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建立访企拓岗促就业长效机制路径研究

2023-03-14 17:21金广悦
华章 2023年12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民办高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就业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民办高校与企业资源对接不足等原因,一些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一定的困难。文章探讨如何建立访企拓岗促就业长效机制,旨在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促进学校与企业协同发展,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民办高校;访企拓岗;促就业长效机制

建立访企拓岗促就业的长效机制是民办高校实现优质教育和就业双赢的关键。为此,民办高校应通过与企业密切合作,搭建稳定的合作平台,建立校企合作伙伴关系。高校可为企业提供专业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和技术转移等支持;同时从企业中获得实践教学资源和职业导向的指导。通过积极建立和落实访企拓岗促就业长效机制,民办高校能够有效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一、建立访企拓岗促就业长效机制的重要性

(一)有效对接供需关系

建立访企拓岗促就业长效机制可以实现劳动力市场的有效对接,及时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和就业市场的供求情况。通过制定差异化的拓岗政策,能够有针对性地支持和培训劳动力,提高其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使其更好地适应企业用工需求,减少结构性失业问题。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满足其用工需求,推动企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提高经济的竞争力[1]。

(二)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建立访企拓岗促就业长效机制可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减少非正规就业和低收入就业的现象。通过完善就业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升劳动力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同时,加强劳动力资源的管理和监督,打击非法用工和违法劳动行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良好的劳动关系,为劳动者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和合理的收入待遇。

(三)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建立访企拓岗促就业长效机制可以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升。通过提供职业培训和岗位技能指导,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提升其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同时,推动劳动力的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鼓励职业转型和创新创业,增强劳动者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这将有助于提升整体劳动力素质,推动人力资本向高端、技能密集型产业转移,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建立訪企拓岗促就业长效机制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有效的用工机制,能够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充分发挥劳动力的潜力和创造力,促进就业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升;稳定就业,增加人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实现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有效的就业机制也有助于缓解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社会和谐稳定。

由此可见,建立访企拓岗促就业长效机制对于促进就业、稳定劳动力市场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有效对接供需关系、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实现就业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为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民办高校与企业资源对接现状分析

(一)潜力巨大

首先,民办高校在培养学生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些学校通常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通过与企业合作,民办高校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人才,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其次,民办高校具备灵活性与创新性。相比于传统高校,民办高校机制相对灵活,决策效率高,能够更快地响应企业需求。这使得民办高校在合作过程中能够提供更多的定制化培训方案、创新研发项目以及人才储备计划等,满足企业特定的需求。最后,民办高校与企业资源对接也能促进产学研结合。通过与企业合作,民办高校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更好结合,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企业资源的引入能够为学校提供实际问题和研究方向,促进创新科研的开展,也帮助了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培养综合素质[2]。

(二)交流不足

第一,信息传递不畅导致双方的需求和资源匹配存在障碍。民办高校和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渠道和平台进行及时的信息交流,使得学校无法准确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企业也可能无法得知学校的特长和资源。这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错失合作机会,影响了双方的利益最大化。第二,对接方面缺乏有效的合作模式和机制。民办高校和企业在对接过程中缺乏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机制和规范,无法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和资源。双方在合作项目的规划、实施和评估方面尚未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导致合作成果的评估和改进缺乏科学性和实效性。第三,缺乏双向的互动与共享平台进一步影响了交流的深度与广度。目前,民办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主要是以单向信息传递为主导,缺乏多方参与的互动机制。学校和企业需要建立起平等、开放的交流平台,在项目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沟通,实现资源和经验的共享,以提升合作效果和双方的互利共赢。

(三)实践环节薄弱

首先,很多民办高校的实践环节与企业合作项目相对较少。虽然大多数民办高校都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目标之一,但缺乏与企业的真实合作项目,限制了学生在实践中的锻炼和能力培养。这使得学生在毕业后面临工作时,可能会出现实际工作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脱节。其次,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实践合作项目缺乏深度和广度。一些合作项目仅停留在简单的实习安排上,缺乏更丰富和有挑战性的实践内容。这限制了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的学习和发展机会,无法充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缺乏有效的实践指导和反馈机制也是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之一。一些民办高校在实践环节中缺乏专业教师或导师的指导和帮助,学生无法得到针对性的实践指导和及时的反馈。这可能导致学生在实践中的困惑和迷失,无法全面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3]。

(四)合作模式局限

首先,合作模式过于侧重于实习和双创项目。目前,民办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学生实习和创业项目等方面,而缺乏更深入的产学研合作。这导致了合作的单一性和依赖性,无法充分发挥企业在科研、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限制了合作关系的长期性和持续性。其次,少数企业参与度较低。尽管一些企业对与民办高校进行合作表示兴趣,但实际参与合作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这可能与企业对民办高校的知名度、实力以及合作机制的不了解有关。缺乏企业的积极参与意愿限制了资源对接的广度和多样性。最后,缺乏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在部分合作项目中,民办高校和企业在产学研融合方面的合作仍然较为有限。双方在科研、技术创新和知识转化等关键领域的合作和资源共享仍待加强。这限制了双方共同创新的潜力,并阻碍了高校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三、民办高校建立访企拓岗促就业长效机制的路径与策略

