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阈下农业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创新

2023-03-15 09:25杜小峥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思政农业

杜小峥

〔河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农业在我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社会现实提出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国计民生的可行性方案。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也是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取得各方面成就的重要原因和宝贵经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这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为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所进行的战略布局,为农业快速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宏伟蓝图。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培养具有优良素质、甘愿投身到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实践中的综合型人才就成为新时代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使命。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生为本、多元融合、注重实效、聚焦发展,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1]。在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培育和塑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成为时代之需。农业院校的思政课有必要紧跟时代步伐、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进行多维的思政课教学创新,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政治坚定、素质全面的创新型农业人才。

一、农业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现实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2]。农科院校完全可以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角色与职能,担负起乡村振兴的科技动力源[3]。农林院校作为培养农业人才的主要平台,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非同寻常的基础性战略支撑作用。新时代农业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既包含全面的专业知识技能,也包括坚定的理想信念。新的时代环境为农业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政课的深度创新则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增量赋能。

1.培养“三农”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人才、靠资源。如果乡村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一直单向流向城市,长期处于‘失血’‘ 贫血’状态,振兴就是一句空话。”[4]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将会是推进乡村振兴实践中的主力军,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中坚力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必须回答的严肃课题,更是农业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和教书育人的根本遵循。农业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要坚持立德树人的目标,为乡村振兴培养具有坚定政治方向、弘农爱农的真正践行者和美丽乡村的切实建造者。农业院校思政课在教育教学中可以把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有机结合,将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和地方农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相结合,促使大学生将自我职业规划的个人价值与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价值相结合,培养新时代的“三农”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引擎。

2.增强专业自信,为乡村振兴增添新能量

传统认知对农业院校及其毕业生有一定的误解,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在这种刻板印象下,往往缺乏专业自信。新时期的思政课教育教学需要通过混合式教学等模式的探索和创新,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国家的农业战略部署以及自己专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对自己的时代定位有更清晰的认知,认识到农科专业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大有可为。借助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多彩实践深切体会传承农耕文化风韵、勇当乡村振兴排头兵的时代价值,从而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充分利用融媒体时代的各种新媒体平台,敢于宣传和展示自己的办学特色,扭转社会公众对农业院校和学生的刻板印象,增强专业自信,为乡村振兴增添新能量。

3.弘扬传统农耕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弥足珍贵的根脉。农耕文化所蕴含的是人民群众长期以来积累的生活智慧结晶,也彰显着中国人民无所畏惧、敢于知难而上的宝贵品格和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同舟共济、永续前行的思想精华和价值取向。农业院校的思政课教育教学创新,理应把传承和弘扬传统的农耕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能,要将优秀农耕文化与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有机结合,把理论上的认同上升到实践中对农耕文化的自觉弘扬。让思政课真正起到立德树人的效果,培养服务乡村振兴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目标注入新的活力。

二、农业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现实困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围绕思想政治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思政教育的理念、模式、方法和要求作了最新的阐释,为新时代农林院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十年来,为加强和推进新时代思政教育所实施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农业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思政课教学任务繁重,文科教育氛围欠缺

近年来,许多高校纷纷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的队伍也在发展壮大。但大多农业院校思政课教师人数仍然偏少,繁重的教学课时和繁杂的教学内容使得教师的教学有效性难以得到保障。农业院校更加注重专业化和技术化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文科教育氛围比较缺乏,思政课教学的诸多环节难以有效开展,学生敷衍式的学习方式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思政课实践环节弱化,学生获得感不够

思政课实践是提高思政课实效性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抓手。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典型的区别就是可以通过校内外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作为思政课主体的参与性。但从农科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实践看,普遍存在实践课与理论环节脱节、缺乏对农科专业领域热点和现实问题的结合、学生对实践环节开展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够等问题。

3.传统农科教学模式方法单一,教学效果欠佳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硬件设施不完善和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等因素的制约,许多农业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往往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将固有的思政课知识体系讲授给学生。这种模式难以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理论灌输,对思政课缺乏应有的兴趣度、热情度、参与度和探索欲望。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学要求教师具有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出现为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三、农业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就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所发表的重要讲话,多部门联合行动,出台了各项政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较为完善的顶层设计。如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总体来看,思政课教师队伍人数明显增长,素质水平显著优化,思政课整体的教学效果和育人成效明显改观。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1.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搭建人才培养综合平台

