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

2023-03-15 00:51李兵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3期
关键词:路径研究乡村振兴战略公共图书馆

【摘 要】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公共图书馆建设策略的优化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抓手与关键路径。本文简明扼要,深入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推动乡村文化建设进程中于建设主体、治理流程、文化环境三个层面的现存障碍,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给出建设主体多元化、治理流程深入化、文化环境广角化等针对性策略,以期在乡村文化建设阵线夯实制度基础,为农业升级、农村发展与农民进步提供行之有效的参考经验与借鉴内容。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公共图书馆;乡村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3—235—03

引言

党的二十大着重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时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全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扎实建设的具体需要。而公共图书馆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相较于农家书屋、社区书读书角、乡村资讯站等设施具有馆藏内容丰富、服务范围较广、管理手段具体与技术应用先进等优势,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先锋军、冲锋队与前排兵。现阶段我国乡村公共图书馆在文化建设层面仍存在一定问题,针对该部分内容进行优化策略的设计发展,就成了相关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课题。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存障碍

(一)公共图书馆主体单一化,体系架构发力不足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阻碍公共图书馆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便是公共图书馆的运营主体构成。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公共图书馆为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应打造由有关部门、社会文化组织、志愿者团体、图书馆运营队伍等主体形成的多元化管理体系,以此确保信息的高速交换与资源的有效整合。但受传统管理模式的桎梏与路径依赖的影响,现阶段乡村地区图书馆的建设多由有关部门提供单向的财政支撑,社会文化组织、志愿者团体等其他主体被边缘化[1]。

单一的投资主体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行政意志、确保政策导向,但也导致了诸多问题:一方面导致在对公共图书馆进行管理时难以对区域内的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图书馆馆藏内容甄选缺乏乡土特色,既无法通过技术类内容满足乡村地区特色产业的建设需要,也无法通过乡土类内容满足乡村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没有裨益,文化建设迟滞;另一方面则导致村地区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体系只形成了上下级的链条关系,既缺乏内部多个主体相互协作、相互补足的良性氛围,也缺乏内部多个主体相互监察、相互评价的竞争条件,使得公共图书馆无法及时感知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需要,整体服务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精进,无法构建乡村文化建设的桥头堡垒,乡村文化建设脱离乡村、缺失乡情、没有乡味,全然混淆了“怎么服务”“为谁服务”“服务什么”这三个关键问题。

(二)公共图书馆治理表面化,发展诉求难以满足

1.经验借鉴一刀切,建设与需求背离

现阶段经验借鉴一刀切是贯穿公共图书馆建立、发展到完善全生命周期的主要问题。这导致治理流程的设计没有基于调查研究活動展开,已有发展经验无法实现自身作为信息支撑的效能,实际建设成果不满足建设需求的实际需要,进而导致公共图书馆无法根据环境条件对文化建设进行针对性地调整修正,难以实现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本土化、乡村化[2]。

2.治理活动任务化,形式与内容失衡

任务化、功利化的图书馆建设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文化建设事业的稳步推进;其不仅导致建设、发展、维护等各项工作更重视形式而非内容,服务质量敷衍化、服务周期短期化;更导致公共图书馆的文化资源难以对各类型乡村居民全面开放,公共图书馆的治理过程不够深入全面,难以满足日趋复杂化的文化建设诉求。

(三)乡村群众的观念薄弱化,文化环境建设缺失

受发展条件的限制,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长时期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地区环境封闭或半封闭,交通条件闭塞;也正是因此乡村地区文化环境整体呈现出交流欠缺、接受能力较弱的颓丧态势。

1.切入点不明确,难以激发居民阅读兴趣

在进行文化环境营造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存在的首要问题便是展开宣传活动的切入点脱离乡村居民的生活实际,无法帮助乡村居民认识到阅读学习这一活动的重要价值,难以达到较为优越的宣传效果,继而无法激发乡村居民的学习兴趣,对文化氛围的营造有消极影响[3]。

2.突破口不明晰,文化环境建设不够具体

现阶段我国公共图书馆在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常忽视对各类型环境的综合搭建与全面构造,进而无法形成完整的文化服务体系,乡村居民获取资源的难度大幅提升,无法确保其有书可读、有书能读;同时也缺失对制度环境与习惯环境的建设,缺乏对学习活动的督促与激励,难以落实具体的文化建设战略。

3.落脚点不明显,活动设计难以满足需求

活动设计作为公共图书馆营造文化环境的主要手段应得到重视。部分乡村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没有认识到活动设计的关键价值,忽视了文化活动对激发乡村文化活力、构建乡村文化品牌、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进而导致乡村居民对公共图书馆的形象没有形成明确认知,乡村范围内的文化消费与生产贫弱,极大地阻碍了后续建设活动的开展。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

(一)主体多元化,重视体系架构

公共图书馆为进一步推进乡村地区的文化建设,首先应基于体系架构的视角促进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多元化的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一方面能够通过社会文化资源的整合降低财政负担,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集思广益拓展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基于以上论述,本文针对建设层面的现存问题提出以下两个角度的路径设计。

1.馆藏甄选多元化,提升公共图书馆的乡村属性

馆藏资源是公共图书馆为乡村居民提供文化服务的重要路径;因此在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应在馆藏资源选购、整合时关注地区文化环境的特异性,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开展策略设计。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在进行馆藏资源的选购、整合时应紧跟地区产业发展的具体态势,基于政策要求与经济数据明确地区特色的发展需要,并以此为基础联合相关企业主体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内容选购,确保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建设活动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产业发展需要相适应,为其提供文化保障;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应明确“怎么服务”“为谁服务”“服务什么”这三个关键问题的具体内容,将视野下沉到田间地垄,联合文化志愿者等组织积极举办投票活动,收集并整合乡村居民对馆藏选购的意见与要求,从而确保馆藏甄选立足乡村、着眼乡情、饱含乡味,为乡村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支撑[4]。