(一)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民办高校可以积极主动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或框架协议,明确合作的目标和双方的责任。合作协议可以包括合作领域、合作方式、合作期限等关键内容,确保双方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与企业合作设立合作基地或实验室,提供场地和设施支持,以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入合作。合作基地可以成为师生实践教学和科研的平台,企业可以提供实际案例和问题,学校可以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定期召开合作座谈会和交流活动,邀请企业代表和学校教师、学生参与,促进双方的沟通和了解。座谈会上可以就合作项目、就业需求、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为进一步合作提供有效的平台。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联合培养项目,将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实践需求结合起来,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毕业生。这可以包括联合开设课程、提供实习机会、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和论文等。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作方式,提前适应工作环境[4]。

(二)拓展拓岗项目的多样性和规模

民办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专业特长,设计并提供多层次的拓岗项目。这些项目可以包括职业实训、实习、项目实践、创业实验等,涵盖不同行业领域和工作岗位。通过提供多样性的拓岗项目,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并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与企业、行業协会、职业培训机构等建立合作资源网络,共享各方的资源和经验。通过与不同机构的合作,民办高校可以拓展拓岗项目的规模和多样性,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岗位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创新科技手段,拓展拓岗项目的范围和规模,如建立在线实训平台、虚拟实境实训系统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通过线上拓岗项目,可以突破地域限制,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学生参与。积极拓宽与企业的合作渠道,与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创新创业基地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与不同类型的企业合作,拓展拓岗项目的多样性和规模。同时,还要持续深化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加强双方的互信和沟通,提高合作的效果和成果。加强对学生拓岗项目的管理和指导,确保项目的高质量实施。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确保项目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同时,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拓岗项目,提升自身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三)加强就业指导和辅导服务

民办高校可以建立一个专业的就业指导团队,包括就业指导师和职业咨询师等。这些专业人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辅导服务,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就业市场的趋势和需求,了解行业就业岗位的要求和技能,制定个人就业规划,并提供求职技巧和面试辅导等。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此平台,学生可以了解和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接触不同行业的企业和专业人士,增加自身就业机会和实践经验。同时,通过与企业的合作,高校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状况,为学生提供更准确的就业指导和辅导。引进职业导师和行业专家,邀请他们参与到就业指导和辅导工作中。这些导师和专家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权威的指导和建议。他们可以定期举办讲座、研讨会和工作坊等活动,分享就业心得和行业动态,为学生提供实用的就业技巧和职业发展建议。积极与企业合作,争取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实训机会给学生。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高校可以与企业共同制定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标和要求,并提供必要的辅导和指导。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和合作,建立健全校友网络。校友可以提供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宝贵经验和资源,为学生提供导师制度或 mentorship 项目。同时,高校可以建立就业信息平台,及时收集和发布就业信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资源[5]。

(四)加强产学研结合与创新能力培养

民办高校可以积极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高校可以了解实际产业需求和前沿科技发展动态,为学生提供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教育和培训。通过合作项目,学生可以参与实际项目的研发和实施,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设立科研基地和实验室,为师生提供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的场所和设施。这些科研基地和实验室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具有创新潜力的研究项目。通过与企业合作的科研项目,学生可以与实际问题接触,培养自身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的培训。高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组织创业讲座和比赛,举办创业导师团和创业实践基地等。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可以了解创新创业的理念和方法,培养自身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与企业合作,引进企业导师参与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企业导师可以提供实际工作经验和领导能力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与企业导师的合作,学生可以了解企业的运作和管理方式,增强自身对实际职业要求的理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科技创新,并提供支持和资源。高校可以设立科技创新基金,资助学生的创新项目和研究成果转化。通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学生可以锻炼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办高校建立访企拓岗促就业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机制的建立需要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与沟通。民办高校建立访企拓岗促就业长效机制,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也能够推动高校与社会经济的融合发展,实现教育与就业的良性互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敏.浅谈如何建立高职建筑类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J].中外企业家,2020(18):170.

[2]张士展,李甫,袁媛.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9,5(6):215,217.

[3]甄程.民办高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J].智库时代,2020(6):89-90.

[4]彭金海,上官小娉.构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路径研究[J].经贸实践,2017(1):276,278.

[5]司林梅,杨光.构建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23):44-45.

作者简介:金广悦(1980— ),男,汉族,广东湛江人,湛江科技学院,助教,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
民办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阅读疗法在民办高校图书馆的推广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民办高校民间融资监管及其立法完善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民办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情景模拟的应用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试论民办高校教书育人的途径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