目的精简化整合水平,达成项目事前预估、事中分析、事后跟踪的全流程管理,进一步提升项目管理能力。最后,是合理运用信息化系统,预先计划,进行常态化项目的上报以及评审论证,增强项目前期的评价以及准备时间,形成项目库,首先保证入库项目的预算能够被及时审批,保障项目开展的实践性与科学性,进一步提高项目预算编制的质量。
打通预算编制、会计核算以及执行相关环节,合理调整预算偏差
行政事业部门在促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策略实际落实的过程当中,应当把预算全流程和会计核算、决算以及编制等流程开展全方位的管理,形成预算资金管理的全周期、全流程的数据形成模式,同时根据政府会计及智慧中提出的相关规则,来对数据信息以及会计分录开展智能衔接,主动开展会计核对与凭证的进行,能够有效避免人工失误对这一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保障部门账目与表格的一致,推动会计核算工作朝着科学化、规律化、真实化的方向持续改良。此外,部门还应当开展科学的预算误差调整。部门应当增强对预算偏移改良制度建设的重视,对已有机制不断改良升级。一般情况下,事业部门内部会安排三个层次的警示线,分别是10%、20%和30%,10%属于一层警示线,在部门行为和既定预算标准之间的误差抵达这一标准线后,部门应当安排相关人员共同探讨这一问题,同时提出科学有效的误差更正策略。20%属于二层警示线,若误差值抵达这一标准线,在部门内部不仅应当针对这一问题来开展研究与分析,更需要向上级部门递交报告,进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部门的整改工作。30%属于三层警示线,若误差值抵达这一阶段,或是三个月后误差值仍没有被调整时,上级单位应当对事业部门进行监管,时刻关注事業单位的整改策略以及实施情况。
健全预算管理一体化监督机制,明确划分权责
首先,事业部门借助信息化手段的结合能够持续改良一体化预算管理体系,根据收集到的讯息在部门内部不断进行优化升级。其次,部门不仅应当增强对内部监督制度的运营,还应当关注外界监督系统的建设,对会计单位所具有的权利以及义务进行确切规定,为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必要保证。借助信息化体系,能够对管理系统开展综合的监管,第一时间找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益。
行政事业部门落实预算管理一体化策略,有助于对现有的预算机制进行改良升级,使部门能够更好的面对调整,夯实财政工作基础的必要性。以此为基础,行政事业部门应当找准管理的要点,根据详细的规范与要求,找准管理目标,持续提升现代化技术。此外,行政事业部门应当始终持有正确的预算管理思想,摆正自己的态度,进而推动部门预算管理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淄博市临淄区敬仲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