在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5]并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作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和期许。打造一支数量充足、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深厚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成效势在必行。

第一,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机制。在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既要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又要牢牢把握思政课的核心地位,坚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6]。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院校思政课要想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必须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涵养学生的“三农情怀”。思政课教师除了要对思政课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了如指掌,学校还应该鼓励和引导思政课教师深入基层一线,让其对自身所在学校的专业优势和学科前沿有熟练的把握。通过“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呈现独具农业院校特色、推动乡村振兴的“大思政课”。农业院校可以通过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协同协作,增强学生们学农爱农的情怀,从而树立强农兴农的志向和目标。

第二,凸显农业院校办学特色,实现思政课与优秀农耕文化的有效契合。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和新农科建设的大趋势给农业院校的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多更具体的要求。教师必须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有效整合教学体系中的热点和难点,发挥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将优秀农耕文化作为教学内容有效融入。让学生不仅学到传统思政课的知识,还能深刻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义以及给农业院校学生带来的重要机遇。对农业院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专业养成教育,既培养专业技术,又培养专业思想,树立起专业自觉与自信,切实在破解乡村振兴的人才难题上发挥更大作用[7]。通过探索思政课与优秀农耕文化的有效契合,培养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究新农科建设的前沿知识的能力,从而具备开阔的视野和高阶思维,具备立足专业优势解决复杂农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2.打造立体式教学,将“绿元素”融入“红课堂”

在思政课新课设置实施方案中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有力地推动了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与创新[8]。思政课实践教学通过丰富的实践内容、多样化的实践形式、广阔的实践平台实现育人目标,从而达到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统一。

第一,发挥专业优势,将“绿元素”融入思政课“红课堂”。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目标应该包括各学段的价值观念体系和学科知识能力体系两个方面,且两者相互融合不可偏废[9]。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为农业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立体的平台,使得思政课程的“红课堂”能够与农业的“绿元素”有机结合,强化文化育人及学生的“三农”情怀。农业院校可以充分依托学校的农业文化氛围,将思政课教学与各种实践活动相结合,实现“红绿融合”,以此强化学生感性认知,让学生亲身感受农业文化的磅礴力量和巨大魅力。

第二,把沉浸式实践课堂作为打造立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抓手。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越来越受到重视。实践的灵活性、趣味性等特性保障了学生能够广泛深度参与,并在实践应用中培养利用所学知识自主思考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农业院校的思政课实践环节具备天然的优势,可以组织学生到乡村振兴的第一线进行深度调研,起到“田间地头课堂”的育人效果。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坚定学生未来走进农村、走近农民和走向农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3.依托新媒体新技术,创新教学方法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0]农业院校思政课教学需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有效支撑作用,依托新媒体新技术创新教学方法。

第一,将农业文化专题有机嵌入超星学习通平台、智慧校园平台和虚拟仿真体验系统。目前各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为了有效推进教学的数字化、多元化和生动性,都注重将各类电子化教学平台作为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载体。可以通过设置讨论互动、问卷调查、案例嵌入、在线测试等多元化的环节,激发学生思考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终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参与感、获得感。农业类高校可以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实际,精心雕琢农业文化类专题并嵌入相应的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传播平台,聚焦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将抽象的思政课理论与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实际有机联系,实现立体、互动的教学过程。

第二,线上线下多措并举,打造富有农业院校特色的教学模式。思政课是高校实现铸魂育人的关键性课程。新时代农业院校的思政课除了承担宣传党和国家的新思想和新理论、阐释历史规律和现实问题,进而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政治引导和价值塑造的功能,还肩负着培育学生的辩证和创新思维、增强专业自信的责任。线上网络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优势互补,齐头并进,充分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给教师、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1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林院校的思政课教师需要多措并举将思政课教学与新农科建设相融合,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愿意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既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又能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将农业院校思政课打造成既有情怀和温度又有专业和学科特点,更加出彩和更具实效性的思政课。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思政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业院校遥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