2.管理主体多元化,优化公共图书馆的内部环境

公共图书馆应摆脱陈旧制度的桎梏,全方面基于乡村文化建设的需要对管理主体进行全面重构。一方面,积极引入社会力量与个人力量,如社会文化组织、志愿者团体等参与日常服务与活动设计,在这一思路下,真正实现公共图书馆立足于农业、扎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民;另一方面,图书馆在进行内部建设的过程中要确保各个管理的权责清晰,通过科学、可靠的规章制度确保内部文化资源与产业信息的高效流通,以此构成相互协作、相互补足的良性氛围。

(二)治理深入化,深化文化影响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中心与重心在于公共图书馆由“管理”转型“治理”的全面变化。相较于重视短期利益、强调工作效率的“管理”,“治理”更加关注共同图书馆作为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基础阵地的长期价值,摒弃了将公共图书馆从建立、发展到完善全生命周期视为行政性行为的陈旧理念,而是将工作重心集中在提升建设效果与服务效能这两个层面。基于以上需求,本文针对治理流程层面的现存问题提出以下两个角度的路径设计。

1.规避一刀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公共图书馆在建立、发展到完善的全生命周期中,应重视对已有经验的借鉴优化与参考学习,但不可一刀切、全盘照搬;而是应当在深度调查研究后基于服务主体与环境条件进行针对性的治理流程设计。一方面,公共图书馆为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应基于已有发展经验进行服务模式的复盘、解构与再设计,以此形成规范、可靠的服务流程,确保建设效果与服务效能的全面提升,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则应基于地区文化政策的变动及时调整服务模式相关内容,并积极结合具体情况组织契合发展需求的文化活动,真正实现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本土化、乡村化[5]。

2.避免任务化,全面优化价值取向

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是功在当代、立在千秋的重要事业,是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环节;其效益的体现是一个渗透化、长期化的过程。因此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应一改仅追求可见效益、关注任务指标的陈旧陋习,避免公共图书馆建设的任务化、功利化;而是应当给予人文视角,把控好形式的建设与内容的建设二者之间的平衡,并以此为基础确保建设、发展、维护等各项工作的规范化、长期化,建设重质量、重效果、重发展的价值取向,真正让公共图书馆的文化资源对各类型乡村居民全面开放,确保公共图书馆的治理过程深入化、全面化,以此满足日趋复杂化的发展诉求。

(三)环境广角化,关注文化建设

文化环境作为一个相对笼统的概念,泛指能够激励个体自行参与文化建设、进行学习活动、提升个人修养的整体氛围。为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本文针对文化环境层面的现存问题提出以下两个角度的路径设计。

1.找准切入点,树立典范榜样

首先,公共图书馆应明确,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乡村文化建设追求的不仅是乡村居民文化能力的内向凝缩,其同样关注文化环境的外向延展与全面优化。因此,公共图书馆应专人专员负责地区内信息的收集调查,并以此为基础,以图书馆为中心,以乡村生活为切入点,大力找寻学习典范,树立学习榜样,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技术改变人生”的典型案例帮助乡村居民认识到阅读学习这一活动的重要价值,并借此组织专题读书活动,进一步激发乡村居民的学习兴趣,营造自律学习、主动阅读的文化氛围,使公共图书馆深扎乡村,为文化环境的营造搭建基础。

2.明确突破口,细化环境建设

在初步营造自律学习、主动阅读的文化氛围的基础上,为实现更为优越的文化建设效果,公共图书馆应重视各类型环境的搭建与构造,以此为乡村居民提供更为高质的文化服务。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应重视对物理环境的营造,通过与农家书屋、社区书读书角、乡村资讯站等设施联合,实现随借、随读、随还的文化服务体系,强化文化资源在乡村地区的流通,确保乡村居民有书可读、有书能读;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也应关注对制度环境与习惯环境的建设,以激励学习的制度、促进阅读的氛围促进自律学习的意识、主动阅读的修养的全面培养[6]。

3.夯实落脚点,优化活动设计

在上述建设的策略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活化地区文化环境,推进文化元素的推陈出新,公共图书馆应结合传统节假日、事件纪念日、地区特色文化等因素定时定期组织阅读会、馆藏展览、读书推荐月等活动;同时可联合地方高校或其他类型的文化机构组织巡演活动,加强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的人文属性,强化乡村居民对公共图书馆形象的认知,促进乡村范围内的文化消费与生产,助力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的具体建设。

三、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进程需要一改以往主体单一化、流程表面化、观念薄弱化与形式趋同化的落后做法,同时应聚焦科学谋划、深入推进、全面建设、具体发展的工作方法,重视对公共图书馆发展障碍的归因分析,强调对公共图书馆优化策略的顶层设计,以此使其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在服务形式、服务质量与服务内容等层面实现全面提升,继而高效率、高效能与高效益地推动乡村文化的建设,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方位振兴,为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吕敏.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路径探索——以兴义市图书馆为例[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3(2).

[2]高伟中.公共图书馆促进属地乡村振兴的基本进路[J].重庆行政,2023(2).

[3]朱美榮.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赋能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培育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23(3).

[4]肖蒙,曲如晓.乡村振兴背景下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3(2).

[5]向宏华.乡村振兴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与农家书屋融合发展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2(9).

[6]张珺,张峻琦.新时代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J].图书馆,2022(6).

作者简介:李兵(1984—),男,苗族,贵州凤冈人,研究生,中级,研究方向为公共文化、图书馆学等。

猜你喜欢
路径研究乡村振兴战略公共图书馆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高校校企合作中构建第三方平台的路径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